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The Afghanistan Papers: A Secret History of the War,Craig Whitlock)
2009年1月拜登以副總統的身分訪問阿富汗,在與總統卡爾扎伊晚宴時,他對卡爾札伊政府裡的貪腐問題,及總統弟弟與地方武裝的關係提出質疑,而卡爾扎伊則以美軍空襲轟炸塔利班據點卻頻繁誤傷平民的問題反駁對抗.雙方激烈爭吵,拜登甚至扔下了餐巾結束對話.2021年4月新任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軍撤出阿富汗,隨後塔利班再次進入喀布爾奪回政權.我們不知道阿富汗的命運是否在10多年前雙方不歡而散的那晚便已寫下.
最近出現有關阿富汗的新聞是女主播要開始蒙面播報.事實上美軍撤離後,媒體應該就對阿富汗沒興趣了,要不是這種可以讓女性主義者發揮一下批判精神爭取露臉發聲的機會,應該很少人在乎阿富汗人現在怎樣了,何況是蒙面播報.人們以為美軍撤離後阿富汗被打回原形,其實這說法說到底也是錯的,儘管美國在駐軍的20年內至少投入1450億美元重建阿富汗基礎建設,從基建到教育,從醫療到國防,從農業到商業.若加上軍費與其他支出據說美國在此可能付出共達2兆美金,但它始終一直都是那個老舊的原形,根本未曾有太多改變.儘管美國扶持下阿富汗政府曾首先設立在伊斯蘭國度內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婦女部,模仿西方提高婦女地位的主張當時竟也得到部分在地人支持,後來才發現那充其量只是透過金錢購買的支持,實際上並沒有贏得真正施行的可能,因為那終究是古老的伊斯蘭信仰帶,千年堅實傳統怎可能單憑一些受賄官員就能改變.
改變阿富汗傳統根本不是美國進軍這裡的目的,它是美國陷入一場無止盡戰爭下不得已的選擇.這本"阿富汗文件"雖是講阿富汗戰爭,但其實它既不是歷史事件的敘述,以也不在講戰事人物故事.它是由美軍進軍阿富汗20年來的所有相關國防部密件內容,與事後採訪各級參與戰事的低中高階軍官,將領的紀錄所構成,主要是由這些參與者談及戰爭時對政策與敵方的感受與當時外界輿情的差異.藉由表面上大眾所知的戰爭情況與這些參與者知道的戰爭實情間的差異來談美國為何會輸掉這場戰爭.
可惜本書沒有彙總,有點瑣碎,以致焦點被太多了採訪與密件內容發散了,由文本所透露的秘辛中,我將美國輸掉這場戰爭的原因歸納為三點:不知已,不知彼,不知勢.
美國在2001年底時為何要進軍阿富汗?這個答案很清楚,為了抓捕賓拉登與消滅基地組織,且認為塔利班政權掩護賓拉登,因此推翻塔利班也是進軍阿富汗的目的.這個進軍目的是相當清楚的,但是美國的這戰略目的在後來卻經常的被自己遺忘.一開始進入阿富汗很順利,美軍一到,塔利班政權垮台落跑.但隨後在搜捕賓拉登與基地組織的過程卻不順遂,以致美軍美暫時軟性的陷落於此.但一個軍事目的還未達成,美國竟然又展開了第二場軍事行動,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抓捕海珊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樣一來,過去從未在國際上同時參與兩場外國戰事的美國被迫分兵,阿富汗問題成了第二順位被擱置在後面才要處理,以致產生了更多後續的問題.
其後因為塔利班垮台,阿富汗需要一個新政府與領導人,美國順手扶持了卡爾札伊,透過波恩會議由美國,北約與阿富汗的一些豪族酋長,地方軍閥開會所形成的共識成立的新阿富汗國,雖然形式上是經過了一個所謂的民主投票過程,但實際上在普遍人的眼中,它基本上就是仰賴美國鼻息的政府,阿富汗人不是不關心政權誰屬,就是認定它是一個美國人的魁儡,並不真的當回事,何況阿富汗根本上一個部落組成的鬆散性國家,人民的國家意識與忠誠度普遍薄弱,還不如對於個人所屬民族或部落的歸屬感,即不少人民寧尊部落酋長大於國家政府領導,這種特性與美國那種建立中央集權的政府官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根本差異是後來美國在此協助提供資金施政卻沒有被阿富汗多數人認同的根本原因.而美國雖然幫助阿富汗設立了一個政權,一個政府.但實際上這個政權的穩定性不足,它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產物,卡爾扎伊本身的武裝力量太弱,別說塔利班殘存勢力屢屢的侵擾它抗不住,就連其他豪強也未必服從於他,於是美國除了幫阿富汗建立政權外,還要協助建立軍事武裝力量與警察系統.阿富汗經過蘇聯的統治,內戰的紛擾,基礎建設幾乎全無,經濟凋敝使得新政府根本無法順利運行,加上毫無教育觀念與制度,招募的新兵連基本數數都不行,於是美國在協助建立軍隊的過程中,還要順道協助阿富汗進行國內建設,包括教育,設立學校,提供師資,構築公路,而這就開啟一條花錢的不歸路,也因為如此而遺忘了它進軍阿富汗最開始的目的,與自身的信誓旦旦,布希與歐巴馬都曾再三告誡美軍不是去阿富汗協助國內建設,是去消滅塔利班的.但本來是消滅基地組織與塔利班,最後竟成以支援建設成為主要工作,這無疑是非常諷刺的結果.等到2011年斬首賓拉登成功後,塔利班勢力卻又捲土重來,但美軍協助的由阿富汗人組成的部隊與警察卻仍缺乏力量與塔利班對抗,美國人擔心自己離開後,塔利班會捲土重來重新上台.所以就投入更多資金與人力想要改變阿富汗,但無奈它是一個扶不起立即現代化的古老思維地區,訓練的士兵警察不是沒幾天就偷溜,就是拿著武器裝備私下偷賣,若遭美軍懲罰甚至乾脆就跑到塔利班陣營裡去,使得阿富汗國防軍根本就是一對笑話,以至於美國高層在決定要放手撤軍讓阿富汗自己走路與擔心它會被塔利班再度攻下思考留駐軍隊兩種選擇間一直游移不決,而這一拖延就是20年.這就是我說的不知已,歷任四任總統後,直到最後拜登終於受不了了才最終決定撤退離開,失敗收場.
其次是阿富汗它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有著保守傳統與宗教信仰,大幅落後於現代的基礎設施與經濟結構,教育落後,它是一個由豪強部族組成的政治體.而美國想在此引進它美國立國生存的那套模式,民選總統,軍警國家化,普及教育,新型態的工業與農業經濟.對於美國來說塔利班就是敵人是它要消除的目標,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始至終都讓許多美軍基層人員搞不清楚的問題是:誰是塔利班?由於塔利班由南方的普圖族為主體構成,與阿富汗的北方豪強形成對立,撤出首都喀爾巴之後它以游擊隊的方式存在,後部分游擊隊員以其他身分潛入政府所佔的統治區,與其他居民混居,從外人看來他們根本是一樣的人,以至於基層美軍根本無法斷定時是塔利班,它們甚至藉由加入軍警成為潛伏的內應或炸彈客,造成美軍經常在防範前面的敵人之際,還要擔心背後被塔利班名兵潛伏的阿富汗國防軍士兵開槍射殺,使得雙方一無信任感,而無合作的可能.而對一般阿富汗人而言,塔利班是普什圖人組成的團體,這個佔人口42%的民族,可能自己某個親戚表兄弟就是塔利班,它為基於氏族部落的角度,親屬的關係選擇包庇它或是誤認為它是恐怖份子,因此對一般人而言,塔利班未必是惡人.而美國與卡爾札伊政府帶來的現代民主制度,從教育,經濟到政府體制都受到了當地人的抵制或反對.比如阿富汗在過去的主要經濟作物是罌粟,生產鴉片,但是美國人偏要銷毀這些改種植新的農產品,這讓那些被美軍銷毀罌粟種植的農人轉而投靠塔利班.而因為經濟不佳,農民根本不可能讓小孩去受教育,寧可讓他們餐與勞動,認為那些現代化的東西根本無用,加上部分美軍士兵不敬伊斯蘭教的某些習俗引起了反彈種種,使得美軍雖在當地花了大錢,卻始終沒有贏得民心,人民只覺得他們事入侵國家的外國人而已,而塔利班雖然殘暴,但它過去的統治期間其實是曾經維持國家的基本秩序,在民眾眼中它的統治並不見得比美國協助建立的全差,加上它遠沒有新政權卡爾扎伊等人來的腐化與貪婪虐殺異己,還能夠維持伊斯蘭的傳統,所以在民眾心中其實地位還高於新政府,而這是美國始終不知道或想錯的真相,而這便是美國的不知彼.
美國高層始終處在一個受到現代性影響而扮演虛偽雙面角色而最終使美國與其人民深受其害.阿富汗戰爭歷任四屆總統,其中多少的文件早已顯示,美國已經陷進了一個不知目的無法像的軍事行動,那些中階幕僚對戰事的分析報告儘管講得十分懇切與真實,高層卻不知勢為了那些表面的面子或是選舉因素,而對外界粉飾勝利,從總統到國防部長到領兵的將領面對媒體時總是侈言勝利即將到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後來不知道是謊言說多了連自己都信,還是這樣的一個國度始終無法記住過去在越南戰爭裡的教訓,終於只有曾與卡爾扎伊不歡而散的拜登才終於肯承認這個事實,就是美軍在阿富汗使不上力,這便是美國的不知勢.這20年來在美國的媒體上始終呈現政府官員與軍方口稱在阿富汗的戰爭是一場即將到手的全面勝利,本書透過採訪軍士官將,甚至揭密高階國防秘辛資料顯示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從上到下包括國防部長,參謀幕僚,到主要的駐軍指揮官都曾不只一次懷疑這是一場打不贏的戰事,可能就是下一場越戰,拖越久就越慘.但是一旦想到要將真相透露給國人或媒體時,政客總是有著無止盡的私人盤算,不想影響政權,不想影響選舉,權力,不想輸,不想給人軟弱的印象,於是乎在文字密檔,在採訪中心的戰事,一旦到了華府紐約面對記者,全部都是必勝的官方說法,而這也是讓美國政府受限自身困竟的結果.美國不能輸的包袱果然還是其後運作的最重要因素.
而一如美國長久以來擔心的,它一但撤出阿富汗,單憑阿富汗國防軍與警察系統是根本不可能敵過塔利班的.說起來除了這個由北方部族構成的阿富汗政府是一個寡頭少數外,它的政府內閣成員基本上就是過去內戰中各種部落的頭目,領導,以及這些人的親屬.他們壟斷了政府裡的一切,在美國無止盡的援助下,表面上阿富汗進入各種建設開發,實際上都是美國的部分不肖商人與當地的政客勾結上下其手,從建設經費中貪汙了大筆的金錢.事實上在塔利班重回喀布爾掌權後,原先政府的那批人多數都安然無恙地生活在周邊的阿拉伯國度,或是遠逃至歐洲,美國.他們在這些地方住著豪宅,開著名車,有著用不完的錢,就是美國這個冤大頭所給予的,只是這種貪污與賄絡並不是單方的,美國與美軍願意賄絡這些人都其來有自的.一方面是出於自身的需要,還有另一面就是打從波恩會議以來,美國應該就看出他找的這批部落領袖本質是上是怎樣的人,單憑說教與國家願景是根本不可能讓他們合作的,必然是需要某些物質的誘因,而這便阿富汗這個地區長久以來的居民生活習俗與特色,美國也只是順應其勢.只是這麼一來美國不過就是做了一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建設工作,而最終又回到了原點.
作者Whitlock在本書裡提出了一個來不及的疑問:如果當初在波恩會議中,也邀請塔利班的代表,共同協商組成新阿富汗國,那麼是否阿富汗就不會有這徒勞的20年呢?不知道,畢竟歷史時間已過,塔利班現在仍然是喀布爾的掌權者,婦女蒙面又回來了,傳統保守只會更進一步,而且勢必有在這20內被新思想,新觀念洗滌的人要被塔利班視為異類而噤若寒蟬呢!而阿富汗文件讓我們一窺,一場沒有依照目標隨意延長的戰爭結果會是如何的?!這應該也是俄烏戰爭雙方可以拿來參考的一部分吧.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