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和技術的競賽

  教育和技術的競賽(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Claudia Dale Goldin &  Lawrence F. Katz )

       同為Goldin的作品,“教育與技術的競賽”文本的通俗可讀性較弱,是一本以學術方法,推論與論述結構為主體的書籍,充滿著大量的統計數據,圖表,甚至包括一些經濟學上常見的方程式比如生產函數,需求與供給的變項函數,及相關的微分,對數處理,對普通的大眾讀者稱不上友善.但是它研究討論的主題依舊是與社會經濟問題息息相關.作者試圖探索一個問題,就是從大社會為主體的情況下來看,國民受教育年限與國民所得成長之間的真正關係,同時在理解前述的問題下進一步去討論為了所得增長而投入時間去接受教育,或是追求更高學歷,對於整體社會會有怎影響.

       在未閱讀本書之前,大概多數人都應該會直覺認為受教育年限與工作收入之間應該基本上呈現一個單調的正比關係,就是受教育年限越高,收入應該越多.當然這是以整個社會普遍的數據為依歸所得的概念,相比之下較少的例外個案自然難以推翻這種直觀的看法.本書的數據顯示,原則上從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來說也支持這樣的論述,直觀推論的似乎並不是太大問題.但是,卻也有人抱持相反的看法,認為國民所得增長與教育程度高低無關,比如"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的作者張夏準就認為提升教育並不能創造國家財富,他以不同國家所得的高低與其平均教育程度的對照比較推論粗略想定,但我以為這樣的推論若以講求科學證據論的學術性來看是失之武斷,且缺乏證據,且說理乏力,.本書作者Goldin在這兩個變數的關係上所興起的問題並不是以上這種簡單調函數關係而已,而是進一步的再問,如果國民的平均教育水準提高,人民普遍願意接受學校教育,對於國民所得分配有怎樣的影響?

       在一戰之後美國經濟與國際地位就已躍升為世界的帶頭大哥,當時美國高中的入學率約為三成,直到上世紀50年代左右,歐洲主要國家的高中入學率尚不到30%,同時間的美國高中入學率卻已經達70%,甚至更多的人往上挑戰進入大學就讀.美國教育與歐洲不同之處在於它採用常規培訓的方式,就是不分入學人自身智能條件的優劣好壞,只要有意願且有自有經費者就能入學.相反的,在世紀初的歐州各國,通常在國民很小的時候就採取條件式或智能式考核分流,只有達到一定標準的人才能往上進入中學,高中就讀,其中有些國家還則採用職業師徒制,那些被認為智能條件很差的小孩會被丟到職業教育系統,走技能教育的路,且一旦被分配於此路,基本上是沒有機會重回普通教育管道的,即歐洲社會普遍是一個主張精英制教育的社會.這也是為何我前面說張夏準的推論只是一種歸納法下粗略直觀,並無實據來證明.他以瑞士盧森堡等幾個歐洲國家的國所得較美國高,但其國民平均受教程度遠不如美國,便推論教育與所得無關是失之武斷之處,因為這種跨國比較既無時間與結構的比較,也不考慮各國間原先的差異,是十分缺乏共同比較基期的粗率推斷,因此推論結果與真相間的關係意義不大.Goldin在這個問題分析上純粹以美國歷年的數據為依歸,透過分析從19世紀末起到今日將逐年的美國民眾受教程度的分佈狀態,數據與經濟數據間的關係找出相關性與可能的因果關係得出她的推論.

        得出她所有推論出發的一個最原始的問題便是國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如何影響經濟與國民所得?答案在於教育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國民所得.從美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今日的整體國生產環境來看,原先的手工業,農業,小型作坊逐漸地先轉為初級型態的工廠,再由這類小工廠進到一貫化的人工流水線中大型廠房,最後成為逐步的機械化,全自動化的改良型新式工廠.,它對於員工的要求早非一成不變,從起碼需要能閱讀操作手冊,機械圖紙的員工的少量開始,工廠對於員工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與進場員工的受教程度越來越高有關.因此當有大量的高中畢業生可以充作員工取代原先中學以下或是完全不識字的員工,又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雇主當然願意雇用高中畢業生去替代後者,這便是技能勞工需求的產生,而十九世紀末起美國在許多州確立普設高中的教育革命觀念影響下,讓中學教育,高中教育成為一種普遍的國民教育,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成為有基本識字能力,能夠理解,消化複雜的作業流程的員工,這樣一來學校教育就變成了提供技能勞工的供應者.Goldin便根據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受高中教育員工與未受教育或高中以下程度員工間的勞動替代彈性,導出了一條勞動需求曲線,她再經由政府每年公佈的中學,高中畢業生數量為主體產生一條勞動供給曲線,由此便能成構成一個由高中畢業生組成的的技能勞工供需市場關係.Goldin再透過對傳統的cobb-Douglas生產函數的分析,發現生產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變化來自兩部分,一是來自"勞動時間",一是出自"勞動效率".而影響勞動效率的因素包括勞動者的所受的正規教育,在職年限,年齡,健康等因素.因此整本書的分析開始於y*(勞動生產率),與 α ×  E*,(α=alpha 表示勞動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 E*(教育生產力指數)的相關分析上,即不論是勞動收入於國民所得中的佔比提高,或是教育生產力提升都能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透過這兩個變數,我們還能算出由於教育每年為經濟成長提供的貢獻數額與份額.這就是教育與經濟成長的直接關係,代表的意思是指在技術與資本存量一定的狀態下,教育透過對勞動力的質量提升,能達到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從而提高經濟與所得,除此之外,教育對於生產力的提升增加了收入,進而帶動了對物質資本的投資並提高了資本勞動比,最終又間接再次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一支受過教育的勞動大軍將更有利於新技術與新生產流程的推廣,教育又同時有利於創新與技術的提升,進而改變生產技術,這是兩者間的雙向回饋效應,因為新技術與創新又能再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教育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可說是極其重要.但是,Goldin的發現不止於此,另一個教育與國民所得的關係,來自於對於國民所得不平等的現象的改善.

          從本書中擷取的圖2.5,圖2.9與圖8.1來說明.美國的勞動生產率與工資變動率所產生的關於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力歷年的薪資變動率分佈,我們可以發現,從上世紀初起受教育的薪資變動,或是教育回報率達到底點後,便開始下滑,從1915穩定下滑到1945年,這代表著在自19世紀末開始的一連串教育運動的回報開始衰退,更多的教育未必能產生更多增速的國民收入回報,但同時,這產生了另外一現象,就是國民所得不平等由20世紀初強盜經濟時代的極大化向下收斂,也就是它改善了收入不平等的現象,到了1950年代開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變動率開始大幅的超越了高中畢業生,這主要由於新的電力革命帶來的各種生產創新技術的出現,需要大學生勞動的殷切,與19世紀末的工廠化所需要的熟練高中生技工需求的原因基本相同,因此再次拉動了大學畢業生的薪資變動遠超高中畢業生,期間除了在1970~1980年代因為高通膨所引發的衰退導致變動率下滑外,在1990年代這樣的差距,即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間的薪資變動差距越拉越大,這是美國國民所得分不越發不平等的原因之一,參照九十分未對十分位所得的差距也同步擴大(這意思是在全國收入前百十的人與收入後百分之十的人收入相對比例),也就是説在1990年代之後一則是大學畢業與高中畢業的薪資變動差距越來越大,致使收入不平等的現象越來越劇烈,另一方面從絕對值來說,當前的薪資變動率也達到了與上世紀初相當同步的高水準,這顯示收入不平等的現象又回到如20世紀初美國那樣的極端狀態.

        此時Goldin便要追問why?是什麼造成了1990代以來美國大學畢業生薪資變動升水的狂增.這便回到了前面說過的勞動需求與供給上面.薪資的增加若非基於勞動需求的增加,便是勞動供給的減少而來,這可以分兩方面觀察,勞動需求有增加嗎?在90年代後美國的製造業逐步的外移,加上工會的力量其實工廠上需要的大學生未必增多,但是隨著服務業的興起,網路的發明,一些需要特殊處理,個體化服務應對的工作興起,確實取代了工廠對於大學畢業生的需要,但是這方面的需求增額基本上抵消了因為外包,產業外移所帶來需求減少的部分,在Goldin統計與觀察中她發現這段期間美國的大學畢業生的供給,不管是大學的錄取與實質畢業率都是下滑的,特別是應對目前美國產業所需的大學畢業生,也就是說造成1990年代以來大學畢業生薪資變動成長遠超高中畢業生的原因在於大學畢業生供給的減少,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以至推動了工資的成長,因此作者便以上述的推論同步的回溯了1915~1950年間的收入不平等收斂時期的狀態,便是在於源源不絕的高中畢業生投入市場,供給超越需求,以至於可以壓抑受過較高教育勞工的薪資變動的幅度,讓不平等不至於擴大.

         這本書中後段的部分耗費篇幅來介紹美國教育個階段,包括中學,大學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特色,優缺點,各種方面如性別,創造,技能,諸多面向的培育與發展,目的是為了導出接受教育後的勞工能有何種的能力與未來.這主要目的便是衝著這本書原發的目的而來.既然得出了造成美國今日收入不平等的原因之一在於大學畢業生的薪資變動成長遠遠高於高中畢業生,而根本的原因又在於大學畢業生供給不足,高中畢業願意選擇繼續讀大學的人正在減少,那麼從經濟不平等的角度切入看問題,就要試圖讓國家創造一個讓高中生願意選擇再花四年去讀一個大學學位甚至願意追求更高學位的求學環境,與遠景,作者花篇幅的目的其實是這樣的作用,她在呼籲與推動美國高中畢業生選擇入大學就讀,美國在這方面已經開始落後於歐洲,與部分亞洲國家.

          初見這本書書名‘教育與技術的競賽(賽跑)’必然是茫然的,其實就是技術勞工的供給與技術勞工的需求之間的賽跑.當需求與供給都等速發展的時候,國民所得平穩成長,薪資變動成長穩定,不至引發所得不平等的問題,當高技術高教育的勞動供給成長疲軟,薪資變動的差距會拉大,加大了高技能勞高的薪資升水,如此會造成所得不平等的問題,同時在這樣的不平等的問題中其實還隱藏的另一種差異現象,就是不是所有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成長皆如本書所述擁有同步升水的變動,那些容易被外包替代,或是容易被遠方他國大學畢業者拿走的工作,比如專門提供以電子化內容服務為主體的工作都屬於當前得動技術需求範疇中較為弱勢的領域,進入這樣行業的工作者即使是大學畢業生,也不能夠享有較高的薪資變動升水.那些從事根據特定的,個體的服務提供,面對面的諮詢服務等行業的工作,需要當面溝通能力的提供等的職業是現代技術勞工技能需要面的重點,也是讀者必須留意的差異.因此,教育除了提升國民收入外,還能改善國民所得得不平等,只是我們未讀本書之前,可能也想不到民眾願意接受教育,竟是能改善國民收入不平等的方式之一.

         這本書以它的結構與書寫方式來說對於普通讀者並不友善,但除卻那些經濟學上的函數及其數學處理外,也沒那麼難懂,書以實證出發,得出一個意外的現象與結論,雖然不知應用於他國分析的普遍性如何,但比起那些依據簡單歸納法得出的直觀結論,Goldin的處理是顯然相對的更具有科學與邏輯性,或許是更具有思考參照的價值.以上.

 

教育和技術的競賽

教育和技術的競賽

教育和技術的競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