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LargeImage.jpg

孤獨深處(郝景芳)

     這是本短篇科幻小說的集子,短篇是真的,科幻也是真的,但我以為郝景芳宣稱他寫的是無類型小說也沒錯.類型小說不論推理,科幻,武俠還是奇幻都不太看了,原因簡單,沒時間,能用來看書的時間就那麼點,相比每年幾十萬的出版品,勢必取少捨多,類型小說首先出局,除非特別.孤獨深處有點企圖,我以為脫離科幻小說情節故事為大的傳統.有點走向科幻外對生命真相,對未來世界,對未知事物等迷惑展開自問不知其解的一種憂慮,排除那些科學題材與用語,其實仍是本傳統小說.

     11篇裡"北京摺疊"式談產業全面自動化智能化後,那些剩下來只能從事勞力的工人的生活狀態,"弦歌","繁華中央","宇宙劇場"三篇是有關外星高等智能生物入侵地球後人類各種選擇結果的想像,"最後一個勇敢的人"則是克隆人(複製人)的議題,"生死域"談死亡靈魂出竅再投胎的輪迴想像,"阿房宮"則是關於秦始皇陵墓挖掘與長生不老的議題,"穀神的飛翔"則是地球人移民火星做宇宙探險的故事."深山療養院","孤獨病房","拖延症患者"則是分別有關於人類的精神,感官,意識等腦科學或意識控制的主題.

     故事主題如上.郝景芳將每人一天生活變成兩天,把人分成三類,三類人在同一空間""北京"共享這兩天.第一類人的活時間從第一天早上6點到隔天早上6點,期間可以工作,娛樂,社交,從事各類活動.到了第2天上午6點進入臥室睡眠,然後所在的建物沉入地面,第二類升起展開他們的活動時間,直到晚上10點進入睡眠狀態,此時第三類人浮出地表開始活動,直到隔天6點第一人再甦醒輪替.第一類人士高階人士做管理,研發,創新等高等工作,第二類人從事一般服務技能工作,地三類人則是只會做垃圾回收的工作."北京摺疊"設想在自動化人工智能下無工作力的人只能從事回收垃圾找尋一點點可以回收資源的工作,只配在夜裡10點開始活動到凌晨6點,只能"不見天日"中活動,三個空間裡的人不能自由往來,只能申請或是"偷渡"."弦歌","繁華中央","宇宙劇場"則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但外星生物不攻擊有藝術天份的個人並進一步給予他們獎勵提升身分地位給予金錢,那身為地球裡的個人將會如何?有人順從覺得不影響生活,有人仍想對抗戰鬥找尋個體自由,當然也有人當外星人內應."最後一個勇敢的人","生死域"則是兩篇對於未知經驗的猜想.前者以複製人會不會留存前一代人的記憶為旨展開,複製人2號與他前代的1號是同一個人嗎?還是各自有獨立思維的2個個體?這是生物倫理學的思考.而生死域則是以一場死亡過程猜測人死亡後只是肉體銷亡但意識仍能持續下去,而孟婆湯消除了過去的記憶,但意識卻沒有完全的被取消."阿房宮"藉由一段神奇東海的迷航到可能的蓬萊島發現秦始皇的石像與丹藥,討論長生不老的意義何在.沒有取得人類名利的長生只是痛苦?."穀神的飛翔"以人類宇宙探索先鋒不但已經移民火星,還有小部分人移民到前線行星"穀神'為的是向更遠的地方探索殖民,一面自問人類還要向更遠的地方探索的意義何在?又一面的點出新舊世代所求不同的衝突選擇.

    單看各篇所顯出的意義如上.但若以整體視之,作者的目的也不含糊,對生命深度,人類存在價值的探索的意思,其實是人文關懷頗深的一本作品.從"深山療養院"裡一個一切順遂的理科資優生的迷惘與迷失.我們甚至可以這樣猜測,做為13億人口中的優秀分子,清華北大頂大畢業的博士生,一個高端的知識份子,除了對於物質生活,對於名利地位,對於生殖繁衍的競爭成果外,是不是該有更高的追求,純粹知識的追索,這應該不單是小說角色呈現的狀態,更是作者以為的一種必須必然的自我追求,而更進一步的,我以為在某些篇章裡都隱藏著作者對於當下社會政治狀態出現的某些異常價值現象表達憂慮質疑的批評,只是她非直言批評而是以一種暗喻的表現手法,只是這終究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畢竟出版社或大眾都當這是一本科幻小說,而我卻以為這根本是以科幻包裝的傳統小說,從這個角度,我以為它也就沒有宣傳上所說的這麼好了,畢竟傳統作品的直接性更好一點.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