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在監控你:史諾登揭密(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Glenn Greenwald)
如果人們走出一家商店,門上的防盜鈴開始作響,而店員要求搜查隨身的包包,你會讓他搜查嗎?該讓他搜查嗎? 其實有越來越多人拒絕這種非法搜查,但是不少人依舊認為如果搜查能證明清白,並無不可,在清白與人身自由的選擇上,他們認為前者的價值對他個人更有意義.同理,在國家安全與非法監控逮捕之間,可能很多人認為國家安全應該放在前面,並不介意國家對於某些個人活動的監控,而這正是這本書所探討的問題之一,如果政府對於個人的監控涵蓋到蒐集所有電子郵件,所有網站瀏覽記錄,所有網路聊天紀錄,所有電話通訊紀錄,且不分對象的將全民都纳入監控中,甚至直接進入Goolge,Yahoo,Facebook,AT&T的機房接收所有紀錄,或者乾脆在Router設備商的產品上直接安裝後門,以至於屬於一個人所有資訊的電磁資訊沒有一條不被監控,且任由政府取得,你還會同意國家安全壓過一切的價值認定嗎?甚至於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有能力監控取得不是美國人所有的電磁紀錄,你也同意嗎?
Edward Joseph Snowden事件在國際主流社會引起注意沸沸揚揚,不過本地似乎沒太多人在意,最多當作一個洩漏國家機密被追殺的人,當成小說電影八卦事件,沒有太多人真的重視事件的根本問題,就是國家對於人民的監控到底該到什麼程度,Snowden是美國人卻跑到俄羅斯尋求政治庇護,從一個被認為最自由的國家跑去尋求一個威權國家保護,卻只是因為他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非法全面的監控存取全民的電磁電話紀錄,顯然相當諷刺. 畢竟美國一直被認為相對自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無法比較,任何沒有法源依據的事都不被預期會被美國政府執行,但Snowden卻戳破這張假面具,他的揭密顯示美國與被認為相對極端控制的俄羅斯與中國沒有太多差異,長期對他的人民實行全面監控,甚至擴及到監控外國人,連台灣駐紐約商務辦事處的電腦畫面紀錄都已被擷取存在美國國安局的監控設備上,這種十足歐威爾式的監控方式與能力應該是沒有其他國家能與之相比,Snowden被美國政府追殺顯示的是國家安全與個人自由間的問題,本書作者Glenn Greenwald做為一名記者因為直接採訪Snowden報導了國安局這些非法監控作為,卻同樣被冠以涉嫌間諜洩漏國家機密妨害國家安全而有被美國政府逮捕的可能,這顯示本書所欲揭示另一個問題,就是當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間陷入兩難的困境下,何者為先該如何取捨的問題.
以上是這本書的梗概,若要談深刻的,當然絕對不會只是看萬惡美帝的醜事,也沒有必要牽扯到非美國家,畢竟總是要給個體有些自我體會,所以一直到書末這段 "不構成挑戰的人很少被高壓措施鎖定為對象,而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可以說服自己,高壓並不存在,但是社會自由與否的真正尺度,在於對待異議份子及其它邊緣團體的方式,不是取決於對待忠貞份子的方式,即使在全世界最惡劣的暴政之下,忠誠的支持者也不會受到國家權力的虐待".才覺得有點書的意思,我以為這裡稱為異議份子或邊緣團體的不是一種固定的角色,在美國或類似的高度兩黨政治結構下,個體的觀點也不總是居於主流或掌權者,很可能就在某些情況下變成邊緣團體,所以人們真正該思索的是當自己如何對待異議份子與邊緣團體,反而不是當他們身居邊源團體與異議份子時的主張,因為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忠誠的對象不同形成荒謬的自我思想背叛,而對自己的雙重標準與態度毫無自知才是真正問題所在,居於弱勢時是一種主張,但成了當權者就變成另一種臉孔,而這點恰好能顯出書的另一個觀點,客觀的假面,Greenwald指出了新聞教育或新文記者長期以來認為的客觀根本就是錯誤的,或虛偽的,Greenwald認為新聞是難脫主觀的立場與角色,因此人們不可能躲開新聞中的主觀意識,新聞工作者也不可能自以為的客觀就是客觀,事實上早就虛假的定義給蒙蔽了,但這並不是問題,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明知自己的主觀目的性卻標榜客觀性的誇張演出,而恰恰觀眾願意為這種演出買單,並沒有太多人在意主觀性甚至到了新聞成了相聲演出,說書的拿塊板子就當起演員來自創台詞,但整個社會並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起碼那些最喜標榜客觀公正的新聞教育高層都未置一辭,原因無非那些演出正是這些居高位教授者的忠誠支持者,他們原始的主觀立場一致,卻假裝沒看見或當這種演出是客觀,而這一舉破了新聞與新聞教育兩者的虛偽,這恰恰點出一個沒有人說出的真相,就是所謂的獨立媒體並沒有他們自為的如此獨立,也沒有自以為的客觀,檢定一個媒體是否具有他們自我宣稱的獨立性客觀性,反而要看他們在不同黨派執政下的報導立場,但只要一檢測,就會發現他們所言站不住腳,因此我們雖然出了許多自稱獨立媒體卻依然跟新聞獨立議題毫無關係的所在,也是我看到本地有人自稱獨立媒體者卻感到可笑一樣,個人認為這書的後半部談了許多枯燥的論點,卻也是較能啟發個人自我警醒的所在.
這書前半部寫了Greenwald與Snowden接觸採訪的經過,雖然有趣,但對Snowden實際竊取資料的過程所述不多,估計也是為不想模糊書的焦點,因此缺少了點曲折,對於愛國主義與個人自由權橫選擇的論述恐怕並不容易打動一般人,畢竟這個世界願意接受這種監控的還是大有人在,但是隨著網路發展與人們生活已幾近無法分離,這種竊取電磁記錄的也不會全自官方,對於網路資料的保護,仍然是重要的問題,至於對國家監控該如何看待,恐怕不是一個事件,一本書能改變什麼的.畢竟對於自由的需求,大多數人未必真的有概念.以上.
以下是Snowden的採訪片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