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秋  

太平天國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

  進入卡爾波普的作品前,先看本輕鬆的,就挑了這本近期新書太平天國之秋,作者Stephen R. Platt.

  這本關於太平天國的故事並不將重點放在太平天國的各王故事,也不過多敘述關於長毛與清戰事的歷程,但書潛藏的目標是宏大的,Platt企圖建立一個虛擬歷史的自問:如果太平天國能成功取代滿清政權,中國能否提早50年進入現代化的改革,而非要到1911年的革命?如果太平天國能促進現代化並改善中國與外國的通商關係,那麼英,美等國是否曾思考協助太平天國政權的建立?當時英國究竟做了哪些判斷最終決定不協助太平天國轉與清廷合作?又是哪些人事物導引了英國政策以致太平天國失去可能的外援?此書敘事有一個特點,就是以外國人觀點來看時代的演變與清朝政權,並非因為這書是外國人寫的,而是Platt引用了大量那個時代英法美俄等外國人的看法想法,檢驗了這些國家當時對清政策的作為,來重新看這場中國內戰的意義.Platt省去了對於這場戰爭多數戰地場面情節的描述,甚至連太平天國的許多要角輪廓都完全不提,而著重在1860年前後的國際觀點,特別是英國官方,當時內外的媒體的觀點,由這些外國人主觀的角度來看太平天國與滿清的戰爭,作者重新賦予對長毛故事論述的新生命,在夾敘夾議的結構裡,偶爾引述當時觀點,或來自英國官方,貴族院,下議院,或是泰晤士報,紐約時報,北華捷報,德臣西報等等不同的報導觀點或社評,反向一窺在清朝那種封閉社會下的一些現象,正因為有這個特色,讀這本書看的就是外國人當時如何看中國內部的戰爭,是叛亂?還是革命?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主觀者也有了明顯的心態變化,列強從而改變了對太平天國的立場與態度,是相當有特色的作品,雖然未必有新意或是創新,不過作者說故事能力還不錯,沒有枯燥,議題看似嚴肅但閱讀倒是如小說一般輕鬆. 

  事實上這書運作邏輯的基調在橡皮推翻了滿清一書已被談過,透過貿易將滿清,英國,美國這三方連結成一個彼此相互影響的經濟體.英國在美國購買優質棉花供應曼徹斯特為主的紡織業,以此與在印度種植的鴉片二者為商品銷售給滿清,英國從此雙邊貿易中取得白銀,茶葉與絲織品,賺得的白銀一方面可以支用向美國買棉,另一方面則提供了大英帝國充裕的海軍軍費,維持它當時主要的貿易與海權強國的地位.在1850年洪秀全起事後,中國南方的運輸受阻有礙茶葉與絲品的出口,但大致上還不能破壞此種三方貿易結構,可1861美國內戰開打,終於使得英國仰賴的商品交易方式面臨解體的可能,兩個主要的貿易國如果都陷入無止盡的內戰中,不但茶葉,絲織品,棉花等商品無法進行交換,缺乏優質棉花將可能摧毀曼徹斯特的紡織業,而白銀流入減少恐進而影響到英國貿易與海權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是以從這個可能演進的結果出發看英國主政當局,派駐滿清的英國官員或來自西方傳教士等不同角色如何來對待這場戰爭的交戰雙方,以及這些人對清朝內官場權力結構的改變而調整交往策略與角色的過程,至於太平天國戰事反而不是本書的焦點,洪秀全除開場外幾乎神隱,而寫出資政新篇的太平天國總理干王洪仁玕反而居要角,其次是李秀城,陳玉成.

 個人認為Platt以洪仁玕為要角是有意識的,他的目的是要表現出太平天國文明性,現代性的一面,來突顯這個被主流中國視角看成賊匪集團的另一面,雖然未必能達到平反,至少Platt視其為革命,是與滿清相對抗的政府,不是一個單純內亂一群野蠻的長毛,即他將當時的中國看成與美國南北內戰相同,清與太平天國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治權,同時藉由提升太平天國的理性來驗證這個政權有能力改革中國,洪仁玕曾在香港居住多年,跟隨傳教士學習英文,西方文化和制度,他根據在香港及上海所見所學的西方知識提出資政新篇,作為太平天國長遠發展綱領,主張在經濟政治上要學習西方,興商業,辦銀行,鋪設鐵路,開礦,辦郵政,並提出司法制度,建立監督政府機制等,獎勵技術發明,主張關閉寺廟道觀,反對傳統迷信,設辦醫院學堂,革除殺嬰吸鴉片與婦女纏足等陋習,禁止買賣人口和使用奴婢,外交上則提出放棄萬邦來朝的自大心態,全面向西方開放,雙方平等對待,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在開放西化的程度上比日後清廷的洋務運動與維新更為全面徹底.事實上一般人如果沒有讀過關於太平天國議題的專書,除了天王洪秀全外,大約只知道東西南北與翼王,加上教科書對於宗教儀式的描述而對太平天國有了叛亂的既定印象.用一個基本上沒有長久實權,戰績不佳的洪仁玕做要角,本身就是一個有目的性的起點.洪仁玕的治國思想和其他太平天國成員間有天壤之別,在洪仁玕到來之前,太平天國是典型的帝王式統治,除了宣揚一堆烏托邦的假議題外,在法治上並無先進處,它以一種軍事機器的形式存在,談不上實現天國的理想,且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理想恰與此相悖,那怕資政新篇充其量只有牌坊的功能,洪仁玕也不能力挽狂瀾,Platt還是以他作為起頭,當然自有深意,那是因為洪仁玕是太平天國中少數真的與西方傳教士一起生活,學習宗教知識的人,跟天王與他手下自創聖三一假托基督教教義之名的上帝會,在外國人眼中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正因為有著洪仁玕,當時在華中乃至香港,上海的傳教士普遍是站在同情太平天國的立場,至少它與他們有著共同的上帝,藉著宗教的臍帶將他們聯繫在一起.

  Platt一方面以資政新篇來表述太平天國可能帶來新思想,新政策,表現出太平天國現代,理性,法治,科學,制度化的一面,另一方也以對比的手法來顯出太平軍與清軍對待百姓的差異.當李秀成解圍安慶不成,回師浙江,不論是攻取杭州,或是進軍寧波,非但未出現大規模的屠殺事件,在Platt筆下太平軍竟然成了有軍紀,開放且文明的部隊,同時並沒有出現妨害英美商人的通商事件,相比於曾國荃收復安慶後,長江出現8000浮屍,或是攻克南京後的全城屠戮,姦淫擄掠,甚至傳說曾國荃私自搶走了所有太平天國的財物,並縱火掩飾,表現出湘軍的殘忍,Platt藉由這些戰場的描述,顯出兩軍對待百姓的不同,顯出太平天國比清軍更有人性,更仁慈,書中有不只一次的表現出曾國藩,曾國荃對於洋人的不信任,對於通商的反感,甚至屢次表現出曾國藩的英美軍隊的鄙視.認為它們徒仗槍砲,汽船之利,貪財無信.並不想與洋人有過多的接觸,頂多是派容閎赴美購買造船設備,以顯示出曾國藩雖為當時中國權勢最高之人,卻沒有放眼新世界新思想新制度的眼光,以為洋人最多是器械之法優於中國,仍以野藩角度來看西方,作者在曾國藩的故事描寫雖多,讀者應該明顯看出Platt寫的是一個忠於傳統帝王,儒家思想,階級制度,官僚體制的讀書人,而不是有改革能力,能夠稱王,甚至膽敢稱王的英雄,至於當政的滿清,本書一開始即描寫了1858~1860三次大沽口的戰況,描寫了狡詐的清朝主戰派如何以欺騙的手法挾持巴夏禮,而終遭火燒圓明園之災.以此顯出咸豐的無能,主戰派肅順,端華等人的愚笨,傲慢,更要緊的是顯出滿清這個政權的老態,落後,顢頇不識時務,不願改變的心態.

 在敘述的結構中表現了太平天國,滿清,與曾國藩對於當時世界變化的反應與認知後,Platt接著對於英國與滿清,或說英國人對於中國存在太平天國與滿清兩個治權的看法,明顯的,官方角度從英國駐中國的軍政官員卜魯斯,何伯,或是首相派麥斯頓,外相羅素對外雖然始終表明中立主義,不介入中國地區的內戰,但明顯對於太平天國的看法是負面的,是一群妖言惑眾,野蠻無治的莽夫集團.但從宗教立場,從傳教士系統,一路到寧波事件前包括羅孝全等大多數都站在支持太平天國的立場,甚至親赴天京,與太平軍所控制地區傳教,而在中立主義下悄赴長江中游太平軍地區進行貿易外國商人,更是未曾明白反對過太平天國,反而因為交通受阻,大批物資集中上海而得利,直到寧波事件,太平天國守軍的無知侵犯,終於給了英國政府明白打破中立主義的藉口,堂而皇之地加入清軍陣營,與之共擊太平軍,雖然背後真正的因素在於英國主要的兩個貿易國都先後發生了內戰,對於美國內戰,英國至少必須穩住一個地區的貿易平穩安定,而協助滿清打擊太平天國,有助中國內部的穩定,有利於英國的貿易之路.但作者卻以一個隨機事件的發生,做為英國官方改變對於中國內戰的看法,頗有些不同於大環境的認知.

 前面提過這本書應該是有意識的,結論中明白透露出Platt認為太平天國若能成功奪得政權,中國確實能提早50年進入現代化改革,且晚了50年造成現在即使全力追趕西方,也仍在緣木求魚的限地中,作者引用的是伊藤博文:英國與中國交往做的最大一件錯事,就是協助滿清打擊太平天國,以至於讓中國遲遲進入不了現代化改革.從整本書的敘述都表現出Platt對於太平天國的認同,起碼對於它作為一個政權,是內戰中的一方,而非是叛亂分子的角色有著明確的認定,洪仁玕做為太平天國與西方智識的連結,替太平天國的現代性與理性加強了可信度,間以不同於傳統形象的太平軍描述,加之當時的英國對華貿易非但未因交通阻礙而減少,反而因此增加,是以提供了論述偏向於太平天國若能成功對於中國現代化的正面性,雖然一切都屬於一個可能的虛擬歷史的猜想,甚至過於推論牽強,但在當前頻繁出現中國崛起議題的書籍中,算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個人不是太認同這個結論,起碼書末咎責洪仁玕與卜魯斯兩位各自造成太平國對洋人的幻想與英國政府對太平天國的壞印象,區區兩人就能導引歷史未免過於單向?不足令人深信,但就一本說故事的書而言,它的閱讀性還是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