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Roger Crowley)
川普剛簽發對伊斯蘭七國的簽證禁令.從當下看,它只是美國對伊斯蘭教徒恐攻防範的方式之一.從新世紀來說,當代人當年是從電視直播中看到911的飛機衝撞大樓,自然會有一種預設的立場,上千人的死亡與焚毀銷融的建物殘骸,以致誰比較恐怖誰又是暴徒似乎是一目了然.不過如果將時間拉長,伊斯蘭教徒與西方世界的恩怨,紛爭就不是有畫面就有真相這麼容易判斷,憑藉閱讀歷史能夠拼湊出一些所謂的真相,不過往往也是雙方各說各話,隱藏想要的隱藏,其中大概唯一可以確定的這些戰爭或恐攻都是極度血腥的.
海洋帝國所述正是一段伊斯蘭教徒與天主教徒的對抗.時序是從1520到1580約60年的時間.從更長的時間來看,兩教的衝突可以拉遠至十字軍東征甚至更久前,幾次十字軍東征最後的結果是西方沒能解決問題,反而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攻下伊斯坦堡,從那之後這個新帝國的疆域更企圖往中歐與西歐進發,在政教一元化下,帝國統治者的目光自然是看向羅馬.那不但意味著帝國權力的擴張,也代表著宗教上的勝利,因此當陸地上的進攻在貝爾格勒前進受阻後,另一條前進的思路被打開,就是從海上進發前進義大利.這本書所談的歷史就是這段期間內,兩個主要勢力在地中海上勢力的爭奪,以及所發生的幾個重要戰役.主要勢力之一在東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在西方則是哈布斯堡家族所掌控的西班牙王國為主體.在東方的政教合一領袖是蘇萊曼大帝與塞利姆二世,在西方則是西班牙王國的查理五世與腓力二世.60年的海戰爭奪中互有輸贏,最終在1571年10月的勒班陀海戰中,西方神聖聯盟的艦隊僅花了四小時就消滅了土耳其槳帆船隊4萬人,讓土耳其元氣大傷,其後雖然仍試圖從海上侵擾西方,但終因財政不濟,不得不於1580年與西班牙簽訂合約.從那之後地中海的勢力疆界固定,蘇丹重新將重心放在陸上進攻,而西班牙則轉將目光放在來自更西邊的挑戰上.當然除了兩大強權外,這段歷史還牽涉到幾個必須在朗大強權夾縫中生的威尼斯共和國,即與西班牙有所衝突的法國,以及在背後以金錢支持神聖聯盟的天主教廷與教宗.
若單從還是技術來看,伊斯蘭教是阿拉伯遊牧部族從沙漠中發跡的,對他們來說海洋是異境.即便發源自中亞的大草原奧圖曼土耳其也是遊牧民族.這些游牧部落花了上百年時間的遷徙才到達地中海,他們缺少航行的經驗.剛開始他們完全依賴潛伏於地中海沿海灣岸及島嶼上的海盜替他們打海戰.在土耳其蘇丹心中從來不曾看重海軍以及航海技術.當時的槳帆船隊需要特殊的基礎設施資源和造船技術,這些不可能一蹴而就.相比之下,義大利東面的威尼斯共和國和哈布斯堡王朝主掌的西班牙王國都有較豐富的資源,並且有長時間期航海技術發展.加上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是分散不相連的,必須依靠船艦才能維持彼此聯繫,所以控制地中海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隨著疆域擴張,土耳其利用了轄下希臘人的海洋經驗來發展自己的船隊,同時依靠北非沿海的海盜切斷西班牙王國與他在北非間的各處領地的補給路線.加上當時海上戰爭充滿了相對較大的機遇性,因此自紅鬍子海盜巴巴里薩被納入鄂圖曼帝國的正規海軍之後,它們也發展出了足以在地中海上與西班牙或威尼斯槳帆船隊害戰的實力.所以,當土耳其掌握了東地中海,歐洲強權自然也有了危機意識,東西兩邊的碰撞,最終促成了對於地中海中線島嶼馬爾他的爭奪,基督教徒經過艱苦的守勢終於讓土耳其人吃鱉退回,保住了土耳其更向義大利進擊的夢想.此處受挫之後,土耳其將眼光轉向威尼斯佔領的賽普勒斯,且記起了在馬爾他讓敵人搶先佔領陣地後高地的優勢的錯誤,搶先佔領島上的首府高地再一舉消滅的臨海城鎮威尼斯部隊,也因此能進而航向威尼斯瀉湖對其城池造成威脅,使得西方神聖聯盟不得不暫時放下彼此的算計,而有了後來的樂班陀勝利.
幾個有意義的點.首先是關於政治與制度.交戰的雙方,一邊是政教合一集大權於一身的蘇丹所統領的土耳其,另一邊則是政教分離,由西班牙國王主導結合的神聖聯盟,但聯盟成員彼此相互猜忌並各有私心利益考量.聯盟中腓力二世畏戰寧以保留海軍實力同時從教宗那邊騙取軍費支援,所以總是秘密要求海軍主將要留心艦隊實力的保留,而威尼斯人長期在西班牙與土耳其間謀取生存的空間所以總是首鼠兩端,行為反覆沒有忠誠度,因此共同的軍事行動中往往是能拖延就拖延.能自保就自保,完全展現不出因維聯合帶來的力量增強.相反的,土而其這邊雖然蘇丹令出必行,但他不是實際的將領,又不遠赴戰場,底下的幾為出征將領為了各自的仕途發展都有看別人戰敗出糗的心態,所以儘管這60年間有許多慘烈的戰役,但實際上不是顯出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就是無誠心的合作導致徒勞的出征.
其次是當時尚非動力時代,所有的槳帆戰船出征全靠人力划動,雙方的划船水手幾乎都是取自從對方擄獲的奴隸,從Crowley的敘述來看,當時的海戰顯出特別殘酷,一旦船沈了,無人能倖免,因為所有的划船奴隸都被鐵鍊鎖在固定的位置上,完全不可能離開,勒班陀一役中,四小時死了四萬人,這種死亡速率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被趕上.相對的因為當時製炮的技術與武器裝備還不夠先進,火跑得射距短準度差,只要一炮沒打中就幾乎沒機會開第二炮,所以最後還是得拚近身搏鬥或靠傳統弓箭,所以可以想見要在四小時內殲滅四萬人,那種屠殺拚搏的激烈程度實在是超乎想像.
這本書是作者Crowley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二,內容生動且具通俗性,戰事的畫面很立體,譯文不錯,應該是值得一讀的,可惜似乎沒有影視作品可看.等系列的另外兩部是"一四五三: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與"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出版應該也會找來補齊吧.以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