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420027541b.jpg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面對道德難題如何思辨、如何選擇(When Jesus came to Harvard: making moral choices today ,Harvey Cox)

   原以為這是本買錯的書,因為看到第二章,就發現內容與宣傳文不太一致,說是道德判斷的書籍其實不像,倒像是基督宗教的宣傳書籍.於是有了換一個角度的念頭,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想把當成一種講述行銷包裝的個案,畢竟人即便沒有宗教信仰,可能也有品牌信仰,食物偏好信仰,政治信仰,或是國族信仰.但越看下去越覺得不對勁,以我的角度實在沒看到太多道德選擇的辯論,反而是充滿大量對耶穌言行或聖經經文的說明,突然之間回頭看到封面making moral choices today,那這句話的主詞呢?是的,Jesus!.是耶穌要做道德選擇,不是讀者,這樣就眼前一亮,也就自覺約略知道這本書的目的了,而這恰與宣傳文說的剛好相反.

   說耶穌要做道德選擇絕對與書宣傳的不太一樣,耶穌?沒看錯.注意一下原文書名,"當耶穌來到哈佛",哈佛這個地方即便不是人人都是最聰明優秀,但相信是相對比例較高的地方,與兩千年前耶穌所接觸的農人,婦女,旅人,牧民,小店主實在大不相同.任何人都可以想像你要宣傳一件商品,目標客戶不同,宣傳的說詞必然需要不一樣.你要哈佛商學院學生不去華爾街賺錢,要醫學院學生相信耶穌觸摸能治病,要理科學生相信神蹟都是不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作者Harvey Cox本就在哈佛教授宗教相關課程,他當然清楚知道要把宗教所傳達的道德觀灌輸給這些精英份子,同時又要讓這批受過科學訓練對於宗教形式或典籍內容持懷疑者去信仰耶穌與基督宗教間的兩難.是以前面才會說是耶穌要做道德選擇,因為如果耶穌不改變說詞,是不太可能吸引到這批人信仰,自然也無法借助他們的力量將耶穌宗教與他所宣揚的道德觀點傳播出去,或實踐它.他的方式是透過將耶穌身前的言行,發生過的故事,或是後人傳述中紀載的事蹟做一番新的省思與解釋,讓這些舊道德觀點與現代社會的新觀念連結融合再一起,使得它們既符合原旨又能讓人接受,或是賦予它新的解釋觀點與視角,合乎當代人處事生活的基本立場,讓年輕的一代能接受它.用比較學術的講法,其實作者Cox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試圖讓耶穌言行與聖經內文更加世俗化,.這也就是我認為真正在做道德選擇的是耶穌.不這樣想,我這個無宗教信仰者根本看不了這樣的書籍,因為充滿著大量自由心證實在不是容易下嚥的書籍.

   從個人無宗教信仰者的角度,把這裡所說的世俗化當成一種包裝形式,因為宗教教義或道德觀點不論怎麼變化或放寬解釋,原則是都還是絕對主義,不太可能就成了相對主義,頂多是向實用主義靠攏,書籍中Cox自身也言明在學校裡不是只有基督徒的學生,也有許多來自其他地方的異教徒,佛教,印度教,伊斯蘭.因此,我認為世俗化的目的倒不是真的接受相對主義來討好多方,而是讓絕對主義的範圍擴大或是寬容解釋,以吸引新的人類加入或讓有疑惑的教徒能得到信任的解釋,作者明白現代人對宗教信仰有越來越多質疑或去魅的趨勢,單靠神話傳說並不足以吸收到新一代的加入,全球化也加速了不同宗教間的利益或勢力競爭,甚至因此形成對抗,因此若不能有所改變,宗教信仰可能將會降低在俗世裡的功能與價值.

   所以本書有三個重要的隱含意義,是作者沒有明言,或者說就是這本書或他在學校開課的目標.第一個就是去魅化.作者一開始即強調說故事的重要,認為聖經裡的故事往往比較條式的約束更能打動人心,引發信徒的思考與感動.所以即使到了今日,他仍然主張教學上是以聖經裡的故事帶引為主軸.不過他也很清楚,那些千年前的記述充滿著神跡或不可知之物,別說是哈佛學生,即便要說服現代一般民眾也絕非易事,所以Cox並沒有如守舊的傳教士般照本宣科,而試圖以新的觀點與角度來解釋這些神奇的是跡現象.這裡面最被多被他拿來做為說詞的,便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壓迫所帶來的不幸,那種種的顯跡都是為了讓所見證的人能夠體會到他來到世間是要給予這個就會新的力量,所以他接觸的都是一般貧民,也顯跡在這些人的周身,以此帶來他的道德觀點,而這正是以道德為軸心替換神跡來闡述故事給眾人的方式,如果故事能夠引領人們更接近耶穌,那他就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大半,這裡埋的伏筆是耶穌傳道對於羅馬帝國政權的威脅,作者也不認為傳統基督宗反對政教合一,此地隱隱有宗教洗滌道德進而能影響政權的意思.

  第二就是Cox試圖將耶穌帶入宗教多元化,一個很重要卻簡單的論點就是Cox在書中稱耶穌是眾人的耶穌,而非單是天主教的耶穌.眾所周知起碼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三者都與聖地一路撒冷有關,所以他至少試圖拉攏這三個宗教進入耶穌意義的範疇,同時他還引入東方的佛教經典與故事試圖說明不同宗教間擁有相當大的同質部份,代表著宗教間不是敵對的立場,而是擁有一致性的目標.既然不是敵人,宗教合作也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則是讓宗教所闡述的信條更加寬容化,現代化.比如作者談到在哈佛經常可以看到想買女學生卵子的廣告.於是就有了這是否符合道德的論述.這完全是順應現代社會生活而來,花錢買卵子可疑.,捐給貧窮不孕的夫婦呢?又比如簡化或隨時代演進改變的各式宗教儀典.對於刑求犯人的討論,這些都是基於現實主義所做的改變,而這逼份的內容在書末談得特別多.目的自然是寬容度能夠解放傳道者對於面對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僵化觀念與態度影響了大眾觀感.

   一個無信仰者來這本書,可能與我一樣不會反感,也樂於閱讀那些自由心證的聖經故事說明或言行解釋,畢竟還有一層人類基本善良道德底線做為共同的基礎,但是不論是在哈佛選修Cox課的學生或是買下這本書的讀者,可能都是帶著點基督宗教信仰或是對於道德議題有興趣的人,作者試圖讓耶穌言行教義世俗化可以吸引這些人,但是可能仍不能滿足兩類人.一種是宗教極端的虔信者,一種是唯理主義者.前者可能認為他的這種寬容變通褻瀆了宗教教義,或宗教自身,比如國內某宗教學院的院長對於同性戀的質疑的文章,就是近例,,而後者可能基於無理者不信仍堅持宗教無意義.因此未必能達到Cox原始的想法,畢竟書的內容是從他開課給哈佛學生的課程中衍生出來的,他是為了讓這些可能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學生們能從其間學到良好的道德判斷,不至於做出有害大眾的事情.只不過會不會仍是信者恆信就不知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