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Thumbnail (41).jpgshowThumbnail (43).jpg

胡適的頓挫:自由與威權衝撞下的政治抉擇(黃克武)<---> 舍我其誰:胡適 (璞玉成壁,日正當中,為學論證,國師策士四部)(江勇振)

    關於蔣介石上天堂與孫中山相遇,談起行憲後總統的笑話許多人都聽過,也有不同的版本,因為當事人自己都不好意思直面承認不斷連任的事,只好扯甚麼"于右任","吳三連","趙元任",""趙麗蓮","吳復連","伍子胥".笑話雖是笑話,但毀憲連任這件事情在當時的人眼中該是怎樣的?如果這位當時的人不是一般小民,而是胡適這位學者兼中研院院長,兼自由主義的提倡者在身的人又如何呢?"胡適的頓挫"說的就是這件事.

   不過既然看的是"胡適的頓挫",為何又突然跑出一套4部共約240萬字的胡適傳記"舍我其誰"呢?原因是這兩個作者筆下的胡適呈現出基本不同的面貌,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胡適?我也不知道!畢竟胡適於我太過遙遠,不僅是時空的遙遠,而是我根本沒看過他的著述,就只把他當成過往的人物來看,他的樣貌基本於我都是從教科書來的,要我花時間看240萬字的傳記實在太不可能.不過明顯"胡適的頓挫"似有回應"舍我其誰"的意味,首先它是近期的新書,出版在後,作者曾任胡適紀念館主任,雖未必意味有傾向性,若有批判相對應該會較平和,而"頓挫"與"舍我其誰"剛好有對比之意,不過實在不可能看240萬字的胡適,於是就只看了第四部"國師策士",就我對於自由主義的理解,以"國師策士"來評,反而不是太高,甚至有諷刺的意味,因為做威權者的國師策士實在不是自由主義者的願望吧.這兩本都是由學術人所寫,所以不會如坊間那種說書式的人物故事,這些書籍都有大量的引證找據的需要,但即使如此,還是給出了兩種不一樣的胡適,由此可知,多元閱讀的必須與不易,因為不可能人人操作,於是乎坊間那種流言風向操作式的影片太容易影響特定人物在大眾心中的影像,其實是有點可怕的.

  上個月剛過世的余英時老師曾在"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一文中指出學術思想與意識形態間的糾葛與對立.其中學術思想是指對一切"現象"或實在"進行原則性,基本性與系統性的研究,並在歷史上形成"思統"與"學統",保證它的獨立性與客觀性.至於意識形態有兩種:一種為特殊的意識形態,是個別的人關於政治社會問題所持的主張,故不免因自身利益而對真實有所掩飾與歪曲,包括有意歪曲的和無意的歪曲;另一種意識形態則一種是整體的,不限階級的群體意識,它反映一個時代的"世界觀".余英時過世後中港台都出現了一些評論余生平與治學的文章,有些是用學術方式論述批評與解構余老治學方式的問題,缺陷,或優點,貢獻,但有相當部分的文章立論是這樣的,基於他生前"反共",據此批判他或據此頌揚他,而這現象與他生前寫下的"意識形態與學術思想"看來看卻頗有意思.活人當然能罵死人,但人家生前已經把你罵的方式給看穿了.

   檢視閱讀,發現近期看的50本書裡沒有一本原文是中文的,過去的100本書裡甚至沒有本地的作品.手邊有的待讀書本約300本,其中雖非沒有中文原著,只是排序上怎麼也拉不到前面,所以找了一本近期出版看來順眼的,便挑上了"胡適的頓挫".但仔細一看這應該算是本學術或類學術作品才對,畢竟國內的出版品除了學術作品外,基本沒人在使用大量註釋來呼應證實內容引用出處的.沒辦法,通俗歷史作品越來越難挑,只好找學術品看,但為何會如此?對我而言,無書可選的原因與前面引用余英時的看法有關.

    近來外頭的政治惡搞廣告歌破為熱鬧,歷來這種童謠,讖語改編都不是毫無緣由的,甚至必有效力.不過這現象從某些面向看,與我的無書可選基本卻是同一回事.原因就是思想的清一色叫人覺得可怕,中文書繁體與簡體基本都有這個問題,服從威權壓制異端的主旋律擅場,基本上已經是整體性的群體意識.這種社會狀態在我這裡以無書可選讀呈現,在別人那邊就是改編諧趣的廣告歌曲自娛娛人順便進行批判.否則對那些厭惡威權統治者來說,在這種集體壓抑環境裡,個人又能如何改變?.

   明明每年中文書有幾萬本出版吧!甚至你也可以寫一本書叫"打倒威權",內容窮舉1950~1990年代的威權事蹟,案例,歷史,看來明白,清晰,表明出版批判與覺醒態度,告訴世人威權專制多可怕,而實際上這樣的書籍確實也不少.只不過當你仔細閱讀後卻發現書裏頭的對威權的控訴的目的卻只是為了鞏固護衛21世紀出現的新威權者的權力而作,向新威權者致敬,效忠,歌頌表態,看透這點慢慢的自然就無書可選了.狀態發展下去更厲害的是,這種怪誕的現象從文本一路暈染到電影,電視,劇場出現的各類作品,直到大多數文化工作者思想清一色,再加上學校教材的普及引導,集體性的群體意志就被發展起來.而不能配合這種狀態的人,扣除掉那些威權手段相同但政治立場相反的政黨人物與其支持者外,要不就自我隱藏閉口不言,要不就是在通往法院的路上.那些在社群媒體中因言論不為威權者檢查所喜動輒得咎挨告或被網暴者不計其數,只好閉嘴不言.而順服者則有甜頭可嚐,呈現上就是包攬文化標案,取得電影輔導金,拿下公共電視戲劇輔助,贏得公資舉辦的書籍獎,文學創作獎,新聞獎,反正影視行業,出版行業,藝術行業,甚至新聞產業的資本市場早已萎靡,近年更加萎縮,既然無私人資本支撐,用政府的錢來產生這類商品自然是最好的管道與生存方式,套句電影台詞"我們的政府很有錢",反正都是賣東西,兼賣個效忠又有何不可?!既符合愛國主義又符合當權者所喜,資金又可源源不斷,何樂不為?至於那些個體的意識形態者則難於脫困於自身思想的藩籬困境,可能終身都在寫脫離時代發展忽略現況的"反對者"則更是不可能改變.於是,先不論威權影響效果良否,單看市場商品,若每部電影,電視劇,漫畫,書籍都同一個樣貌,只有一種調性,價值,試問一個觀眾與讀者能有耐心看完幾部幾本呢?於我自然就放棄看那些重複的類似品,最後就只能往翻譯書籍傾斜了.

    "胡適的頓挫",它說的是個人的頓挫,但似乎也能說是種情境.不過當我閱讀到約三分之二處,突然興起了這樣的疑問?為何要寫這本書呢?因此我去查詢了一下,才發現為何本書的第一章之所以要強調研究胡適就像是在"穿透迷霧",因為主人公自身的習性,加上他身處時代洪流改變的開端,與學術,政治都有相對複雜的連結,因此過往對於胡適的書寫受書寫著政治立場,知識立場,甚至私人心性的影響頗高,以至於很難從這些書籍中找出一個真正的胡適.而查找最近的出版,找到了這部號稱是史料證據蒐羅最全,能壓過過往所有關於胡適傳記的書籍,因此才多出了一套四部的"舍我其誰:胡適 國師策士  1932~1962",因為這四部書裡所呈現的胡適,可能正是""胡適的頓挫"裡不同意而試圖幫胡適釐清真相的,也就是這兩本書可以互為對照,讀者可能看到兩個相對差異頗大的胡適.

    "胡適的頓挫"寫的最重要的核心時間點是在1958~1962年間,1958年胡適由美來台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胡適過世.書名的頓挫指的就是這段前間內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一件事,也能說是一連串的事情,那就是蔣介石將在1960年任滿第二任總統,依據憲法他不可以再連任,所以從胡適來台後關於蔣介石的未來動向開始引起政壇高層的揣度,胡適之所以會成為焦點,一方面他是中研院院長,是蔣介石找來的一個官員,另一方面他年輕時是個引介西方文化與政治思想到中國的人物,自稱是個自由主義者,崇尚西方的民主,科學觀,且當時他與一批威權主義的反對者如殷海光,雷震往來,甚至在他們辦的"自由中國"寫文章,從他的官位,思想,與交往對象來看,他自身就已經是許多必不可調和矛盾的集合體.因此當時間越來越迫近1960年,各種奇怪的狀態爺逐一浮現,先是蔣介石自己在1958年中的某次公開談話裡放出了不連任的風聲,此舉自然造成各路人馬的表態,有向胡適者稱讚這種行為的,有類似傅正,雷震那些持保留態度的,畢竟蔣說了不算,下野又自己回歸的紀錄擺在那邊,還有的就是一批揣度上意或是基於利益堅持蔣應該連任的政府高層,他們主張應該修改憲法讓蔣能購連任.隨著時間的經過,各路政治力量的角力互搏,以及蔣介石個人真正的意圖想法的變化或真相展現,能夠從蔣介石公開發言的表態中以由堅不連任,成了絕不修改憲法,除非自己的在任能讓共黨高興,淪陷區民眾感到無望,並傷害了本地的情感,於是乎讓許多人有了更多遐思,紛紛地幫他想出在不修改憲法下能連任的辦法,於是乎修改臨時條款成了這些人的手段.後來的事情就清楚了,蔣連任了,胡適從1958年一路堅持反對蔣連任第三屆總統一路到了1959年的"商山四皓"傳聞後而有了改變,本書的最後一章花了近100頁的篇幅就是討論敘述胡適在陳誠,蔣經國關於繼承者鬥法間的生活,與王世傑,蔣夢麟,梅貽琦等人出遊引發的串謀議論間,為了保護這些朋友而不得不有所妥協的過程.當然其後蔣連任,在1960底開始整肅言論,包括修改出版法,以此為由查禁某些刊物,於是胡適的另一批朋友殷海光,雷震就開始要入罪遭殃了.這便是"胡適的頓挫',至於最終章以前的六章主要以胡適求學結束返國後在北京大學任職開始鋪墊他的治學與思想主張,包括政治主張,政治思想,文化主張等觀點,受赫胥黎,西方思想,自由主義的影響,其後又寫了他與梁啟超及研究系的往來,新青年分裂的緣由,與蔣介石,與"自由中國"諸要角的往來,這些種種敘述無非是要呈現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以便於對照他在最終章所面臨的困境的選擇的對比,所以一般才有他選擇妥協與威權者為伍放棄了自由主義,也有人譏他"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說法.我以為黃克武老師在本書的筆法比較隱藏,他沒有太多主動式的批判或頌揚,他就是以呈現為主,將各種引述的觀點堆疊成型,做為讀者能感受到書籍的主調其實是偏向此公仍是個身不由己的人物那種味道,是時代逼迫下的必然,儘管他仍是中研院院長,依舊不能任意言行,儘管胡適曾在1958年的就職典禮上當面"嗆"蔣介石,似乎頗能創造歷史的一面,但是拔虎鬚這種事僥倖做過一次沒事,並不意味著以後沒事,所以雖然看著他還是堅持憲政,法治,科學,民主,但在威權者集體意識下還終得妥協.只是這樣一來批評者自然有無數下腳的切入點了.比如假扮的自由主義者,虛偽的公知,另一種型態的政客,雖是略為過分,但說來也是某種事實,批評是完全躲避不開的,特別是後來雷震等人下獄,他似無再似嗆蔣那般的行動了,自然會令人起疑.

    但是另一個胡適就不同了."舍我其誰"本來看來就是有點狂妄的意思,這套書更是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就我看的第四部"國師策士"把胡適寫得像是張其昀或陶希聖這種人,這兩人在"胡適的頓挫"裡是被描寫成支持蔣介石連任的忠狗,要無條件起立鼓掌通過,還要幫蔣總統連任找出各種可能的管道方式.從這裡看就能得知兩書的絕對差異.而這差異在於黃克武老師的書籍比較傾向胡適之所以能與蔣介石合作,隱忍,是基於"反共"這共同的追求,但是其他層面,胡適多數是侯式不同意蔣介石的.而在江勇振老師這裡則完全不同,胡適成了一個兩面派的人物,"功利思想下民主主義者"是江老師對他具體的形容,所以他筆下的胡適固然仍有高大上的外表,卻有潛藏的許多不為人知的陰私,這本來不錯,畢竟人性本來就是如此,何況似胡適這種在那個年頭擁有大名者,而陰私有兩種一種是有紀錄能夠從圖文,書信得知的,還有一種就是潛藏於人腦海深處未曾以文字或記錄出現,而這往望只能從行為過程與結果來推測,但它的誤區可能比從考證來的要大,而在胡適這裡更麻煩的事他自己生前就已經寫下了許多自述,留下書信,有意向外界顯示他自己是怎樣的人,而這行為的結果反而讓後人猜測他是有意為之,好掌控後人寫他時的方向.因此江勇振老師似乎就比較大開大闔的勇於探索考據,也更大膽猜測假設,所以就得出了一個類似於陶希聖那樣的人物,即緊靠權勢威權者的一個學術人物.我們前面寫過的胡適在就職典禮上嗆老蔣,這應該是表現胡適是怎樣的人,畢竟歷史上敢當面嗆老蔣的就此一次一人,之後再無其人,且文中的蔣介石被寫成打從心底厭惡胡適,只是為了攏絡知識分子,或是與部分反對他的自由主義人士有所聯繫才不得已被迫需與這個在他日記裡看不慣的"買辦胡適"合作.但在江老師這邊討論嗆蔣這件事時是用"意外的是"四字開頭,基於反共的共同理由相合是他的考量,且他們兩人的反共都隱藏著回到中國的期待,而江勇振指出這是胡適根本與蔣合作的主要因素,其中還隱藏的是基於雙方各自的利益才是胡適無法反對蔣三連的根本,但在公眾面前他依然是那位主張自由主義形象的公知,因此一個不一樣擁有兩面的胡適,公開形象底下陰私的胡適,就像一個現代擁有人設的明星,想到甚麼明星就顯出他的某種人設既定印象,但一旦人設為人所破解,往往明星成了社會八卦新聞裡的要角,臭不可聞.而"舍我其誰"有意圖在破解人設上下功夫,所以那些公開的形象固然存在,也有所褒貶,但江筆下更想顯出的是這些陰私,及與陰私不同的公眾面向,以扁便顯出胡適的真容,但一如我前面說的猜測推理的陰私誤區很大,較容易犯錯.而黃文中和的寫法雖然寬宥,卻也有它忽略遺忘的缺點,這是兩書基本在閱讀上必須留心的差異.

   之所以會有兩種胡適的差異,最基本的差異在於黃克武視胡適是一個"保守的自由主義者",而江勇振老師則以長篇大論的方式探索出晚年的胡適早已不是自由主義者,轉而變成是一位"保守主義者".我們知道自由主義者信仰小政府,但江老師從文獻與胡適出版品的爬梳中指出那個在五四時期的胡適,在經歷二戰戰亂的洗禮,且看到了美國"新政"的成功,他逐漸地轉而信仰那種能夠調動資源,規劃,掌控的大政府,知識政府,甚至對於法西斯有所期待,所以他後期逐漸的轉變了他的思想與立場.其中唯一未曾改變的是反共.江勇振老師的洞見是看出胡適能稱得上一個地道的反共人士,他設定了胡適與蔣介石在反共問題上的同,卻把他倆人反共思想基礎的"異"給省略了,因為他認為當時的胡適已經不是自由主義者了,所以當然能夠符合反共,恢復中國地位,與大政府期待的唯一對象就是蔣介石,因此他認為蔣胡的合作是歷史的必然.而在黃克武等認為胡適是為自由主義者不變下,蔣的反共是基於統治權,基於他口中的道統,傳統,但是胡適的反共很明顯的自然是"自由主義"等西方思維浸淫的結果.所以蔣與胡雖有相同,但蔣與共產主義也有相同的是他們都主張以革命的形式進行國家改造,都是威權的統治協作體,他們根本上不可能容忍講究個體的自由主義者,而基於自由主義出身的人士更是絕對不可能認同這個毀掉他們主張基礎的威權體制與思維.是以說蔣與胡的相合若有權勢利益考量,顯然蔣的成分更高一些,而胡的部分就因此微而不顯了,至少若他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的立場就不可能生出與虎謀皮自損八百的支持三連的主張,因此要說基於利合才讓蔣湖成為一路,還不如說雙方各自有屬於他們個人成長背景完全不可調和的知識障礙下恰好謀得一個雙方能合作的唯一理由相合而已,所以"胡適的頓挫"一再強調在1958以後胡適不只一次公開呼籲蔣介石"毀黨救國",就是籲請蔣介石將國民黨分裂成若干小黨,再以各黨的名義重組符合民主體制的國家,至少公開的場合胡適都是這樣在發言的,這自然造就他與蔣介石的緊張關係,也是全書屢次以蔣介石日記證明他打從心底厭惡胡適卻不得不合作的理由.所以當雷震等勸告胡適自立成立新的政黨來挑戰國民黨,卻被他屢次拒絕時,這確實會產生一個矛盾的現象,究竟此公是個怎樣的人物?想要改變威權卻不敢拼命式的奮力抗爭,想要改變國策與威權統治者的想法卻又要顧及自身的形象,或安危,想施行自由主義卻又有現實面的不允許與危機困境,徬徨多路最終只能被現實拉走,那自然就留下多種面貌且並結合組成並不討喜的矛盾體.而這樣矛盾,恰好給予江勇振推測看法的某些合理性,畢竟對於"自由中國",雷震等人,他後來的行為是說不過去的,他婉拒組黨,拒絕擔任"自由中國"發行人等等行為,拖延文星的邀約,加上2年後他就過世了,更無法證明他究竟是不是一位真正始終不變的自由主義者,當下只是暫時的頓挫?!或是如江勇振所寫的他早已成了一位曾經欽慕法西斯,而後擁抱蔣介石的"保守主義者"?!

    就一個讀者來說,個人以為若對胡適有興趣不妨兩部書都找來看吧,雖然可能需要一口氣讀近300萬字,但我以為黃克武老師的"胡適的頓挫"比較像一般人在原有認識的胡適的基礎下發展出來的,符合他原始的人設與官方評價,寫他在遭逢令人踟躕的事件時的狀態,處置,與結果.至於江勇振"舍我其誰"則是一本可以說是顛覆胡適原有人設的傳記,大量考據,頗有可觀,但也大膽假設與臆測,所以許多新的說法,新的人設也令人起疑,這會是真的嗎?不過這就是兩面觀點的閱讀必須經歷的,對於不是研究歷史的我來說,何者正確不是我能釐清的,但我知道這令我們理解在政治社會議題的判斷上必須更加小心,寧可不可知,也不要妄下毫無緣由單憑自信的定論.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