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Thumbnail.jpg

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Narrative Economics: How Stories Go Viral and Drive Major Economic Events,Robert J. Shiller)

   "rumor"在古拉丁文裡是代表"具感染力的敘事",但它的現代意義卻是謠言或謊言.

   以上這觀點節錄自本書中不起眼的舉例中,表面上沒有太多意義,看完書後,就知道兩行看起來不重要的說明,卻直指本書表達的核心,對故事(敘事)的理解.那就是所謂"故事經濟學"就是如何將謠言或謊言轉換包裝成具有感染力的敘事來推動或加速某種經濟趨勢或現象,如大蕭條,金融風暴的持續增強發展,這種包裝有人為主動被動與隨機因素等元素共同形成,而書籍的作用是透過歷史案例的解析來分辨曾經發生過的經濟敘事,及對其相伴的經濟現象的影響,並藉此來做為未來觀察或預測之用.就一個讀者來說,我必須清楚的說這並不是新東西,不過是作者過往書籍"釣愚"中所述的經濟體系中常見的欺詐現象的一種更大的變體而已,即現代資本主義下媒體所帶來的資訊與訊息傳播的"釣愚"行為,釣愚是為了獲利,這裡可以主要說為是媒體的利益,但也能是與訊息傳播相關的私人企業,或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利益.

    根據作者"釣愚"中的論述詐騙中的受騙者分兩種型態,一是心理型,一是訊息型,心理型的受欺騙者又分兩種,一種是感性超過理性而受騙,即動物本能超越了理性作祟,一種是對現實陣織的障礙,至在錯覺中被引導了行動,而"動物本能"又是作者的另一本書,旨在抒發人類日常行為違背"理性"行事的諸多面向,而訊息型的受欺者,純粹是因為有人故意設了圈套誤導他們,所以才會遭騙.因此這本書以探究媒體或坊間傳播的對"經濟敘事"的訊息與其所反應經濟事件的"事件內核"兩者間的關係探索,就是來表現這兩者中間同時存在的真實關係與虛假關係,讓我們辨識出真實有用的敘事與虛假無用的敘事,找到能用的訊息,勿再受欺,以此可以預測可能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是觀察同樣的敘事在不同時期的經濟事件有何解釋上的變化,以觀察社會結構或偏好的變化.同時也展現這些經濟敘事如何反過來影響了經濟事件本身,加速擴大了經濟事件的傷害.因此說來說去敘事經濟學是個大型的"訊息釣愚均衡"呈現.

    看美洲小說中途跳出來看本經濟類書籍做些思維調節."Narrative Economic"是Robert Schiller的作品,本不在計畫閱讀之列,不過找了半天卻沒發現近期有讓我眼睛一亮的財經類新書,於是這本內容與剛讀過的"極端不確定性"部分內容相呼應,至少"敘事"的部分就是核心,有連貫性,因此就選它看了.書名本地翻譯是"故事經濟學",對岸同本書名是"敘事經濟學".我翻遍全書,發現文本中"Narrative翻成"敘事"的比例次數遠高於"故事",不知道是甚麼原因最後選擇用了這樣的書名,對我來說這有誤導性,因為我知道還有另一個用"故事經濟"為名的領域.不過這也不是太大的問題,這本書最大的問題是,它的文字紊亂,表意不清,段落間竟然不具文意連結性,許多事與名詞毫無解釋,矛盾,肆意套用心理學,傳播學,不通順,許多觀點只是意象的故事概念,缺乏精準的文字描述,是一堆歷史事件敘述的連結,甚至是不相關的連結,所以讀者其實可以省略許多不明不白的段落也沒關係.這種水準若是通俗作者就算了,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說,似乎有點不應該,而我確認以上這些問題應該也不是翻譯或編輯出的錯,而是文本自身的問題,除了文意過於鬆散能解釋外,可能還得加上這本書有隱含預設讀者讀過"釣愚"(Phishing for Phools :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兩本他過去的作品,同時假設讀者對行為經濟學有了解,因此沒有這些基礎的人就會有部分不知在寫甚麼的感慨,儘管你依然知道這本書寫的是其實很簡單的東西,但就是差那麼點意思,成了單純看舉例說明歷史上出現過的重大經濟敘事事件與觀念的書籍.書籍是有值得翻看的理由,但我最初沒選看似乎也沒錯.,可能只有少數讀者要到本書的最終才會發現作者自承這是個新創領域,很多部分尚待開發,而我從一開始就發現,這本書竟沒有就"故事經濟學"或"敘事經濟學"寫出一段或一句定義來表示它,談概念卻無法定義,就我學習的經驗來說這不合理,以至於可能多數人都沒發現它只是本概念性書籍,只能泛談,說不上體系更別說細節,要談理論形成完備顯然尚有距離,這是一本充滿敘事故事,但你看完後卻很難直接框限,定義,觀察後自行應用的書籍,只說能把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經濟敘事現象表示出來,卻無法讓讀者更廣泛的深入及於其他.

   儘管有過度模糊的嫌疑,但沒辦法,誰叫他是Robert Schiller,一個被大眾認為預言命中非理性繁榮,與2008金融風暴的人.不過在投機客的眼中,同樣預測中的人其實不少而且都是拿真金白銀經過心理交戰驗證的,不是經濟學家單憑"不對稱風險"的預言可比,畢竟遠在2005告訴我將來會有關於房產相關的金融風暴,對投機客來說是失掉3年的多頭獲利機會,實務上無法操作,提前三年反而算不得甚麼"精準"事,也就沒了一般人心底的敬意,更敢大膽對它挑毛病了,但是抱怨講了一堆,這本書究竟是想表達什麼呢?作者他觀察歷史上一些重大的經濟或金融事件發生時,都會伴隨著產生關於這個經濟現象的媒體,新聞或是民間流傳所創造出來的敘事或故事來印證或呈現這個重大經濟事件,因此而加深了人民對此事件的印象或記憶,過去以為是因為先有這個事件然後才產生這些相關的敘事,但作者想證明敘事與事件出現的因果關係可以是彼此互相反射的,即可能一個重大的事件可能最初只是有幾個徵象與特例,但透過媒體,新聞或民間流傳所創造的敘事(故事)不斷的傳播與延續而加深了或加重了原有的小範圍的現象形成一種龐大的社會集體想法與趨勢,而最終形成難以收拾的經濟事件或風暴,如蕭條,衰退,或是金融風暴,商品泡沫等現象,而因果並非只有單一方向,這便是本書要呈現的第一現象,其次,這種流傳的經濟敘事或故事可以做為未來觀察之用,當有類似於過去已經形成的經濟敘事中呈現的社會現象,狀態,或是俗語俚言再出現時,人們便可以藉此判斷是否又將形成了過去曾經出現的重大經濟事件,比如本書以比特幣的經濟敘事類比過去黃金制貨幣準備的敘事,過去不同時時期金融風暴的敘事類似性,歷史一再地重複,其三是這種經濟敘事是會演變與突變的,亦即即使相同的金融風暴,大蕭條,經濟敘事可能完全相同,亦可能不再適用,而其中的差異有可能是源自於社會結構與價值的變遷而改變,因此在辨識敘事時必得與當下與過去的社會狀態,消費喜好,或是人口問題等做比較分析,找出差異與變化所在.因此,要理解"故事經濟學"除了經濟學外,社會學,心理學,歷史,民俗文化等不同領域的內容都需要涉獵與理解,即借用其他學科的內容是學習與運用敘事經濟的必經途徑.

    本書在於除了以上這些概念的簡述外,重點在於作者指稱想要讓一種經濟敘述歷久不衰,或長期生存,最好能借用病毒傳染生存的方式,一種傳染病毒想要生存只要它的傳染率大於康復率與死亡率之和,便能持續地存活下去,同樣的一種經濟敘事只要它的傳播率大於遺忘率,這種敘事便能有效地持續留存在人們的腦海或記憶深處,一但相關的社會現象呈現出來,便能勾起人們的記憶.但問題有三在本書中並未交代清楚,一是這些敘事的起源就是是如何由何人發動並不清楚,雖然有現代膜體可你帶入,但這很難說明發起敘述者從19世紀到當前的狀態有怎樣的轉變,甚至這部分作者顯然是迴避的,但我會直覺地認為"資本"的力量傳播上將越來越站在主動的地位,而非只是單純的是一種民間或新聞現象,更可越來越是利益者董動造風,並帶風.其二,透過人群傳播讓傳播率大於遺忘率,當前有網路效應,但過去呢?顯然作者對這些敘事是一片空白,模糊,只是概念性而無法證明,其三,這種經濟敘述的預測方式,只能從事後的推測為有效,我們很難根據作者所引用的那些名詞在出版品上的次數來作為判斷依據,亦即一個過去攸關種帶經濟事件的經濟敘述現象再度出現,能否就準確即時的預測必然會出現那個竟事件,時間上過於提前或過度落後在實際的環境中恐怕無用,比如我們可以用擦鞋童理論來警告人們股市過熱的現象,但是一個股票市場突然多了150萬年輕新手買入者,150萬的擦鞋童,要如何在何時能夠宣告他們的聯合行為成就了這種現象,畢竟那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真的形成反轉,但那要如何才能說這敘述是精準的?

   而在此還有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就是整本書探索經濟敘事與重大經濟事件間關係的演進,隨著資訊傳播手法,媒體業的多元化,傳播技術與內容的發展形成了更複雜的問題.從訊息與事件間的關係演進成新的媒體或傳播問題.因為新的經濟敘述可能不在像過去那樣多數是由民間人士無特殊經濟目的,純粹是基於樂趣,習俗,文化,心理,與爭取認同的面向被創造出來的,而轉成了是從媒體人策略,規劃,從網紅主導,或是政治機構附屬的媒體人物等基於個人,企業,政黨的私人利益由善於包裝的團隊所創造出來的封閉性偏態訊息與敘事,這種敘事來源本來就充滿著算計,偏見,意識形態,為的就是分眾或大眾的市場需要,效益更短,變形更快速,使得經濟敘事的背景變得更加複雜,而要如何從這種新的結構中找出因果關係將會比作者在書中所探索的要細瑣複雜,且恐怕很難找出絕對答案的可能.所以這個"故事經濟學"真的要發展下去可能遠比作者想的複雜,也會用到更多的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而這樣的方式與作者想簡化替換統計分析預測改用敘事探究的初心是背道而馳吧,而這也是作者沒有再更進一步想過的.

   這本書雖然敘事不少,但明顯的許多地方太模糊以至於可能讓許多人失卻了閱讀的重心,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以作者的背景"行為經濟",它其實就是想從人類集體的行為中找到表現經濟集體現象的訊號,從"動物本能"出發部分替代完全理性,找出經濟敘事中的"釣愚"現象,就行為經濟學的角度是值得一看的,但是一如我們在"極端不確定性"中所知到的,行為經濟學的領域有一個極重大的問題,就是它的模型太常想解釋它的模型並不能解釋的東西,在這本書上,它的預測能力就是作者高估的部分,至少在預測時間上的即時性就太難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