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8397857.jpg

邊緣人紀事:幾個問題小人物的悲劇故事(楊奎松)

   杜聿明,范漢傑,黃維,廖耀湘,宋希廉等在國共戰爭裡被俘的將領曾共同被關在北京的功德林監獄進行所謂的改造,雖然個人命運結果各異,但總體上以被俘的將領來看,他們中有的後來還能名義上掛名部長,政協委員,得以善終,甚至有人還能移居美國生活,其實已經不錯.可能因為他們有政治上的宣傳效果才能得到如此的對待.相對的有一批人沒有名氣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在舊政權裡職位低可能只是軍隊裡的班長,排長,連長,衛生兵,警員,縣府的秘書,辦事員,或只是精通無線電發報技術的職工,或者根本未曾在舊政府任職只是曾對新政權有點牢騷說些氣話,或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被新的政府另眼相看,只要新政權懷疑某個人可能與舊政權仍有聯繫可能從事顛覆活動,或是懷疑他們過往曾經迫害或殺害共黨成員就可能遭到特別對待,然而一群小人物被特別對待顯然不是好事,這本邊緣人紀事就是挑了8個這樣的小人物,講述他們的生平,焦點集中在1949以後所面臨的悲慘歲月.

  小人物有多少?如果只佔0.1%,那相當於100多萬人,如果是1%那就是千萬人,何況他們還有相關的親戚朋友同事,怎麼說也換涉及到幾千萬到上億人.只說8個人的故事似乎是少的.可以說是不得已,但也能看成是作者楊奎松聰明的地方,如果要把小人物依某種性質或條件歸類然後談某種人物的故事,難免不被專制統治者看成是一種對抗,挑釁,顛覆,毒素,甚至危險因子.但是單以個案個別人的故事來寫,這就少了集體裡的代表性或威脅性,人們只會當成某些時期出現的特別故事.

  "秋後算帳"大體能說明這些故事的背景,當然比起算帳更重要的是鞏固新政權的穩定性,與絕對的權力掌控.套用作者的說法這些小人物基本上是一種社會史的研究素材,而他並不去嘗試還原個別人物歷史的全部真相,只是希望藉這些人的經歷,來透視那個時代社會基層的生態,近距離觀察人性社會的千姿百態.這些故事的主角們都出生在中共建國前,他們與舊政權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或單憑被新政權懷疑可能有聯繫的聯想成為他們後半生悲劇的原因.這些身份上的質疑讓他們歷經土改,鎮反,三反,五反,肅反,四清,文革一連串政治運動的整肅,勞教或是監視.儘管個性殊異,有的人奸巧投機圓滑,有的人耿直單純,但無一例外都受到政治運動不同程度的衝擊.共產黨政權發動的每一次政治運動,猶如把人當過篩的麵粉,不合網眼的顆粒被挑出,擊碎,再過篩,直到把一個人整治成政權想要他們成為的樣子,才有可能回歸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但實際上當權者根本不太可能完全放心,於是新政權對這些人始終存有懷疑,那怕只是一點點,都足以讓那個人活在一種必需長期言不由己配合他人的生活方式,因為如果採取不服從的態度,只會遭到一再重複的整肅,而一個再堅持個人主義的人,也會因為需要回歸生活或親人朋友需要過正常生活的考量被迫妥協屈服.處在這種為塑造符合新政權思想的清洗運動裡,個體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真的把自己完完全全塑造成了共產革命裡的新人類,把個人付出奉獻共產社會內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種另類的重生,比如廖學昌.當然也有人則像遲尉榮一樣仍舊我行我素,只單純的以個人生活的好壞來判斷新政權的價值與對錯,但因此他也只有悲慘的結果.

   這本書首先有趣的地方就是作者楊奎松,他過去的著作包括中共黨史,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關係史,國共關係史等,這一看就是個非常"主流"的學者作家.可是這一本邊緣人紀事跟他以前的著作可以說是差異極大.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其實可能並不是轉變,而是回歸真正的本我.書的前言就是一段故事開展,是作者自己的坐牢經驗.他在1970年代曾經短暫的被關在北京的一所監獄裡,羈押在當時號稱"王八樓"的建物裡專門關的就是反革命份子.但所謂的反革命不過是像作者這樣寫了一首詩.或是像另一位同獄則是因為竊盜被關進來,最後卻依反革命罪被槍決了,難道只是偷東西也能說成是反革命?.也是這樣的緣由才有了這本書籍的產生,為什麼明明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邊緣人卻會被某些不明的原因或某種歷史緣由牽絆而遭大難?那麼這樣的人有多少?他們各自獲罪的原因又是甚麼?而當極權強人死亡社會在逐步恢復秩序後,如作者這樣的人或被平反或開釋.一方面他們要在主流社會裡討生活,求學就業生活升遷,一方面他也還記得當年的種種怪誕,也有了這樣的一個題材起源.從這方面來說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典型的邊緣人,他要生活在主流卻留存著他邊緣人的記憶,甚至連這本書都算是他寫作生涯裡的邊緣書.以作者過去的作品去猜想可能會以為這本書會充斥一些為官方辯護開脫的可能,哪裡想到這書連連這樣的一句話也沒有,甚至各種疑問明指按指不少,當然他也不會苯到直接明示某人或某黨為名決策的荒謬,殘酷,或說意識形態的問題,他也不會說為了安定,團結必須如何這種屁話,他只是不停的以小人物自身的生活經歷,輔助以他所蒐集到各種"地富反壞右"等問題人物的官方評估表,來顯出一個極端的統治下是如何得實際來進行對一個"有疑慮的背叛者"的考察,清洗,政治再教育,或我們能說是某種洗腦的方式來重塑或來毀滅一個人.而除了故事外,他也沒有其他評論,甚至沒有所謂的結論,當第8個小人物的故事結束,書也就結束了,價值對錯該如何判斷就留與讀者了.

   除了小人物故事本身外,這裡附註了大量的監督或監控小人物主管者的文字或官方紀錄,所以當作者在講述一般生活時,偶會插入這些上級討論的結論與處置方式,使得文本略顯無聊瑣碎,不過那些也算是很重要的說理證據,很難被捨棄不用.加上因為這些或那些的原因理由,還存活著的小人物或他們的親朋同事不願意受訪.多少也讓故事的精彩度真實度打了點折扣,因為有一兩位人物的最終結果是不明的,一直到今日,這是一種缺憾.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