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平的代價:貨幣、民主與凱因斯的一生

和平的代價:貨幣、民主與凱因斯的一生 (The Price of Peace: Money, Democracy, and the Life of John Maynard Keynes, Zachary D. Carter)

        接下來的兩本書都與經濟學家凱因斯相關,先看凱因斯的傳記"和平的代價",接著再讀凱因斯所著一本通俗性高但具代表性的作品"凡爾賽和約的經濟後果".

        "和平的代價是凱因斯的傳記,內容不少,個人就將它分成兩部分,前面的四百頁是凱因斯的生平,而通常傳記在生平寫完也就結束了,但這本後面又多花了近150頁寫凱因斯主義在他去世後對於世界的影響.第一部分沒問題,適合具有基本總體經濟學觀念的人看,但個人以為第二部分寫得不太好,作者自身的價值觀判斷在其中運作的比重太深,不太合我胃口.

        說到凱因斯,像我們這種財經,商管學院出來的凡是修過總體經濟學,或至少上過經濟學原理的人應該都知道他,但其實也不太熟悉.不熟源於兩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教科書裡涉及凱因斯所提出的觀念其實已經包含由一個個體學者及其衍生出的一個大型的學派裡的所有主張,其中還有若干不同的分支,什麼新凱因斯主義,新興凱因斯主義,許多後世冠上凱因斯之名的觀念與主張其實並非凱因斯提出,而是他的徒弟或者徒孫所創,當中有些觀念已經與凱因斯的原始主張有所不同,因而造成誤解,大家其實分不清何者才是凱因斯當年真正的主張.而這就帶出第二個因素,誤解或分不清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根本沒看過凱因斯親自寫下的作品,都是透過教科書或授課間接的接觸到他,凱因斯生前的作品不少,但真正讀過那些書的人,我猜應該只有少數需要攻讀經濟學博士或是做經濟學研究的人,甚至連讀過的人可能也未必清楚他的真正主張是什麼,原因在於不容易讀懂那些書.我學生時代就買過中文版"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但當時似乎是才剛修過經濟學原理,以致沒怎麼看懂,我就連總體經濟學也是後來因為要考研才真正的花了時間去精讀的,待要回頭找那本"一般理論"再看時,卻不知書已經丟到哪去了(這本"和平的代價"中將"一般理論"改翻成"通論",這是對岸的翻法,我還是習慣叫它"一般理論").

       凱因斯的主張說到底就是一個:政府的功能,它存在的目的是實現人民美好的生活.我下了以上的定義是綜合了本書與"一般理論"所得的綜合性結論.至於那些赤字支出,貨幣論什麼的其實都是為了實現美好生活這個目的而衍生出的調控經濟的技術功能,雖然未必就是末流,但在凱因斯眼中讓政府主導調控一個國家的經濟目的就是要追求美好生活,其他東西都只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而已.因此我們當凱因斯是經濟學者,但其實他自身對於經濟理論的觀點是有帶有強烈目的實踐性主義的,而他實際的人生也是這麼在執行的.這本傳記一開始就是從劍橋校園起頭,他急著騎車要去倫敦,因為他被授命要為剛剛發生的金融風暴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這是在1914年,當時的他遠遠的應該還沒想到自己在後世人眼中的樣子將是某些經濟理論的代名詞,因為他喜好多樣,正迷戀於哲學上的智性追求,欣賞美學,藝術,與音樂之美,"一般理論"還要到20多年後的1936才出版,彼時的他正混跡在劍橋與當時布倫斯伯里幫(Bloomsbury group)中,這個由許多文藝人士組成的人文團體成員包括如吳爾芙,斯特雷奇,格蘭特,還與羅素,維根斯坦為友,這個團體定期聚會,討論或者爭辯關於藝術,美學,文學,音樂,戲劇,甚至科學,政治上的熱門話題,或者交換對於作品,或政治發展的看法,對於凱因斯來說,這就是一種美好的生活.因此這本傳記的前半部的大多數內容都在寫凱因斯與這個團體成員彼此間的互動,往來,爭辯,與各種多元親密關係,它的目的除了呈現傳主的生平之外,其實就是藉此傳達傳主所謂的"美好生活"的真實目標與型態大概是如何的,藉由這些敘述真實的他與理論上的他相互結合,呈現出一個打破可能是受眾讀者原有對於傳主的刻板印象,它的經濟學理論並不是單純地從研究或閱讀而來,目的就是思考如何讓大多數人能過上這樣的美好生活.

       夢想雖然美好,但他出生在19世紀末,注定了他人生的主要精華時段 30歲到60歲之間正好與20世紀的兩次大戰,與夾在其中的經濟大蕭條是攸關的,偏偏這三件大事都與美好生活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本書雖取名為"和平的代價",實際上是要呈現和平能帶來的成果,美好的生活是用多少代價也值得去追求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基於實際的歷史而來,一戰結束之後簽下了凡爾賽和約,但這個和約對於戰敗國的懲罰嚴苛,尤其是關於經濟上的懲罰,限制,凱因斯當下一眼即看出那些條件對於戰敗國來說只能勉強暫時接受,恐怕很難長期的承受,甚至可能因爲戰敗國無法履約而產生出什麼不良的後果,還不如戰勝國採取較為寬鬆的賠償條件,讓戰敗國也能共榮安穩生活下去,讓他們也喘一口氣,雖然如此看起來和平的代價很高,因為戰勝國可能不能從戰敗國那裡拿回太多東西,但是在凱因斯眼裡再次戰爭的代價更高,對美好生活的實踐破壞更嚴重,這是無論如何也必須要避免的,可惜,當時和約的主事者法國,美國,甚至英國政府高層不太想聽他的,以致後來的慘痛歷史出現,法西斯興起多少與和約的嚴苛度有關.另外一個則是政府為了美好生活的和平代價,就是政府支出承應國家的投資額,他認為政府應該主動站出來支應這些投資,只有政府的投資才能創造主要的就業與需求,雖然這樣的代價很高,但是與換取而來人民普遍的和平的美好生活相比,這個代價也就相對值得的.

       而這裡就引出了一個相對重要的觀點,就是凱因斯的主張表面上看是經濟學,但實際上他是一種政治經濟學,強調的是政府功能的重要性.他認為經濟社會的就業量決定了有效需求,也就決定了消費額,但就業量又要改過來受制於消費傾向和投資量,因此在假定社會的消費傾向是一個既定的狀態下,那麼就業量的均衡水準決定於目前的投資量,但投資量取決於資本的邊際效率和利率所確立的投資誘因.影響消費傾向的客觀因素包括收入,資本價值,折現率,財政政策和預期的改變等,最主要因素是人們的消費習慣.資本邊際效率是預期收入等於該資本資產供給價格的折現率,這個定義顯示資本邊際效率完全取決於人們的主觀預期,也即人們的信心狀態.利率是由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另外流動性偏好也會影響利率.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貨幣數量的增加雖然可能預期利息率降低,但如果公眾的流動性偏好的增加大於貨幣數量的增加,則貨幣數量的增加就不會使利息率降低.因此經濟的週期性便是由於這種資本邊際效率的波動而引起,資本邊際效率取決於資本品未來收益的現時預期,但是由於預期存在不確定性,面臨的必然將是突然性與劇烈性的變動,這些變動有時在難以立即性的阻緩下,會產生許多崩潰現象,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自然會使流動性偏好急劇增加,高利率雖然可以克服投機突發的暴衝,但同時又會遏止各種合理的新投資,為了避免消費,投資出現類似以上的不確定狀態,所以需要政府出面來調控一切.政府調控的核心目標在於解決充分就業,因為設定如此才能保證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這仍是當今各國政府採取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邏輯.通常是將利率作為最主要的經濟調控工具,並最終影響到就業量和有效需求.但是請留意這些僅至於技術面的敘述,在凱因斯的主張中經濟蕭條或是下行主要是在於消費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儲蓄的錢未必都能轉換成有效率的投資,因此他的原始主張中,消費是重要因素,儲蓄通常是惡因,所以你會看到一些美國的經濟學家批評東亞國家民眾愛儲蓄不利經濟發展的說法便是由此觀念衍生而來.在他們的觀念裡,消費得越多生產的就越多,去化越快,就能促進經濟成長,當人民因為蕭條,或不景氣不願消費時,政府須帶頭支出消費,即使是赤字支出也在所不惜,高利不利債務人,有礙投資的形成,所以凱因斯主義者普遍有主張施行低利率的政策傾向,且同時可增加貨幣供給有利於經濟規模的擴張,加上民間投資的不穩,依據"和平的代價"作者的說法,凱因斯主張政府投資需佔整投資的三分之二(因為我不能找到這種說法原始出處,只能引用依據本書作者所言),這些種種措施都表示著,凱因斯的經濟主張中政府在其中所佔有的調控與參與的角色份量極大,依據本書的說法凱因斯的經濟學應該是一種"自由社會主義",意思是它雖然接受自由主義,經濟自由的主張,但是也強調它的分配結果,所以政府在其中必須扮演重要功能,且遠比人們以為的要多要大得多,一方面需要主動的大量維持投資成長,主動支出消費,另一面也強調它的均等性,社會福利,所以有強烈的左派意涵在其中,但它又不是馬克思主義主張者的那種強迫式均等主義,唯最重要是強調政府的絕對調控功能不能讓市場功能獨大.

     個人對於本書的第二部分,即敘述凱因斯過世後美國那些學界,政界如何施行凱因斯經濟主張的寫法有點意見.首先作者很明顯的知道了不論是完全放任或是絕對政府調控的經濟主張都是極端在實務上不可能長期存在的一種理論制度,不管哪種一種主張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必然是調和另一種往中間靠攏.但是若要明確的說明何者是進步,何者是自由,何者是保守,恐怕人言人殊,這是目前沒有界定標準下的一種結果,在作者的分類下,二戰之後的美國,除了柯林頓經濟政策完全不包括施行凱因斯主義外,其他美國總統的經濟政策中多少全都是凱因斯主張的實踐,即使被認為傳說中的小政府主義雷根經濟學,在作者的筆下也是屬於凱因斯主義的實踐,我想關竅可能在於柯林頓政府是主張財政樽節且平衡運算達成,而雷根的支出面經濟學在他眼中就是凱因斯主張中的政府支出與投資佔全國投資額大份額的一種形變,但是這種說法與普遍的認知頗不相同,且恐怕當事者的經濟政策制定者也未必同意就是了,所以我才說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充滿著作者的價值判斷來分類,可能會顛覆讀者原先的認知,或是提供一條新思路,但也可能形成擾亂,是優點也是缺點.

      本書對於凱因斯生前關於美好生活實踐的部分有了相當詳細的敘述,包括他的交友,婚姻,與藝術,音樂,美學,哲學上的發展與著作.更重要的一個重點是凱因斯曾經在英國政府長期任職,對於戰後和約的看法與在政策形成過程中的角色,對於美國大蕭條,與新政經濟的看法,影響,與介入,本書都有明白的說明,至於與英美主要的政治人物,從總統,首相,到財政大臣,主要銀行家的往來更是本書中的看點.畢竟凱因斯不是以單純的學術人姿態出現在人世間,他實際影響過英美的經濟制度與政策,甚至生命的最後還要去參加布列頓森林會議,涉及到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關係的制定,及其與全球經貿有關的問題,與今日單純地以學術之名留在教科書上的形象可是有相當的差別,至於對他經濟主張的優劣或缺失還是疑問等看法,不是看傳記的主要目標,也就不在此討論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