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gfgfmnghs   

 真實的人的經濟學  對奧地利學派的一個介紹(Economics for Real People, Gene Callahan)

      這本書正如副標所寫,是對奧地利經濟學派主要觀點的一個綜合性介紹,雖然有人稱它是了解奧地利學派的入門書,但依我看缺乏經濟學基礎的人並不適合直接看這本,許多論述的前提是假設讀者已經懂得一些經濟學門道,才能看來輕鬆,缺乏此一基本條件的人雖未必不能讀,但想來讀著也是懵懵懂懂,反而增添困擾,特別是若剛好要開始學經濟,這書的很多看法跟教科書不一樣,先看了不知會不會未受益先受害?但是若對此學派有興趣,或是對於經濟自由主義有意願了解的人倒是可以列入選擇中的一樣.

 

   真實的人的經濟學,所謂真實是指脫離以模型,假設,數學,與圖型分析的經濟學,完全以人的行為,以個人主觀的價值偏好取代客觀價值定義的分析方式,進入真實經濟世界,而不是單純的學術分析殿堂,而這正是奧地利學派主要的特色,它是一種研究你我作出真實的選擇的經濟學,並不採用靜態均衡的結論主張,更不是拿線圖擺弄的機械經濟學,.我自己讀過後倒是釐清一些原來不清晰的想法,比如央行就是全國最大限價政策制定者,基準利率設定脫離市場供需,只是一種自由心證的行為而已,央行只能創造通貨膨脹外毫無其他有助益功能,奧地利學派緊跟時代,觀察經濟世界,研究人的行為,經濟周期理論是其發展至今最為成熟的成果,它解釋了為什麽大多數現代經濟體系在繁榮與衰退之間循環變化,在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周期理論中,美聯儲既是把那些大酒杯倒滿酒水的人,也是在派對盛宴開始時取走大酒杯的人,美聯儲既制造了虛假的非理性繁榮,又制造了真實的非理性危機. 美聯儲用低息貸款將派對的氣氛推向高潮,在災難來臨前又不得不切斷所有人的資金來源,在這個派對圓桌的四周,企業家變得更善於觀察美聯儲的行動,美聯儲也變得更善於觀察企業家的行動,企業家和美聯儲猶如進入了一種打牌遊戲,奧地利學派還指出央行釋放的流動性還引致另一種結果,經濟中新貨幣的創造除了改變商品與貨幣之間的關系,還不可避免地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那些首先獲得了新貨幣的人會得到益處,那些最後獲得新貨幣的人會受到損害,正是中央銀行篡奪了消費者的真實選擇數據,篡改的正是市場獲知的消費者的平均時間偏好,即基源利率,消費者的時間偏好可以告訴人們,社會通過他們的儲蓄可形成多少能利用的資本,然而當中央銀行人為降低利率,釋放流動性,企業家開始制定計劃,擴張生產,消費者也傾向於提前透支消費,所以最終結果必然是經濟危機,個人認為作者Gene Callahan在限價措施與政策功能這兩部分的論述還不錯,可以一看.

 

    經濟學不需要把我們當作機器人,無需假定我們僅對金錢感興趣,或是無需把我們當成是單純追求快樂的自我陶醉者,它承認人是置身於社會環境中,受到信念,欲望,希望,恐懼,愛,恨,迷信,以及人性中所有其他的非理性因素的影響,經濟學立足在選擇邏輯這個堅實的基礎上進行研究,人的選擇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心理學,遺傳學,歷史學,倫理學與宗教都是其中可能的因素之一,行為人在選擇時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不是計算機所能解決的那種問題,與數理經濟學模型中的情況相反,目標對於行為人是不確定的,因為它是建立在個人的主觀價值上的.即便一般公認的財富都是一種主觀的概念,你認為自己多富有,你就多富有,正是基於這些,從奧地利學派的角度,不論是左派經濟學家主張的國家干預以減輕不平等,或是右派經濟學家強調的財富成長等觀點都是主觀性的,都是有問題的,誰能斷言一個城鎮如果臨近一家工廠或是鄰近一片森林就能稱為比較富裕,奧地利學派認為經濟學不能回答這些問題.

 

   為了促進增長而侵害財產權的方案顯然不是奧地利學派的觀點,沒有認識到財富是依個主觀的概念,支持採取干預以勿進增長的經濟學家相信,財富可以用所交換物品的貨幣價值或者產出的某種物理數量來衡量,不承認市場是所有參與者的價值觀相互作用而自然發生的,增長派經濟學家認為她們比其他人能夠更好的知道我們現在應該做出多大犧牲來為未來做準備.他們不考慮每個個體如何判斷休閒,陪伴孩子的時間,精神追求相對於擁有更多金錢的價值,沒有把每一個個人當作是一個最能為他自己的幸福作計畫的個體,而左派對於自由市場支持者總是在某種程度上為強者剝削弱者辯護,而奧地利學派則認為剝削這個詞運用於自願市場交易時,僅僅意味著使用這個詞的人反對這筆交易,但是當政府利用了它對法律強制力的壟斷來強迫人們進行交換時,這個術語就具有了更客觀的含義,說到底只是擴張的政府再次被強者俘獲並被他們用來鞏固地位,很多時候真正的問題,在於環境的影響,對於自願選擇的批評者忽略了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當然會受到他們的社會的影響,跟隨社會時尚,甚至從他們的環境中吸納瘋狂的看法,他們是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所屬的社會階級產物,但是一個用他自己的選擇取代其他個人選擇的人,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就是他是否也是他環境的產物.那些依據選擇過度的受到社會壓力影響這一事實來批評別人的選擇的人其實是想像著自己站在社會之外向受困於社會中的人傳遞判斷.雖然這本書在對於外界的各種批評回應的很簡單,其實反而是提升思考的重要部分,但要那已經陷入幻覺的人體認事實是有難度的,他們想要的是這樣的一種體制,就是其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想要就能實現,但他們不知道這是不可能達成的,因為人的目標是無限的,但手段與資源卻是稀缺的,行為人必須以某種方式處理這種不一致性,這些競爭的手段與資源必須在被競爭的目標之間分配,那些批評者厭惡市場的這種功能,他們斷言我們應該選擇我們的命運,而不是由市場選擇,他們所指我門就是指政治過程,但是我們已經看到政治內在的受到特殊利益團體的控制,所以等同這些批評市場者實際上主張人們不該由個人做出選擇,而應該由少數特殊利益團體來幫人們做選擇,且因為普通人的選擇質量低下,應該找那些能夠提供高質量選擇的人來決定,這些人無非就是他們自己或政治人物而已.

 

   很多年前台大經研所有個入學考題是這樣的,莊子齊物論裡有位以果子餵養猴子的狙公,他跟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果子,傍晚給四個,如何呢?這時所有的猴子都表現出生氣的樣子,狙公連忙改口,早上先給四個,晚上再給三個,怎麼樣呢?此時眾猴反露出高興的表情,莊子認為這些猴子實在是太不理性,愚蠢很好騙.但在出考題人的眼中,這些猴子相當理性,,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偏好,認為早上一個果子的效用比晚上一個果子大,就像年初的一元與年底的一元不等價,其中有利息的差額,因此衍生出一個考題.同樣的,一個客人站在櫃台前問,"今天有買一送一嗎?","買一送一是明天哦".聽到這樣的答案,客人很自然的離開店家,明天才會來買,顯然他對商品當前的時間偏好很弱,寧可延遲消費到他認為合適的時機,同樣的道理,隨時隨處都在發生各種選擇,各種經濟行為,因此今天學經濟還是明天學經濟還是不要學經濟,也都是個人偏好的選擇而已,這本書是簡單的描寫奧地利學派的這些人從杜爾哥,門格爾,龐巴維克,維澤爾一路到米塞斯,海耶克,羅斯巴德長期以來的思考研究觀念,算是一本入門書,書末附上的大量推薦讀物,有興趣的人當然是按圖索驥,當然不看這一本的應該也就不會看了,就是個人選擇的行為,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