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504fc2d5628535ac01d1e498ef76c6a6ef6315.jpg

巨嬰國:國內心理學家系統透視中國國民性(武志宏)

   查過百度,這本書下架停售是確定的,至於違反甚麼法律不清楚.但查禁動作正是武志宏在書裡所寫的巨嬰國裡絕對禁止超我的證明,反而顯出它確有值得閱讀的必要,儘管書未必那麼有系統或有絕對令人信服的理論性,但查禁之後這反而不重要了.因為被查禁,我才知道有這本書,這樣該感謝查禁嗎?因為查禁,所以買不到實體書.不過都已經21世紀了,在中文的世界裡,只要實體書已經出版,通常就有多事好事或圖方便性的人以掃描器轉成電子檔,於是隨便google都能找到巨嬰國,禁也等於是白禁了,只是可憐了作者賺不到這筆書的銷售收入.

   那麼巨嬰國究竟是甚麼書?簡單的類比,巨嬰國很像李宗吾的厚黑學.這兩本書都是探索中國社會,中國文化裡的黑暗面.厚黑學旨在打破傳統文化裡一直宣揚仁義道德的假面,以舉例的方式說明在中國歷史上的成功者根本不是靠著仁義道德來立身或獲致成功,反而指出了他們這些人所以成功,靠的是臉皮厚心腸黑,是以叫做厚黑.巨嬰的意思是一個個體在身體上已經發展成為成年人,但在精神上還保留著嬰兒般的思想,情緒與行為.武志宏認為巨嬰是中國社會裡大多數人的心理寫照,中國就是一個由巨嬰構成的國家,從個人,家庭,到社會,都被嬰兒般的思想,情緒,行為控制著.他指出由嬰兒期找媽媽依靠的行為而形成的孝順,孝道,中國式好人到所謂表面和諧的社會都是標準巨嬰的表現.所以他批判孝順,孝道,更批判中國式甚麼都好的好人,認為這些都是抽掉生命力的弱化個人的恐怖思想,令人無精無神無自我,更進一步的指出整個中國充斥著這種巨嬰,以至於個人的自我被集體的自我所取代,人人成了隱藏壓制魔鬼心理的假面,都以委屈壓抑自我來成就集體,個人的創造力,生命力也隨著魔鬼破壞心理的壓抑隱藏而消失,展現出來是個無趣,無創意,無生命力的國家,社會,家庭,至個人.甚至呈現出委屈自己自我傷害彼此傷害的假面中國式好人的屢屢失敗,而真正成功的都是那些擁有自我,敢於突破,與魔鬼共生的流氓,地痞,所以他要人們仔細探索自己身體的巨嬰現象,並明顯的反對孝道,反對人們孝順,反對做一個中國式的好人甚至有提倡一個人要活出自我必須在心理上進行弒母殺父.

   要人不要遵崇孝道,要弒母弒父,不要以當個捨己為人為社會的好人自然會惹來一些批評,儘管這裡的弒母弒父並不是真的要把媽媽爸爸殺掉,但我相信不單在中國,這本書若引進本地一樣會惹起一些老先生老太太或儒家原旨主義者的反感,不過我認為書不是因為寫了這樣的主題才被禁的,而是有很多內容一看就知道不會過,比如舉龍憤怒的絕對自我為例,一舉說了黃巢,張獻忠,洪秀全等殘酷殺伐,偏這三人在共黨史觀裡屬於農民起義.官方看來是正面的東西在這裡成了負面.無異於就形成挑戰.又比如作者說嬰兒期的習性裡有一種找媽媽的共生結構,嬰兒將媽媽與自己當成一體,沿襲了這種心理,將個人與國家也是做一種共生,所以中國一直以來有一種統一的集體主張,而歐洲一直以來就分裂成幾十或幾百個邦國,他對此也提出批評,這恐怕有意無意都觸犯了當前中國政府的主張底線了,何況書裡面很多壞社會現象的舉例都以中國社會底層的事件來說明,或是引用貪官腐敗的生活做調侃,以此例子反對效忠集體自我,反對效忠國家,愚孝父母等應該是很難讓一些上層的學究,官僚認同.最根本的是這本書鼓勵人們活出自我,要擺脫被強權壓抑掌控失去自我的命運,這裡的強權包括父母,集體社會,乃至國家政府,武志宏宣揚個體主義的強大與破壞性應該是某些人心中隱藏擔憂的禁忌,維穩壓倒一切..

   一個人就該有一份能量,該是有活力的,有破壞力,有慾望,能伸展具攻擊性,從事心理諮詢的武志宏卻發現大多數的中國人是沒有能量的,乾癟的,靜止的.於是他試圖從心理諮商個案,精神分析研究,與社會發生的實例中找出原因,這本書用了許多精神分析領域裡的東西,如解夢,佛洛伊德,榮格心理學,催眠,與這領域裡相關的研究.作者從精神分析中認為所有的人心理年齡都活在5歲以內.從0到個月是一個人階段,雖然嬰兒當時是與媽媽同在,但在嬰兒的觀點,整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且整個世界必須以他為核心,它能為所欲為.6個月到3歲則是兩個人時期,嬰兒開始意識到他跟媽媽是兩個人,它既需要與媽媽親密,又需要獨立,親密與獨立構成了矛盾,兩個人時期的主題是搶奪控制權,很可能是形成指有一個人說了算,也可能形成一個人擁有部分控制,另一個人仍有較多的自由.而3到5歲為俄狄浦斯期是屬於三個人的階段,一個人能接受較複雜的關係.我可以愛你,但你也能愛別人,不再是必然的對應關係.武志宏大膽的指出中國人集體心理年齡不超過6個月.也就是處在一個嬰兒為所欲為的時期.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6個月前的嬰兒處於正常共生期,即母嬰是共同體,嬰兒覺得它和媽媽共用一個身體與心靈,是一個人,不分彼此.之所以稱作正常共生期是因為只有這個時期的共生是正常的,超過這個時期的共生都是病態的.因此即是中國人集體的身體年齡超過6個月,但心理年齡上一職處在母嬰共生,是以大家庭,集體主義,以己度人,統一思想都是具體而微的病態共生表現.這種病態共生表現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全能自戀,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自己是神,一動念頭,世界就需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否則神就會變魔鬼,會發怒,恨不得毀了世界或者自我毀滅,而這就是嬰兒與巨嬰的最核心心理.而這樣的自戀也創造了偏執的狀態,就是嬰兒的判斷必須堅持,只有的主張才是好的善的,其他都不能共存.

  定義了巨嬰後,接著作者就從中國的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各層面來呈現中國是一個由裡至外,由下到上,由個體到集體的巨嬰國,巨嬰社會,巨嬰家庭,到巨嬰個體.這裡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國人的心理年齡無法處理嬰兒期6個月以後的改變,無法體認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個體,可以彼此親密又要彼此獨立,在中國家庭的親子關係裡,通常由媽媽緊抓小孩,於是乎嬰兒活在兩種極端裡,一旦它被照顧得很好,它的自我得到滿足,他就有神一樣的感覺,成就了習慣性的所欲為.反之,一旦沒有被照顧好,它就會暴怒,會毀了世界與自己.這種兩極端環境的造成正是由於媽媽的掌控壓制了6個月後嬰兒獨立性的發展可能.因此一旦有任何失控,嬰兒會以為既然我控制不了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其他力量控制的,所以控制這件事情的力量是敵意的.透過這種思考,嬰兒會將失控產生的壞從自身切割出去,投到外部世界.這個由母嬰共生產生的成人嬰兒正是作者在書中探討的主要對象,中國人離不開共生,離不開母體.

   被母體掌控帶來的影響,包括壓制,共生與混沌未明,而在巨嬰身上展現有五個特徵,一個到處找媽,生活無法自理,總想找個人這顧自己,幫自己擦屁股,第二則是強調集體主義,要大家共生在一起,不喜歡差異化的個體.第三喜歡統一思想,就夠共同的關係,害怕思想不一致共同體會有裂痕,第四則是反對獨立,集體喜歡壓制個人,整肅飆新個體,第五則是不喜歡設立界線,感覺有了界限,兩個人間的關係就沒了.這種集體找媽,由媽媽控制下的社會,很明顯地在家庭關係,婚姻關係裡最明顯.武志宏以揶揄的捆說,中國男人找太太的條件其實就是在找媽,同樣的中國女人也是一樣,他們尋求安定感為主的條件就是找媽媽的延伸.而媽媽掌控一切,採取壓制的現象也正是今日中國多家庭問題的根源.嬰兒的索求有個副產品,衣飾完美主義導致的.威為完美主義,對方必須百分之百的滿足其心態,這容易導致惡性循環,無論對方怎麼付出,他們都會覺得不夠.,容易挑剔.於是令對方感到憤怒,終至巨嬰對於對方任何的付出都視為必然,且價值為零.

   武志宏表示"共生,包含著這樣的邏輯,從國家的層面看,我們在這塊土地上,任何時候,只要出現分裂,總是要追求統一","合則生,分即死".他認為這種思想是病態的,因為共生關係中會出現絞殺.其中一定有某些人的選擇被忽視,某些人的意見被隱藏,某些人的存在被壓制.這就是一種絞殺,包括身體的絞殺與心理的絞殺.因此,共生的狀況下產生了一種特殊的產物,特殊的個體,特殊的集體,作者稱之為"中國式的好人".在中國家庭中,太多人被吞沒.強調做好人,強調晚輩的聽話.結果造就一批聽話,懂事,踏為別人著想而不能主動劃出界線的人,就是中國式的好人,這種中國式好人士集體主義所倡導的,要犧牲小家為大家,犧牲小我為大我,所以,"每個人人都被忽略了".而被忽略的人做為能量體,會論為黑色的能量體,充滿絕望,怨恨與悲傷.作者以為做人事要做真實的人,不需要把好壞放在首位.他指出中國式的好人不是真實的好人,是被迫被掌控的,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偽裝,不是真實生命體的展現.而這種好人從心理發展上來看,可能是源於糟糕的母嬰關係,即母親無法與嬰兒共情,結果嬰兒無法與媽媽建立關係,無法控制媽媽,轉而尋求一些替代品.好人的能量低,沒脾氣,沒需求,沒性能量,失去了活力,遠遠比不上真實的人,有攻擊性有慾望有性慾能夠讓世界更飽滿.中國式好人的最高境界是成為道德僵屍,毫無情感,成為沒有情感追求的孤獨星球.

  母嬰結構裡的兩面,一個就是產生中國式好人,但中國式好人是為了掩蓋一個真相,嬰兒們都想做為所欲為的龍.嬰兒與巨嬰的最根本心理是全能自戀,世界必須按照他的意思運作,當意願被拒絕時,就會暴怒生出摧毀欲,可是當徹底無助無法藉暴怒表達時,就會轉而攻擊自身,讓自己無法動彈.此時往往被害妄想上身,以為自己的不順都是有一個外在的魔鬼,所以必須找到一個發洩的對象.於是乎中國當代產生各種奇特的社會事件與社會現象都隱藏著這樣全能自戀到處發洩的龍.表面上是個嬰兒,巨嬰,匙ˊ實際上每個人都想當無所不能的皇帝,各種無視常規法律還是道德傳統的行為屢見不鮮.母嬰節裡的另一面就是孝順,孝道的產生.作者說文解字,孝即是子承老,就是雸子必須接受老人的傳統觀點.照這樣的邏輯,作者批判性的指出,孝順孝道就是鼓勵發展"假自我",不是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是以父母的感受為中心,成為父母期待中那個虛假的人.假自我的核心是恐懼,對孤獨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永遠都在捕抓別人的意圖來動作,這種孝道文化是閹割性欲,閹割物慾,閹割思維,,而假自我就是心理問題的核心,所以孝道正是創造中國心理問題的主要來源.孝字說的就是共生關係,在中國這種孝的共生關係除了消滅自我外,是帶著很重的愚蠢性與荒謬性,既反智商也反情感,一個心智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接受他的,作者以當代的家庭,婆媳問題,子女教養,與過去的24孝找出太多的例子說明.

   透過母嬰共生的現象的探索,作者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所謂的中國式關係就是"自殺",為了孝順父母,為了和諧夫妻,為了父慈子孝,為了妯娌兄弟和睦,為了社會和諧,為了國家強大,於是乎個人必須"自殺",脾氣必須"閹割",特色必須"去除",一個人不能活得跟別人不一樣.懼怕成為全能自戀的龍,於是成為沒有力量的好人,合理化它,並發展出孝道.作者指出龍的問題是,他可以為神或成魔,卻唯獨沒有"成為人".想成為一個真實的人,在於一個生命必須與另一個生命取得真正的鍊接.看見,就是愛,而愛才是真的發展成為人的一條路徑.簡言之改善中國式關係問題裡真正的行動就是愛,是真實,是鍊接,是傾聽.在現實的世界展開你的心,由此你難以觀察的內部世界就投射到外部世界上了,其次是深入的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恐懼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在.武志宏以"我選擇,我思考,我存在"引帶了個人主義來強調個體真實存在的意義.透過別人,了解自己才是關鍵.也是由龍成為真實人的實在選擇.

   本書內容龐大,但結構略嫌鬆散,某些單元內的單篇看來是把部落或專欄的單篇節集而成,缺乏連貫性.許多觀點又一再以例子重複過度冗長,都是一些小缺點,但這本書的精神面是好的,觀點是鋒利的,即使可能觀點未必獨創但組合起來就是新東西..是本對於中國式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家庭關係,教養方式,人際模式,擇偶模式,乃親情,倫理等組成元素的全面挑戰與批判是值得一讀的作品.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