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jpg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王明珂)

  在youtube上輸入"北韓小孩"或"北韓兒童"會出現一串的兒童表演影片,唱歌,跳舞,彈吉他,鋼琴或是拉提琴.這些影片有共同特色之一是片中的兒童個個技藝嫻熟,演出都有固定水準.另一則是參與演出者人人掛滿笑容,不過觀片者都能感受那笑容是經過模具訓練後的面具.於是影片隨附的留言就出現"絕不要讓自己的小孩變成像北韓小孩那樣".當然也有進一步思考者留言"也不是小孩自己主動要那樣笑,要怪就怪小孩背後的社會,就單純欣賞吧".

  以上的情境是我找來的.如果能了解這種情境,那麼應該有機會能讀懂這本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書的副標"文本與表徵分析"就是本書的重點.意思是說從文本所呈現的內容與表徵回推找出創作或產生這種文本表現的社會背景與環境結構是怎樣的.如果將一個北韓兒童的表演影片當成一個"文本",那麼這些孩童高度精準演出是一種表徵,他們的笑容是一種表徵,固定略帶死板的節奏也是一種表徵或文本結構,這些呈現出來的表徵究竟能夠反映出什麼背景或是背景結構?當然因為北韓的例子顯性,所以大多數人直覺能夠清楚它的國家特性影響著這一切.如果我們將文本由"北韓小孩"換成是一段歷史敘述,一本歷史教材,專著,或是一種習俗,一段神話或傳說,我們是否也能從中看出這些"文本"語文本結構中隱藏的社會本相?.這本書就在探索這些.一旦從影片文本回歸"歷史文本",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找出本相.

  這本雖是本地出版的作品,可能因為它屬於學術標題,性質上也是學術著作,以致以前沒注意到竟有這一本不錯的歷史觀點作品.雖然書的內容只是圍繞著一個中心觀點反覆論述剝洋蔥.但個人以為這個中心觀點對於閱讀歷史的人是頗重要的,此外這觀點也讓我們隱約查覺到那些爭奪"歷史"教科書編輯或審查權力者的動機,與產生這些動機的社會情境與變化.反思史學這本提醒讀者在研究歷史或閱讀歷史除了考證歷史事實這一路徑,也存在另一思考路徑,就是從體察歷史文本表徵中去發掘社會事實,從歷史敘述所呈現的表相裡找到產生這種表徵的社會本相,本質,或是社會情境的真實狀態.作者稱這種透過文本情境分析的目的並不在於驗證或證明某歷史敘述為真,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分析找出某種"歷史文本"敘述存在的背後現象,藉此回歸理解當時社會的情境,以此來反思某些史學敘述被人接受採用的意圖與情感,即便那樣的文本敘述可能充滿偏見,我們也會因此理解體會與體諒.所以若是循著作者王明珂給予我們以本相破表相的路徑出發,將這本書視成一個大型文本,那麼產生這樣文本的社會情境是什麼也該是個有趣的問題.

   書從歷史與"歷史"的差異開始探索,加了引號的"歷史"不同於歷史,歷史表示.過去真實發生的事件,"歷史"則是表示對於歷史事件的記憶與語言,及文字表述.歷史與"歷史"是有所區隔與不同的.於是人們曾以為自己在閱讀歷史,其實可能只是閱讀某種"歷史",而以為"歷史"是歷史.這個"歷史"就是本書所說的文本,人們都是透過"歷史"來理解歷史.但如何證明"歷史"=歷史?從王明珂的敘述裡可以理解他對於這種完全捕捉的可能性存在懷疑,同時也抱著謙遜的心理.因為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構成人們以為的"歷史",而是當前的社會現實使得人們選擇某些事實,或創造些對過去的想像,以某種方式來建構"歷史",因此歷史備被換成"歷史",人們也以為"歷史"即歷史.而最常見的一種狀態就是一種文本敘述成為典範的,主導的和威權的聲音,而其他聲音則是邊緣的,它者與異類的.因此,典範歷史經常是區分人群,階序化人群的工具,它所陳述的並非一般人的過去,而是一社會中部分人士之過去.這樣的歷史讓大多數社會中下層民眾成為隱形的沒有聲音的人,或者成為典範歷史的複誦傳播者,因為存在那樣的社會情境讓他們自然的接受那樣的"歷史".

  有了這樣的差異,是以這本書一方面提出產生"歷史"與歷史差異的因素外,更嘗試提出一套分析方法,試圖從分析了文本,表徵來探索社會情境與本相,及情境變化.借助這種反思能夠讓讀者從中得到一種觀察認識周遭世界的方法.即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作者以社會的共性表現在四個相互聯結的要素上,前三者分別是環境,經濟生業,與社會群結.這三者共同構成人類生態,也就是人類生存其間的社會情境本相,而第四項文化及其表徵則是社會本項應和的社會表相.表象可以強化本相,也同時遮掩本相,讓置身其中的人難以窺探社會本相.在特定的人類生態中,環境與經濟生產方式,還有與這些結構對應的人類社會群體認同,組織,制度,道德法律等都是人們資源分享,分配與爭奪下的社會本相.而文化可以說是某種社會行為範式,就是以上的人類生態與相關社會現實本向下的產物.對個人來說,文化有它的規範性,讓人不知不覺的產生模式化的行為.這樣得行為對社會大眾造成的印象,經驗與記憶會不斷強化社會本相.作者以Pieere Bourdieu所提出的對"物"賦予特殊意義後,將會讓它成為一種符號,所以個人或群體透過行為,外貌,屬性所造成的表徵成了社會現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上種種的表徵長久被遵循下來演變成為一種習性,成了一種無須思考的規範言行的穩固法則,這時習性成習行,而生活其中的人對此再也見怪不怪,哪怕它最初是怪異荒誕的,比如中秋節烤肉或是光棍節購物.而這樣的習性與習性就成了社會本相的遮蔽物,當然不會所有人都會遵循這一習性,對於認同有異的人除了逐步喪失言語權也可能因為壓力而對異不再發言.因而習性成了某種社會本相中產生的行為結構,會讓人不知不覺中循著這個模式思考與作為.

   透過了習性習性產生了自然不須思考的群體行為規範,接著便是透過歷史記憶來強化與延續群體認同.而凝聚群體歷史記憶有特定結構與符號的集體記憶稱之為根基歷史記憶.主要是透過敘事結構中的血緣與資源符號,描述一群人的共同血緣,空間資源的起源,以及他們從過去到現在的延續與變遷.敘事的現實目的是凝聚此群體,同時也區分其內各次群體的核心或邊緣地位.所以根基歷史記憶反映了人類群體的本質,那就是相信或想像我群有共同的血緣起源,因而共同維護及共享資源,並在歷史時間中傳承的一群人.根基歷史記憶是歷史記憶的一部分,歷史記憶是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集體記憶是社會記憶的一部分.由此可知社會記憶與表相是被本相與根基歷史記憶遙控而生.根基歷史記憶造就了"歷史",所以人們也就活在"歷史"裡.,所以若我們能理解"敘事結構"就有機會理解根基歷史記憶所來自的社會本相,進而更能理解這類表相語文本產生的原因,這是因為符號或表相能產生這些特殊的社會意義是因為那些符號裡存在著結構化的文本,而結構化的文本有它對應的結構化情境,比如北韓兒童的表演形式對應北韓的社會..

  本書裡作者舉出了三種敘事文本結構:歷史心性,文類,模式化敘事情節來說明文本結構與情境結構的對應因果.作者指出文本結構並非只有這三類,強調文本結構與情境結構的關係人類社會常在文本與情境的相生相成間輪轉而難以被改變.比如書談史記的文本結構與論述符合以黃帝以降所形成秦漢帝國觀念,從部落集中到一個有高度集中階級形成的模式,一個中原帝國的觀念,後來的正史也都延續這種風格.一種文類反映的就是一種情境,地方志也有它這種附屬的延續.於是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當人們需要動一種新的情境時,新的文本結構就會被創造出來,比如史記應對於它之前的歷史敘述著作.就是一種為了符合現在的需要,以現實為情境假託到過往的歷史敘述裡,形成一種"歷史".所以"台灣通史"與""台灣人四百年史"也是類似於這樣的作品.所以說理解文本結構的作用是這本書中的核心,文本結構是外在社會情境內化於人們心中的產物.當人們在訴說歷史,或輸寫正史,方志時,他們必然會循著特定的歷史心性,文類或模式畫情節,這是因為任何的作者都是生活在社會的本相中,他們透過文本並不是直接反映或摹擬社會現實本相,而是依循摹擬社會本相在人們心中所造成的文本結構,只是書寫者通常看不見自己已經內化的社會現實本相.而這也應該是本書最想表達的核心出發點..

  一個最近的例子是在閱讀邦查女孩時,我查了維基百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本地原住民的族數正在增加.比如早期被歸為泰雅族的有部分人新申請成為賽德克族,太魯閣族.阿美族裡又分出葛瑪蘭族,撒奇萊雅族,鄒族又分出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表面上這似乎是原住民找尋自我元祖的回歸資我的結果.但實際上已沒有這樣的可能,因為原住民作為一種表徵,反映的是一種本土化的社會情境.以至於他們有了這樣的分割動機,既彰顯原民地位意義,又與其他原民有所區隔.這本來不是甚麼壞事,但我發現正申請待認定新原住民族族數越來越多時,不禁會想這是不是有民族意義以外的其他可能.比如基於國家預算分派,權力分派而來的動機?姑且不論以上,當人們在以日本人開宗的原民族裔區隔時,可曾想過其實這些外來文明社會的區族群別認定法,與原民部落早期的觀念可能大不相同,當人們採用這種現代生物學繁衍出的綱目科屬種的分類套到原民身上,本身就是一種"歷史"方式.部族與種族看來像是兩個不同世界的東西,本來要他原民化,其實是以漢化加其身?然後原民朋友也很熱烈參與,而這不就是一種社會本相.

  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很棒的著作,只是因為是學術作品,枯燥乏味文意絕不可能輕鬆,必然不會是大眾讀物.作者很謹慎的將他所想寫的一些東西都隱喻下來,甚至可能我感受到作者想說卻不敢下筆的部分,那就是在這個法不法,政不政,文不文,新聞不新聞,生物不生物,甚至可能連史都不史的時代,一切專業都要讓道給根基歷史記憶的創造者,給那些社會工程術專家實在只可能是一場悲劇,或重複的悲劇.而他只是想在其間找到僅存的空間寫寫點專業的東西.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