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ThumbnailBMHOHK2Y.jpg

銀線: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中國(China Upside Down: 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 1808-1856,林滿紅)

    林則徐主張禁煙嗎?是的,教課書裡都是這麼說的,但其實林則徐曾向清廷建議由國內自行栽種罌粟生產鴉片替代進口鴉片.知道這事的人可就不多了.教科書也不會提,但他為什麼要做這種建議?!這就涉及到這本書"銀線"討論的主題.今年最後一本,選擇學術作品.雖然是十多年前出版的書,不過主題是歷史書裡缺少的一角.切入的觀點與隨後的討論有顛覆過往認知的意思.而以貨幣議題來討論清代興衰是少見的.

    大多數人都被教導林則徐是因為煙害於民於國不利才要禁煙.但其實禁煙的真正目標是防止銀元外流.鴉片進口產生貿易,支付這些輸入品的貨幣就是銀元,如果能讓國人買國產鴉片,這些銀元就不會外流,所以真正的問題應該不是鴉片,而是銀元的外流一定產生甚麼樣對國家嚴重負面影響才讓林則徐有此建議.清朝使用的貨幣有三類,中央收稅大額交易用的銀錠,小額交易所用的銅錢,民間票號所用的替代鈔紙.但對於前代銅錢或西洋使用的銀元也不禁止.實際上清官方認定常用的貨幣是銀錠.收稅或給官員俸祿都是銀兩為單位,而銅錢與銀錠會有一個官定的交換價位.清初一兩銀兌800銅錢,清中期後一兩銀兌100銅錢.

    這樣問題就來了.其實中國自身並沒有大量的銀礦.限制了能夠製造銀錠的數量,所以使用銀作為貨幣基礎一直存在問題.在日本鎖國後,日本銀無法輸入中國,更增加了明代以來銀貨幣的問題,那就是市面上銀錠銅錢的兌換價比官定價格要高.比如收稅一兩,按官價百姓只要交1000銅錢,但實際上可能要1200或更多銅錢才能換一兩銀來繳稅,加重了百姓負擔,直到西方國家開始向清朝購買茶葉,絲織品後,西方的銀元流入清朝,西方的銀元主要是來自中美洲的墨西哥,以西班牙銀元為主.這樣暫時穩住的銀可能產生的問題,一方面清不禁銀元使用,再則可把銀元鎔化改製成銀錠.直到墨西哥革命發生..

    墨西哥革命發生,造成殖民國西班牙銀元斷流,連西方國家自己都無法取得,這就產生了一種全球性的缺銀狀態.英國沒有銀元來交割購自中國的茶葉與絲織品.,但他們很聰明地看到了一個三角貿易的可能,用殖民地印度種植生產的鴉片輸入中國,而以自家的棉輸入印度,交換印度在鴉片銷售上取得的銀元.所以自1808開始逐步發生,但因為還有對於茶葉與絲織品的需求,所以中英之間仍處於清朝順差,直到1826年終於出現逆轉,白銀開始外流.清朝自1808到1856總共淨流出3.6億銀元.銀的外流.這也就是前面林則徐禁煙的最大理由.大量外流的白銀致使民間的商業活動成本大幅增加,人民在銀為基礎的計價稅額,差額成本負擔甚大,用現代的用語,這段期間貨幣供給額減少了約18%,貨幣緊縮的效果顯著,加上因為銅錢重不利遠方交易,讓大額的,遠方的商貿活動更加受限,所以白銀流出的危害被認為比菸害大,即使不抽鴉片的平民也會受害,而這是一般歷史教科書比較部會列為重點的面向.

    但自行種植生產鴉片就能阻撓白銀外流?白銀外流的主因是因為鴉片進口?作者在這裡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奇的答案.事實上在1856年到1886年白銀回流中國了.共有6.9億銀元流入,但當時輸入的鴉片數額是1826到1856的一倍.為什麼鴉片輸入倍增,貿易反由逆差轉為順差,銀元回流中國?那一定是清朝有某些東西輸出國外的價值超國鴉片,實際上那些輸出品主要仍是茶葉與絲織品.既然內容物一樣,那為何1808到1856卻是逆差,因為當時茶葉與絲品的國際需求低,價格不高,以致他的輸出總值不能逆轉鴉片貿易的逆差,而後期剛好相反,即使鴉片進口倍增,源源不絕茶葉織品的出口創造了貿易戰的逆轉.而此時恰好墨西哥獨立自製的銀元再度能夠輸出海外,所以銀漏的現象就被終止了.

    建議自栽自製鴉片取代進口當然不是聰明的作法.討論完銀漏的原因,與它產生的現象後.這本書後半全部的內容只在討論一件事.就是除了自製鴉片外,清朝還有哪些人從對於銀漏產生的銀貴錢賤現象提出看法與建議.在這裡作者林滿紅用上兩個20世紀的經濟學者,海耶克與凱因斯.這兩個名字一出現,就是自由放任與政府主導,就是市場與政府的一切相對應的經濟觀點.當然在1808到1856還沒有現代經濟學的學科,清朝更是只有讀經文的傳統仕子.作者按當時的仕子曾對銀貴錢賤的現象提出看法建議的人做過分析,將其分成兩種派別,一是自由放任派,以許楣,龔自珍,賀長齡,林則徐,許源,包世臣為主,一是干預主義派,以王瑬,沈壵,吳嘉賓等為主,發現年齡,籍貫,官位高低並不是區分兩派的因素,林滿紅找出形成它們兩派的原因在於所追求的古文學理論目標的差異.自由放任派的仕子主張市場有其自動調整的功能,非人為能掌控,對於銀貴錢賤的解決之道,他們主張以商人發行貴金屬來補充國家的貴金屬貨幣,同時它們認為商業流動與市場競爭會帶來技術進步,市場自會解決它的暫時失靈問題,這些仕子主要出自陽湖學派,以研究金文經文主體.而干預主義的仕子主張自私貪婪引發危機,造成貪腐與混亂,所以國家必須介入鹽館商業活動,對於銀貴錢賤的問題,他們主張發行紙鈔或面值大於本身價值的銅錢,這些人主要出自桐城學派,以研究古文經為主.今文經與古文經的差別,一個重技巧,一個重義里.因此也直接的影響了它們對於經世問題的看法.

    現實的世界裡在1808到1850年段期間是以放任主義為主的仕子取得了有利的地位,事實上歷史證明要到1856到1886這段期間茶葉與織品的出口價值大增,才能引證市場力量,貿易分工的好處,讓銀貴錢賤的現象消失,後到近1900年自製的銀元或以後出現有貨幣準備的紙鈔才真正地解除了這個困境.但是干預派也沒有輸,在太平天國之亂興起後,單靠市場力量不能完全的解決民生困境,只有政府出現才能統籌,此後的各項專賣國營企業的出現,便是這種現象的延伸.而作者除了以上的內容外,真正想表達的是一件事.即在現代經濟學出現的20世紀初之前,即使中國並沒有產生或興起過這門學問,最多只是關於鹽鐵論那些粗陋的經世學問下,其實依舊有自行產生資本主義的可能,也同時能產生類似海耶克凱因斯之爭的那種經濟論戰,那怕它只是一些職位不高的官員或仕子所主張,它仍舊是從傳統經文,文化里衍生出來的.而作者想告訴我們傳統思想不單是硬梆梆的鐵板一塊,內裡也存在著多元思維與權威.只是我們很少去關注這一塊而已.

   其實銀線從貨幣供給減少這個點出發探額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雖然是常見的經濟觀念,但這個存在的貨幣供給緊縮是一個隱藏沒有被發現的現象,這就算是有突破性的觀察,而後續以亞洲主要貨幣供給者的地位讓位於日本,來講述中日地緣政治地位的轉變,也是一個還可以的論點,但是,探索所謂的干預主義與放任主義的對抗,只能算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能否因此斷言清朝中期之前真的已經出現這種現代經濟學的爭論不無疑問.雖然個人還是尊重作者看法,但兩岸近年的史學作品都有一個現象,想告訴人"其實我們也曾有這些東西,並不亞於西方或亞於對方"這樣作品,但是個體現象與一股風氣間還是有差異,能否就桐城陽湖,今文經古文經的爭論現象推測出確曾有放任自由之爭其實不無疑問,對於歷史研究我不是專業不敢說,但就社會科學來說,比較像是個案,而非是一種通盤的現象,這也就是我比較不能完全同意的一部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