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32271971.jpg

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Neil Postman)

   在1982的"童年的消逝",85年的"娛樂致死",波茲曼要到1992年才出了這本"技術壟斷"形成三部曲.這本乍看下內容稍乾,論點有些飄,且有老生常談之感,但是考慮到2020年的角度來看它難免如此,但若改從1992年來看,波茲曼實在是大膽,批判犀利,且具遠見,波茲曼預見那些狀況今日不是已然發生,就是正在進行.今日正是一個技術高度發展壟斷了一切的話語權,使得文化必須讓路給它,從書的內容我們可以指出文化可能包括傳統習俗,環境,歷史,習慣與知識都包含在內,甚至形成以上諸多內容的個人情感,情緒與生理特徵也包括其中.本書是以技術面的改變來看社會文化原有觀點與架構的變動,來看這種變化現象的形成,結果,隱藏的問題與可能未來.綜合來說,這三部曲分別是以傳播媒介工具的改變,媒介傳播內容性質的改變,媒介傳播資訊量改變分別論述這些條件各自變動的影響與可能結果.基本上就是媒介技術的進步在這些年來所發生的影響,最終造成技術宰制壟斷大多數科學與社會學領域"正確答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解釋者.

    為什麼會形成技術壟斷?根據過去的歷史,是因為技術發展顛覆了人們逐代相傳的知識認知,且是全方位的,終於造成技術全面的壟斷了包括對科學與社會學甚至是所有領域一切解釋的主要地位.最早工具只是發明出來作為生活機能與活動的輔助,利用這些發明出來的機具能夠讓人輕鬆生活,而這種機工具的出現是服從當時的社會結構與權力狀態,作者稱它是工具文化時代.直到工業革命後發展出來的新機械,動能,機制或是對於所在自然環境的觀察中得到新的知識足以顛覆改正原有社會生活型態與知識狀態,而進入技術統治時代,這種新的觀點與機動力最終挑戰讓原有的社會權力的宰制者:主要是政治,宗教領域的官員或教主,讓他們原有因權威獲得被人信任的解釋力被質疑,被否定至被嘲笑,因而讓這種技術統治的範圍由知識權力全面的入侵到社會學中的所有層面,而成了技術壟斷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凡事都被認為能以技術與科學來解釋現象,因果,造成一種"唯科學主義"現象.,使得傳統的文化觀點與符號全數被異化改變或消融,最終被新的科學解釋給替代.使得人們以為所有的事都能以技術科學來解釋,而創造出新的無情感,不思考,無傳統,完全異化的無道德價值的社會.

   以上所述可以讓只想知道書籍結論的人當成已經讀完這本書,但這種直接得出結論的閱讀卻正是波茲曼不以為然的,他認為這種現象正是因為科學與社會學的界線被攪亂,社會科學誤用了科學之名以至於這種荒謬以"效率""效益"之名的閱讀方式成了聖杯,因此這本書除了對於技術壟斷文化的全面性提出觀察與批判,而從作者社會學者與傳媒研究者的立場,技術壟斷入侵社會學研究領域的感受必是最深最多的,個人以為波茲曼1992年的預見性與遠見值得令人尊敬.他擔心文化完全被以無值為名的標準所宰制固然值得令人警醒.但是這本書的正如我一開始所書有點虛,是因為文化是一種累積的產物,很難以某個個人或時間或標準來判定好壞來決定何者該留該去化,傳統中固然有許多值得留存發揚的東西,但是若波茲曼認為瑪丹娜的音樂遠不如巴哈,貝多芬,或古典詩歌,所以教育必須傳播後者,我個人就有治樣的質疑,這本書會部會陷入貴古賤今,充斥菁英文化觀點的偏頗論述而不自知,固然文化的東西不能全以效率或利益為標準,但它終究是歷史留存下來的,而且這只是事後的觀點以為經歷歷史洗禮的必有其價值,是以若瑪丹娜能被留下,又要從何點去觀察它不是因為文化性而是基於市場性被留下?!因此難免會有越到後面的內容越陷入疑似反智,反現代化,反全球化的影子,只是作者在1992年當時沒有發現或無此種認知而已..

    "理性被包含於科學.原則不是鐵的定理"."科學是Process,社會學是Practice",以上是個人在閱讀時首先得出的對本書論述的一個簡單架構基礎論點.隨著技術統治文化的興起,訊息成為前所未有的嚴重問題,從印刷物到網路的傳播,海量的訊息不斷的產生.酸然幾種控制訊息的方法隨即發明出來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些方式大多無用,因此波茲曼認為技術壟斷是文化的愛滋病.人們都犯了"抗訊息缺缺損綜合症".無時不刻不被急迫的訊息需求強迫症.人們原來設想訊息,理性與實用性關係密切,但是隨著電報出現,這一點合法性就開始消失.因為電訊消除了訊息運動的空間障礙,使得空間不再是必然的制約條件,電訊技術產生了不受語境環境拘束的緒息概念,使得訊息的價值不必在套在訊息的功能上,訊息和它在社會政治決策裡的功能不必再綑綁在一起,電訊把訊息變成可買賣的商品.等到圖像照片影音等使影像大規模入侵了符號訊息的環境,使得影像傳遞的訊息不僅是語言的補充,甚至於取代了它的功能,成為人們建構,理解,和驗證現實的主要手段.由於訊息一個接著一個,這樣的訊息排除了互相關聯的必然機制,訊息在脫離與敬德情況下展開有助於迅捷的流動性,排斥歷史的連續性,以迷人的魅力取代複雜性與連貫性,而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出現,更把這種現象以光速的膨脹擴大的範圍與影響力.但是相比我們所需,可供檢所的訊息越來越多,使我們在訊息的洪流中不是被沖得暈頭轉向,或是無意識的像吸食毒品般的被壓垮,而其實有更多的訊息成了垃圾,堆滿了世界各處正在逐漸發酸變臭,影響了周遭的環境,使得我們難獲好的生活環境.

  技術壟斷是一種文化狀態,也是一種心態.技術壟斷是對技術的神化,也就是讓文化到技術壟斷中去尋求自己的權威,在技術中去尋求滿足,接受技術指令.因此技術壟斷需要新的社會秩序,傳統信仰相關的大量文化成分必然會迅速消解.在技術壟斷信仰者相信技術進步是人類至高無上的成就,是解決困境的工具.他們也相信只要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繼續不斷,不受控制,它就可以給我們越來越多的自由,創造性和心靈的安靜.但其實剛好相反,訊息基本不會產生這種結果,技術信仰者堅定不移的信仰是技術壟斷結構必然產生的結果.抵禦訊息泛濫的防線崩潰,技術壟斷自然大行其道.技術壟斷使可供利用的訊息增加.隨著信息供應量的增加,訊息控制機制就受到很大的壓力.為了對付新的訊息,就需要增補控制機制.但新的控制機制本身就是技術,它們又反過來增加信息的供應量,訊息及其控制機制的關係就在如此相依的情況下擴張.當訊息的供應量無法控制時,個人的心寧神靜和社會生活的宗旨必然會崩潰失去防衛.防線崩潰之後,人們就無法尋覓經驗中的意義,並失去記憶力,更難以想象合理的未來.由此可見,給技術壟斷下定義的一個辦法就是說,抵禦訊息過剩的防禦機制崩潰以後,社會遭遇的後果就是技術壟斷.制度化生活難以對付過多的訊息時,技術壟斷隨即發生.技術產生的訊息壓制文化時,文化試圖把技術作為手段,以提供明確的方向和富有人情味的生活目的,但事與願違,這樣的努力註定要失敗.有時,以毒攻毒治病是可能的,但只有充分認識到疾病控制機制 以後,以毒攻毒才有可能.失控的訊息構成威脅,防禦訊息失控的機制好比是人的生物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就是防禦細胞生長失控的機制.當然,細胞的生長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沒有這個過程生命就不能存活.但如果沒有功能良好的免疫系統,有機體細胞的生長就不能夠進行,有機體就會紊亂,重要器官本來就脆弱的關係就會遭到破壞.總之,免疫系統要摧毀不需要的細胞.一切社會都具有生物免疫系統那樣的制度和技藝.這些制度和技藝的功能就是維持新與舊,創新與傳統,意義與觀念紊亂的平衡,它們求得平衡的手段是"摧毀"不必要的訊息.必須強調指出,一切社會制度都行使控制機制的功能.指出這一點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大多數討論社會制度的觀點並沒有把握這樣一個重點,就是制度力量的削弱使人受到訊息混亂得傷害,這就是說,訊息失去效用之後就成了混亂之源,而不是秩序之源.訊息泛濫催毀了學校,家庭,政黨,宗教和國家依靠的理論基礎,所以,美國的技術壟斷不得不過度依賴技術方法來控制訊息流.有三種手段特別值得注意;第一種手段是官僚主義,專業技能是技術壟斷控制訊息採用的第二種手段,主要是透過專家的充斥世界來達到目的,而第三種手段是技術性機制,這種技術性機制部是單純的硬知識,而是一種透過官僚與專家機制發展出來遍布社會的軟技術性機制,比如SAT,智力測驗,證照考試,民意測驗等標準化社會分類的一種手段.傳統社會制度在組織感知與判斷力方面的影響力下降,但這過程中,官僚主義,專業技能,和技術性手段就成了技術壟斷者用來控制訊息的主要的方式.

   前面指出"理性被包含於科學.原則不是鐵的定理"並非無聊的標題黨.社會學原有的研究基礎態度是理性,若能夠有些觀察所得就能夠成就某種原則,這是基本.理性被包含科學中,是研究基礎的根本,但理性本身卻並不等於科學,因而原則也不是數學,物理定理,它們的語境與意義其實並不同.但是這些界線都被打破,或誤解了.社會科學並非是科學研究,科研過程中研究者往往是客體,但社會學研究中的研究者卻經常會是研究主體,只是研究者未必能自知自覺.雖然根本的角色即不同.但是在技術壟斷下,社會學的研究者被認為或自以為能夠像科研人一般去創造鐵的定律或被認為是科學的研究,這是謬誤,也是唯科學論現象的起點.作者觀察社會現象,從醫療上使用的新穎設備如斷層掃描,聽診器被作為主要的探測手段取代了醫生的經驗法則,或是資訊技術自動化取代了人力與機械化的動作都形成了行業上的技術壟斷,而這是硬的技術壟斷,在作者來看另一種隱形的"軟"的技術壟斷比如以智力測驗,民調來做為社會普遍篩選調研的工具取代了讓人民發表自身的論述或是以經驗來做為判斷的依據,這些都造成技術壟斷的現象,這樣的結果形成了兩種主要的問題,一是唯科學主義,一是符號意義的改變.唯科學主義就是凡事以科學性的立場來解釋,不在乎原有事務的經驗,立歷史,傳統,而符號意義的改變是越來越多的訊息雖然部會改變一些事物的象徵,但會改變它的內涵意義,比如聖誕節的宗教徵象不變,但是卻成了現代購物狂歡的內容給改變了它的實質內容,而這兩種出象隊作者而言就是一種對於傳統,歷史,文化的威脅,也是本書論述了一大段最終所想表達的是對於技術壟斷的威脅該如何來做.?因此有了個人以為頗具爭議的最後一章"愛心鬥士",波茲曼提出了要對抗技術壟斷需要執行以下10條"愛心鬥士"原則:

   (1)除非知道民意測驗設計的是什麽問題並為何這樣問,否則就不理睬民意測驗

   (2)不接受效率是人際關系最優先目標的思想

   (3)擺脫對數字魔力的迷信,不把計算當作替代評判的充足根據,也不把精確的計算和真理畫等號

   (4)不讓心理學或任何“社會科學”占據優先的地位,不讓它們排擠常識裡的語言和思想

   (5)至少對所謂“進步”觀念抱懷疑態度,不把訊息和理解混為一談

   (6)不認為老年人無關緊要

   (7)認真對待家庭忠誠和榮譽的意義,準備伸手去接觸人時,期待他人也有同樣的需要

   (8)認真對待宗教的宏大敘事,不相信科學是產生真理的唯一體系

   (9)理解神聖和世俗的差別,不會為了追求現代性而漠視傳統

   (10)欽慕技術獨創,但不認為技術代表了人類成就的最高形式

   這10點看來雖然是平穩,但總令人覺得是一種"老人訓誡",更令人感到質疑的則是為了達成這些,作者主張在教育內容中引進特定的範圍與性質.他建議的課程設置是這樣的:所有的課程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來傳授;科學,歷史,語言,技術和宗教的理論都要講,把重點放在藝術表現的古典形式上.這樣的課程設置"回到基本功",但又不完全是技術專家所謂的基本功.作者以為這些內與教學計劃毫無疑問的和技術壟斷論的精神是截然對立的.雖然他自己也知道這樣的教育計劃不能阻擋技術思想世界的兇猛勢頭,只能期許這個計劃有助於開啟和維持一種認真的會話,使人們能夠和技術思想世界拉開距離,並修正它.但是以作者開出的內容稍微想一下,其實是相當龐大令人不寒而慄,因為其中每一部分的內容真的能夠吸收或理解的人有多少?能夠教授的又有多少?重點是其實這個"愛心鬥士"究竟會成為怎樣的人並不可知,也許能對抗技術壟斷,但也可能成為頑固老教主,只是作者沒有發現如此的可能.

   顯然作者對於技術壟斷的憂心與預見都值得欣賞,本書的敘述表達了文字使用者思維,卻也同時陷入對於未來技術控制壟斷的恐懼,這種心情與立場並非不好,只是稍嫌過頭,有過於為未來的人人擔憂的天真,雖然我以為作者的擔憂都是對的,但是不可逆的趨勢恐怕也非少數人懷古就能改變的.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