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LargeImage.jpg

狼廳二部曲:血季(BRING UP THE BODIES,Hilary Mantel)

    在前一部裡克倫威爾與安妮彼此利用勾串,一個終於登上亨利八世的王后位置,一個則成了國王的寵臣,這是狼廳的結束.但事情並沒有結束,畢竟亨利需要的是一位王位繼承人,若是取代凱瑟琳的安妮沒辦法順利生出男性繼承人,一樣的問題就又來了.血季,就是延續這個問題的再發展.比起前部這本文意通俗了,譯文好多了,迷霧沒有了,一切鬥爭完全赤裸裸,故事清晰,所以應該更適合影視化.不過總體來說,如果兩部能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更好,甚至,我個人的認為,應該再出個第三部曲,把克倫威爾個人的終局給寫結,才算完整,畢竟他才是主角,而且亨利的婚姻接下來還有好幾次,不知會如何發展.不過個人不成熟的願望只能等作者來完成了.

    安妮如願地當上了王后,先生了一個伊莉莎白公主,公主,沒有不好,但這不是國王要的答案,他早已經有了瑪麗公主,與沒有繼承權的私生子里奇蒙公爵,他要的是一個擁有合法繼承權的男性繼承人.安妮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她處心積慮,拼命地想懷上龍種.雖然都有如願,但連續兩次都流產.這不但使得國王失望,安妮博林自己有開始緊張疑神疑鬼.所以她一方面逼迫國王與克倫威爾快把凱瑟琳給解決掉,也時時想把瑪麗給消除.當然另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子嗣.終於,她又第四次的懷孕了,但是國王早已開始懷疑她能否誕下皇子,從天命到道德,他懷疑安妮的一再流產是否是上天給他的懲罰,此時國王在狼廳邂逅了王后的侍女.珍.西摩.早已變了心的國王,一方面偷偷在遠離皇宮的地方與珍約會.另一方面也算計著安妮的肚子.而克倫威爾則被安妮逼著要"處理掉"凱瑟琳.終於凱瑟琳因病銷亡,安妮的心腹大患解除了大半.但卻因為聽到國王因比武陷入昏迷有死亡的可能而再度流產.再度失望卻不動聲色的國王卻暗示著克倫威爾他的心願,"他要離婚",與安妮離婚.這一次他們又用了對付凱瑟琳的同一招"失貞不倫".安妮是眾人皆知的花蝴蝶,所以國王宣稱安妮欺騙了他,在他倆結婚之前就已經與他人有過婚約,同時婚後也不守婦道,與皇宮裡的男性侍衛,奴僕,侍臣有了不倫行為,甚至與王后自己的弟弟喬治博林亂倫通姦.當然國王只能暗示,實際要執行這事幫助國王離婚的只能是克倫威爾,畢竟他早有了經驗教訓,他的前教父沃爾西就是因為不能達成國王與凱瑟琳離婚的願望失勢下台鬱鬱而亡,他不能也不想重蹈覆轍於是他蒐集一些王后侍女的證言證詞,挾制了國王身邊寵侍的讓他們承認自己與王后有苟且,同時搭上了反博林家族的貴族勢力,聯合了新起可能是新王后珍的西摩家族.完全不費力的就把安妮捕捉下獄,且把克倫威爾在皇宮內的幾個敵人都打上與王后通姦的罪名,不過與王后通姦不是通姦,而是"叛國罪",於是安妮與喬治博林,諾里斯,韋士敦,布雷勒頓,馬克全部被斬首.克倫威爾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權勢地位,還把當初陷害沃爾西與污辱他的人全部打入地獄.

    這一部從頭到尾就是無情的厚黑.無恥的國王,狠心殘酷的王臣,私心狹隘的王后,還有數不清的利益算計貴族.比起前一部帶著大量朦朧,隱晦,或是行事小心的意思.這一本的人物在做事說話思考上都明明白白地讓人知道,不再遮遮掩掩.國王的無恥在於他滿腦子私慾,卻總要裝著一副壞事與已無關,都是人家蒙蔽我,欺騙我,我無辜.但是一旦不能達到他的願望,他都會給予臣子恐嚇教訓,連克倫威爾都不例外,即使他此使已經最受寵的臣子,國王也會教訓他給其他人看,展現他絕對的王權,你不可能蒙蔽我,而安妮問斬10天後,他就能與珍來完婚,比前次與凱瑟琳離婚更無情無義.而讀者也看到了不同於狼廳的克倫威爾,他開始步入奢糜生活下的腐蝕,也算計這些生活資費的來源,想著當博林,珀西等人死亡後要如何沒收他的產業莊園,哪些分給國王,哪些留給自己兒子葛雷哥利.但這些私心自用的想法只能在自己宅邸裡偷偷算計,他呈獻給國王都是如何發展經濟,徵稅,創造工作機會,,救助貧民,作者在這裡似乎要給克倫威爾部分正面的歷史形象,就是雖然他幫著國王做了一些壞事,但也幹了些正事,是有助於國民生計的.而且與其說克倫威爾要幫助國王達成願望,還不如說他要把他的權位繼續握在手中,因為當時安妮已經再逼迫他,其他的人也當他是博林家族一黨,事實上雖然他不喜歡博林家族,卻知道這是他權力的來源,所以必需穩固與這家族的關係.但他一知道了國王的新的心意,與意圖.知道博林家族不久將會失勢,他也立刻轉變了戰略,而且是毫不猶豫地,因為他震得的權力來源是亨利,而非安妮.為了權力這些原沒有甚麼,但是他的心胸顯然也不太大,連馬克.史彌頓這種彈琴的下級樂師不過是偶爾的講了句閒話,他竟會用那種最毒辣手段來除掉他,汙衊他與王后有私,實在不是一個國之重臣該有的作為.

    除了那些卑劣的手段,下流的算計,血季似乎是衝著喬治博林,諾里斯,韋士敦與,布雷勒頓四人,在第一部時他們四人合演了一齣諷刺沃爾西的舞台劇,恰好被克倫威爾看到,沒想到當時看似沒有特別激動的克倫威爾,到了這一部在倫敦塔分別審問這四人時,回想的竟是他們毀謗沃爾西的那一幕.可見此人的深沉實在恐怖,他要復仇或是幫沃爾西討回公道竟能忍這些目中無人的國王或王后侍衛這麼久.但一旦發動卻又叫人毫無招架之力.而亨利為了擺脫安妮,竟然也打起可以跟羅馬教廷和解商量的算盤,當然,這也是虛招,他根本不想要天主教,他其實也未必想要新教,他要的只是這些教會的權力在自己的掌控中,至於宣稱信仰哪種,只有政治與利益考量,或是只要能幫助他解除當下的婚姻困境而已.所以比起來,這本有著更戲劇性的人設與劇情,比起前一部是較為通俗近人的.唯一有疑問的是bring up the bodies為什麼一翻成血季,有點怪.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