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

The Sovereign Individual:Maste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Information Age(  James Dale Davidson  &  William Rees-Mogg)

          "The Soveregin Individual"直譯為"主權個人",這名詞看來頗為怪異,但是若以"主權國家"這個名詞來思考,這個直譯就容易理解了,以個人替代國家為政權主體的意思,

          這是一本舊書,屬於預言書籍,最早在1997年出版,其後在1999,2020年都再版,這裡指的是它的原文版.期間未曾受中文出版商青睞,截至目前為止,兩岸都未曾有過譯本.我會知道這本書應該是源於Peter Theil在他的傳記中不只一次提到它.這本書預言的是21世紀的主要國家的主權將會由政治形成的集體降轉個人的手中,更明白的說就是未來世界將由具備技術能力的個體強者所掌控,國家的地位將降低,而過去幾十個世紀人類世界創造形成的傳統政治權力結構,包括經濟金融模式,民族國家的組成都將被取締轉弱,甚至於消失,這應該也是本書會取為"The Sovereign Individual"的原因,簡單的直譯:"主權個人",即個人主權的升起與國家主權的下放.除此之外,它同時預言21世紀的未來將是網路數位世界,數字貨幣,數位經濟興起,及個人自我所有權主張將成為主流.由它強調個體權利與弱化政府,及去中心化,民主民粹化主張的特色,敏感的人應該可以猜出這絕對屬於右派思想繁衍出的一部分.

         Netflex 上的丹麥劇"權力的堡壘"(Borgen Power and Glory)的劇情是由幾個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本身權力結構就弱勢不穩,加上格陵蘭突然發現石油,藏量不低,讓原本主張不一的政府閣員間有了爭議麻煩,有的閣員原出身自強力主張環保的政黨,有的閣員則出自右派政黨首重財政來源與經濟開發,而身為關鍵的外交部長Brigitte Nyborg長期以來力主環境保護至上因此而當選,但是在聲望下滑壓力,與可能背信被撤換的傳言下,逼得她不得不公開在媒體前說出了同意與自身與政黨長期主張相悖的開發新原油主張,這等同違背了她對投票給她的環保選民的承諾,但為了政權權力的延續,她不得不如此.但也因此要被同黨同志開除黨魁職位,而為了延續權力,她又一次反覆的推翻了她前面的說法回到了與黨同樣的環保主張,雖然因此辭去黨魁,表面上同時失去外交部長的位置,但其實她早經由美國權力在歐洲議會找到一個新的權力空間,保留未來再回來爭奪大位的能量空間.這劇劇情演出了歐洲民主政治越來越陷入分裂的多黨聯合統治年以統合的窘境,資本對於政權的入侵深入脊髓,貪婪政客加劇社會的分裂,無意義反覆政策等趨勢狀態的呈現,這與"主權個人"所書頗為近似,"The Sovereign Individual"的作者們認為未來的數位科技將會使世界的競爭,不平等,不穩定等狀態更劇烈,社會更分裂,同時政府權力將逐漸萎縮,淪為個人的受雇者.他們認為,此後的世界將由最有才華,精通科技,且願意冒險的人,也就是主權個人來主導.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經歷過四個不同的階段,不同領域的人對於階段會有不同的看法與劃分原則,歷史家,人類學者,經濟人,政治人各有不同.而本書的作者們認為依人類政治權力集中的演化,從最早的原始人狩獵採集生活,進展到農耕社會,後由技術的演進進入工業社會時期,而21世紀將邁入的便是數位時期,而總結這些幾段劃分的力量與標準便是: 暴力,或者說暴力經濟學.也就是說透過使用暴力的成本以及它帶來的收益,決定了人類社會的結構.

      人類早期的採集漁獵生活,無法大量集中居住於一地,因為太多人會無法讓每個人滿足享用有限地方的果實,或是獵物.分散居住才符合生物性需要,動植物果實或肉類易腐無法長期儲存,所以也沒有發展出財產的觀念,或是保護防衛的需求,所以此時並不需要大型的統治管理者,也沒有暴力施加他人的必要,除非是掠奪他人,索取或掠奪其他人的勞動果實,確實是比自己採摘或狩獵要容易,因此一些力量更強的個體或者是團體,會傾向於去掠奪他人的成果,因此暴力需要可以說是政治集體最早形成的主因,可以說政治就是從以暴治暴的觀念衍生出來的,最初形成了部落.而農業的出現最早應該是部落裡那些沒有能力出去打獵採集或是掠奪他人的人所為,也就是比較瘦弱的個體被迫發展出了農業技術.隨著農業的出現,也因此有了土地和財產權的觀念,土地與財產難以移動,同時需要較大力量的保護,因此就產生了規模較大的組織及旗下的軍事力量,如地主,領主,領土不斷的擴張,以及對土地和勞動資源的爭奪,組織就變得越來越大,政治體國家的出現雖未必是計畫的,最終也是必要的,但是這種因為政治而生的保護力量卻是雙面刃,它一方面保護著同一集體不受其他外來集體的掠奪,但一方面領主,地主也是基於對於集體內部的自我掠奪才得以取得生存與統治的力量,集體內的個人會因為成本效益問題,心甘情願在某種程度上支持這種內部掠奪,也就是所謂的繳稅換取保護,因為比起外來掠奪後的一無所有,內部掠奪算是以小博大,是集體內的多數人願意付出的代價.

       到了工業時代,工業機器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產生了更強更新的暴力武器,包括槍,大砲出現.傳統的刀弓面對槍砲毫無招架之力.因此財產變容易被掠奪,私人財富得更加的脆弱.要保護領土內的這些生產設備,成品,原料,同時鞏固政權,對形成的組織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從物質力量到精神力量,民族國家因此而誕生,民族國家形成的軍事力量動輒百萬部隊的火力可說是早已遠遠脫離了採集時期的部落力量,國家的優勢是能夠產生集體的力量,所謂的效能較佳,但缺乏效率.而工業時代與民族國家發展下的暴力巔峰應該就是核武.核武的誕生,提供了一種可以保證互相摧毀的暴力,它讓世界以一種"大面積的和平與小規模的戰爭"這樣的局面維持大多數時間的和平,不太會再發生世界大戰,但小的衝突仍然不斷.在核武威懾與防護的前提下,早期的暴力社會結構的邏輯就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就是暴力的平均成本和收益,都在下降.比如說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下的槍支彈藥的製造和分發都變得非常容易,使得生產暴力工具的平均成本大幅降地,同時暴力的回報也在降低,現代資訊的傳遞快速,可以讓每一場的暴力行動更容易被控製或追蹤,以至於戰事通常只能在小範圍的空間內,即使贏得勝利,能夠獲得的戰士收益早已遠不如以前.在這種新狀態下,開始會有人去思考,雖然暴力的平均成本與總收益看來都在降低,但是暴力的總成本卻未必再減少,因為需要維持龐大的統治者力量,將所有的不滿者都納入其中,需要更大的稅收方能填補開支,而這樣下來創造的收益卻可能並不如單純的與其他國家從事貿易往來,那麼為何我們還需要花費大筆的成本維繫一個暴力(國家)的存在?特別是被徵收了稅額比例較高且自認擁有超越他人技術能力與創新能力的人們,更可能有這樣的思維產生.

        依據作者們的看法從1989柏林圍牆拆除之後,民族國家維繫安全的暴力能力就開始退散了,即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那就是數位資訊時代,資訊時代雖不能如國家立即一呼百諾的創鑿離急性效能,但它的效率是高的,這個時代會讓使用腦力的回報或價值遠遠超過了體力勞動,因此也就沒有太多必要去從事暴力掠奪,同時也減少了為防範他人略奪而組成暴力組織需要,已經沒有什麼必要再去征服其他國家,佔領它國領土,奴役其他民族,太麻煩取得的收益又低.因為今後大家競爭的就是能獲取高收益的知識,科技,能源與創造力,因爲沒有了大規模暴力需要,自然也不需要為此付出更多的保護費(稅).加上未來將會出現沒有地域性限制與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使得個人的財富容易移轉,比如移轉到避稅天堂的國家,既不容易被徵稅,也難以被掠奪,個人可以更好的保護和控制自己的財富,對國家或政府等暴力機器的依賴減少了,這便是"主權個人"的誕生.基於這種"主權個人"的出現而來的預言,未來政府將會逐漸萎縮,個人將從一個公民變成一個客戶,政府將降格成為個人僱用的一種服務機構,成了一種僱傭關係.整個政府就是你僱用的,給你提供服務的組織而已,如果個人對政府不滿意就可以將它換掉重新招聘.在未來,在軟體主導的世界,財富就是數位,武器是數位,連知識也是數位資訊.未來數位資訊世界裡將有更多這種知識驅動的商業模式.對這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與理解,可能就站在了未來致富的前端.從這個意義上看,知識是資訊時代致富的強力槓桿,是槓桿的終極形式.因為初始個體的效能集合雖低於國家,但個體創富的效率會跨素增加,隨後拉動效能增加,至總效能超越原始民族國家之力,這是數位時代的運作邏輯.

        所以作者們預言: 未來數位世界的規模是無限大的,互聯網跟數位技術正在取代傳統的民族國家,因為一個人創造和保護財富,不再需要整個國家這種暴力機構了.個人以知識與創新創富,而未來財富將‘用加密貨幣保存,那麼國家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或意義了另一方面,數位經濟是全球性的,不受地域的限制,沒有一個國家能控制整個數位世界,因為數位世界既大且分散,所以在其間,國家可能會失去過往的權力,但是,網路或數位經濟會越來越大.這就需要個人選擇做一個全球主義者:世界公民,一個擁有數位技能的主權個人,就可以參與到未來創富的前沿裡.在未來生存要靠的建立個人的技能,影響力,及人脈.傳統記誦堆砌的知識將失去效用,要同時要注意跳出主流精英,階層劃分以及傳統教育的敘事模式,藍領,白領;有文化,沒文化的區分已經或者說正在過時.在未來,那些還堅持過去模式的人將被鎖在舊系統,舊模式裡面的人.過去主流社會對創新,對未來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未來真理往往都是在邊緣出現的.未來的網絡,就相當於一個資訊的銀河系,每個人要為自己的決定,在裡面尋找資訊.一個主權個人,他的心智模式或思考模式,就是創造一個自己的利基市場,建立在自己獨特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組合上,然後透過網路為槓桿把它放大.

       雖然這本書對未來的某些預言確實正在發生或趨近中,但其實離所謂"主權個人"世界的出現其實尚遠,甚至有太多阻礙使它難以實踐,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暴力"集團根本不可能輕易任個體自在活動,遑論由主僕變為僱傭關係,要他們自宮讓出權力,這太天真了,畢竟永遠都有一些絕對依附國家生存的人絕對不可能眼看暴力集團退散,其中一些是貪欲勝過能力者,這類人通常是政客,有暴力集團存在,他們才能從中上下其手,另一類類則是普遍的底層人,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智力或天賦在講求創新,創造的世界裡擠身前沿,對他們而言最有利的方式便是拉著政客支持的暴力集團,享受政客從前沿收入者抽取龐大的稅收後均分下來給他們的部分最簡易舒適,因為不用花太多精力時間,甚至可以偷懶享受,這是福利國家生存的依據,他們往往是國家政體,甚至民主制度的狂熱支持者,均分對其有好處,他們認為智識競爭對其是不利的.所以要在這些人前談民主衰亡,去中心化,"主權個人"實在是有點天方夜譚,加上因為挑戰多數的福祉而淪為選票上不可能的實踐,因此,"主權個人'的觀念多少還只是技術菁英前沿者的自我視角,很難有大眾支持者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