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000000111.jpg

雙城辭典1‧2(韓麗珠 & 謝曉虹)

      到這系列計畫中的最後一本.其實是同一本的2冊,"雙城辭典"是本雙作者的小說,由於文本是先刊載於雜誌的單篇,經過幾年的發展才成為集子,因此不知道該如何歸類,說是短篇當然可以,不過人家賣書有一個主題冠在上頭,據小說中所附的兩位作家間的通信可知,它誕生於由"唇瘡"與"吻"的連結與感染關係,就成了長篇.

      "辭典"作為書名,可以猜測應該是利用一些"詞語"為主題演繹出篇,這不陌生,讀過的"馬橋辭典"便是一例,這本也類似,雖然如此,但其實瀏覽完第1冊,並不太清楚韓麗珠要寫的是甚麼,翻開謝曉紅主寫的第2冊,從"啞門","開頭"才覺得有點意思,可能是因為相較其他更為"白話",完結後,再從第1冊重新再讀一次,在,"熱身"與"劏房"找到了一些連結,悖逆,壓抑,互斥,虛偽,表演等等隱藏的其中的思路.由於兩位作者都不是寫實主義,而是帶有魔幻風格,所以可以想見的各種荒謬,怪誕的景物,人物,與出其不意布滿,但這大量的非現實的構圖要不就誘發讀者更多聯想,要不就令人丈二金剛陷入迷惑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也不管它的"城"究竟是哪裡,而以個人能理解切入的部分進入.

       我這裡所指的"切入",剛好就是那個"劏"的意思,很湊巧這是一個香港常用字,其它的地方似乎不太容易看到它得身影."劏":把物質無限切割的方式,這是"雙城辭典"的解釋,以某個"我的"2267城的"割禮"之旅為一個敘述故事.我之所以覺得它最白話,是與它緊鄰的"熱身"比較出來的."熱身":網站名稱.含有關於2099城的地圖,旅遊需知,及大量偷拍片段的網站.在這個網站裡,舉凡曾赴2099城旅遊或居住人的裸照,私密照片都會被放上去,因為2099城是一個布滿針孔攝機的城市.這是兩個互斥,有極端有趣的對照現象.愈來愈多人湧入,城市的空間能被個人自在使用的部分越來越少,不斷湧入不斷切割讓出部分空間給新到者,於是乎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都不經意的必然逐漸地與他人發生重疊,碰撞,侵入,被壓縮的狀態,每一個人的整體與私密就宛如不停地要被"劏",接受"割禮",始終處於曝露隱私,真相於他人的危險狀態中,並且把自己的空間勻出部分予他人,或是乾脆與其交疊交錯同居.而剛剛被切開展現出的私密,也正透過這個城無孔不入的偷拍,盜攝,傳播,正快速且大量的傳播到各地,讓與自身無關的人見聞知曉,彷彿無一人無一刻無一事能夠被掩藏淹蓋,但實際上這只是物理性質的表面現象.正因為有著這麼多公開切割,展覽的工具與途徑,人的真正私密就被人用更為奸巧,高端,且隱密的手段更深藏入尚不能被切割,不能被偷窺,不能被知曉的極度私隱空間中.這種"城"裡越發緊密壓迫的生存物理空間,與越發拉大空間,隔閡的人心空間的衝突現象,便是一種極端的衝突,城市生活的荒謬感便由此而生.由此,便能夠,往前再理解"摺疊":其中一種扭曲的方法,由此衍生出如何在城中生活面對各種可能問題的方式,壓抑扭曲的從人的身體,人的心理,到人的精神樣貌,狀態,認知,感情,於此顯出對於城市生活的極端無力,與荒蕪.

       "劏"也好,面對針孔攝影的偷拍也罷,作者藉由這種人的行為,反映的是一種被動性,人行為的被動性,因應的某種更高的要求,需要或命令,這種要求可能是迫於法令的,也可能是因為群眾生活中的必需."雙城辭典"中使用人的身體做為一個重要的呈現工具,來作為一種意象的表達.因這小說裡呈現的身體總是被操控的,變態的,不合常軌的,總是扭曲的,甚至怪異的,總是表達出身體是被某個人某種力量所建構的,同時是被監視的,且必然是需服從那種監視者所代表的圖騰與力量的.表達出個體是"城"或社會壓迫的產物,完全是由權力生產主導的,個體先被城市給吞噬,再由"城"重新將它吞噬物咀嚼分解,那些合於規範的便成為"城"的一部分,而"城"不要的東西則作為垃圾,廢物,排泄物,隨後便被排除到"城"之外,隨便的棄置在荒野,或是無人問津之地.進一步探索,顯然作者們是先將"城"當成是一個更巨大的身體,身體與城市在這裡劃上等號,而不同的權力爭奪想要在吃掉這個巨大身體,直到最後某個權力全完佔有它,而馴服權力的會被吞噬消化,而弱小反抗權力的只會成為社會的邊緣,或是行屍走肉,面對權力或一股強大的力量時只能被動和中滿無力感,也就是"摺疊",那是一切會被譴責的行為,以及,人們不願承認的某部分自我,都會被稱為怪物的東西.

      在令我最初能隱約感到有點意思的謝曉紅"開頭"篇中,權力對身體的操控更是達到極端,故事的空殼人並非透過監視而達到自律的狀態,反而是權力確切地改造他,把不合符權力需要的有害部分切除,令孩子能乖順存活在社會中.足見權力隱含在這本小說中的地位,而身體與權力的關係則是代換的關係,身體的非常狀態成為表達無法逃離,不能自主的個體的方法,也同時反映社會大樣貌的方式.小說中的人物與的社會的權力關係也十分明顯,如在"苦瓜"篇,真正擁有權力的人沒有出現,但工廠成為了展示權力的核心.又如"熱身"篇,針孔攝影機綠影成為一種監視的權力,權力影響無所不在,而人活在無孔不入的監視中,這種關於權力與自身的關係的描寫一再重複,便是這本辭典的重心.因此本書的篇幅雖不大,但現實魔幻風格,加上一些重複的概念,其實可能只適合歡這類作品的小眾,畢竟割離宏大的敘事,集結主力於生活微末端的書寫,是於現實主義外另闢蹊徑,有種清新,也顯得相對陰暗蕭條的心境,相對孤離群眾高度的自賞性.

     除此之外,當然必須關心如何在"城"生存的問題,與它的狀態樣貌.當下的社會狀態,"城"中之人不再關心我是誰,要往哪裡去的問題,反而應傾向關心如何活出我要的方向與標的的問題上,儘管這種"我需"是建立在權力構建背景下讓人們自以為的"我".並認為在充滿衝突,不信任,與風險的年代裡,個體與社會體都該為這些風險作出自我理想拋棄與對應滿足現實的回應.因此人們會不斷為自己的"我"的需要作出"摺疊"回應,以適應於現代社會能夠存在的生活方式.同時,每人都在努力地維持一種無形卻又易於打破的秩序,如維持一個重覆的生活模式,表情,和習慣等,以表示自己仍然是活得安好."啞穴"篇中的白為了尋回迷失的自己,躺在自己掘的洞穴成為他的出路."魚缸生物"篇中,父親欣然成為變形成一尾魚,擺脫以往一切的苦惱,身體的變形成為他的出路,由此可見,雙城中人生活的出路是透過創造和變形而來的,即突破"危城"與"圍城",人必須透過打造身體才能擁在自我,一切的自我是活在身體之上,"魚缸生物"中,父親變形成為魚才覺活得自在,透過身體的改造或變形成為了"城"中生活的唯一出路,而出路的終點都在於活出自己,但這種自己卻又顯得非常的空泛,孤獨,且充滿著各種荒謬怪誕的現象.小說在描寫權力與身體關係的同時,更表達出現代社會中的城市人的生活模式與對於生活的想望,與失望.

     至於"雙城辭典'有沒有介入影射新政權下帶來的形變,或其他相關的意含,個人以為並不重要.因為"城"生活的形變不管是這個或那個政體都會帶來不同的權力影響,也會產生人體的各種扭曲,與社會身體的各種變形,不過作者們生活當地,自然有著由觀察當地新興的各種扭曲現象所代表的新權力所引入的變形因素所在,這是必然無誤的.

    基本上這次系列閱讀,到本書結束,以另類的魔幻風格做結,不同於以前其他寫實為主體的作品,也算是有所不同了,代表新的作家,新的觀點,新的感受,雖然還有幾本期它作者的作品,但與主題有所差異,就留待未來再看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