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jpg

家變(王文興)

    將一戶尋常家庭吃喝拉撒生活瑣事的寫成小說應該很無聊,從看懸疑精彩故事的角度確實這樣,就算拍成電影,恐怕網紅連揶揄也懶得顧盼吧.不過家變的作者王文興在序言說他認為本書理想的閱讀速度是一小時一千字,一天兩個小時.照這規格,我還是看快了.可明明我是逐字誦讀,且每一頁都畫上幾個到十幾個紅線字詞,詞組,到整個句子.倒不是因為的這些詞彙或句子有多經典.恰恰相反,因為這些字詞,句子大異於平常我們看到的用法.或倒裝,或增虛字,或以一個看似錯字的字替代習慣用字.加上注音文,中式英文這些在網路興起才流行起來成普遍用法的新字,以及一些正常狀態讀起來不通順且坳口的句子,所以應該是想快讀也快不了的小說,顯然速度上我是不合格的.

   故事就是某天下午老人范閩賢開門走出家門後沒有回家,失蹤了,他兒子范曄尋找他三個月的經歷描述.再搭配上對這個家庭30年生活瑣事回溯,也是范曄成長歷程與父子關係的第三人稱直述.直覺當然會以為所謂的"家變"就是指老人失蹤這事.不過,小說的意圖多一層,把老人不單純只當是老人,而是一個家父制度,一個倫理道德法官,一個對親情綁架的疑問,一個對孝順目度的懷疑,所以根本上它成了質疑"家庭制度"存在意義與影響的故事.放寬來把它看成1970年代以文學方式寫出來的"巨嬰國",這樣就有超越性,特殊性,甚至超過了故事本身的平淡性,而且小說是質疑不是控訴或絕對否定

   別看小說只是簡單的生活瑣事,它的層次還是有的,依范曄成長拆成三個部分.幼年時,范曄覺得父親高大雄魁,曾去法國留學有才學,擔心自己永遠也比不上.而小孩對父母的喜愛依戀,父母對孩子的疼愛觀懷,幼年的范曄與大家都是一樣的.然而在范曄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經濟條件的拮據至必須暫時輟學,或父母因為貧困,爭風吃醋等原因的爭吵,或是對他的體罰,也在小心靈裡萌生的一點怨憤.青春期,范曄開始有了愛情幻想和自由意識,家境貧窮與父母的一些無能卑賤的行為開始讓范曄對這個家對自己的父母產生自卑,憎恨,甚至鄙夷.成年後,范曄被迫必須提早經濟獨立,隨著與退休後的父親在狹小的家中共處的時間也越多,范曄發現父母身上讓他無法忍受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甚至是父親身上原本讓幼時自己崇拜的那些特點如去法國留學,如今竟然清楚知道他只是去法國待了一段時間連完整的依據法文也說不出來時,而這個幼童眼裡寬闊的家今天在成人范曄眼中也成了狹小破敗無地旋身的雜院,也變得可笑和讓人厭煩.最終,范曄的冷暴力釀成了一開始父親出走的場景.跟大多數的傳統家庭一樣,他的父親就是一個司令發號員,自范曄年一直到他成人,但是這種指揮員的角色隨著孩童長大視野,社交,價值大幅提高,如猴群裡的成年公猴終究要挑戰猴王的權威,那一架是不可免的,打贏了才有個體獨立的支配權.

   這樣的三部分生活瑣事並不在說明他的父母是好人或壞人,或在說范曄的好壞.其實這一家人都是再尋常不過的.有性格上的善良,也有生活裡必會出現小奸小壞,范閩賢最差的事不過是報個車伕空餉,或是對於追求金錢的無能為力,但當時哪個人不是如此.他的這一個家也沒有跟其他人不同,他的母親最怕的事只是父親在外招惹女人或錢不夠用.故事想塑造的就是一個最尋常的家庭.只不過隨著還塗成長的視角,同樣的東西,行為,態度,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與想法.范曄幼時,因為崇拜父親的.父親就是他的神,以至於他時時刻刻都在盼望父親歸家.隨著年歲漸長視聞漸開,與他人相比,他發現父親的落伍,幼稚,愚昧,可笑.甚至中學的時候,父親在看完情色小說後還遞給了他.他發現原來父親還有另一種面目,因此而打破對父親的崇拜,而他的母親為了不讓別人佔籬笆曬衣還與人爭招來鄰居圍觀,為了省點洗衣費誣賴他人偷了手帕,這些都是讓成長大逐漸具有社會意識的范曄不能接受的,原來自己的父母粗鄙,自私,無公德,都與他在學校中所受的三觀認知大不相同.等上了大學,范曄再也不尊重父親了,老人家佝僂這身子著,乾癟得像個核桃,令范曄無法忍受的是,他會在吃完飯後躺在堂屋中呼呼大睡.范曄開始扣減父親的吃穿用度,算度母親每次去買菜錢,不多給一文.雖然如此,但是在尋車伕做假證明的事情上,范曄卻是積極主動,還貼上了自己的七百五十元.從這樣的三部分中,我們看到了范曄因為成長長大而拒而鄙的父母與家庭,正恰恰是他也要逐漸的變成跟他父親母親完全一樣的人,只是他自己並沒有這種自覺,他即將成零一個范閩賢,而他的二哥,一個與他同父異母自主婚姻的人,又一個跟范閩賢決裂的兒子,當范曄在新竹找到他哥家時,他的哥嫂呈現何嘗部又是一個傳統式的家庭關係.

   這當然會令人想起魯迅的"狂人日記",傳統家庭制度就是個"吃人的"制度的質疑,包含了精神與肉體同步被噬.范曄,與他的母親就是被這格制度所壓榨的對象,同理范敏賢壓榨著別人,也一樣是被制度倫理壓榨的結果.作者安排了"出走",消失.正是對於拿掉這個制度的發想.拿掉關於創造問題的問題,從結果來說,當他的父親長期不見了,范曄與他的母親精神似乎變得輕鬆,經濟金錢也稍微寬裕,生活空間也就此增加,似乎是好的,但真的是嗎?我相信作者也不敢給予肯定的答案.所以說是"家變',至於要怎麼變?小說裡的只偶爾提到西方社會無"孝"的概念,自然也無這樣的壓榨,而傳統家庭制度壓榨吃人這一切原因可能是對"經濟匱乏"可能的憂慮,但是金錢改進了,家父制的影響與壓力就能消失嗎?.

   這本的難度是在那些用字上,偏偏這些文字呈現的又是個情節平淡的故事.是以在當今資訊狂流影視氾濫講究速讀的年代並不特別討喜.不過從它被創作的1970年代看,不論是小說文字,還是小說議題,那都算是領先的,具挑戰社會價值的.即便拿到現在,從這個兩個面向來看,它一樣的視領先的,有思維敢挑戰的,是不可能不用讀完的一本書,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