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Parallel Worlds ,加來道雄)

  這本書讀來不太順,一方面它的技術要求高些,雖然裏頭沒有半個物理或數學公式,似乎也不要求讀者需要具備這種知識背景,但是它沒想像中的平易,封面的宣傳上打著與時間簡史類似的定位,但讀過後覺得若沒有對量子有粗淺瞭解,裡面的某些內容會有囫圇吞棗雲霧縹緲的感覺.由於本地沒有翻譯這本,只有簡體版可以看,我不知道這樣的翻譯算不算好,但若有問題,憑我的程度恐怕也分不出來究竟是自己的基礎知識差還是翻譯差就是了,總體而言,單就主題,這絕對是一本很棒的書籍,不怕啃硬貨的人,倒是可以找來看看,如果已看過前面的量子史話,這書恰好能接上,它所寫的正是微觀粒子的一個延續,集聚這個宇宙最小的構成物後它究竟如何構成世界?又成形出來的宇宙是怎樣的?這本書就是談宇宙學發展以來曾出現的各種觀點與主張的演進歷史,大爆炸後,宇宙的膨脹是如何擴張?它會造成何種影響?宇宙的結果會是怎樣?看得出來作者加來道雄想寫出能讓我這種物理程度低能的人都能讀懂的用心,但能不能達成,恐怕還是會因人而異,說來湊巧,這幾天剛好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關於宇宙大爆炸的專題,加來道雄也曾出現在影片中,我以為他在科普或量子學推廣給普通人的傳播上也算有經驗,所謂的平行宇宙是指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可能還存在著其他宇宙,這類的宇宙可能和我們宇宙的物理常數相同,但粒子的排列法不同,而有的宇宙物理常數與我們宇宙不同,另外還有可能是根據量子理論所發展出來的,一件事件發生之後可以產生不同的後果,而所有可能的後果都會形成一個宇宙,以薛定諤的貓為例,一旦我們打開箱子,就會出現一個活貓的宇宙與一個死貓的宇宙,只是我們只能單獨在活貓的與宇宙或死貓的宇宙,而見不到另一個,世界即如此隨事件的延伸而不斷產生的新的宇宙.

  話說人文社會與科學是兩個有間隔的領域,但無巧不巧,在控制這個觀點上似乎有趨一致的現象,大部分社會學者都試圖找到一種控制法則,社會工程術,想把人類社會當作機械一樣的完全掌控在手,越聰明的人越以為如此,所以社會主義,福利國家,乃至馬克思主張都一再有人擁護,即使它曾經失敗,後繼者還是認為那是執行者的問題不是社會工程術有問題;而研究物理的人則試圖找出一個公式,法則,還是定理企圖完整解釋宇宙產生,與伴隨的現象,甚至化學元素出現的因素與過程,就是期待以一個萬有理論來解釋一切,像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正是這種的代表,當然到目前為止,萬有理論這種思維可能還不能被證實,但後繼研究者卻依然堅持這條道路,目前以M理論被公認最可能接近解釋的萬有理論,所以說從了解,控制這一觀點來看,人文與科學實在差異不大,但其中仍有差異,從宇宙學的觀點,某部分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絕對性的真理可能只是一種夢想,反璞歸真,反而認真思考了人類出現的目的,有那麼點哲學的味道,更加的重視對環境破壞或人類生存的重視,只是他們不是從類宗教傳道的模式來說理,而是從人存在的意義作考量,起碼加來道雄正是如此宣告自己的想法.

  大爆炸之後已經歷130億年,未來還有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年要走,但最終的結果卻可能有了猜想結論,就是宇宙將逐漸的變冷,冰凍,最後將解體為一團無生命的電子,中微子與質子霧,物理學與熱力學定律很清楚,如果宇宙像奔命一樣的繼續在膨脹,我們最後將難逃命運,而人類可能在那個之前會先被逐漸升高的溫度燒為灰燼,要是有幸躲果太陽轉為白矮星的劫難,最後可能也被壓扁,或DNA因為溫度降為絕對零度,而沒有辦法進行生命的延續而消失,也就是如果從當前已知唯一的智慧生物的角度而言,未來的世界是逐步走向毀滅的,對此,宇宙學研究者試著提出在毀滅時刻之前,讓人類能透過宇宙旅行,尋找遷移到另一個可以提供與地球類似的星體,將生命延續下來,若以上的想像無法達成,也要透過訊息的留存,與未來生命科學技術上可以合成DNA,或是合成機械人,再將訊息傳入,藉此將人類的智慧生命延續下去.

 然則人真的能控制,能算計嗎?事實上地球的出現都不知能算是機遇上偶然或是宇宙平均論的必然,這創造出哥白尼原理與人擇原理的差異,一個認為人的出現是宇宙平均法則上的必然,而人擇原理則是主張人類的出現使宇宙設計的結果,人類豈能如此自大,以為人定勝天?要知道如果地球離太陽遠一點,海水可能都會結凍,離太陽近些則海水可能沸騰,月亮要是小一點,則地球自轉的軸可能會偏移90,進而為天氣創造了不穩定的因素,如果木星的質量更小一點,那太空中流動小行星,彗星或隕石可能就不會被拋出太陽系,增加與地球碰撞的危險,從微觀來看,如果核力弱些,物質可能會被爆炸拋離而不能形成星體,造成溫度迅速冷卻,核力弱強一點,則可能會陷入坍塌,更甚者,一個DNA的產生可能需要數億年的醞釀,但要讓宇宙中一個地方維持數億年的穩定,那何其困難!以至於,人類的出現,甚至地球這個環境出現的機率,恐怕比想像中要低得多,在大爆炸後的130億年中,浩瀚的星河中,究竟還有沒有一個與地球具有相同條件的星體,實在是令人好奇又懷疑的事,畢竟在一個穩定數億年的星體中,又恰好擁有與地球類似的條件的星體能有多少?何況那個溫度高一點,或低一些的差異可能正是生命體出現的關鍵因素,可以說,人類何其幸運,正好在宇宙中就出現了這個環境!但物理學家卻期盼能從探索這種萬有理論來完全解釋,那可能成真嗎?天文學家Hugh Ross把生命的存在比作龍卷風在襲擊廢車場時湊巧完整裝配成一架波音747的可能性,此正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實在有太多因素需要剛剛好,劍橋大學的Martin Rees認為宇宙受到6個數字的支配,只有這6個數字調節到合適的值,才能滿足生命所需要的條件,首先是ε,ε是指氫的相對數量,一般等於0.007,在大爆炸時通過聚變轉化為氦,如果低於這個數字,質子和中子就不能結合在一起,我們身體中的原子就不會形成,如果高於這個數字,則聚變的速度會快到大爆炸中剩不下一點氦,今天就不會有恒星為行星提供能量;其次是引力N,如果引力弱一些,那麽恒星就無法凝聚並產生出聚變需要的巨大溫度;如果引力稍微強一些,恒星會升溫過快,它們的燃料在生命還沒來得及出現之前就燒完了;第三,宇宙密度Ω值,此值代表宇宙的相對密度,值太小,宇宙擴張和冷卻的速度就會太快;值太大,宇宙在生命起步之前就會坍塌;第四宇宙常數λ值,宇宙常數決定宇宙的加速度,如果它稍微大幾倍,它所產生的反引力會把宇宙炸飛;如果它是個負數,宇宙就會劇烈地收縮,進入大坍塌;第五微波震幅Q,它代表宇宙微波背景中不均勻分布的振幅,這個數字小一點點,宇宙就會極端均勻,稱為死氣沈沈的一團氣體和塵埃;如果這個數字再大一些,那麽物質就會在宇宙歷史中提前凝縮成巨大的超星系結構體,最後是宇宙維度的數量D,一維的宇宙太小,二維的宇宙生命形式可能會解體,而四維空間中行星圍繞太陽的軌道就不穩定了.Rees所提正是所謂的人擇原理,因為這種奇跡般的意外,生命意識才在宇宙中成為可能,但使生命得以成為現實需要的一系列範圍狹窄的參數,我們恰恰就在這麽狹窄的一個範圍內出現,恐怕即便有上帝之手,也未必能夠創造出來,何況人類當前的科技,智慧,材料器械尚不能完整的揭其密,只能半探測半模擬加上人類的想像才出現了這個對於宇宙猜測的學問,而宇宙學的困難在於,它多數的主張在當前不能以實物實驗得證,一方面只能透過衛星或探測器蒐集資料,另一面則是以粒子加速器的撞擊實驗,但這本書中許多的理論是其實是來自於想像,所以很多時候這門學科被部分人當成幻想而非科學,畢竟那種十維度的空間究竟代表什麼,尋常人實在難以體會,更不可能具象化,然則宇宙學可不單純是想像或是不實際的科學,依據發展研究的成果,它最終可能帶給人類一條出路.

  拉高視野的角度,顯然物理學者是樂觀的,儘管宇宙最終的結果是慢慢地走向大凍結,這些人始終認為能夠找到逃離悲劇宿命的通道,Nikolai Kardashev將文明依照所產生的能量劃分為I,II和III類,它們依當時的科技技術分別能掌握一個行星,一個恒星和整個星系的能量而動,他認為當人類進入第III類文明時,就有能力做出跨星系的時空移動,那時也正是改變人們命運的時刻,而目前的人類只在0.7I類文明時期,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讓人類去研究如何做出時空移動的方式,穿越蟲洞,甚至找到白洞,這些活動都有機會達成科學家設想人類殖民火星,離開太陽系,甚至進而能改造恒星,改造星系,利用暗物質的想法,甚至在我們宇宙的時間將近終結時,人類的技術將能造出一個星系那麽大的粒子加速器,透過它創造新的嬰宇宙,然後讓將整個文明的信息膠囊穿過蟲洞注入嬰宇宙,使文明得以重生.個人欣賞這書最終一部份的論述與想法,在這些物理學家的眼光中,地球確實存在一個神,這個神並不是被人格化的神,他不會聽你祈禱不關注人類行為,物理學家的神是建立在一種和諧上,是理性之神邏輯之神,這神不認為人的存在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加來道雄指出人的存在是為了自己,必須關注的只有自己,因此人必須擁有愛,樂於工作,娛樂,人需懂得利用自己的專長,同時要了解人必須使未來比現在更美好,也就是人的存在目的就是促進人的生繁衍不斷向前.

 本書中所談的許多觀念假設,包括物理性質的猜想或是宇宙結構的型態,有大部分在當前的科技條件下是無法驗證的,有些人認為平行宇宙缺乏經驗主義的關聯性以及可測性,同時缺乏物理學上的證據和可否定性,因此且這些理論目前而言太過形上學且只是在停留在數學結構上的層次而已,這種看法確實是當前談平行宇宙論的硬傷,因此黑洞,蟲洞,白洞,弦理論,M理論或是其它看似不可思議的物理猜想,讀者也不可能證明或證否,但個人認為這部分可以忽略,單是從宇宙論所衍生出的人文思維或是科學想像,其實已經能夠帶給人一些特別的視角,很不同的一面,因此,所謂11維度空間的時光之旅,我只是當成一個科學提議,起碼在當前可見的時間中,那暫時還達不到.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