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9478235.jpg

太空全書:蒼穹之上丈量宇宙(Space Atlas: Mapping the Universe and Beyond,James Trefil)

     雖然這一本書名被翻成"太空全書",但實際上它比較像是一本"太空圖集",當然比起真正的圖集尚有不足,起碼不是真的每一頁都是圖,它可以說是對在前面看的"預知宇宙紀事"的補充,畢竟以全文字來談宇宙或太空話題實在是個缺陷,寫了半天文字可能仍令讀者不知所以,難以想像,但一張實圖,不管是照片,模擬設計的圖片或示意圖,都能令人一目了然,"太空全書"裡的圖雖是輔助用的,但用紙印刷跳了一個層級,感覺上那些文字的壓力就沒那麼大,雖然它不似"預知宇宙紀事"說得十分詳細,但作為一本入門級的宇宙學或星空學,這本其實比較合適多數人.

     首先這本書的視角是從地球外擴,雖然說依舊將整體切割為太陽系,銀河系,宇宙,未解之謎四部分.但它非一開始就談混沌,膨脹或是其他關於星雲星系的無邊無盡的行程,而是解釋出大爆炸後,以太陽為例說明發生了甚麼事,因為理解了太陽與太陽系發生了甚麼,太陽如何形成,便能更容易的理解其他恆星的狀態,或衍生的其他樣貌,大爆炸後的星雲受到擠壓而產生了一些物質較集中的地區,這些物質集中區域因為有較大的引力會使得附近的物質更向此集中擠壓,使得星雲破裂成數個質量更密集的小區塊,其中的某一些小區塊星雲形成了太陽系,隨著氫,氦等氣體的塌縮,星雲開始旋轉,此時星雲中的大部分物質會向中心聚集最終形成叫太陽的恆星,其次是當物質向中心集中時,轉速將加快,兒系統內部的引力,壓力,離心力,甚至磁場作用都開始運作並發揮變化與力量.那些最初沒有被吸入太陽的物質變得扁平開始圍繞著太陽旋轉,當整個系統形成圓盤時,太陽系就形成了.

     圓盤形成後,由於附近的物質作用,太陽的溫度開始升高,後溫度增升到相當的高度致使某些揮發性物質無法以固態的形式存在,比如甲烷,水.而這造成了一種特別的影響力與型態,猶如高山上的雪線,在太陽系也產生了這樣的一條線.在線內揮發性物質能夠以固態存在的地區被稱為內太陽系,線外就是外太陽系,內太陽系區域內存在的行星被稱為"類地行星",外太陽系的行星則稱為"類木行星".利用地球,與木星分別來表象化行星的特質是相當直觀聰明的,由於引力與能量作用,內太陽系的揮發物質幾乎全部逸散,使得鐵,鎳等高熔點物質在圍繞太陽運行時相互碰撞,擠壓,逐漸形成從石頭到山脈大小的岩石,被稱為星子,而星子最終聚在一起成為行星,密度高的物質就入地核,表面是密度低的物質,就像地球,這就是類地行星.雪線之外則是另一種狀態,外太陽系的星子生長更快,巨大的質量會心引更多的氫,氦,造成了這些體子構成體中有大量的氣體,形成了所謂的氣態巨行星,就像木星,這即是"類木行星",木星,土星即是如此的巨星.而這條溫度雪線就在火星與木星之間,以上如此簡化直觀的概念,應該可以讓人快速理解太陽系的形成,同時帶著各行星基本不同樣的原因.而在台陽形成的初期,將巨量粒子流吹向宇宙,大量的氫氦剝離太陽系在更遠處形成較小的天王,海王二星,化學組成又略不同於巨星,但基本上它們都被歸類在"氣態行星,相對的就是類似地球這樣在內太陽系裡的"岩質行星",至於月亮則是在地球形成初期,與一顆類金星的天體碰撞後剝離的低密度物質與剩餘天體繞地球旋轉後逐步成形的.

    能以自己的用語重述或重新整理記憶這個概念並非個人有多厲害,而是書籍本質上有這功能.以上只是一的單純的針對太陽初生後發展的一連串現象由肉眼可觀的方式來描寫,是個普通人能理解的狀態,這與"預知宇宙紀事"裡大量的專有名詞不太一樣,即使本書仍然必免不了這問題,但是配圖片圖說,有些內容即使強記不住,也能留下圖像式的記憶,梳理固然有著許多了以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但附帶著更有許多是以人類發射的行星探測器所傳回來的照片與訊息,誠然受限於人類當前的技術,這類探測器上只能在近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地來運作,但因為拍攝的照片量不小,理解的部分就更多了.書裡已經是太像八大行星,這是新世紀的觀點,海王星之外被歸類成一個類冥星體,被稱為柯伊伯帶騙部的不少這樣的星體,有的是矮行星,但有也人稱此地是彗星的聚集地,或稱為楚奧特雲,因為對於此地的了解尚不清楚,我們才知道其實人類對自身的太陽系都未能清楚理解,而整個太陽系也比我們以所知的更大更複雜.隨後作者將文本切進銀河系,但是談銀河系的開端卻是先講太陽.這是因為太陽本質上是一顆恆星,而人類對於銀豪係能觀測的主角就是恆星,太陽只是恆星的一種狀態,就具象化看可以將恆星視作一團在進行核融合作用燃燒的物質,隨著燃燒的物質攤縮進核心產生中心較大的密度與質量的核心而將恆星分成幾種型態,我們所知的紅巨星,中子星,至黑洞就是恆星的各種狀態,隨著可供燃燒的物質越接近耗盡恆星就越進他的老年期,若非有新的力量能量加入讓它再度成為超新星,就是最終成為黑洞,銀河系,甚至浩瀚宇宙中心的主要星系中間當前可能都已是黑洞型態.恆星的狀態會影響它周邊的行星,但地球因為處於銀河系外圍,受制於光的影響,難觀測到太陽系外的其他行星,但我們能透過對於太陽系中,太陽與行星的關係與影響力來推知那些行星的可能狀態,尋找者能類似地球的生活環境.而透過對於太陽系的理解,我們更能猜測那些其他型態的恆星入紅巨星,中子星,乃至黑洞狀態下它周逼的行星的命運與可能型態.除了恆星的特點外,同時銀河系本身也是一個繞著它中心展開旋轉的一個星系,這類的旋轉由於時間長久,加上宇宙背景複雜的變化形成了多樣的狀態,如此可推展至觀測宇宙,進入宇宙這一部分,就能夠與"預知宇宙紀事"那本書相互對照了,本書反而談的不多,主要在宇宙微波輻射背景的發現,與紅移現象,如此導出推論宇宙大爆炸,這便是前一本書花了相當篇幅的地方,恰好能夠接續而上,最後再討論了星系,星團等概念後,加掛了一部分的弦論,主要是可以曾此由最大的宇宙與最小的量子力學形成連結,但這非本書的重心,可是恰能連串到其它談此議題的專書,可以說是埋了一個伏筆,也可以說是提供讀者另一個可讀的方向.

      這是一本圖片很多的書籍,印刷紙張稍精,價格自然比一般書籍貴,這是缺點.但是,它的敘述,分析很容易理解,搭配上各種照片,示意圖,圖表,很容易讓人理解,即使有一些專有名詞,但搭配圖,照片,很快便能知道那些名詞的意義.個人以為這個作者對於通俗讀物讀者的能力與心態很清楚,知道哪邊可能是會產生問題不易理解的地方,也知道那些部分要用讓沒有太多科學觀念的人的比喻法讓它們理解,從此來看這算是一本編輯處理得較好的科普書籍,比較合適放在"預知宇宙紀事"那本之前來看就是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