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榜題名之後:大學生出路分化之謎

金榜題名之後:大學生出路分化之謎(鄭雅君)

        "金榜題名之後"原是一本學術作品.學術的東西常令人感到枯燥,艱澀,且脫離真實社會情境,這一本基本也符合這樣的刻板印象,但它有一個值得關注閱讀的題目,並得出了一些粗略的答案方向,適合剛入大學的人去翻閱一下.那這本書寫什麼呢?它寫同樣都是進入精英大學,經過四年大學教育與環境的薰陶訓練之後,在畢業找尋出路時,卻是有人歡喜,堅定,直達選擇目標,因此滿意自己的大學生活與其間的經歷種種,但也有人迷茫,不知所以,總是被動的在跟隨他人,落在了不確定,致使最終畢業出路的選擇上陷入不滿意的,甚至失落的情境,本書就是在探尋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金榜題名之後"是以統計調查的方式,在北京清華大學,與上海復旦大學中找尋一些學生為樣本,這些樣本分別來自不同省市地區,有不同的家庭經濟水準,父母職業等等分別,依據這些學生出身的背景將他們分為來自優勢家庭的學生,與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兩大類,後經由訪談,來看看在精英大學四年的生活與學業薰陶經驗後,對他們面臨畢業後考量是繼續讀研,出國留學,或直接工作,工作類型問題的生涯選擇與安排上有沒有什麼異同,影響的是什麼?又是透過什麼路徑來影響的,他們個人最終對於這樣的大學生活所造成的後續生涯選擇結果是滿意還是失望?有沒有達到最初錄取時所選就讀科系的願望期許?那些來自北上廣優勢家庭的學生,父母可能經商,也可能是大學教授,或是私企高管,與來自中國西部大山裡弱勢家庭的學生,父母可能從事勞動,務農,小鄉鎮的作坊,小店舖業主等種種差異.在面對兩大都會中精英大學校園生活的感受肯定是不同,這些不同的感受是受出身差異的影響,之後如何的影響了不同出身的學生畢業後的生涯選擇,大學校園生活中有哪些扭曲個人主動順勢最終選擇出路的潛藏因素,而對比之下所出現的相對弱勢學生要如何改變自身才能避免陷入被周遭環境所創生造成的扭曲選擇的狀態,而找到一個較好亦令自己滿意的畢業出路.

         看到優勢家庭與弱勢家庭之分別,稍微有些概念的人應該會猜到作者要用的就是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文化資本與文化生產的概念.個人過去已經讀過幾本相關的布迪厄的作品.從中我們知道關於文化資本有幾個概念需要粗略理解,但是關於文化資本的解釋稍嫌學術繞口,大概是說人的出身的不同會因此擁有不同的文化資本,而大學作為一個文化再生產的場域(field),不同文化資本的學生帶著各自不同的慣習(habitus)加入,透過這個新的再生產機制會產生新的結果.表面上看,既然所有的人都接受相同的精英大學教育,有相同環境,最終應該必須產出相同的結果.但實際上,因為樣本原先所持有的文化資本的不同,即使經過相同的再生產過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而通常這個結果差異往往就是他們之間原先文化資本差異所產生的,布迪厄提出關於高等教育文化資本內容相關的分析的目的原先是為了揭露指出其中隱藏的不平等現象,其中存在著權力與階級差異問題在其中,這個觀念被作者引用到了這本書中.

         用更白話的方式來解釋文化資本.一個出身中國西部山區小鄉鎮,小縣城,父母務農或出外到沿海地區打工的學生,他雖然可以透過小鎮做題家的方式刻苦努力的考進清華,復旦,他可能同時與城市出身學生擁有一樣,甚至更佳的智商天賦,但是在大學這個場域的生活裡可不是只有做題比賽,還有更多關於物質的,社交的,互動的,文化的等超出個人範疇的相關活動,與生活常識範疇,要精通這些活動需要的文化資產往往與那些出身西部或鄉村弱勢家庭的學生所擁有的視見,慣習,能力是大不相同,甚至可能因此對小鎮來的做題家帶來新的心理衝擊.比如出身自城市中產以上甚至富裕家庭的學生可能一身名牌,消費花錢的考慮點通常是喜歡與否,舒適與否,而非價格多少與否,由此產生的品味慣習,選擇,行為都讓那些鄉村來的學生感到驚奇,也可能因此逐漸地產生失落或自卑.還有如對於外界資訊的接觸處理上,相對見多識廣的城市學生,農村子弟可能會在課業外的實習選擇,考研準備,出國資訊等的探求上在時序落後,加上對自身不理解,而造成潛在隱形選擇上的落後出發.

         來自鄉村弱勢家庭的學生因為是靠著相當的努力才能突破城鎮省界的關卡進入都會精英大學,所以很容易的陷入深信個人努力多寡才是創造未來前途的最大動能這樣的誤區,掉進績優主義的陷阱中,而這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們在大學活動中參與缺失的文化障礙.底層文化資本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部分人深信努力再努力便能達標的思維,所以他們可能看不見這世界上有些事情的演進狀態並不全是如此的,尤其是那西些與名利相關的事物上.其次,一個經過三年努力進入大學的學生,他對未來的想法,可能因為加入新的場域而變得惶惶模糊,這可能是因為並沒有人告訴他進入大學後該藥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於是他便習慣的以在高中時期那套生活的結構與觀念在新的場域中繼續沿用.這兩種狀態綜合的結果是這些來自鄉村或貧困地區的學生,一方面可能並沒有深思過大學除了追求知識外,還是是一個人邁向或進入社會前的一個綜合前沿地帶,在這裡除了學業外,可能還存在這一些關於對社會化習性的學習文化資源需要去理解,接觸,或者適應.但通常這類的社會化習性與績優主義的思想是衝突的,這種衝突下,弱勢家庭出身的學生容易掉進一種道德範式裡,他們可能會開始看不慣基於目的導向帶有投機性的行為,比如說為了gpa而選修容易給高分的課,而求取高gpa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未來直升碩士申請,或是未來的留學需要,來自農村弱勢家庭的學生可能認為學習就是要學那些紮實有難度的課程.又比如可能會有人是基於已選定未來其職的需求,而將課業放在一邊,將大多數的時間放在校外實習,與課外磨練上.而弱勢學生則比較重視傳統的學業部分,他們以為別人是疏懶了,卻不知道別人可能只是清楚畢業後主要目標是就業不升學了,所以成績低空過即可,培養人脈與主業追求才是首選.小鎮文化農工家庭所生的道德範式嚴重的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空間,甚至因此與那些看似功利選擇為上的學生涇渭分明,不易結交相伴,因此,雖然這些弱勢學生也經常加入學校社團當上幹部,也參與各種與課外活動,參與社會性公益或者去私企實習,但是受制於他們先天的文化資源,他們做這些事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在這麼做,而不是出於某種個人自主山逞有規劃目的需求.

         作者在本書中揭示了基於於家庭社會經濟背景的習性是如何塑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組織大學生活的實踐圖式.一種稱為"目標掌控模式",一種則是"直覺依賴模式",兩種行為模式的學生.她經由訪談調查後系統性分析了兩種模式下學生是如何遵循各自的邏輯安排自己的校園時間與精力.作者的研究將文化理解為個人和集體在日常生活中共享的,慣常使用的表意與實踐圖式,社會意識形態,傳統和常識構成的社會思潮是形成這些圖式的原料.使人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下無需深思熟慮即可知道如何恰當地行事.透過對布迪厄文化資本,慣習,場域的理解,我們知道內在化於身體的結構總是為某些文化工具的獲得提供了固有範圍,所以特定文化工具的可及性和掌握熟練程度總是依習性結構的不同而有著系統性的差異.可以說作者得出的兩種上大學的模式正是不同階層在看待大學和組織大學生活上所運用的兩套典型的"文化工具箱".其中"直覺依賴模式"實際上與當前精英大對學生文化技能的隱性要求不相符合,這使得他們常常在渾然不覺之中錯失利用名校資源為職業前景做準備的良機.用比喻來說,如果將上大學比喻為一個迷宮尋寶的遊戲,屬於"目標掌控模式"的大學生就好比是手持迷宮地圖事先已經做好路線規劃的一類參賽者,而"直覺依賴模式"下的學生從未見過迷宮的地圖,對其中隱含的規則也不甚了,更談不上提前規劃路線,因而更可能在迷宮裡面繞彎子.當然這些歸類方式並不總是一成不變,但總體來說寒門學子與弱勢家庭學生完全突破文化障礙的機會仍然比較小.

         透過在本書中揭露的個案訪談內容,確實透露了以上兩種學生的分類模式,那種被歸類於目標掌控模式下的學生,若不是一進大學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未來要走什麼路,就是至少知道如何在試誤的過程中找到自身優勢與期望的路徑選擇,這往往是因為他們的家庭早就提供了他們對於規劃未來前途路徑選擇上的文化優勢,比如知道所學科系的詳盡最有利就業出路,提供他們出國學的資金心理優勢,提供他們課外實習,人脈建立的管道與資訊,或者家庭所帶來的這些資訊本身就建立了學生自主探求找尋管道的意願以及能力,所以這類學生往往清楚自己的目標,想要求高gpa,就設定哪些可以獲取目標的課程,或建立與哪些老師的經常性關係.但是那些直覺依賴模式下的學生,往往資訊落後,或幾本沒有,至於交流管道更付之闕如,這是因為他們的家庭,父母職業根本不可能提供他們關於這些的訊息,更有可能這些弱勢學生本身就是家族裡第一個唸大學的人,毫無任何前代的經驗可以提供參考,以至於他們只能隨波逐流,許多人臨到大三還沒有決定未來出路的選擇目標,往往是看到別人保研,自己也想參與,卻發現別人早在大一大二就修了許多營養學分獲取高gpa而自己無法與其競爭,想考研又不知自己是否要延續專業還是換個領域,比起早有考研目標的人又有了起步晚的劣勢,而想找工作卻發現別人早就有外企實習經歷,結果陷入了樣樣不順的狀態,更有些學生因為剛進大學時聽別人說成績不重要,一開始就放棄的對於課業成績的絕對自我要求,而選擇在多元生活中沈浮.這與目標掌控模式導向的學生家長通常都是大學,或是碩博學歷能提供子女建議如何規劃或選擇大不相同.因此當別的學生目標明確的修習營養學分,接近教授建立關係,很可能寒門子弟反而不屑這樣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的道德範式裡看不起這種帶著巴結味道的投機作為.而正是這種文化工具箱的缺失讓他們失去了看到別人行為中可能隱藏的目標設定的優勢之處.

           那是不是注定優勢家庭出身的學生一定是目標掌控明確不會發生走上迷失歧路,而弱勢家庭的學生必然迷惘?當然不是,事實上在以上的兩種模式下各自仍有再分化,屬於"目標掌控模式"下的學生可以在分為"機會主義者","自主驅動者"兩類,而"直覺依賴模式"則可以再分為"迷失無從者"與"價值歸順者"兩類.雖然都來自優勢家庭背景,同樣深諳大學與勞動市場的遊戲規則,也習慣於圍繞生涯目標來組織學業與社會性投入,但這些人中在價值信念上有著關鍵的區別,"機會主義者"雖然有很強的目標意識,卻沒有深入地內化一個邏輯自洽的價值圖式,也就是說這類人關於自己的人生觀追求是否設定基於國家,家庭,或者個人目標為主體出發不是太明確,"機會主義者"的目標很大程序上是工具性的,而非指向一個對行動者有意義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說"機會主義者"往往欠缺設定自己的出路要對國家,社會或家庭貢獻上的高度連結,更多時候"機會主義者"追尋目標的動力是基於個人,因此也就容易受制於金錢報酬利益考量,所以將生涯目標定位在能獲得盡可能多的工具性利益包括錢,權力的職業上.而"自主驅動者"則往往有一個自主規劃的生涯追求,可能是理想性較高的,通常也是有益於國家的,或者有益於家庭,社會追求的,他們的選擇不像機會主義者那麼容易預見,而是取決於他們自身的意義感設定,比如強烈的為社會服務的認定感.

          來自劣勢的家庭背景面臨目標失焦和策略不足的文化障礙,但二者因為意義感驅動力的不同也有關鍵上區別."價值歸順者"雖然缺乏目標意識,卻相對比較順服學校提供的正式教育,因而在校園環境的薰陶中內化了學校所傳輸的理想信念,也就是相信家國理想,社會價值的圖式.並且出於該理想選擇了相應的出路.而'"迷失無從者"在各種價值取向之間而往往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舉棋不定,最終陷入被動局面."機會主義者"為自己博取能力範圍內盡可能高待遇的職業,不談理想,不談情懷,而"自主驅動者"則往往能夠實現自主設定的職業或升學目標,談的就是自我實現,"自主驅動者"目標通常具有相當高的門檻和精英性質.至於"價值歸順者"雖然無力建構自我的目標實踐,因為文化資本的短缺,習性的錯置,致使他們只能追隨學校教育對國民感知,思想與行為建立的影響,他們往往隨著主流價值去考研考公,進入學術,或去當公務員.至於"迷失無從者"往往對這些建構價值的核心沒有太多堅持的信仰,同時又缺乏對大學與職場內部常識與規則的認識,以至於一開始因為家庭影響的不知所以的迷失感一路的由大一發展到大三,等到別人都在往目標邁進時,他就只能被迫跟隨,卻因為缺乏別人前期的準備,而經常性的落入失敗的路徑.

        那弱勢家庭學生或寒門子弟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陷入"迷失無從者"的窘態?第一步就是意識到自己所經歷的困境並非自身的能力或性格缺陷所引起,是個有規律可循的社會事實.雖然看似是個人的體驗,卻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是正常的,也是在一定範圍內具有普遍性的.而後要在這樣認知上做好突破文化障礙的準備,此時需要強化自我信念,告訴自己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去挑戰自身習以為常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接受那些總是不假思索就拒絕的觀念和事物,亦步亦趨大可不必,但全盤拒斥也不可取.即便是拒斥,也要經過反思程序再決定拒絕.對於那些自己看不慣又似乎很有功效的做法可以先自己反思自己看不慣的緣由是否站得住腳,而後仔細思索一番令該做法有功效的機制是否合理,然後再決定是否批判性地接受這一做法.突破文化障礙的第三點是對新場域文化及遊戲規則的廣泛了解與學習.名校的新環境讓人有很多機會去見識其他人習以為常的那些觀念和做法,去盡可能廣泛地接觸新觀念和新做法,和更廣泛的人群,特別是與自己背景不同的同學溝通交流.在逐步做好準備擁抱新社交圈和場域文化的同時,也要注意銜接好舊有的社交關係和原本對自我的認識,從而緩解習性的裂化帶來的撕裂感.最後,在即將跨越文化障礙的階段,家庭弱勢學子可以試著去欣賞自己的原生文化,並意識到和發揮好自己的文化認同和過渡經驗帶來的獨特優勢,與自身的背景限制達成和解.

          這本書雖有它的缺陷性,比如它的樣本數太小,透過受訪者自我評估缺乏客觀的選擇滿意標準,個體條件的區分雖不致大錯但依舊失之武斷等等.但以兩所精英大學學生抽樣為依據所做的粗略分類分析研判出那些在畢業出路選擇上迷茫失落的學生,及其背後成因,確實能提供給即將加入大學就讀的學生一個預示,與兩校精英學生相較,其他學生程度更一般化的校園中所生產的"迷失無從者"應該是佔據了大部分的比例,因此也該是這本書所提供建議的主要目標對象.可惜這是本學術讀物,又是簡體的,應該是不會進入國內的.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