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滿洲:探尋歷史、土地和人的旅程 (In Manchuria: 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Michael Meyer)  

在滿洲:探尋歷史、土地和人的旅程 (In Manchuria: A Village Called Wastelan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Michael Meyer)

   出版社臉書舉辦的活動,讓每個人選一本自己想看的書,然後抽出一些幸運者送書.在滿州就是如此得來的,運氣不錯.不過更好的是當初在選擇藍詩玲的鴉片戰爭或梅英東(Michael Meyer)的在滿州間游移不決,讀完這本在滿州,也覺得自己盲選結果很不錯.

   在滿州,顧名思義事涉中國,當前關於中國社會的書籍無非那幾類.中國發展威脅論,中國發展崩潰論,或是圍繞在共產黨政權相關議題.寫出在滿州與消失的老北京的梅英東,與寫出江城,尋路中國的何偉(Peter Hessler)一樣,都是在上世紀末以和平團志工的角色進入中國,長期住在中國,在當地旅行,娶中國老婆的美國人.梅英東在北京居住了10年後選擇了移居東北吉林附近的一個農村,大荒地村,他老婆幼時生長地,這本書便是以此為原點,寫他在東北的旅行見聞,大荒地村生活,伴隨姻親而來的各種文化衝突,融合,或堆疊,並透過中東路鐵道的巡禮加入了東北的歷史,因此雖以旅行書籍來宣傳,實際上這本書是作者對滿州的一種解讀,進一步擴張延伸來說,這本書更多的內涵著墨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下的社會問題與變遷,特別是都市化下農民面臨的困境與現況.

    簡單說來這本書的優點就在愛與情感.因為如此,所以即便對現況發展充滿著各類質疑與不贊同,卻看不到他用惡劣的情緒性字眼來批評,也沒有不顧後果的衝撞意圖,而是用軟性的語彙,對比的方式,來顯出他對於現況發展可能帶來損害的擔憂與反對,這是一種高明的手法,讀者可以從幾種不同的條件中看到好的那一個,不必藉由謾罵來貶低其他的.當然相對的這本書也有點小小的缺失,就是作者似乎不擅歷史敘述,看得出某些關於歷史的陳述有點教科書味,所幸那非本書的主軸,也就不太看是閱讀障礙了.

    梅英東的旅行從兩個面展開,一是封閉,一是開放.封閉式自主的,柳條邊.開放的是被迫的,東清鐵路,或叫中東路.封閉起於清朝初期的禁止漢人入滿州,是以興建以植物與土堤為邊的禁入範圍.開放則源於外國勢力的威逼,日俄爭奪利益下的產物.封閉的象徵如今幾乎全然消失,柳條邊的蹤跡只能尋到些許的傳說,連遺址也難以尋獲,開放的景物則沿著鐵路一路開展,發展,增長成村,城市,成歷史,也成就當前的現實.從點而線,沿著柳條邊與中東路,梅英東訪問了邊境的小城,或是交通要道的大城,逐步於博物館或朝代王國遺留的軌跡,在空間上梅英東寫出這些邊境地區因為戰爭或政權更替所帶來的影響,以及隨著政權訂於一尊之後專注經濟發展的影響,這是一本講人與土地關係的旅行紀錄,同時也在空間之外發展了時間的故事,雖然從古代中國的角度,不過是一邊區而已,但時序邁入近代,有能從滿州發家創業征服中原的清,有著日俄爭奪殖民的痕跡,有著內戰的影響與對美宣戰的各種故事.從政治來講,向來是勝者書寫,所以實質上能做為有趣書寫的部分不多,但是因為政權更迭所帶來的文化當地原有的或歷來累積的民俗習慣文化交融衝撞,而有各種不同的面貌的建物,習殂錯落,而有了多元性的地區特色.

    如果消失的老北京寫的是更新與維護間的矛盾,這本在滿州大約類似,但更進一步在審視個人與集體選擇間面臨衝突的問題.以上的種種還是源於人口問題,依舊是如何在一片資源相對人口不豐的情況下有效運用資源的問題,.如果是碰到通俗的文人,當然是從批判人類被物質控制一切談起的老調,發展不能完全取代對傳統的維護.但梅英東卻不是如此處理,他簡單的論述了小農經濟產能無效率的現象,特別在中國,耕地面積有限,造成農產供給跟不上這個人口大國的需要量,以致物價飛漲形成社會壓力,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大面積機械化耕作方式必然是會被考慮的一種模式,但是大面積耕作與中國土地改革後的農村土地政策有衝突,原有的政策是分給農戶一定面積的小塊耕地,在上繳收成定額後,剩下的部分可以歸農戶自己主宰.想要改採大面積更作勢必須要把這些原來分給個別農人的小塊耕地集合起來.於是在大荒地村出現了一家特別的私人企業,東福公司.它與個別農戶簽約,農戶將田地租給東福公司,並將田地旁的私人房舍賣給東福,東福公司並非出現金購買而是以新蓋的公寓交換這些房舍,以後農民可以每年收地租加上東福公司整合這些農地來耕種後的收益分紅,並住在現代化的公寓中,但問題是放棄了土地的農民能改做甚麼其他行業?他們只會種稻,沒有其他技能,那麼生活會變得如何?另一個問題則是不是所有人都想住進現代化公寓,有的人就是不愛住進城鎮,有的人就只想當一輩子農民,難道這樣不行嗎?一定要為集體需求犧牲個人的喜好嗎?這就是圍繞在大荒地村這個個年收只有一獲,一年只有4個月能生長作物的地方所面臨的問題,就是作者觀察周圍人們對此變動可能選擇的困難與應對的反應.

    在這種問題上,梅英東不是用權威式批判式西方式外來者的角度來給答案,他用一種鏡像式的手法,從他的親族三舅三姨,房東關先生還有其他的村民與東福公司的高管對於問題的看法與自身的想法間的落差中來推出問題的本身.比如三舅"他也表示東福公司對這個地區做了好事.整併農地,提升食物安全,還有增加基礎建設,這都是正面的改變,就我而言.這是我身為農民所經歷過最好的時期","不過,新時代才正要開始","問題是沒有夠多的世代人口去旅行下一階段的工作,所以到了2025年積計將會取代眾多的勞力,不過,這是自然的演進","那就是進步","如果你想把地租給東福公司,然後搬到城裡,在那邊做另一份工作,那很好!之前擬並沒有那樣的選擇權,而現在你有了,東福公司提供那樣的選擇.如果你負擔不起修繕房舍的費用,或想要住在不同的地方,你能搬進新公寓裡,這很好!東福公司也提供這樣的選擇",'不過,如果是你想繼續在自己的田地耕作,並住在還有個花園的自己的平房呢?"."我ˋ認為每個家庭都能選擇他們過日子的方式".三舅雖是個農人,沒有過多煩人的理論思想,也不會拒絕那些新時代發展出現的選擇,雖然他要堅持自己的選擇,卻不去否定批判甚至汙衊別人的選擇,或詆毀別的解決方式,這種樸實又充滿寬闊思維的人實在連開放地區也不多見.他尤其不喜歡農民依舊是從屬或雇員狀態,如他所說"上面的某人,總是告訴在下邊的我們該做些甚麼事","在封建時代,地主這麼做,然後是黨幹部這麼做,現在有了經理這麼做".在這樣的引述中,透過三舅的理解,梅東英小心翼翼的點出是否開放讓小農土地私有化的議題,雖然三舅潑冷水的說至少在他死前不可能發生,或許孫子那一輩才有可能會看見,"因為當初就是為了土地改革,這才革命的".

   有現實,有自身的觀察,也提出問題,但知道那非朝夕的革命能改變,因為從滿州歷史發展的過程,對於農民個人而言.這種波動平緩的演進比起劇烈的革命與戰爭,尚存有一點點的好處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