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6967081.jpg

左撇子女人(Die linkshändige Frau,Peter Handke)

   接著看兩本德文小說的譯本.雖說是德文,這兩本書的作者其實都是奧地利人,Peter Handke的"左撇子女人"與Elfriede Jelinek的"鋼琴教師".這本"左撇子女人"其實是本三篇中篇小說的集結書,三篇是分別是"短信長別","真實感受的時刻","左撇子女人",Handke是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第一篇"短信長別",這篇分成兩部分"短信"與"長別",開始讀時尚能理解,但過了30多頁越來越感到讀不通,於是回頭速讀看一次,似乎懂了,然後進展到60多頁,又天旋地轉不知方向.到"短信"讀完竟然不清讀了甚麼.小說寫成這樣是怪異的.一個旅行到普羅維登斯住旅館裡奧地利男人收到了一封信"我在紐約,請別來找我,找到我,不一定是好事".信是男人的老婆尤迪特寄給他的.男人收信後在普羅維斯登無意識的閒晃後,轉去了紐約,但他老婆已經離開了旅館,在紐約閒晃了一陣,男人再依據留下的線索轉赴費城.但在那裏也沒能見到尤迪特,又是一陣閒晃.這時男人想到費城這有一個他三年前因為一夜情認識的女子克萊爾,她正打算帶6歲的女兒本尼迪克蒂娜開車去聖路易斯訪友,男人在邀約下跟著她們一起上路.在聖路易斯住進了一對畫家夫妻家中,期間男人收到一封有著手槍射擊圖案的明信片,與一包夾著外露電線的包裹.警告意味十足.他們在這住了一段時間,看了些戲劇演出,也巧遇以前認識的德國劇團導演帶隊在此演出,小說進行到此讀者才知道男人的工作是編劇.也才知道他與尤迪特分手了.隨後男人離開聖路易斯去到中部的小城圖森,在圖森機場的行李轉盤上,男人發現了尤迪特的行李箱,但是不見其人.直到他信步在小鎮時,被一群青少年搶劫,發現駕車帶著這群青少年逃離的司機竟然是尤迪特.隨後他轉赴西岸的奧勒岡山上小鎮,他的弟弟住在這裡.而在這裏的小旅館男人收到一張明信片,上面的景物是靠近海邊的雙岩石,他依據信息搭車到緊臨太平洋的小村莊.偶然間瞥見了尤迪特在做頭髮,但他沒有理會,一個人繼續沿著海岸尋到了明信片上的雙岩所在處.正當他望著景物出神,尤迪特拿著一把槍出現.情緒激動的瞄準他,男人雖然感到緊張,卻一把將槍拿走隨後丟落到海裡.隨後沉默了許久的兩人搭著巴士往南到加州,拜訪了導演約翰.福特.導演跟他們敘述了許多自己的故事,聽完了這些故事,導演想聽聽他們的故事,此時尤迪特就說了他們來美國,她跟蹤,搶劫與企圖殺死他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現在已積結束了,他們要和平分手了..

   以上的情節一定令人莫名奇妙,這也算小說?連個故事性的因果關係都找不到.原來這小說的重點根本不在這些情節裡.在情節之外,比這些情節敘述更多是夾著這個第一人的"我",這個自始至終都沒有被寫出名字的主角男人他的一舉一動的描寫,比如吃飯,看劇,洗澡,閒晃,喝酒泡吧等過程的描述,這些行為描述看來是讓這男人顯得不安,不知所措,時而中斷進行中的動作與目的,時而回憶起過往,卻又不知這些回憶與她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行走間有何關聯.而當我回想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人,這個"我",突然想到了他的編劇角色,他在旅途中不是看電影就是看劇場演出,隨身攜帶一本小說,一本德文名著"綠衣亨利".我才想著這小說可能就是在寫"我"."我"不是我.編劇不就是經常性的創造角色的人,然後就著這角色的定義賦予他任務與行為,而導演就是將這許多的角色串連成為一個集體任務的編劇,最終形成一場戲,一部電影.編劇究竟是因為他是編劇才有了編劇的行為,還是因為他的行為而有了編劇的角色?,那編劇究竟是編劇與身自來的,或是被暗示後然後穿一件編劇角色的衣服就成了.那麼若將以上的思考反過來說,會不會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電影嗎?我是我的人生的導演?我是我每個時段或過程的編劇嗎?我是我自己的演員嗎?那麼我究竟是演員,抑或我是我?我的這個我能決定我的一切嗎?抑或我只是我被賦予的角色呈現出來的角色"我",我不是我,我是個被操作的我,是被設定的我,而我只是去執行這個設定,"我"沒有我?!.

  以上"我"這個想法的起源有兩個,一個是男人隨身攜帶的小說"綠衣亨利",一個是克萊爾6歲的女兒.小說中的這名女孩是個具有病態不安全感的人,只要所處的環境令她感到不適,就會立即大哭,沒有任何的顧忌與限制.但反觀小說裡的男人處處的壓抑自己的味道很明顯.原來他正面臨被分手的情境,只是情節一路都沒有交代這點,我們以為他在尋妻,雖然收到了莫再尋的短信,卻莫名其妙地出現的數次警告的訊息,甚至要殺死他.直到小說的最後一刻才知道這是要分手.顯然男人的壓抑對比著孩童的任意.而在其間顯出效果作用就是這本小說"綠衣亨利",畢竟它出現的次數不少,應該有其作用.google後才知道這是一本德文名著."綠衣亨利"說的是石匠之子亨利常穿一件舊衣改成的綠色外衣,被人稱作綠衣亨利.他天資聰穎,中學時因一場學生事件,被學校開除.無法接受正規教育,此後對繪畫著迷,被母親送到鄉下,跟哈爾伯特學畫.在那兒他邂逅了鄉村教師的女兒安娜,愛上了她的純潔高貴.同時,村里的寡婦尤迪特也深深吸引著他,亨利愛她的熱情和活力.後來,安娜病重逝世,亨利離鄉,尤迪特則移民美洲. 在學畫的道路上,亨利歷經坎坷.拜哈爾伯特為師時,他一味追求奇異怪誕.而他的第二個老師羅莫爾因瘋癲而終.在慕尼黑學畫時,因無錢入學,只能與行跡放蕩的藝術家為伍,負債累累只得返鄉,途中他得到伯爵救助,回鄉擔任行政官員.母親過世後,亨利身心寂寞,此時尤迪特重返故里,帶給他心靈上的安慰.最後,尤迪特在救助兒童時不幸染病身亡.和安娜在一起,亨利總會以虔敬的心反思生活中的過錯.為了不辜負安娜的愛,他努力改正錯誤,盡力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深愛安娜的同時,亨利非常迷戀熱情艷麗的寡婦尤迪特.尤蒂特有著濃密的長髮豐滿的身軀,火熱的性情,亨利一看到她就會想起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情不自禁想擁抱和親吻她.尤迪特點燃了亨利的感情烈焰,喚醒了他的生活欲望. 安娜是精神之女,尤蒂特是自然之女.她們一個空靈,一個誘人,一個代表靈魂,一個代表肉身,一個象徵理想,一個象徵現實.亨利在她們兩人之間的徘徊和掙紮,暗示理想和現實間的艱難選擇.亨利天性浪漫,耽於幻想,對安娜是一見鐘情,但理想之光安娜在亨利的生活中,倏忽閃過,瞬間熄滅.亨利對安娜和尤迪特的愛固然是他人生經歷,更是一種諭示.他在兩者間的選擇表明了對待理想和現實的態度,早年的亨利追求精神,輕視現實,晚年的他才有所領悟,從幻想重歸現實,"綠衣亨利"描寫的是亨利從幻想回歸現實的精神之旅.

   而"綠衣亨利"中代表現實的寡婦尤迪特被搬來"短信常別"裡成了男人的妻子,暗示一則表示名面上"我"的婚姻分手,一則不也表示男人將與現實暫時分手回歸精神追求.而所謂的現實不就是這個男人一路在探尋,不解,不適應的東西,也就是那個被寫出來的"我",已經被現實社會賦予各種行為界定界線的"我",是那個我不能分手,而自然中精神中的我卻茫然迷失,而尤迪特的跟蹤,搶劫,暗殺,甚至掏槍以對,正是現實對於人的不斷的考驗與試煉,這疑似跟蹤或威脅讓男人一路都感到惶惶不安卻又不能對人吐露.只要這格連結打通了,這沒有合理情節的小說都說得通了,一位現實生活裡又有多少是出於"我"而來的情節,不過是其他情勢的連結而已.因此,要是不知道這本"綠衣亨利"的作品內容或含意,想要理解"短信長別"的機會就不大了,幸好,這個年代有google,讓我能花些短時間中找到了連結,但是這也不禁成了一個問題,若沒有現實回歸自然的我還能夠從中找到自然與精神上的解讀與理解嗎?因此習慣於情節故事帶動小說的讀者,這則"短信長別"可能不是適合的閱讀選擇."在溫暖的晨曦中走出大門,天空貼著地面,周圍景物黑蒙蒙,這樣一來,人們的視線似乎只有盯在腳下行走的路上",這篇開頭引用"安東.賴澤爾"的話語似乎說明了一切,只是當時不知其意.

   有點理解了"短信與長別"後,這小說其它兩篇才有可能看得下去,因為是同風格的,而且更加誇張猛烈,當然就看不下專述心情轉折意識流淌小說的人,那簡直會是大折磨."真實感受的時刻"寫一個男人做夢的故事,科士尼格是奧地利派駐法國使館裡專門負責輿情收集的外交官.有天在夢裡殺了人.然後不知是他認為自己殺人不該為人所知,亦或是夢見自己殺人不該為人所知,反正這件事引發了他的惶恐與害怕.為了怕"這件秘密"為人所知,所以第二天起他決定要假裝自己很平靜像甚麼都沒發生過,絕不能露出半點異樣.於是這篇小說通篇都在寫他第二天做的事,或遇見的人,搭車,買花,吃麵包,與情婦約會,行走,每一剪都鉅細靡遺地描寫了他眼中景物與腦中回憶,及心靈所感的變化.空虛的情節中摻雜大量的心裡描寫和細節刻畫,渾似夢遊者的呢喃和沈醉,作者固然同樣的將情節棄置一旁,但在渲染情緒和人物刻畫方面卻獨特和深刻.強大的壓抑感,直到晚間科士尼格回到了家裡要按預定計畫款待一位作家夫婦而進入高潮.從這篇與"短信長別"的行文裡,我們能看出兩個男人本質上似乎是同一類人.看似平和其實潛藏內心的風暴,或被動或主動被真實的分手與虛構的殺人事件所困,一個轉折讓原本平靜的生活突發斷裂,這倆人也就沿著那個缺口走上另一段路途.而原先在日常生活裡微不足道的問題與原先令人愉悅的感受與關係卻反過來成了精神困局,讓他倆突然失去了既定節律,一切都被打亂.這感受轉變最深層的原因來自對生活既定性的厭倦,彷彿人生一切似乎已經都看到底不再有變化.對科士尼格來說就是每天打開法國報紙搜索與"奧地利"有關的新聞,以判斷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並就此做出新聞調整.從住所到使館,日日往復循環.但諷刺的是他原是為了擺脫單調而請調到法國,但空間轉換只帶來表面變化,其他部分則依然如常,無論如何掙扎依然原地打轉,這令他產生無力感.對於科士尼格而言,殺人兇手的夢固然是惡夢,但在夢中他改變了自己的身份,也改變了人生軌跡,任由不可控的夢境和衝突的思緒來擺脫壓抑,在某種程度上,恐懼也許比壓抑更能讓科士尼格感到真實的存在.表面上Handke把厭倦當成對情緒的干擾而刻意躲避寫成了一種惶恐的病態行為,但實際透主角人物壓抑艱難和逃脫的行為表現的是"我"與世界的關係問題.這雖在"短信常別"已經利用編劇這個男人呈現過了,但"真實感受的時刻"再重現了一次. 如這兩篇小說的結構中主角思考與敘述融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敘述緊隨主角的視野,沿著紛亂思緒與不同的場景不斷行進,使得敘述變得矛盾和複雜.科士尼格在路上遊蕩,隨著他看到的場景,人物或是物品,思緒膨脹堆積並逐漸處於變化之中.在這種狀態下,敘述視角時而置身事外,時而與科士尼格重合與他一起共同審視,對他的觀察結果進行觀察,對他描述時的狀態重新加以描述.而線索,思緒相互纏繞加上不斷轉換場景,背景,思緒的敘述方式,恰好與科士尼格竭力掙脫安全感的搖擺心態一致.

   經過了與作家夫妻的晚餐,科士尼格崩潰自白了.這個作家的角色猶如"短信長別"裡的約翰.福特.他白天在街上已經看到了科士尼格,發掘了他的異樣,又與他在晚餐中言詞交鋒,這打破了科士尼格原想隱藏自我的想法,他與作家大打出手,還自白白天與其他女人的激情,經過這番困頓後的坦白,他疲累的大睡,並且做了無數的夢.但第二天起來,他的妻子拿著行李離開,他只得請假帶著小女兒在巴黎遊蕩.這段遊蕩的敘述簡直是這個故事裡大段個人心情與意識,場景的千百轉換,絕對令讀者感到不耐,不過重點就是前面說的作者這樣寫的用意,這種大篇幅的描寫主角所見的一物一人一場景並進而牽動心情的變化的內容絕對可以提供這種寫作型態的一種經典範例.直到他未注意下陷入心情的自我囈語時,女兒突然失蹤,他終於感到妻女和熟悉的一切都已失去,準備要自殺時,這位作家才突然出現的以妻女的下落與他這些天跟蹤他的觀察告知.原先科士尼格感受到自己的生存陷入了茫然無措,無力行動,迷失在死亡的恐懼中.他的妻子離他而去,又丟失了孩子.於是他萌生了自殺的念頭.找到孩子成為拯救危機的轉折.科士尼格從孩子身上獲得了新的感知.他先前在路邊隨發現的三個神奇之物:一片栗子樹葉,一塊小鏡子,一個女孩辮子髮夾.突然間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神秘之門,他因此擁有了真實感受的能力,贏得了一塊生存的新天地.小說末了,在經歷了生與死的危機後,科士尼格身著新裝安然的走在巴黎的大街上.這個轉折雖然有些無厘頭,但是我們再次見到感受直接不須壓抑,自我任意毫無長久困惑憂愁憤怒心情的孩子(第一篇是本尼迪克蒂娜,第二篇是阿涅絲)與無所不知並能提出解惑自然智慧的尊長者(在第一篇中是"約翰福特",第二篇中是"作家'")在這兩篇小說裡都發揮了作用,特別是挽救了主角的功能上,尊長者這個角色隨然模糊卻是重心,而我其實並不能詳細解釋這中間的關係邏輯說法,沒辦法,個人能力只到這裡,但是相信必有它們的共通處.

  進入最後一篇"左撇子女人".雖然以它當這本集結書的書名,但它的內容卻是最少的,份量字數只是前兩篇中任一篇的一半而已.但出現年代卻也最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筆者顯然是精煉了,對於前述的主題而言,而它的結構也最精簡,終於以較大量的對話取代意識敘述.主題依舊是自我與世界我的對抗,變與不變的思考,差別是從"短信長別"裡的現實,理想,從"真實感受的時刻"裡的改變與習慣,到"左撇子女人"的女性自我的對抗.瑪麗安娜是個在家帶小孩的家庭主婦,突然就與丈夫分居要獨立生活,沒有爭吵,沒有不幸福,她只是要獨立生活重新做為一個外文譯者.但她的丈夫不看好,認為她早已沒了'工作力,覺得多此一舉.這小說很明顯.她的小孩不適應,因為媽媽不再能全天的陪著他.她確實經過了一段艱困時期,但是這小說很噌名的利用了幾個外人來凸顯.出版商以為脫離婚姻的女人必然是想拽竹另一段感情或情慾,女權的女性朋友認為她應該多出來社會不該留在家裡,她的老公認為她必然越來越拖離人群月孤獨.凡是世人對於女人刻板的印象都透過些外人呈現出來.所有這些認知,無一不基於傳統社會價值的延續,女人為愛情和婚姻存在,其他價值只是附屬性的.這種價值已被人給模式化,並用這種模式化來判斷和指導生活.因此表面上它是篇女性主義的議題,但實際上仍是與前面兩篇相同,"自我"與"世界設定的我"之間的差別.瑪麗安娜毫無先兆解除了與丈夫的婚姻,要過上一種獨立自主的日子,她獨自承受著寂寞,憂慮,考驗和時間的折磨,不屈從於任何世俗理念.為了保證經濟上的獨立,她重起當翻譯的舊業並拒絕了丈夫的協助.要重新贏得舊情的種種努力,毅然決然走自己選擇的路.故事裡瑪麗安娜自我審視反思的形象展現出一個女性心靈世界從沈思走向自信的意識發展過程,最後瑪麗安娜成功地舉行了家庭聚會向眾人展現出她生活的現況.又預示著未來的希望,而這篇中又有了孩子與尊長者的角色,瑪麗安娜的父親從鄉下來看她,本來是來說服她回歸"正常",不過卻反倒因為一場拍照的偶遇,激起了冒險行動改變生活僵固的必然要件,她的孩子一如其他篇中,任性,隨意,自我.所以雖然不知這樣的角色,包括孩子與尊長者的功能,但顯然作者對這個功能是貫徹到底的.

   相比之下"左撇子女人"不但內容精簡,且除去了前兩篇大量的心情,意識,景物的描寫手法改以對話取代,是篇較通俗能讓大眾讀懂的作品.但是它想表現的意涵究竟能否直接讓讀者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個人是先讀了前兩篇才略為領悟的,簡潔的單篇可能缺乏這種直接力量.不過"左撇子女人"與我們接下來要讀的"鋼琴教師"竟在女性觀點上形成了完全對立的故事,也是一種機遇上的有趣.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