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Thumbnail.jpg

在自由的國度(In a free state,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在自由的國度,由一篇長篇,四篇中短篇構成的小說集,在自由的國度正是其中唯一的長篇的篇名..雖然這五篇各自獨立,但其實它們都有著共同的意向主題.

     有一個現象可能是這樣的,一個皮膚黑色的人,與一個皮膚黃色的東亞人.他們之間會不會有一方會有歧視對方的心態,而欺負對方,久而久之形成一種刻板關係?其中一種狀況裡那位黑人是非洲原民,而那位亞洲人是中國派去非洲援建工程的工人.另一種狀況裡的黑人是美國黑人社區裡的人與剛剛移民到美國的中產亞裔.兩種狀況裡可能都有歧視,也可能沒有.但若有歧視,可能在第一個狀態裡有歧視眼光的是援建工人,而在後面的狀態卻是社區裡的黑人.明明兩個案例中彼此眼中看到的膚色是一樣的,但歧視的指向卻剛好相反,這分別看來挺有趣.但比起歧視眼光的主角不同,這兩狀態裡更有趣的共同處是,他們的歧視眼光可能都不是天生自發的,而是第一世界白人在他們兩種人身上創造出來的,或是潛移默化裡被存在世界的觀點所形塑出來的..

     以上並非揣度,而是延續著這本小說的脈絡尋出的.常人自以為聰明,能不受他人控制揉捏,但實情真是如此?事實是我們被形塑的世界再掌控,從思想,行為到所謂的眼界與世界觀.所謂的世界那是別人給你的,給你的一個空間的幻想,再給你一個自思妤其中的位置,角色.當你尚未進到這樣被形塑的空間裡時,你原來也有一個,是另一批人形塑的空間與對它的想像.當那個新的世界尙未來到,或是不曾知道時,你就會為自己在空間裡尋找一個舒適的位置,但也許想找找不到,也許有機會知道另一個世界,不論哪一種,至少在現在的空間裡沒有屬於你的舒適.於是你出發去找尋這個新的世界,以為那裡有你要的舒適.於是乎一個孟買的家庭佣人桑托希跟著他的"老爺"到了美國,尋找屬於他的舒適,這便是"小民",而大尤與他的哥哥則去了應該,大尤求學,他哥哥則在工廠做事,這是"告訴我,要去殺誰",而英國人巴比與琳達則去了非洲,巴比與琳達的老公都是當地殖民政府的官員,這便是"在自由的國境",而其他不以長期定居改善生活,單以獵奇探險或短期商貿理由地進入另一個世界裡的,則是去埃及的"比雷埃夫斯的流浪漢"與"魯克索的馬戲班",

    雖然"魯克索的馬戲班"是終曲篇,也是五篇中最短的一篇.描寫的場景卻是我們這些人,大概只能以遊客身分去到一個新的空間裡,最常見到的景象.那就是第三世界旅遊地區或大街上常見的乞丐,孩童乞丐.乞食與餵食鏡頭的上演,彷彿那是一場戲,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景與演員,你同時是演員與觀眾.既扮演了餵食者也是一個旁觀的人物.你看到了產生了憐憫與同樣程度得憤怒心情,但是那些被鞭笞的孩童,一再的演出真正心意與理由是你不知道的.,於是在非洲某個正在發政變小國的道路上,一個男同志巴比與他同僚的老婆琳達開著車要從首都返回駐在地.這兩位雖然都是英國白人,但巴比同情看重他的非洲友人或路人,琳達則是一個標準的殖民官員者的眼光,嫌棄害怕卻又無時不想在這個小國裡尋找屬於他的舒適.他倆一路上彼此試探挑釁也挑逗,車外是危險的,一方面因為天氣驟變道路泥濘不利駕駛,道路兩旁一是未知的山水河谷,或坍塌或陷落,另一方面他們要經過未知人物的路段,就是那些琳達眼中肥胖油膩骯髒的黑人給他們的車加油,幫他們服務進餐,甚至要住宿服務員與村落成員全是黑人的小鎮.而外頭陣在政變,總統的軍隊在追捕國王.一路的亂象,緊張與可能的衝突,生命可能遭遇的危險,那兩個追尋自由離該英國束縛的人,各有所思所感,或對立.琳達原來對黑人表現出優越冷漠,與無情,相對的巴比似乎能和善的對待那些人.但滿眼肥胖悿著大肚子的黑人士兵,警察,像奴卑樣屈膝的僕人,像個毫無自我意識的加油站經理,讓他們各自看未曾想過的一面,那些畫面或人物,固然有著殖民者帶來的問題,也有著非洲人自己的問題.哪裡都有好人與壞人,他們都只是非洲黑人.因為他們都是黑人,所以它們就該都一樣壞?還是都一樣奇怪?隨時可見的欺騙,或是因為習慣性懷疑警戒而自我驚恐,竟竟是真實還是只是想像.當巴比在遭逢士兵毆打後,他已經有所改變,連他自己慣用的童僕,也打算解雇.這是一趟改變它們雙方觀點的旅程,而這注定是個尋不到他們想要自由的國境..

   那麼反過來呢?桑托希原來很滿意他的生活.他在孟買跟對了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比起同樣的印度人要好得多.有點錢,也有人尊敬他,不把他看成是街上流浪的流民.但他服務的老爺要去美國工作.惶惶擔心可能失去現況美好的人桑托希很幸運的被老爺選中帶去美國.他睡在老爺安排的櫥櫃裡,換上新的衣服,領著比以前多的錢.以為美國真的是天堂.可是當他開始到外頭接觸人群,見了更大的世面.他逃離了老爺到家餐館當廚師,領著對他來說天文數字的薪水,其實這才是正常的薪水,他心中原來很好的老爺一直給他微薄的錢,他開始學著這個自由世界的遊戲規則,懂得勾引女人,開始知道身價與老闆談價碼,開始欺騙,當他走投無路時,也虛情假意的利用了美國女黑人,跟他結婚,成了美國公民.而當初那個簡單滿足的桑托希拋棄了他在印度的妻女,得到了他要的"自由".但他真的自由了?可能是,但她已經沒了他的靈魂,而是自由的支配了自己服從了著個新的空間給他該有的角色.而跟他一樣想的還有大尤的哥哥.他們來自是一個的貧窮家族,因為恰好有親友去國外唸書,讓他們看到了"新世界"的可能.於是哥哥伴著大尤到英國唸書,他以工廠工人的收入養著大尤,但是生活的壓力不單在金錢,一個失去自我自由寄予厚望的哥哥,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當他發現大尤表面上唸著書實際上也淪為一個毫無目的的遊魂時,他困住了.,荒誕的演繹了一段人性背後的故事..大尤的哥哥作為一個失敗者,他找不到失敗的原因,他不知道打倒他打倒他弟弟的人是誰,不知道自己的不滿憤怒該向哪裡消除發洩?他找不到敵人,他損失了所有錢,他的生活毀了,他既不能回國,也無法在英國生存,但他找不到原因與發怒的對象.所以如果他想要把憤怒換成殺意來殺一個人消除一切,那個被殺的人只能是他自己,這樣的命運幾乎與桑托希是一樣,但桑托希沒有憤怒,他是接受了且被同化於這個"自由的國境",而當我們以這樣的心情會到開篇,應該可以體會那個備受攻擊和虐待的英國流浪漢,敢於大膽放肆宣稱“我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之後,而正是這個原因其他人差點要殺掉他.

    奈保爾在這幾篇中依舊保留了他對於第三世界的關愛與觀察.這雖然是五篇各自獨立的篇章,但可能更像是一個主題下的相互串聯,互向呼應,,除了那些對第三世界的想像.也有反向地的想像.而現實也許不見得是人們喜歡看的真相,一個人心中想像的自由的國境可能完全不是想像如此,甚至剛好相反.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