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10413848.jpg

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J. D. Salinger)

   接著是本北美小說.這書的心得難寫.雖然它是本名氣比較大的作品.可是高中時沒看過,後來也沒看.當時看過類似的書就是"拒絕聯考的小子",若你現在要問我心得,我可能會說他若沒拒絕聯考可能好一點,畢竟根據作者現在的言論,文字觀點邏輯與行事簡直只剩宗教信仰傳播作用,不具甚麼思考性,也許當初唸大學可能可以改變這種結果,但誰知道呢?!.不過,我立刻醒悟這種後設想法是有問題的.對當下的我來說要寫這種青年期作家對於青少年時的思考行事故事的心得,未免已經老到不堪領悟,也難體會.

  此刻直覺的想法"麥田捕手"就是無聊荒謬青少年的荒唐歲月自述.所以,自然不能這麼寫.與"城市與狗"類似,它也是一種人與社會關係的表述.但相反的是它不是人臣服於世的無奈,它是描述對人沉浮於世的對抗與逃離.是卡謬"異鄉人'與電影"刺激1995"(原著為史提芬金的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合體,但與這種合體不一樣的是,"麥田捕手"的第一人稱:霍爾頓是個中學生,更進一步說是剛剛又被退學的中學生,主角的年齡不大,所以有不同於異鄉人或刺激1995主角那種大人的價值與思維,自然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風格與取向,故事寫的就是他收到退學通知準備離開學校前的最後時光,與隨後他決定回到故鄉紐約卻不先回家而在紐約市區閒晃幾天這一路上發生的事.

   1963年耶魯大學的Stanley Milgram教授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俗稱米爾格倫實驗(Milgram experiment),這是一種人類對服從面向的實驗.這個實驗在一個靜態的實驗環境中測試一個普通人的服從性,科學家給予受試者電擊後,來衡量一個受試者在逐漸增強電擊幅度下願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實驗顯示了人對於權力者有較大的服從意願時,也就是當實驗給予受試者較大的電壓時,他就有更大的可能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懲罰他人的行為.這個實驗看似與"麥田捕手"無關,但這測試有另個名稱,叫"權力服從研究".試想一下社會中甚麼樣的"力量"看似無形卻是有相對較大的電壓能讓人不得不服從?!從單純實驗的電壓,到實驗是從艾希曼"平庸的罪惡"而來,我們會以為暴力,武力,刑求等罪惡的方式就是這種最大的力量.但其實並不是,真正讓多數人從眾的推力其實源於產生'幸福"的秩序力量.也就是透過這種力量讓人馴化,當一個人信仰著社會邁向進步,個人邁向成功的幸福價值追求是人類社會或個人生活最重要的事情時,,那麼能夠邁向這種價值活結果的種種規範,制度,形式,就成了督樹人認為必須遵守的慣例或習俗,所謂約定俗成,當價值追求一致時,行為的限制也就被高高的框限了.接受這種過程的人,會說他是一種文明或文化的進步,相反的自然有人會體認到這種進步價值的可疑性.做一個人,或是在人類社會生活,或人類社會本身就該這樣的被規範,圈定,或直白的說人就該這樣的被社會給馴化嗎?這等於鯊堡的囚犯不想被監獄給"制度化",或是"異鄉人"當下必須做直覺而非社會化下的反應,如果周遭的都要追求幸福,或是物質環境進步,他們已經接受了要達到這些該有怎樣的人生路徑,而你是個例外,你並非質疑有其他的路能邁向幸福所以對抗他們,而是壓根就狐疑人類為什麼需要追求那些?人不能只追求當下的爽快嗎?,不能只追求無所事事嗎?不能追求懶惰嗎?不能追求想吃再去獵捕的動物生活嗎?可不可以不知道,但當只有你是這種追求時,別人若非嘲笑你,諷刺你,就是親近的人來阻止你,而這是霍爾頓這個小說人物的當下狀態,一種極度壓力的"米爾格倫"實驗狀態,當然這是隱形的,並沒有真的電擊測試,但它卻無處不在.

   所以,我並沒有依照一般將霍爾頓看作是個青少年的叛逆來解讀這部小說.是以逃離與對抗社會馴化的過程來看這部,且它是一部極度反諷的,因為主角根本逃不開也沒有對抗成功.學生要好好唸書,不想唸書就求個手藝,找個好工作,然後何時該結婚,生子,賺錢,建立事業,要讓言行生活要合乎正常的禮儀,法律,規範,對於異性該是如何,對於家庭該是如何,對於社會該是如何,好像社會自有其規範或不言而喻的準則,以上這些種種雖然各地區的要求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基於一個人類正常的期望與幸福欲求產生,一條直坦通向順利,幸福,美滿,和諧的工作,事業,家庭的必要結果.但是,人活著就是追求這些嗎?霍爾頓可能言行存在叛逆性,但這非重點.他最初的疑問也很單純,人活著究竟的做是甚麼?或說人是來做甚麼,跟狗,豬有甚麼不一樣.還是說遵循那些的人有比狗與豬活著更好嗎?要知道他就是青少年,之前並不知道太過世俗深化的社會系統與規制那些,他眼見為多是玩樂,吃喝,閑散的過生活,只是社會系統的壓力隨著年齡逐步地貼近了他,他感到了疑惑與懼怕.

   小說安排的很有意思,這位主角從開始因為在紐約把擊劍器材弄丟了,害得學校不能參賽,灰溜溜的回到學校,但他不在意.他是回來收拾行李的,成績不佳準備被退學已經是早知道的.然後就展開了一系列對抗,一路的對抗,其實是一路敗退撤退,最終興起了"逃離"的念頭."退學"就是對抗的開始,讀者當然也解釋成逃離馴化的開始.別看霍爾頓通篇到尾自我,自負,毫不在意他人,隨時展現自己獨特的行為與主張,但其實他"色厲內壬".架不敢打,也打不過大塊頭,叫了雞不敢真嫖只能聊天,被人家多訛詐了5塊,也只能忍氣吞聲奉送出去,說話惹了女孩不高興也只能低聲下氣,女孩與其他男孩聊天也只令他氣到內傷自己走開,當他覺得受到老師變態的撫摸也沒有反抗,只是離開那間屋子,甚至通篇他都在不斷的與各年種年齡層的女性調笑,調情,說無意義的垃圾話,看來似乎是情場老手,還能在同性面前吹噓戰功,但其實他根本就是個處男,那些一切的肉體戰果吹噓原來都是假象,他啥也沒做成.是的,如果沒把這些狀態與結果挑出來,讀者大部分看到且記得的其實是一個表面一直在反抗社會價值,與對抗他人被社會價值馴化後的言行的瘋狂青少年或少年英雄,但其實他的對抗方式不過就是言語上的俗話髒話,或是藉著低級的性暗示語言等嘲諷,並沒有真的有效反抗,所以反抗可能是表面的,逃離才是真的,霍爾頓實質上既不酷,也不性格,更不帥,只有青少年會覺得這種表面散發的率性是一種值得仿效的英雄,其實他骨子裡面都是懼怕的,或著說霍爾頓只是個懵懂的年輕人並不知道他反對的是甚麼,只是隱約知道這樣那樣的狀態不是他要的,這一點很重要,畢竟人設就是青少年,即使霍爾頓的寫作能力不差,英語是他唯一及格的科目,但他還不會想到類似社會馴化或米爾格倫那類東西,他的疑惑就是一種對於不清楚事件的單純恐懼.他可能覺得抽菸,喝酒,泡吧,泡馬子,看舞台劇,看電影,聽音樂,玩運動比賽,罵髒話,睡大覺,甚至讀許多有趣得的文藝作品才是真正的人生追求,好玩的是小說裡霍爾頓看的小說與戲劇大都是悲劇.而社會價值上認同的好好求學,謀得好工作,有個好的婚伴,幸福家庭,事業發展成功,或說只是單純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些對當下的他來說沒有意義.所以他既不是甚麼樂觀,快樂,與具有一定思想性的人物,而是一個連自身要反抗甚麼都不清楚的迷茫小孩,其他的都是外在的自我保護,只是知道追求讀好學校,謀份好職,正經說話這些種種妨害了他現在對於優閒好玩舒適的追求,他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此他從學校逃離,從旅館裡逃離,從電影院逃離,從家中逃離,從老師家逃離.這才是他一路表面反抗的實質內容.這種逃離可以看成是他的疑問:我為何不能過我想過的生活?.

  "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謙卑地活著",當然不論霍爾頓是留在紐約,還是到某個地方工作打工賺錢.他都是選擇活著,只是那是英雄地活著還是謙卑地活著就不知道了.小說開頭的歷史老師對他被退學與學習上的勸戒,他前次退學時父親的告誡場景,還有上面這句引用的話是一個能讓霍爾頓在深夜住進自己家的老師的苦口婆心.這三人既有師長的角色,也有他們代表的意涵,當他最終必須回到原生家庭,選擇明年再度入學,就已經宣告了這個故事的結局."米爾格倫"實驗再度的驗證壓力下的服從確實能成功的產生合於權力者的行為需求.儘管這種權力者並不是任何一種可見的人事物,或是有特別明顯的罪惡,暴力,霸凌,反而是建立在社會和諧,進步,共榮的願意下,而上述這三位男性尊長恰好是這種價值的服膺者與發號施令者,也許霍爾頓會是下一個服膺與施令者,除非他願意跑到深山獨居,或是在他空蕩的麥田拿著手套自傳自接.因為任何年代都有這種橫空出世睥睨一切的青少年,但似乎最終都成系統內的英雄魔王或是少數能謙卑地活著,似乎沒甚麼人真正的英勇的死去,如果有那幾乎都是不明不白的死去卻自以為英勇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