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8048583.jpg

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Neil Postman)

   童年正在消逝!"老人與海"內容很無聊,市長現在看youtube比較多.在一場教育局花錢推廣閱讀的活動上.行為特意裝成智障的網紅與多看youtube的市長,正在呈現童年的消逝.當然並沒有人發現這件事,即使發現又能如何?!教育局大概也沒發現自己花了錢卻做了反宣傳.或許也很正常,畢竟當下已經沒幾個人對政府官員與公務員有多少期待.那我也來插一腳好了,市長看老人與海都想直接跳後面看結局,省略中間,因為覺得過程浪費時間.我不如先把結論寫出來.在兒童與成年人之間有區隔的年代,才會有"童年"這個概念,兒童若與成人無異,那童年跟成年人的日子完全一樣,自然"童年"就消逝了.過去認為需要接受教育,閱讀,培養理性,思維才能從兒童長為成年人,這過程便是"童年",也就是市長口中"無聊的過程".現在不需要了,會滑手機看youtube就能接受各種知識訊息成為大人,所以咖啡店鄰桌聊天家長旁獨自滑手機的5歲男孩已經成為大人."童年的消逝"這本書說的正是傳播媒介改變的影響,其目的不在讚賞小大人或指稱兒童提早成年化,而是反向指稱成年人提早弱智化,並轉而讓弱智化提前交到兒童身上.好了,這本書不用看了,因為你已經知道概念,內容與結論了.這便是接收大量影像媒介後轉化為對閱讀態度理解的改變,現在連youtuber都知道標題黨能夠騙很多人點閱.

  前面將看來毫無關係的"深度學習的數學"與接著要看的兩本Neil Postman的書做連結似乎有點武斷."童年的消逝""技術壟斷'與我們以前看過的"娛樂至上"三本書被稱為尼爾.波茲曼的媒體三部曲.童年的消逝依據這本書的論述個人以為也能叫"童年的再消逝".波茲曼將"童年"定義是一種從社會意義發展出來的概念,並不是我們直覺的生理意義.簡單來說,他認為印刷術出現以前的人類社會是沒有"童年"這種概念,它隨著印刷物的出現與廣泛傳播而逐漸擴張它所包含的意義與內容,即"童年"這個詞具備社會意義不過是近400年的事情.因此當作者稱本書為"童年的消逝",必然是當年創造"童年"出現相關的社會環境條件有所改變.若這些改變與前面我們所稱的棄理學文能夠合理的連結,那麼個人的推論也不算武斷了.

  依據波茲曼的觀察,中世紀以前人類社會對兒童這個角色是少有關注的,且兒童與青少年這兩個名詞可以說是含混不清的,甚至能包含從嬰兒到老年的任何人.少數中能夠追溯出隱約有童年這概念是從希臘與古羅馬時期的著作中描繪出的人物故事與社會情景裡.一些貴族的兒童與青少年進入某些學校來受教,讓兒童學習成長並與某些成年人羞恥性的議題有所隔離,這大概就是最初童年這個概念的出現演進.但其實也只有這一點而已,在隨後的歷史長河裡,對於兒童讓人首先浮現的影像卻是窮苦,流浪,受虐.作者以為即使在古代曾有這麼一點對貴族菁英兒童的關注而可能有"童年",但也被其後北方蠻族的入侵給消亡了.黑暗時代造成原有的多數貴族無法再有機會能力享受承平,因此逐漸讓讀寫能力消失,接著是受教機會消失,最終連羞恥心消失,這些都是基於混亂時代的生存需要而暫時被放棄,這三點最終造成"童年消逝",也就是之後的兒童與成年人在社會生活的環境中其實經常性地處於同一空間與時間,可能是農工勞作等工作場所或戰場之間,而聽聞與使用相同近似的語言與事務,以至於並無特別區分兒童與成年人的必要,事實上連法律都一視同仁,被判死刑的兒童大有人在,並不會像今日法律對未成年人與兒童在處罰上的寬容.

  從前述短暫的希臘羅馬時期隱約的兒童或童年概念上,大體可以描繪童年的某些特性.首先它具有教育性,教養性,即集中於學校中學習.其次是階級性,一層階級是貴族與平民差異,當時只有貴族的小孩有機會受教,一層是成年人兒童的差異,用受教區分兩者.而這些區分在黑暗時期以來完全被消除了.印刷機的出現帶的是一種新的"成年人"的定義.古騰堡改良的印刷機只是文藝復興時代新發明之一.科學,文藝,宗教,商業各方面都有新的進步,新的觀點,知識,習慣,風貌,而新機器的出現改變是這些新知識,新風貌紀錄與傳播的樣貌.過去人們對於知識,見聞,或是感官的經驗是透過口述來傳達,若要達到普及性,就必須於公眾之所宣教或宣揚這些東西.而印刷機的出現讓固定的表示內容有了快速複製與散射傳播的能力.於是,新一代的成年人具有新的內在"文化人"的特色.但是想要一步由無知孩童成為新一代的成年人"文化人"並不可能,於是在私人的空間中使用印刷機的產出成了一種可行的活動,即"閱讀",一個較私密的空間教授這些印刷機的內容因運而生,即"學校".而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的財力由少數而逐漸普及的讓所有的家庭都讓自己的孩子受教進入學校,於是"童年"這個概念又逐漸地被創造回來.家長開始是受教是正經事,並拋開了以往動輒打罵孩童壓迫童工的習性,開始關注自己的孩子,同時及於其他的孩童,對孩童的重視讓它們形成了一種新的階級不同於成年人,有著特殊的禮遇,包括法律層面,也有著對於成年人議題的防備與閃躲,因此一些成年人認為不宜的話題是會不在學校或孩童面前談及,這便是羞恥心的回復,"童年"回來了且受到普遍重視,竟隱然的有從社會意識變成一種天生的生物意識的直覺性,以至於現代人無不以為童年是人生過程必有的過程.

   受教本身並不如認知的那般自然,教育雖有崇尚理性提升智識的功能,但它本質上同時也伴著壓抑天性的過程.要孩童受教並沒有想像中容易,是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受教或進學校這樣的觀念,從洛克認為人腦是張白紙,強力主張學校教育的功能.到盧梭認為人有一定的天性與熱情,過度的教育會所傷這些自然天賦而質疑教育.因而學校教育雖是文藝復興以來'童年"創造的主體,卻也是時刻為人警醒萬勿過度與走偏鋒的機構.是以它會依照不同年齡所能接受的最大合理內容來設計傳授與閱讀,這是一種漸進過程,佛洛伊德與杜威對此都各有爭論,既要能傳新知又不能過度壓抑天賦或本性,而學習閱讀其實是學習複雜的邏輯與修辭,這些東西要求人們以謹慎嚴格的態度對待文句與文意,且隨著新元素按著順序展開,還要不斷的修改句子與意義.一個識字的人必須學會反省與分析,耐心,自信.經過適當的考慮後才能對文本訊息做出拒絕.因此人們原先期待的年幼讀者或受教者應該先學的釋義,而非批評.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前提是認為兒童還沒有學會掌控足夠的閱讀態度可以"延遲相信他們所閱讀的內容".一般相信成人的閱讀行為很難在14,15歲前發展完成.這也是學校教育課程設置的理由.因此印刷的文字看來容易接近,實際上要掌握它卻是需要時間與訓練,更加上要獲得適當的閱讀態度也非易事,這在兒童與成年人之間形成了明顯的屏障.但是這一切隱藏在閱讀與受教行為中的企圖在新型的媒介出現後被打破了.

   "童年的消逝"出版在1982年.當時所指的新媒介主要是電視,而我們今日可以把網路結合新數位影像技術等媒介全部納入其中.電視擁有的特性,這些延續的新媒介技術都具備,且只會更強大.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改變的起源是摩斯電碼,以電報型態改變了訊息的傳播方式顛覆印刷機的角色,直到今日,電碼內裡從文字傳輸到影像到影音的傳輸,從有線到無線,更從有限到無限.影像傳播首先顛覆在接收者對訊息的認知,由理性轉為情感,由長思轉為感官反應.使得審美與感受超越了理性與智識,其次電影項的接收者並需要對於年齡或者條件的限制,它表現在三個方面,且都跟電視無法區分訊息使用權密切相關;第一,理解電視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訓練;第二,無論對頭腦還是行為,電視都沒有複雜的要求;第三,電視不能分離觀眾.因而借助其他電子的,非印刷的各種媒介,電視又重新創造出中世紀就存在的傳播條件,及口語與公開傳播.從生物學上來看,我們人人具備觀看和解釋圖像的能力,還有能夠聽明白跟多數圖像的背景相關的語言的能力.正在興起的新媒介環境在同一時間向每個人提 供著同樣的信息.鑒於我所描述的這種情況,電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沒有秘密,童年這樣的東西當然也不存在了.

    私密性中隱藏的是人類的羞恥心,而這樣的概念在印刷機媒介與學校教育中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成年人認為有些事物或觀點,主要是關於道德探討與性探討是兒童不能立即了解的,需要經過時間與生活的經歷然後再逐步發展的課程裡去講述或經驗.在新媒介出現後,由於完全不設防,從電視到網絡媒體,一個兒童能夠很輕易即取得殺人或性愛的場面,不論是演出來的,還是真實事件的石拍或偷拍,隨時都能取得ISIS處決人或是.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如果所有的問題都在兒童時期即讓其知曉,一方面固然可以打破成年人知識的權威性,但在缺乏理解能力的狀態下,兒童可能會因為隨便的自行解釋或畫面認知而產生一些可能誤解的或錯誤的想法,使得他失去了最後一點的羞恥心,而可能變成為所欲為不管不顧後果的人,這與教育所主張的功能性相悖,兒童淪為受感官控制的動物.

    電視或影像媒介的公開性與易理解的大眾性讓成年人的權威喪失.因此出現了所謂"成年人的兒童",這是造成兒童與成年人無差異化的一個重點.有兩個領域出現大量的這種"成年人的兒童",一是政治領域,一是新聞媒體領域.而影像的特點在這裡起決定性作用,因為它是一串連續不停地圖像結合,中間並沒有任何停留的時間給接收者來思考所見影像的意義.因此外貌或影像傳達的美感觸動替代了思考成為接收者決定與選擇喜好的關鍵.政治人物的公關形象,特別在影像傳播中的形象,新聞播報者的外在都跳出來成了重要的決定因素.這使得兩者都形成了類廣告的性質,它的傳達並沒有成年人或兒童的區別,以至政治人物的政見成了沒用的東西,選民投票的抉擇是取決於它們對政治人物的印象與直覺.而新聞的連結在波茲曼的眼中只是一條條帶有娛樂效果彼此間毫無相關的組合,收視者對它既沒有完全理解也沒有感覺.娛樂性與戲劇性成了圖像與影視媒體的功能,新聞間沒有歷史連結,評論更談不上理性,依據波茲曼的觀點,它成了商業化與宗教畫的綜合體,新聞內容若不是為了販售符合資本市場夏流行的商品,就是成了一種主觀評論認同的宗教性集合.因此成年人的兒童在此便是指那些思維停留在圖像理解感學決策的成年人,而隨著影像傳播逐步取代了印刷文字,這樣的成年人的兒童就越來越多,這就是"兒童化的成人",在美國的影視成劇中如三人行劇那些行為毫無大人樣的成年人角色多如星海,正是明證.相對的成年人與兒童無差異的另一種狀況即是小大人,"成人化的兒童",這種狀況更是普遍,因為從各種廣告的傳播,造成兒童從穿著,飲食,運動,甚至行為無不在模仿這些商業的傳播,讓它們從外型到思想完全的被滲透,甚至從接觸的資訊,新聞,讓他們與成年人接受一樣的新聞,訊息,也就讓自己與成年人的差異越來越小,中舉成為無差異.你可以從戲劇中的小演員的作派與演出,或兒童歌唱節目沒有人會唱兒歌都在唱成年的歌曲可見一般.因此在新媒介的普及下,兒童消失了,社會上的三層人口是,嬰兒,老年人,與中間的"成年化的兒童"..

    這本書就是談從摩斯電碼以後出現的新媒介,主要是電視興起後對於社會的影響,它預言將造成閱讀被放棄,思想與智慧的退讓給感官與直覺.理性被情感衝突給取代.時至今日,離書初版又過了近40年,網路與影片基本上成了絕大多是資訊提供的唯一工具.作者的這些預言基本都實現了."童年"的存在確實因為新媒介技術而出現威脅甚至可能消失.但作者以為"童年的概念"可能是被發現而非創造的,因此只要新的傳播媒介能夠擁有再度啟發人類思考與理系的能力,"童年"仍有可能再回來.但是單憑出版書籍這樣的道德訴求,或是憑藉著微弱的個人信仰是不可能達成的.作者以為在這其中唯一有改變能力的技術是電腦".這是一個有趣的答案,在1982寫出這達隘督少有點抓鬮,況且從當前的態勢來看,網路或是電腦影視發展都傾向圖像電視化的傳播,也就是它們是童年消失的原因之一.不過作者以為電腦程式寫作或設計能夠帶來人們重新執行與體驗理性,思考,這一點就是波茲曼以為唯一可以救回童年的技術,而這正能解釋我們前一篇所說的棄理琮文的社會現象.因為那些數理化本來就是悖於"去童年潮流的行為,因為他提供理性,思維,且剛當前的政治與商業的弱智化是相衝突的.因此自然不受大眾歡迎,何況現代影像化為收入的管道與速度可能快於理性,畢竟藥學AI程式賺錢要花的時間與努力比拍片當Youtube或當直播主要困難得多.且後者還可以藉完全無厘頭,賣傻,拍廢片完全合乎"去童年"的所有標準來執行,且顯然更容易執行,因此,人們當然就執行短線且簡易的,想要藉由電腦技術程式寫作改變時代的趨勢恐怕遠沒有作者想的樂觀.

    當然總體上想藉由電腦技術力挽狂瀾喚回童年沒有作者以為的容易,但是個體上從學校與家庭來執行作者對於減緩這消逝卻還是有一點可能,特別是學校,因為這是書中由成年人與兒童間差異所產生的機構,家庭的個體也是,但我們也知道想要學生或兒童減少使用或觀賞影像作品其實太難,當前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增加學生閱讀的時間與能力.當然啦,給學生上一些程式課程也許能符合作者波茲曼最早的意圖,至於效果如何,恐怕也很難說,畢竟它的時間與難度都難簡易的拍攝或收看,也只能說要挽救理性或思考的作用落後於感官與直覺情感恐怕是個難以逆轉的現象,因為連市長直接跳看結局了,還能要求常人做些甚麼呢!.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