塔西佗編年史  

塔西佗<編年史>(Annuals, Tacitus)

  這書雖是經典,但要不是為延伸閱讀,個人應該很難主動找來看,畢竟內容有佚失,不是非本科讀史者的好選擇,塔西佗(Tacitus)的文字簡單樸質,編年史內容不花梢,雖然翻譯的英文版有改寫嫌疑,不似拉丁原文之意,中譯本語意直接,甚至談不上文采,幾十年前的翻譯,誠懇實在是時代特色,沒有多餘貶抑或謬讚,與現代出版品越來越多的文字遊戲,場景變換,虛幻形容手法大不同,看成是本簡單的作品,嚐嚐清新味道也挺好的,只是若無背景知識,加上羅馬人的名字又長又難記,可能會如讀天書,此時可以如蒙田所說在學習的時候,只在尋求能夠認識自己,得到死的安樂活的快活的學問,但碰到強大的阻力時,可以試著強攻幾次,當強攻不成時,會把書先放在一旁,拿起另一本來看,所以這本編年史如果攻不下陣地,也不用太在意.

 "當他在選擇提貝里烏斯做為繼子時,甚至不是因為他喜歡提貝里烏斯,也不是為了國家利益,而是他早看清了提貝里烏斯內心的狂傲與蠻橫,因此才選了一個極壞的繼承人,以便在對比之下,能特別顯示他個人的榮譽",這是塔西佗對奧古斯都選擇提貝里烏斯為繼承人可能的理由之一,乍看這種想法,覺得荒謬,完全不是東方人思路,我雖不同意,卻覺得這想法實在有趣,選一個可能成為暴君的人繼位,只是為了顯出自己是仁善之君,因為夠壞才能被選為皇帝繼任者,說什麼也太跳脫,書一開頭就讓人覺得有新意. 塔西佗的<編年史>與<歷史>雖是兩本書,但時間上有連續性,<編年史>寫奧古斯都死後的提里貝烏斯,卡里古拉,克勞狄烏斯,尼祿,四位羅馬皇帝從西元14到西元68年,而<歷史>從西元68年寫到西元96年多米尼提安結束,這時間跨度的特色是集愚昧懦弱,殘暴無道,荒淫粗鄙皇帝之大成.雖然塔西佗自認這些統治者與他個人無利害關係,他可以有絕對的自由度來寫史,不必拘泥名聲或安危,不過譯者文中提出塔西佗的貴族身份,可能影響他對羅馬共和體制的偏好,因此才有那樣對皇帝個人冷峻的筆法與嚴苛立場.書過一半,習慣了塔西佗的文字,覺得鋪陳不差,就是連結時有不清,譯者這方面處理平平,且因羅馬貴族取名特性,書中太多的重名實際上卻是指不同的人,如杜路蘇斯,尼祿,這種迷糊仗會把缺基礎的人弄得一團亂,但它的簡易正去除對經典的防備.

 提貝里烏斯一上任就遇軍團內亂與北方日耳曼人侵擾,一如後人對提貝里烏斯的評論,此人不僅多疑,嚴苛深沉,完全的人治.此地隱藏是連奧古斯恐怕都是不怎樣的帝國建立者.或說這是塔西佗對帝國的否定,日耳曼尼庫斯,與杜路蘇斯都是當時的執政官.他忌憚外甥日耳曼尼庫斯,而偏私親生子杜路蘇斯.但反而讓日耳曼尼庫斯的民間聲望居高不下.日耳曼尼庫斯不僅屢敗日耳曼人,還東向尋察進入希臘,亞美尼亞,亞細亞,甚至埃及,建立個人威望,這一點可以在他死後,各地人民對日耳曼尼庫斯的追悼儀式中的哀傷表現出來,塔西佗幾乎用了這本書第二卷整卷談日耳曼尼庫斯的事跡與威望,足見他個人對日耳曼尼庫斯的高評價.羅馬帝國初期,皇帝的繼承是養子繼承制,有無親子血源並不是主要的考慮,如提貝里烏斯就是奧古斯都的繼子.所以,日耳曼尼庫斯的聲望就是對提貝里烏斯的兒子杜路蘇斯的威脅.執政初期,提貝里烏斯力求寬和態度謙和,拒絕"國父","統帥"等稱號,尊崇元老院,仿效共和時期的習慣,事無大小均親自向元老院報告國政,他時常到法庭聆聽判決,藉以防止法官收賄與貪污,他提倡言論自由,除非言談涉及對奧古斯都的污辱,他對於冒犯他本人或家庭者完全不予追究.但他提出"大逆法",表面上是懲罰污辱奧古斯都的人,說明白就是以此法箝制他人言論中的悖逆.日耳曼尼庫斯被派任到東方,處理帕提亞方面的外交事務,但行省長官披索對日耳曼尼庫斯多方掣肘,使雙方的關係十分緊張,後日耳曼尼庫斯病死,臨死之前認定受到披索的毒害,要求家人為他報仇,後來,披索在被召回審判過程中自殺,但塔西佗文中意有所指披索是受到提貝里烏斯的指使才對日耳曼尼庫斯下手,披索之死是遭滅口,第二卷亦有藉著明捧日耳曼尼庫斯與杜路蘇斯的民主來暗諷奧古斯都,提貝里烏斯的專制.

  日耳曼尼庫斯的遺孀阿格里披娜,擁有純正的奧古斯都血統,瞧不上過繼而來的提貝里烏斯,並懷疑日耳曼尼庫斯之死與提貝里烏斯有關,阿格里披娜曾在宴會上拒絕提貝里烏斯遞來的蘋果,明白表示對他的厭惡,加上怕受毒害的恐懼;雙方關係逐漸變得積重難返,阿格里披娜因而成了反提貝里烏斯的領頭羊,在近衛軍謝雅努斯的運作下,提貝里烏斯以發動陰謀為由,對阿格里披娜發動攻擊,阿格里披娜遭流放,但杜路蘇斯在西元23年過世,提貝里烏斯萌生離開羅馬的念頭,而隨著與親族關係的惡化,提貝里烏斯終究離開羅馬到卡布里島去放逐,他藉著與元老院的書信往返,並指定謝雅努斯為代理人,用這種十足特別的方式維持國家運作,而從此時一直到過世,提貝里烏斯未曾再回到羅馬.

 諷刺的是繼任皇位的卡里古拉就是日耳曼尼庫斯的兒子,提貝里烏斯以79歲的高齡過世,此時皇室近親成員中,只剩下卡里古拉與提貝里烏斯未成年的孫子,卡里古拉是在多數行省居民與士兵期盼下登上皇位,日耳曼尼庫斯生前的名望終究還是發揮了影響力庇佑自己的後人.卡里古拉公認是羅馬帝國的典型暴君,他建立恐怖統治,神化王權,行事荒唐,好大喜功,大肆興建公共建築,與不斷舉行各式宴會,使帝國財政急劇惡化,後來更企圖以增加苛捐賦稅來減緩財務壓力,引起所有階層的怨恨.卡里古拉幼年時在提貝里烏斯身邊時裝作百般恭順,從未提過自己親人所受的不幸,他用偽裝懦弱無能來應付自己受到的虐待.而執政初期卡里古拉尚稱正常,嚴審騎士名單,對犯過者施與寬容,取消了物品的拍賣稅,還計劃恢復人民大會,完成了羅馬的幾項公共工程,包括奧古斯都神廟和龐培劇院.但隨即生了一場重病,病癒後就與元老院決裂,展開了一連串倒行逆施與殘暴的統治,經常公開地痛駡元老院長老,指控他們過去背叛的一切可恥行徑,在宴會中看上元老院長老的妻子,便將她帶回自己家裡享用,藉此羞辱剝奪羅馬貴族的地位權力,同時在各地徵稅,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籌集軍需供應,準備再度出擊日耳曼,卡里古拉還將希臘運來的諸神雕像去掉頭部,換上卡里古拉自己的頭像自命為神,並要求人們須向自己的神像致敬.

 卡里古拉窮極奢華,讓提貝里烏斯蓄積一生的國庫在一年內消耗一空,於是只能透過各種破壞制度的方式斂財,取消羅馬公民權能夠傳給後代的法律,藉以增加繳稅的人口,要求公民在遺囑中必須將皇帝列為遺產受贈人之一,否則該遺囑便無效力,默許各式的誣告構陷,透過法庭判決沒收被訴者財產,卡利古拉同時將奧古斯都與提貝里烏斯行宮內的擺飾拿來拍賣,派出近衛軍徵收一切商品交易稅.由於卡里古拉的瘋狂無道和斂財無度,激起多次謀刺,最終讓他命喪宮庭禁衛軍卡瑞亞之手.

 克勞狄烏斯在塔西佗的筆下被寫成了一個懦弱皇帝.首先,他是由殺死卡里古拉的禁衛軍所推出的繼任人,名不正言不順,又有槍桿子威脅虎視耽耽,加上他自幼患有殘疾,外型上有明顯缺陷,明顯比不上他的哥哥日耳曼尼庫斯,因為未曾得過在政治上發展的機會,突然的被擁戴,使得他身心兩方都方面都顯出缺乏開闊的胸襟與活力.克勞狄烏斯是意外當上皇帝,先前並沒有執政班底,因此他重用了他自己家裡的被釋奴隸來擔任幕僚角色,久而久之,克勞狄烏斯的家庭便成了國家行政的核心.加上皇后美撤里娜權力慾望極強,為了確保自己兒子的皇位繼承,極力打壓有機會繼承的皇族,同時趁機整肅皇帝的幕僚群.塔西佗指出克勞狄烏斯受自己奴隸,妻子雙邊操弄,是一個無能皇帝,從他幕僚所獲致巨大財富,反映當時的貪腐必然嚴重,在刑事司法上,他因恐懼旁人的陰謀奪權,而屢次擴大處刑範圍,並且不拒絕刑求拷打逼供,以及將犯大逆罪者投入猛獸欄咬死的酷刑.由此可知塔西佗對其評價不高.

 美撒里娜趁著皇帝不在城內,與情夫蓋烏斯舉辦了一場婚禮,克勞狄烏斯知道後,氣急敗壞地趕回羅馬,逮捕皇后,逼迫美撒里娜自殺.日耳曼尼庫斯的女兒阿格里披娜,此時以皇帝姪女的身份,進入宮廷協助處理克勞狄烏斯的家務,兩人其後並成婚,阿格里披娜並將自己的兒子尼祿過繼給克勞狄烏斯.幾年後,克勞狄烏斯在一場家庭晚宴中,食物中毒而死,人們普遍懷疑是阿格里披娜所殺,目的是讓尼祿繼任.

 對尼祿最初的印象就是電影"暴君焚城錄",因為上天對尼祿焚城的懲罰,才讓火山爆發埋沒龐貝城,這無疑說明了導演對尼祿的看法.但塔西佗在書中表示,當羅馬城陷入大火時,尼祿從安提烏姆趕回,開放宮殿安置災民,並從奧斯提亞運糧賑濟,由於火災的慘重損失,人們普遍懷疑是人為縱火所致.當尼祿聽聞有人懷疑是他派人暗地所為,為了不使傳言擴大,他便宣稱大火是是基督徒放的,於是下令逮捕基督徒,並公開將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或放惡狗咬死.由於對教徒施公開迫害,因此教會曾將尼祿視為反基督,加上保羅與彼得也是在他手中遇害,尼祿被公認是第一個壓迫基督教的暴君.雖然塔西佗未能證明大火是尼祿所為,但他霸佔大火後留下的空地,用來構築富麗堂皇的宮殿則是不爭的事實,

 阿格里披娜有強烈的權力慾,尼祿上任初期,維持前朝的穩定政策,阿格里披娜與權臣帕拉斯,塞內加共同領政,但尼祿成年後對眾人干政日漸不滿,後來,尼祿指控帕拉斯參與一項陰謀,流放了帕拉斯,並企圖淹死阿格里披娜,但阿格里披娜擅於游泳,被路過漁船救起,後阿格里庇娜派奴隸向尼祿報安,尼祿得知之後,指控該名奴隸是奉命來刺殺皇帝,便派人將阿格里披娜殺死.尼祿大權獨攬後,對於元老貴族的崇敬逐漸淡滅,他開始喜歡接受人們的奉承,並大肆打擊對立的政治勢力.打擊異已,日漸豪奢,恐怖統治,造成猶太人起義,高盧與西班牙都出現反對尼祿的叛亂事件,羅馬謠言四起,尼祿不知起義軍已經失敗,以為高盧和西班牙都已經成功叛離,近衛軍也拋棄了他,於是尼祿便倉皇地離開羅馬宮廷逃往東方.元老院得知尼祿離開後,立刻決議推舉加爾巴為皇帝,並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任何人都得以追捕或誅殺,尼祿自知無路可逃後以匕首自殺.

 塔西佗在書中某個角落中透露如果還有時間,他最想寫一本關於奧古斯都時期的歷史.他表示雖然奧古斯都時期的生活尚稱平順,但他的家庭生活卻有風波,女兒與外孫女都涉及淫亂,他處死或放逐了那些情夫,或這將他們趕出羅馬,但是由於採取瀆神罪與大逆罪加諸在那些犯上男女之事的罪過上,這已經超過過去羅馬所有的法律與溫和之風,甚至於超過奧古斯都自己訂的法令.雖然這僅是短短數句,可以看出塔西佗有揚共和貶帝國之意,這或許也與旁人論及他的貴族身份在帝國時期遭到的貶抑的影響,我們目前並不能確定塔西佗是不是有寫這段歷史,畢竟連編年史內容都大量的佚失,但是既然塔西佗已在文中寫下這樣的願望,他的想法是可以肯定的.當然如果想知道的羅馬共和與帝國時期的歷史,編年史並不是好選擇,一方面內容有佚失,另一方面他的結構雖卷章分明,但缺乏明顯的閱讀因果,不太合適一般的閱讀習慣,畢竟是拉丁文翻英文再翻成中文,原意恐怕都有所喪失,這是先天難以彌補之處,但個人喜歡將這本書當小說看,覺得簡潔的譯文,大小適中的段落,譯文雖不特別突除,但讀來挺有古人的風味,雖然不是大眾讀物,卻是有個人特色的小本.

 本書的中譯簡體繁體都是同一譯者,沒得選,也大概不會出現新譯本,這麼冷門的書,只有發燒的人才會買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