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狼圖騰  

狼圖騰

 

  狼圖騰是以尊崇狼的游牧部族為背景的小說,蒙古草原狼,草原,游牧部落與現代文明,下鄉知青接觸過程中的一段故事,作者以此來凸顯游牧部落,游牧生活對於人類歷史,與生存環境中的價值.書中不只一處的引用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篇"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而作者可能由此而筆名姜戎,很清楚表達出他對游牧這種生活型態與價值的推崇.

 

  雖然這是暢銷百萬本以上的書籍,但個人卻看得沒太多驚喜,以單行來說份量看來不少,但還看不到一半便覺乏力,沒有那種急於看下一行,下一頁甚至下一章的衝動,固然異色草原風情,特殊生活方式,乃至草原自然生態與動植物,到游牧部落的習俗與現代文明的衝突都足以帶來一些亮點,但讀著讀著發現作者其實透過主角陳陣與同蒙古包知青說教,且幾乎佈滿整本書,把單一的觀點重複再重複,只是相配著不同的小段故事,狼襲馬群,蒙古游牧部族設陷阱打狼,掏狼崽,到外來戶獵捕天鵝,大雁,草原兵團射手打狼,捕獺子,養小狼,到狼亡,狼群遠走,內蒙草原沙化,游牧部落改行定居畜牧,姜戎刻意的把狼放在一個核心的位置,狼主導了草地與游牧生活人畜間的關係,到主導了游牧部族的性格,與狼在歷史上帶來的價值,最後還補上游牧族群在歷代中所帶來的興盛,只是某些部分作者顯然在自說自話,葉公好龍,狼亡了,草沒了,沙來了,草原游牧生活消失了,就是這個故事想說的,只是說教味部分太多掩蓋了讓它自然奔放的可能.

 

   包括陳陣的內在的一群北京知青到內蒙草原插隊,陳陣發現草原並不全是想像中的安寧與自由,牧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羊牛必須和狼進行戰鬥,他曾誤入狼群親眼看見群狼怎樣獵殺黃羊,也目睹蒙古女人,小孩與夜襲羊群的狼徒手搏鬥,狼利用冬季風雪和夏季蚊災的掩護,發動了大規模的偷襲馬群的獵食活動,狼群利用大雪緊迫戰馬到陷進泥湖裡,使大批戰馬溺死,同時讓結冰湖水保存馬屍供來年春天續食,大批戰馬被殺讓主管草場的烏力吉被革了職,改由來自農牧區的包順貴,包順貴不同與陳陣他們,他擁有農耕民族討厭狼的心理,所以上任後大力推行殺狼獵狼,而隨著包順貴一同來自於農耕區的新移民戶不顧原居牧民的反對,開始了大規模的圍獵狼群的活動,陳陣在屢次與狼的接觸中逐漸受到蒙古傳統敬狼觀念的感染,狼在戰鬥與生活中的尊嚴震撼了陳陣,陳陣掏了一窩小狼,並試著豢養了一隻,他想透過觀察小狼的成長,探索狼的習性狼的哲學,陳陣發現蒙古牧民不但將狼作為自己民族的圖騰崇拜,死後又將自己的屍體獻給狼,施行天葬,牧民們相信狼會將他們的靈魂帶上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敵人,同時也是他們相伴一生的朋友.陳陣等幾位知青因為狼的緣故和牧民融合為一體,但是,他們無法阻擋來自於農耕文化與錯誤政策對草原生態的侵襲,農區來的人把新草場的黃羊,大鼠和天鵝都獵殺光了,狼群缺乏獵物轉向牧民的牛羊下手,包順貴因此向兵團求援,於是擁有自動步槍和吉普車的頂級射手就到草原專門獵狼,殺狼,使得額侖草原狼幾乎被消滅殆盡,而僅存的狼也只能蒼涼的遠走外蒙,而陳陣也在最後為了保全小狼唯一剩下的一點狼的尊嚴而把它打死,幾年以後,草原上鼠害橫行,大片草原沙化,來自於蒙古草原的沙塵暴已經遮天避日的肆虐北京,草場環境不再.

 

   作者想表達自然生物之間的平衡觀念不是太難懂,關於人與動物,還是環保的概念也都是老生常談,只是作者特別想以游牧民族的戰鬥性格作為一種優越價值,想必然的以此延伸到歷史,到各地各時各區的民族性上,難免有一種推行暴力至上,侵略為尊的嫌疑,最後還想理性的論述歷史的遊牧民族狼性,與農耕民族的羊性對比,不論是蒙元,李唐,還是努爾哈赤清,或是西方的英美俄羅斯,日本的曾經或正在的強盛都被賦予了狼的聯想與羊的悲情,想在羊性中灌注狼性,似乎過度美化這種暴力的殘酷性,同時也貶抑了社會發展的其他可能要素,難免就陷入一廂情願的境地,所以我說這個議題上,故事傳教的企圖可能更大,然後分量多到足以稱為說教,反而有浪費那些精彩的草原自然題材的可能.

 

   這本小說讓我讀得很慢,一般很少花這麼多時間,想一想可能是它的結構有些鬆散,在描寫額侖草原的自然實物或場景時顯得過冗,故事情節沒有緊扣著讓讀者快走,彷彿一下是陳陣一下是姜戎,故事看過了,也就過了,也可能是太過刻意的想教育讀者,讓人沒太多感動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