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無聲的閃光:揭發美國最致命的政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無聲的閃光:揭發美國最致命的政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Hiroshima ,John Hersey)  + 無聲的閃光:揭發美國最致命的政府掩蓋事件!(Fallout: The Hiroshima Cover-up and the Reporter Who Revealed It to the World,Lesley M. M. Blume)

                "廣島"與"無聲的閃光"開在同一條,因為它倆說的是同一件事,一個必須一起閱讀貫穿的故事:原爆親歷者的口述歷史報導.

                "廣島"找了六位親歷原爆的倖存者,請他們描述當時親眼所見,以及前後的經歷,遭遇.這本書最早期並不是書籍形式,而是刊載於美國"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上的一篇報導,刊登的日期是1946年8月31日,這本雜誌創刊於1925年,到今天恰好一百年,這篇報導也是"紐約客"出刊歷史上第一次以一篇佔整期,拿掉其他報導,獨刊此篇作一期的嘗試. "廣島"原文報導約3萬字,負責採訪與撰稿者就是本書作者John Hersey.原爆40年後的1985年,Hersey赴廣島再次拜訪這六位主角,後以"廣島:其後"(Hiroshima : The Aftermath)報導補充了這六位40年來帶著傷病的生活狀態,經歷.今天我們看見的中文版書籍就是這兩篇報導的合併之作.

                Hersey本人於1993年過世.這本"廣島"以報導的目標出發,所以原來設定的讀者群就是一般人,內容訴求通俗性與簡單自然是不會枯燥,很好看的一篇採訪報導.但是Hersey本人卻忘了交代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篇"廣島"並不是如我們想像中的現代記者的工作那樣,打幾個電話聯絡受訪者,接洽好採訪的時間地點,到時赴約,紀錄,然後回家完稿,準備印刷刊出,它並不形成於如此簡單的流水作業,背後有一段故事,涉及了一些秘辛,於是今日Blume瞄準了這個報導背後的真相故事,寫出了"無聲的閃光".本篇心得也集中在"無聲的閃光"上.

                坊間出版的雜誌任憑再大的題目也很難一期只有一篇報導,即使是只有一個主題,通常也會切割成幾個面向,由不同的人,執行幾篇報導合輯,現代就更不可能,因為通常還要配合廣告刊登,有時主題太沉悶,小眾,還會被業務部門叨擾,當然,此地我說的是面向大眾的刊物,通常是以採訪為主導的財經,政治或生活類的雜誌.沒編過那些文史類的雜誌,就不清楚他們的生態.因此,理論性的新聞傳播,報導的揭發陰暗實踐美好期待,在現實中能執行的有限,但確實有人這樣的在遵行,不屑於無聊的獨家,或者名人專訪,或幫權勢,統治者洗地,因為沒意思,特別是幫統治者洗地,做公關報導,往往也有被利用為執政者執行某種違法,違背人道,倫理,等做為的工具的可能,因此可以說是其中最惡.儘管以今日本地媒體現況,已經很難產生那樣追求美好單純的人物,但起碼80年前Hersey與他所屬的媒體做過一回.

                 上面已經寫出"廣島"這篇報導是在原爆後的一年刊出,實際上它的採訪離刊出也不過月餘.這篇報導出刊後立即賣爆,瞬間被掃光,因為它改變了世界的認識,顛覆人們對於原子彈功能效用的觀念,讓所有人真的進入原子彈世界的真相.原來,在Hersey那篇報導出現之前,所有人,包括美國大多數的民眾對於原子彈的認識,就是一顆超級炸彈,一顆爆炸對比黃色炸藥1萬,或2萬噸的功能的新武器,一如美國防部所發新聞稿的宣傳,除此之外,別無他想.加上丟下兩顆原子彈後不久,日本就投降了,人們想當然爾的以為是它瞬間消滅了戰爭,可以說是切斷後續美國大兵死傷人數可能增加的一大功臣,所以很少人會對這種武器抱持負面的看法,除了少數真正從事核物理研究,並且熟知它可能引發傷害效用的人.

                 而事實上,美國軍方在原子彈實戰爆炸後,就有了一種思維,那就是必須要讓外界對於爆炸結果與影響的訊息,知道的越少越好.但這種思維可不是因為憐憫那些罹難者,親歷者身上的傷害,或是防止會讓外界產生對原子彈另一種負面方向的思維去思考.而是從美國當時獨家擁有核子武器的優勢面向去思考,這種優勢必須一路維持,不能讓其他國家,尤其是蘇聯知道原子彈製造相關的秘密最好,這樣美國就能一直保有這種獨有武器優勢的狀態,而任何國家都將因此畏懼美國,不敢有所冒犯.所以,在美軍一登陸日本實施軍管佔領後,就限制了去往廣島的記者參訪與採訪的路線,與接觸對象,甚至對於採訪內容,包括文字與影像進行審查,不被允許攜出日本的資訊一律會被麥克阿瑟統領下的軍管沒收,銷毀,於是乎廣島爆炸的真相與引發的人命傷害等狀態,是不為外界所知的,在Hersey之前,其實並不是沒有美國記者進入該地採訪,而是他們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被以公關名義受邀,在美軍高層設計好的路線,與方式來進行採訪,採訪團中甚至還有些記者就是軍方安插的眼線,目的就是在團隊中帶風向,主導報導內容的記者.

                 所以在報導"廣島"面世之前,真實的外界認識情況是完全不同的.原子彈爆炸的消息在美國獲得熱烈迴響,媒體在1945年底進行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希望更多的原子彈可以投擲在日本本土.向大眾公開的轟炸影像,那個呈現蘑菇雲的有名畫面,最初產生積極的迴響,爆炸以及倖存者或屍體的照片則受到審核.當初曾隨行參與投彈的美軍調查團所拍攝爆炸紀錄,曾完成三小時的紀錄片"原子彈爆炸對廣島與長崎的影響",而紀錄片內容包括醫院中受傷的人,被燒毀的建築和汽車及地上的骨頭,雖初期曾在美國新聞界廣泛流傳,然後悄悄地被軍方壓制下來,所以從未公開播放過,即使"廣島"出刊,但在未來的22年中,此紀錄片仍被列為"最高機密".美國軍方在這段時間對於在電影,雜誌和報紙報導此事的一個共同編輯的準則,就是需要去除死亡的影像,不能令外界知曉,事實上,當年調查團拍攝的原畫面共有90000英尺,從來就沒有完全播放過,我們所見的也只是剪接後的內容.同時,美國軍方對原子彈爆炸進行的新聞審查包括原子彈爆炸的圖片散播在美國佔領日本期間受到限制,雖然一些日本雜誌曾在被盟軍佔領前發布過照片,但美軍的強制審查,可以"可能直接或間接擾亂公共安寧"為由,將發布或者攜有此種文字,影像資訊的人監禁入獄,而如此做為的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描繪燒傷的受害者和葬禮會像解放納粹集中營所拍攝的圖像廣為流傳,傷害了人們對於原子彈於戰爭作用中的認識.日本前首相鳩山一郎在朝日新聞中發文將原爆稱為'違反戰爭法的戰爭犯罪",要求美國承擔戰爭罪行,而遭到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剝奪職務,朝日新聞同時也遭到駐日盟軍總司令處勒令停刊48小時.美國憲兵曾制止多位攝影師繼續在廣島,長崎拍攝相關議題的影片,沒收全部的影片,這些影片直到從1968年至1970年間,才首次在日本和美國觀眾前播放,因此不管"廣島"出現後引發的回響,美國軍方對於保守原子彈秘密內容的執行作業,可以說是非常徹底,一路進行到終於其他國家也擁有核武,美國不再能是獨家擁有,或者美蘇兩強才能擁有的秘密之後.

                另一方面,對於罹難受害者的身體,又有另一種嚴苛的侵犯與運用,直接傷害了許多人."原子彈受害者調查委員會"收集了有關"被爆者"的身體反應的醫學影響資訊,表面上軍方宣稱是要研究,但實際上並未提供任何醫療照護,或提出緩解或補償,實際上它卻是美國軍方關於原子彈爆炸影響的一個情報收集,美國獲得了所有的研究數據,照片,檢體採樣標本,以供日後研發新核武或防範他國核武攻擊的參考之用,至今這些資料仍在美國,不被允許發表或分享.許多原爆親歷者證實,他們不得不向實驗品一樣,裸露全身供人拍照,拍影片並接受檢查,展示嚴重的傷肢,皮膚,禿髮,抽血和取樣時沒有任何醫療或財務支持.長時間的檢查給親歷者帶來了額外的困難,使他們難以找到工作,多數處於貧困之中.加上雖然美方的研究數據取自自身,但親歷者並無權對這些數據提出所有權與使用要求,也就不可能從中取得任何有助於自己的資訊,包括如何醫療,保健方式,只能停留在傳統的醫學技術治療上,而日本人無權取得這些樣本,也就無法自行進行研究輻射傷害,連自救的可能被迫消失.親歷者身上表現出的各種特徵狀態,是當時廣島之外,不為人所知的,人們並不知道這些人的悲劇一直延續中,直到"廣島"的出現,讓美國人第一次看見原子彈所帶來的輻射傷害,燒灼傷害,是如何常駐人體,產生各種不知名,沒有原由的症狀,異變,沒完沒了的,看似安好,又突發新的無法處理的病灶.終於在"廣島"之後,起碼人們終於知道,原子彈並不單純的只是幾萬倍的黃色炸藥威力那麼簡單的新式武器,而是一種可能留下終身無法逃離病態的傷害的新世紀武器.

                Hersey並沒有從眾,在外界一片擁護原子彈功能與效用的狀態下,他只是從旁人可能的懷疑裡,有著自身的觀察,因此他實際上也不知道那些廣島親歷原爆後生存者的狀態,只是覺得一片祥和無礙的報導中可能有疑,但知道應該自己去親眼所見證實,才能揭開真相.不過這趟行路可比想像中困難,因為日本有麥克阿瑟軍管,與對於原子彈一切相關資訊的監督,封鎖.除此之外,Hersey與"紐約客"無法確定即使他們能夠從廣島弄來真相,但美國軍方與政府真會讓他們毫無懸念的寫成報導出刊讓大眾普知嗎?所以,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自投羅網,主動上繳經歷千辛萬苦躲避查緝,將已經寫好的文稿給戰爭部審查,沒想到竟然獲得允許,人們互許以為這是美國軍方放寬的資訊洩出的標準,但其實,它仍舊是在最原始的讓美國偉大領先他國考量下的一種決策,因為軍方中有人認為,能將這種資訊半遮蔽半公開的讓外界知曉,將有助於未來美國全民對核武防護的意識,應該更加民眾支持國家發展核武,同時,這種消息能夠制動蘇聯的核武開發進程,讓這種輻射傷害壓力迫使國際阻止蘇聯也加入擁有核武的行列,後來蘇聯也對Hersey的報導嗤之以鼻,果然也驗證了美國軍方的看法.所以說穿了,對於廣島,長崎經歷過的原爆真相,美國後來之願意以某種有限制的方式讓外界知曉的根本原因,才是本報導能夠面世的真相,這裡面除了新聞人的部分堅持外,大多數仍是源於美國人自我利益計算考量的結果.

                Hersey本人在這篇報導出刊後便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一方面是轉去寫小說,另一方面也應該是知道自己寫了篇恰好改變世人看法格局的報導,所以這篇報導其中產生的曲折緣由便不為外人所知,Blume的這本"無聲的閃光"寫的便是Hersey,與他的編輯Harold Ross 與 William Shawn的眼光與堅持,雖然可能同時有正義與票房的雙面需要考量,但總算是改變了封鎖資訊前的世界認識樣貌.而後,雖然軍方也針對這篇報導,也有平衡的對於原子彈投放理性情感的敘述文章投書於Harper's,但終究已經不可能全面封鎖,因為原子彈藏有的惡毒精靈已經被許多人知曉了,人們也開始討論或呼籲對這項武器的研發管制,而不會再像之前一面倒的聲音,這便是新聞自由與報導的真實意義.至於想看那六位親歷者在原爆那一刻後的經歷,就只能翻開"廣島",親眼證實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