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美好社會:諾貝爾經濟學家帶你認識公平、效率、創新的金融運作  

金融與美好社會:諾貝爾經濟學家帶你認識公平、效率、創新的金融運作(Finance and the Good Society,Robert J. Shiller)

 

    以前有一門課叫論文研討,上課的時候會有一組人擔任報告組,另一組人作為評論組,對於選定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進行報告討論,台下除了沒有擔任這兩組的其他同學作為觀眾外,就是4或5位任課老師在座,有一次當報告組評論組行禮如儀的完成任務後,第一個開口講評的老師,也是挑選當篇論文的人以極嚴厲的口吻說"你們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做什麼的嗎?""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在什麼地方出現的?",中間還罵了什麼已經不太記得了,只記得那篇文章並不是正式的學術論文,而是上課的前兩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領獎時的演講,老師只是責怪學生們沒用弄清這篇文章發生的地點與人物,而從一個完全錯誤的角度胡亂評論這篇東西,當時台下幾位研究生不太認同老師的這個觀點而面面相覷,難道因為他是某某人得了什麼獎,我們就不能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其實老師原始的動機只是責怪同學對於一些基本資料的了解不夠,以前雖不像現在google就有資料,但顯然同學對於外在世界的動態變化很無知,透露了只當研討是場虛應故事,用心不足.

 

    這本金融與美好社會作者Robert Shiller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因為這本可以說是自2008後極少數為金融資本主義,為金融創新的功能提出正面評價的一本書,實在大逆於主流,如果不是因為Shiller曾預言過非理性繁榮與次貸風暴,加上諾貝爾的加持,這論點出發的書籍應該根本沒什麼出版社想出吧,畢竟為金融資本主義保駕護航的帽子一扣,什麼樣的道理都很難說服大眾,也沒什麼人願意真正的從現實面,理性面去探索這樣的主題,去書店逛逛莫不是公平,正義,平等,反抗,打破階級這些主題佔據了大部分的架位,想想也許那個獎沒什麼用就剩這最後一點殘餘價值,如果他還能讓一些人看見道理的話,而書中作者想表達的道理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金融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社會,雖然經過了大型的金融風暴,但是解決金融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持續地進行金融創新,與監管制度,執行機構的各種改革.當然啦,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就是多數人不認同的,端看個人是否認同罷了.

 

   金融真的創造出今天的美好社會嗎?從高鐵的融資利息,到個人買房的房貸,保險,退休養老的理財規劃,到學生的學貸,車貸,到金融投機活動,不管個人是否同意,實際上大多數人的生活早與金融關係密切,否則何以會對於金融風暴後的經濟狀況衍生出幾近恨意的心態,而那些相關的社會運動也不會得到認同,事實上,何止如此,你手中的手機,座下的汽車,乃至於服飾,珠寶,甚至於電影電視等影視作品,除了產品特性外,無一不是現代金融創新下的成果之一,發明家愛迪生,作家馬克吐溫生平結交的商人資本家不少,事實上他們的事業成功與資本家的運作關係十分密切,連公民不服從的作者梭羅實際上也是一家家族鉛筆商的經營者,千萬別以為金融只是我們這些投機客的事而已,可以說沒有現代金融就沒有更先進更科技更便利的生活.資本家也不盡然都是無惡不作,可惜,資本家的名聲確實不佳.而這些正是人的因素.我個人常用投機這個名詞,在我的觀念中投機投資其實差不多是同一回事,那種把投資當正面用語的想法對我是不存在的,同樣的當人們對於投機客的反應直接浮現的是90年代雷伯龍,華隆翁,那些靠丙墊與內線交易,或是那些藉操作勞退基金從中炒作個人持股謀取私利的基金經理人等壞事,這也是曾經的投機客自己造孽的結果,不能對於人們的反應感到不滿.因為任何的制度或系統再好,裡面的人都是些牛鬼蛇神,也不能創造什麼美好的社會.何況,金融資本系統本來就不是絕對完美無錯的制度,因此從參與者與制度改良兩者的方向切入,尋找糾錯的可能,應該才是真正有助於美好社會的做法.Shiller在這本書中採取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態度,在一個持續有效運作制度的基礎下,進興新的改革與金融創新,從上一本書的推論,顯然Shiller也是略偏右.

 

   換一種角度看,股票能看成一種沒有到期日的選擇權,前提是有限責任的股份制作為前提,在20世紀以前,許多行業或企業都還是使用合夥人制度,合夥人並不像現代股份制企業有固定的義務範圍,它們可能擁有無限制的責任,一個簡單的股份制度改革,所創造的改變效果比起對它的評價遠遠高得多,現代的金融制度正是從這一一點點的改變中逐步成型.全書主要有兩部,第一部講述各個金融角色的分工合作,第二部則剖析金融的願景並檢討得失.Shiller系統性闡述了他的理念,指出人類的心理變動不羈的狀態注定金融市場不穩定的天性,他更進一步指出目前的金融秩序無法化解這些風險,建議設立一個包含各種風險訊息,同時能夠對這些訊息進行及時處理的資料庫,以此做為構成金融新秩序的實體基礎,在這個超大資料庫的幫助下,全球市場中所有相關的交易風險,及各種獲利機會都將及時得到反映,並可從此創造出新型的金融商品,人們可以透過在金融市場上交易這些新型商品,分散和化解相關的經濟風險,他提出在改進金融訊息基礎設施上,讓盡可能多的人受益於金融活動,金融產品及金融服務,擴展市場的範圍,開放金融工具,為投資人提供更大的保障,希望通過金融創新實現金融民主化,從而分散風險,為經濟生活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礎,在實務的基礎上,Shiller提出的一些新型態衍生性商品的概念頗有新意令人驚嘆,比如以物價指數,gdp,等以經濟指標做為基礎商品來設計衍生性商品,對於不懂這些的人可能沒太多感覺,但是了解一些金融工程的人會覺得也太前進了,原來Shiller支持的金融創新可以比2008年以前那些CDO或各種SWAP更不可思議的多.

 

   Shiller著重在市場,市場行為與運作方式,更進一步研究廣義金融制度,機構,參與者,運行機制和監管框架,他先探討作為參與主體的人的行為,包括銀行家,投資銀行家,券商,交易商,保險商,金融工程師,衍生產品提供者,也包括監管者,會計師和審計者,以及各類政治家的行為,他認為媒體輿論可能對公眾心理因素在股票價格波動中起了很大作用,他研究這些主體面臨的激勵和懲罰機制,行為約束和制約,他們中間的合作和博弈,以及他們和市場之間的合作和博弈,由此揭示這些參與主體的人的理性和非理性行為和市場的結果,這些論點和方法都是前瞻性的.Shiller試圖要為金融創新恢復名譽,他認為做為社會創新群體的一分子,金融從業者與其他行業並無分別,創新不僅是金融業傳承至今的行業特色,也是保持傳統和習慣的重要手段,Schiller區分了市場投機,非理性借貸與金融創新的不同所在,也坦率指出市場非理性焦慮,股市泡沫,金融行業高薪等議題在現實中操作的利與弊,作者並不避諱目前金融業面臨的窘境,也試圖提醒業者與公眾,金融業的存在並不取決於你的道德判斷,金融業有它自身發展的邏輯周期,這是一種市場精神的週期性變動與價值重建的可能.這本書就實質論述來說雖然娓娓道來,但略偏過於生硬的經管類理論敘述還是不少,加上不夠政治正確,我以為一般通俗性的讀者應該不會太多.以上

 

 

P.S    大三聖誕節前兩周的一個晚上,一個剛考完中會小考的同學氣呼呼的來找我,因為考試的時候他看見某些人在作弊,而監考的助教也看到了卻沒當回事,他覺得非常生氣.會計系裡因為有初會擋修中會的規定,所以大一初會沒過的人,注定要大三才能修中會,加上大三有自己的高會與成會,這樣累積起來壓力不小,偏初會中會老師每年當人都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會計系的考試頻率可以說比較像在唸中學,所以就造成不少人在大三時會挺而走險尋求作弊.我這位同學想向老師提出舉發來詢問我的意見.我當時回他:雖然我也聽說那些人是累犯了,一則你沒當場舉發,沒現場人贓俱獲,你可能反會被指為誣告,第二現在我們都不敢作弊,但是萬一你以後被要求做假帳,或是你考上會計師被要求在有問題的財報上簽上無保留意見時,你會做嗎?也許敢作弊的那些比我們更適合做這個行業.!?我同學聽了很生氣,說我潑他冷水,幫那些作弊的人找藉口.其實我的原意並不是他想的那樣,只是在說明一種集體陋習成規下的氛圍,要堅持個人價值並不容易.畢竟唸會計的出去工作大多數不是編製報表就是查核報表,都是金融體系監督中重要的一環,問題是個人如何在一個沒有良善觀念的環境堅持善良而不被排擠或陷害?投機客道德比較差?在大學教書道德比較高?就算你個人當醫生不收紅包,仍然需要面對醫院集體收紅包的特別帳戶,顯然這個問題不是道德批評者想的這般簡單,也不是任何人能輕易評論的,因為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些作弊的人是否成了假帳高手還是另有一種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