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rttetjdn  

大轉向:物性論與一段扭轉文明的歷史(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Stephen Greenblatt)

 

   我以為這書應該可以賣得不錯!不過轉念一想也可能剛好相反.大轉向所傳達的內容有一部分是與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論述一致,如烏托邦的均等主義,享樂愉悅的追求,擺脫物慾的控制,這些應該是它易被接受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它訴求的無神論,人無來世,無果報,人不需要為了來世而求諸敬神與道德主義,凡此主張皆與普世價值觀不同,除了可能觸怒有宗教信仰者,一個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恐怕潛意識裡仍有"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果報思維,皆不容易同意此種近乎大逆不道的主張,我常言"若惡有惡報,善有十倍惡報,一般人會不會因此改變他的行為?",而正是這些異端思維可能會引人反感.以上這些有爭議,或說被誤解的思想價值是構成本書論述的主軸,作者Greenblatt藉著15世紀的一段故事揭露著上古時代的一本詩篇所引發的思想挑戰,讓中世紀以來被基督教廷牢牢控制住的設會與人類思維逐步解放,而後有步入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乃至現代化多元發展的可能,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論是勉強推衍還是合情入理,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出發點.

 

   這本有點蝴蝶效應的意思,故事雖稱不上詭譎.但從一段荒唐的教廷歲月中擷取片段,正是表現出本書所欲傳達的觀點起源,西元1417年一個書籍獵人找到的一本上古時代的書籍,它是一種長期隱身在修道院圖書館被封印的瘟疫,由外在刻板內在可能相對猥瑣下流的僧侶控管著,這本被發現帶著思想毒素的書是在西元前1世紀由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 )寫的物性論,而那位書籍獵人卻是一個剛因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被囚禁撤銷職務而失業的教宗秘書波吉歐.說書帶有毒素,是因為物性論的主要調性是圍繞討論無神論,盧克萊修雖然不認為神不存在,但他認為神就其本質而言,享有永恆的生命與寧靜,沒有任何的憂愁與痛苦,而且對於人類的行為漠不關心,也就可以衍生為神的作為與人無關,而由此盧克萊修得出了所有宗教主張不過是一種迷信.世間無輪迴,無果報,無因果循環,人類不會因為討好神而得到任何好處,人世間最大的善來自追求快樂.這種對於任何宗教而言皆堪稱大逆不道的主張,卻由一個教宗的秘書波吉歐發現了這本書,而恰恰波吉歐非但不認為盧克萊修的主張為異端,也不覺得其所言荒謬,反而還深深被物性論的主張所吸引,這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戲劇效果,讓人不自覺想接著去看發生了什麼,而事實上波吉歐打從心底對於教士鄙視,覺得他們表面上謙敬莊嚴,實際上專搞見不得人的荒淫,貪財,斂財各種不入流的行為.

 

 偏偏15世紀初正是教廷分裂,屬於基督宗教的慘淡時代,事情起源於中古世紀,由於聖經不普及,聖經解釋都由各地方主教擔任,主教的權威甚至因此高於聖經,基督教信仰在這時期控制整個歐洲世界,羅馬教會有了教廷的稱呼,羅馬主教也有了教宗的稱呼,其影響力範圍甚至超過政權,政權的執政者也都受教宗的加冕,教宗可以從各地教會獲得捐稅,掌握神職人員任用以及司法權 ,一直到十三世紀下半,英法兩國的皇室貴族,因自身利益不願受外來勢力影響,對於羅馬教廷的干涉越來越無法容忍,到了十四世紀英,法在神職人員任用及教會司法權上已轉回到君主手上,但仍向教廷納稅,但由於神職人員的腐敗,教廷勢力漸漸低落,在1300年左右,義大利和法國開始爭取對教會的影響力,教廷一度遷移到臨近法國的亞威農,隨後七任教宗都在亞維農治事,此後甚至出現同時有兩個教廷與兩位教宗的局面,1409年巴黎大學的教授們提議召開比薩會議,決議將兩位教宗都撤職,另立一位新教宗,然而此次會議法義的兩位教宗都沒有出席,各國仍自擁各自認定的教宗,因此比薩會議後形成了有三個教宗的局面,也就是本書中出現的若望二十三世,本篤十三世,額我略十二世三人,一直到主後1415年的康斯坦司公會議,才正式取消了三個教宗的職位,消除了教會的分裂,但也把教宗的權力限制在立法的團體就是大公會議,但如此卻仍無法解決教廷腐敗的問題,而若望二十三世還遭囚禁,教廷的權威大失,而這是波吉歐尋找書籍的時空背景.

 

 物性論是現存唯一系統闡述古希臘羅馬的原子唯物論的著作,全書依據德謨克利特開創的原子唯物論,闡明了伊比鳩魯的學說,批判靈魂不滅和輪迴說,將唯物主義的觀點貫徹在自然,社會和思想領域.它批駁了宗教迷信,論述原子與虛空.指責宗教蒙蔽人們的理智,貶低人的尊嚴,叫唆人類作出不道德的行為,使人們陷於極端的貧困.盧克萊修通過具體事例論證了原子和虛空的實在性,他認為原初物體的形狀是有限的,從物體的多孔性和比重的不同論證虛空的存在.物性論把原子論和感覺結合起來,提出可能性表明性質,不可能性表明虛空.認為宇宙是無限的,物質和空間都是無限的,宇宙中有多重宇宙在形成,發展和消亡,我們的世界並非唯一存在的世界.它闡述了原子運動的規律性,說明了世界和萬物形成的原因,指出了偶然性的存在,它論述了靈魂的本性,區分了靈魂和精神,認為靈魂是生命的本原,精神是意識和理智,二者都是物質的,是由極其精細的原子構成的,描述了宇宙,生物和社會的形成過程,並著重描繪了人類與社會發展的圖景.推測到需要是社會發展的動力,認為理性能找到滿足需要的手段.

 

 這種違反人們長期以來習慣認知的主張,別說在15世紀,即使到了今日也不容易完全讓人接受,特別是對於輪迴與果報,連受到比古人更多科學教育的現代人都不能跳脫,甚至學歷越高的人越愛追求這種概念,雖然說只要不妨害到別人,管人家要感謝師父還是讚歎師父,或是要教訓自己小孩,但偏偏實情就不只如此,中學生活活被打死了,街邊的開廟的收入比誰都好,地下錢莊還要找打手來討錢,但是開宮廟給發財金的不怕信眾不十倍奉還.這就是現況,更遑論什麼修道,心靈課程滿滿參與者,彷彿人活在當下是為來世,是為了一種根本不知存在與否的報償.對這種價值觀最不屑的無異蒙田,他的隨筆集中存在著大量的伊比鳩魯學派的思維,雖然他並不完全認同,但有明顯的證據顯示他曾詳讀物性論,一本記著他閱讀筆記心得的舊書,隨筆中對於性的愉越與超脫對於死亡的恐懼的篇章不少,可能正是來於物性論的感悟,雖然可能有人對於蒙田的言行並不喜歡,認為那是一個自外於群體的自利個體,不值得推崇,但是恰恰是這種隨性自在的個人主義反映了物性論中一種解放思想,與盧克萊修一樣,蒙田輕視人們因為害怕來世而遵守道德,他堅持要以自身的理性與物質世界的證據做為自身的規範,他極度厭惡自我懲罰的苦行以及對肉體施予暴力,珍視內在的自由與滿足,其實一切的根源在於對死亡的恐懼.想想看這種以未來綁架當世,以國家,家族,道德等主義綁架一個人所有的思維與行動的觀念幾乎是我們一出生就籠罩住我們,連中學教課書都要選"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這種簡直完全箝制一切的思想.就物性論來說,想要擺脫這些就必需了解事物的本質.從物性論來說就是宇宙中沒有設計者也有沒有創造者,混亂與秩序的模式不是出自任何神聖的計畫,神意只是一種幻覺,世上不存在宰制一切的計畫,而事物的形成是偏離的結果,在所有有知覺的生物生命中,元素粒子的隨機偏離決定了自由意志的產生,如果所有的運動都隨著一條已經預先決定的長鏈行進的話,就不可能有自由可言,然而,我們的自由意志總是與命運搏鬥,但是宇宙不是為了人類而產生,宇宙也與人類無關,人類並不獨特,也不如自己想像的具有特殊的存在地位,雖然人類不願承認,但人類最珍視的特質實際上與其他動物並無不同,也許有人會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同樣的道理,所有的生物都有其獨特性,人類的社會不是開始於和平而富足的黃金時代,而是來自於原始的生存戰爭,為了生存,人類產生了某種初步的社會合作能力,但建構鈕帶關係與社群所需的風俗習慣,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盧克萊修卻挖苦的說雖然狩獵採集的生活死亡率很高,卻不像文明時代因為戰爭,船難與飲食過量死亡來的更高,人類的靈魂跟肉體一樣都是由相同的物質構成,因為沒來生,死亡對我們來說並不算什麼,一切有組織的宗教都是迷信與幻覺,這些幻覺完全來自於渴望,恐懼與無知,人類會將自身求的權力,美貌與安全投射出去,以此塑造出神的樣子,人因此而淪為自身夢想的奴隸,但偏偏宗教總是殘酷的,雖然宗教總是承諾希望與愛,但它的深層基礎是殘酷的,因為宗教總是訴諸報應懲罰,讓信眾感到焦慮.所以盧克萊修主張世上沒有天使,惡魔,也沒有鬼,應該要忘記這些東西,人類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愉悅,人生應該致力追求幸福,沒有任何倫理目的比為自己與他人追求幸福來的崇高,其他主張,如為國服務,榮耀神明或統治者,透過自我犧牲以追求美德,這些全是次要的,錯誤的與欺詐的,人類的需求很簡單,未能體悟需求的限制,將使人類陷入徒勞無功的追逐.

 

   當然要朝向一種價值觀的突破並不如寫作般容易,即使如蒙田,在那種時空背景下還是得以隱誨的文字,低調的自我才能如意,像書中胡斯或是布魯諾的挑戰宗教的權威,下場就是火焚,這些異端故事中隱喻的正是對宗教的嘲諷,殺了人還有理,有理就能殺人?而那位為8位教宗做過秘書的書籍獵人,雖然未必熟讀物性論,相信從他後來做到執政官,擁有財富,婚姻多子,所展現的結果,應該也算是物性論相當的實踐者.只是這些反對宗教的主張,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意就是.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