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

 

   接下來兩本書從類型跟作者原沒有任何交集,不過看過後覺得湊巧,它們顯示出兩種不同的時空與人生起落,形成對比,這一本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散文集,下一本夢醒子寫的是一個橫跨清末到民國的舉人的生活.王小波是個經歷文革虛耗十年的青年,他這本文集是重回校園接受知識科學與出國洗禮後,對當時或文革時期社會現象的觀點與個人價值觀,從封閉受限到開放衝擊中產生的批判與樂觀;相對於此,夢醒子寫的是一個兩次殿試落榜的舉人,滿腔的抱負在科舉制度取消,王朝終結後,面對新時代新觀念新結構下的身心艱困,機緣湊巧下剛好接著讀兩本無關係的書籍,卻出了非常明顯的對照,也算是有趣,對應於當下迷茫巨大變化的蒙昧者也是一段可以思考的歷史過程,他們所顯示的正是一種轉型的痛苦與問題,一個陷在傳統的儒家典籍教義道德束縛中,另一個致力要打破前者所堅持的那種傳統價值體系,兩者一較恰成對比,兩個時代不同的知識份子.

 

   多數代表什麼?大多數又是什麼?大多數時候不太清楚,可能我們也屬於其中,多數人沒有話語權,因為沒有權力,當然是意見指導上的,這篇沉默的大多數只是王小波散文中的一篇,是代表性的,這簡單文字反射的很大,我原以為是某種意思,看過後卻想著另一層意思,把時空擴大到他那個世代空白的十年,也能說得通,想著原來批判可以這樣寫,不用罵人,真的不用罵人,不用激烈狂暴劍峰直指,也不用現在那種網路酸言,而是一句一句的簡單,我一向認為說理強的人寫小說一定失敗,說教過多沒有意義,而小說寫得好的人想講理時卻往往沒有道理只有偏見跟個人價值,但這本散文卻比想像中的好,作者是以小說成名,書中也未必每一篇都好,他對文革與傳統價值批判的方式,力度都很有個人風格,但是對於世事的了解過淺,對於外來文化評價存留表象渾沌,過度停留在知識份子自我設限窄小範圍中,對通俗文藝沒太多同理心,書中還有幾篇寫的是書評,而那些書讀者未必讀過,自然也不理解王小波的評論了,但如他文中引用傅科所說:寫作的目的是改變自我.如果閱讀也該有這種效果,那麼這本書的效果就是雙方的.

 

   雖然王小波只活了四十幾年,可這對他未必完全的壞的,畢竟1997年到今天時空變化大,不如已意的事更多,特別是作家,在商業包裝下,真實的形象往往與文字印象不一致,畢竟假名士,假君子,假知識份子,假清高德主義被戳破的作家也不少,一個人在他盛日之時去世,也許恰好能維持住那個形象,以他這本書中為王朔文風可能走向通俗的擔憂,從現在來看猜測是命中的,本地人未必看過王朔早期的等待,過把癮,海馬歌舞廳等作品,但是他近年的非誠勿擾,私人訂制這種通俗電影作品應該是很難入王小波眼中,而這正是時代變遷可能的現象,如果再看一下去年福布斯作家榜前60名版稅收入在100萬RMB以上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通俗性的作品的創作人,像王小波這種自認堅持玩純文學的恐怕會更不理解究竟什麼是話語權?什麼又是大多數?更可能的他自己就是位通俗作家,只是他一直被自己知識份子的認同蒙庇,以為自己不同於別人,也可能那些都是商業操作的表象而已,但是作者的筆觸即使在寫過去插隊的艱辛,也不帶有太多負面評價,他只是用那特有的黑色幽默來寫出對遮住陽光烏雲的不解與困惑,寫出他的樂觀,也不否認在那種極端時代裡為生存必需配合集體作為的行為,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連想自外於群體的權力都沒有的時代裡,留下經驗的印記,因此在這本集子中主要內容有三種面,一是對於制度與政治的暗諷,套句現在還常見的詞"國情不同",這類對於文革,領導人,大躍進等歷史的批評寫的很隱誨,有時要看到完結才知道寫的是什麼,其二是對於當時知識份子的批判,寫對於知識份子迷戀吹捧傳統儒家典籍的不解與嘲諷,其三是對於某些中國文藝作品或作者的評論論,因為時空差異,顯然較為冷僻,是這本集子較弱之處.當然從今天的角度,以上這些題材難免過時,同樣題材的作品早已充斥,與1990年代相比早不可容日而語,但就做為一個時代的記錄,這本散文仍有別人不可取代之處,而那就是作者王小波本人.

 

    套句書中寫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換言之,那些能把話說出來的人都稱不上弱勢群體,話語權越大,就越不弱勢,而多數人沉默,因為沒有話語的影響力,我私以為作者有那種代人發言的企圖,當然是代表沉默的大多數,寫一種曾經,一種可能,一種真相,當然這又是一種知識份子的行為投射,雖然我不認同這種角色的價值,也不認為作家該發展成這種形象,但是也許這一切也是我被商業包裝給迷惑了,真實的作者該是怎樣,不如就從文字裡去找就好.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