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革命史  

法國革命史: 從1789年到1814年(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from 1789 to 1814)

 

   繼前次自由主義後,再次嘗試以法國革命做主題閱讀,主要是小說類,閱讀書目就從這本米涅(François Auguste Marie Mignet)的法國革命史開始,接下來預計是雨果的九三年,大仲馬基督山伯爵,阿克頓勛爵法國大革命講稿,巴爾札克高老頭,斯湯達紅與黑,如果還不嫌煩再接一本悲慘世界結尾.這些書皆圍繞法國革命這個時空為題,每一本都是十九世紀的作品,即使這本法國革命史也寫成於1824年,各有其時代特色,也代表當時人對於歐洲國家,經濟,民族,社會乃至國際關係間的某一種看法,正是如此,它們少了經過時間演變而參雜的各種現代觀點或馬後炮評論,有一種值得玩味的原味,其間的名著不少,但過去看過的不多,趁此一結,當然這些不可能一氣完成,中間也會夾雜讀點其它類書籍.

 這個簡體版譯本出現在1977,尷尬的時間點,譯者的序文顯示出中國當時的政治正確,在資本主義仍被視為大毒草,萬惡淵藪的時空裡,序文濃重的馬克斯價值批判觀,現在讀來頗為可笑,但正因為如此,反而凸顯了作者米涅(Francois Auguste Marie Mignet)1824年時寫作的基調,十八世紀末的法國革命是一場躲不掉的階級革命運動,是一場各種階級彼此相爭,謀取利益與爭奪政治權力的戰爭.切莫因為存在各種階級的利益爭奪,就自然從心中描繪出某種景象,某種正確,某種正義的觀點與價值觀,某種社會和諧的理想.事實上,真正看完法國大革命1789~1814後,實在能完全顛覆尋常人從教科書裡得到的自由,平等,博愛,很遺憾在真實革命的行進中,那只不過是一種口號,而暗殺,流放,斷頭台才是當時的真實景象,恐怖統治,動輒以暴民,軍隊,警察圍政,圍攻,挑動製造暴亂,或是乾脆以屠殺威逼,革命,可以革掉計畫中的人與不在計畫中人的命,絲毫無法任由某人控制,控制傷害?控制殺戮?乃至控制結果?事實上皆不可行,以為那是理想,能創造必然的美好,法國革命也不能創造美好,至少就1814年為止,那並沒有發生,只不過是暴力循環的一再往復,相對的正因為有這些景象,人間悲劇,才有了以上那些流傳的小說作品.

  革命一旦爆發就有了它自己的邏輯,這種情況在法國大革命中尤其明顯,在你死我活生死搏鬥中,擁有殘忍性破壞性最高的激進者總是最易被人民接受,而理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往往是首先被激憤萬分狂熱暴躁的群眾拋棄,米涅表示"在革命中,一切都取決於第一個拒絕和第一場鬥爭,革命的爆發與其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統治者對改革的第一個拒絕及其引發的第一場鬥爭所決定的",但是革命往往是命懸一線的衝動,被革命的對象,或制度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轉變為符合眾人需要的型態,於是這中間就出現了不可計量的落差,失誤與失控. 失控革命的可怕在於產生了獨裁和殘暴,讓人民付出了無比沈重的代價,同時革命的結果帶來的也許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政府.而革命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必需大範圍改變原來的體制,而這必然會損害到原有的既得勢力,舊勢力的反抗會是最先面臨的問題;而接著出現的權力之爭必然在於發動革命者的身上,一個團體是由各種不同想法,利益與權力的人結合而來,革命團體也不例外,會自然的形成團體中的派系,派系之間的矛盾將是第二個難題;第三個問題來自革命難以控制,容易陷入集體狂熱與暴力,一旦革命從議場發展到大街上,轉變成遊行抗議群眾暴力,人類潛在的暴力心被激發,整個局勢將會失去控制,而解除群眾暴力最快速的方式會讓人選擇以暴制暴,強權和暴力成為了控制局面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獨裁政權往往就在這樣的階段產生,獨裁者可能反而因此取得謀權奪位的機會,這些實在是歷來革命中的真相,真世界,而法國革命尤其如此.

 1804年5月一個面臨失聰的音樂家在聽到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後,將一首寫好樂譜的標題頁撕成兩半,這首原該稱作波拿巴的曲子,後來是以英雄這個名字面世,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知道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樂曲.貝多芬憤怒"他只不過是個凡夫俗子,居然為了自己的野心而踐踏人權;他把自己抬升到眾人之上,成了獨夫寡頭".一個創作者,音樂家都會為自己對人的判斷與觀察後悔,何況尋常人,人們以為拿破崙應該是如何之人,結果卻不是,音樂家後悔不過就是將樂曲改名,但是處在革命中的人民若後悔了,知道自己看錯做錯時,又能夠如何呢?!.在這本法國革命史中,1804~1814拿破崙執政到稱帝到放逐只佔全書15章的最後1章,不論就時間長度,還是拿破崙的名聲與功過而言,對比這本25年的革命史實在不成比例,可以看成米涅特別重視此人,認為應該放在一本單書來寫,也可以理解米涅並不看重拿破崙南征北討所立下的功名,因為這種帝國強權並不一定是法國人民希望的結果,遠沒有前面人民自招的恐怖統治更該受到注目與重視,因為那些才是真正攸關一般民眾生活的事情,何況鬧了大圈,經歷各種共和主張,卻被有獨裁思想的人趁亂奪取大位,最終還是回歸到流亡的波旁王室主政,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此時也正是小說基督山恩仇記主角鄧迪斯回到馬賽準備結婚羽接任船長時期的背景,這種革命的意義,或許正如戴爾馬將軍在拿破崙與教皇簽定教務專約後對拿破崙所說的"這是一次無聊的宣教儀式,只不過少了100萬人參加,這100萬人犧牲性命去推翻的,就是您今天所恢復的東西",一切依然回到1789年以前,僧侶回歸了,貴族回歸了,都回到了他們原有的地位,連舊王室也回復了,我相信米涅藉著唯一敢於保民院公開反對帝制的卡爾諾所說來表示他的主張"一個公民不管他對祖國的貢獻有多大,榮譽與理智都要求全國的感激有一定的限度.如果這位公民恢復了國家的自由,拯救了他的國家,難道可以用犧牲自由來作為對他的報償?把他的國家變成他個人的世襲財產,這不是毀了他的功蹟嗎?難道自由是擺給人看而不能為人所享受的嗎?我的良心告訴我,自由是可能的,這種制度是令人放心的,是比任何獨裁政權都穩固.",個人認為不僅當時有理,也值得現在的人深思,很多時候,我們正是用這種犧牲來獎勵先行者,卻讓他們成了另一個混亂的起源.

 拿破崙犧牲了人民的自由,代之以勝國的榮耀,但是這種榮耀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為了取得戰場上的勝利,需要不斷的徵兵,並籌措大筆的軍費需求,這與革命所追求的貿易自由,商業自主等個人利益是衝突的,勞民傷財,初期因為人民已經厭倦了各黨派爭權奪利屠殺異己的共和體制,尚仍容忍一時的不便與專制,他個人戰勝了五次反法同盟,令荷蘭,義大利成了屬國,讓自己的兄弟出任西班牙,那不勒斯等地的國王,又以強大的軍力令俄國,奧,普,瑞典向法國臣服,大陸政策封鎖了歐洲與英國的貿易關係,使得整個歐洲除英國外,皆望拿破崙的臉色主事,終於在連勝自大的心理下做出攻俄的錯誤決策,在俄國焦土策略下法軍敗北,此後終於引起先前臣服的國家再度結盟反法,最終擊敗拿破崙.拿破崙雖然毀掉了法國革命共和政府所建立的一切,恢復了專制統治與階級制度,接下來直至1870年,法國在君主立憲制政府及帝國政府下交替管治,並沒有立即達到真正共和民主的國家,但是他的出征,也讓歐洲其他國家的王室遭到人民的質疑,人民的視野因此開展,大陸政策下也讓歐洲各國加速自身的貿易與商業條件,反而開啟了其他國家王室的崩潰,現代資本制度的推展,這正是法國革命一體兩面,不能以單一角度視之的結果.

   如果要找缺陷,就是書對於法國革命產生的前因描寫不多,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但其實他並不是一個昏聵無能的國王,相對的正是因為他意圖改革弊病才造成自己的悲劇,路易十六推行的財政政策與他的前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是節制溫和的,隨著被統治者與統治者精神上發生的變化,這個時期法國的社會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繁榮起來,法國自查理七世時就施行了不需要各等級同意便可任意徵派軍稅,但從那一天起便種下了弊病與禍害,任意徵稅正是一切流弊的根源,路易十六點開啟財政改革,他把面臨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先擺在一邊,將注意力放在增加財政收入這樣的具體問題上,實際上任意徵稅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才是當時的問題所在,必須進行全面的社會變革,但路易十六對此毫無認識,實行的仍然是舊的財政管理體制,人民仍需遵循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統治下的強迫繳稅政策,政府雖努力促進公共繁榮,發放救濟金和獎勵,實施公共工程,但這些舉措仍在增加開支,收入卻未遞增,就使國王陷入更嚴重的財政拮据中,路易十六是因為個人的侷限,沒有把財政當作政治問題來處理,未能進行包括政治制度在內的全方位改革,而是把財政看作是純技術問題,進行的只是一種低層次的改革,這種局限性恰好遇到了一個權利意識,民主精神已經有所覺醒的社會,只能帶.來經濟的暫時改善,卻無法拯救舊制度,甚至終於引起革命.如果他能夠以更寬廣的角度觀察所面對的形勢,適時把改革的延伸到政治領域,放棄貴族特權,採取一些實質性的作為,法國是可能建立君主立憲制度,避免流血革命,路易十六自己也可以避免悲劇的結局.

  這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從1789年三級會議開始,網球場宣誓後,革命者致力於廢除舊制度,特別是廢除貴族特權和教會特權,終於在1791年制定憲法,建立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政府,但好景不長,路易十六表面同意實際上對於立憲政府始終採取消極配合的態度,再度引起革命與暴亂,1792建立共和政府,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共和制建立以後黨派鬥爭激烈,吉倫特黨,山嶽黨,此起彼落,丹東,羅伯斯比爾,馬拉,皆曾縱橫一時,也先後上了斷頭台,雅各賓派,革命委員會,兩會與督政府各種派系彼此傾軋,正是這種混亂,鬥爭,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各種名目的革命不斷發生,最後終於讓拿破崙取得獨裁的機會,記不住那許多政治人物,政權機構或是黨派的名稱並非僅要,畢竟有如過眼雲煙,已經消逝在過去,但是革命發動者幾乎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堅持個人理想,隨著政治上的落敗而失去生命或被遠元流放到中南美洲,另一種則是標準的投機騎牆者,不論當權者如何交替,他都能把握住個人權勢,因為他完全沒有個人理想,哪種主張是主流,是統治者,投機者就轉而投效,毫無人格與信義,後者雖然令人不齒,但是擁有理想者也未必就是國家之幸,因為理想主義者往往為目的論是從,卻不見得理想真實的效果,一部分建構者希望建立的理想社會是一種平等的社會,他們認為現有社會之所以不道德就在於其嚴重的不平等,他們設計的平等社會是一種更為道德的平等社會,但人並非生而平等,從不平等的現實出發去追求平等,總會產生新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的產生卻是以獨裁的方式確定第一個人在社會的等級制度中的地位,但在建構主義者眼裡,既不是起點和程序的平等,實際上也沒有結果的平等,一旦新的不平等產生以後,社會功能亦發生了轉向,而這正是這個革命中一直被人忽視的地方,而源自於理想的個人堅持也就是這一段革命期間,黨同伐異殺戮恐怖統治背後驅動的力量,理想者不會自以為有錯或有害於人民 .

  這一本法國革命通史雖然不似說書類的歷史讀物輕鬆,但米涅逐年逐層的描寫,能夠讓人清楚了解整個革命時期的經過,特別關於那些轉眼即逝的革命者,對於那些不在教科書中的橋段,能令人有一番粗淺的了解,那麼在雨果,大仲馬,斯湯達等人所寫小說中的時代背景,或是真實人物,黨派能夠一看即明,不會有囫圇吞棗的可能,從這角度看,才是個人先讀這本的理由.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