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8942130.jpgs4638587.jpg

讓美好的世界轉動(Let the Great World Spin,Colum McCann)

   繼續回到美洲小說系列,這本"讓美好的世界轉動"(簡體版是"轉吧,這偉大的世界")原文是英文小說,它由十二篇短篇構成,這12個別篇章看似彼此獨立,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交雜,其實存在著連結關係,這裡產生連結有兩層,首先是短篇小說間自身情節與關係間的連結,另外一層是它們彼此間內在意義的連結,而這內在意義尤其重要,是這本作品脫穎而出別具特色所在..

   1974年8月7日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即將下台的週三早晨紐約世貿大樓南北塔間突然出現了一條連接兩棟大樓的鋼索,一個黑衣人正搖搖欲墜的走在上頭,吸引了周邊街上行人目光.鋼索帶著空中走索人橫跨大樓暗示著風險與危機,人命與驚懼,這裡並沒有明指小說與911有關.但是這本小說以一種表現各種疑問式的方式來反映這種可能影射,這正是我一路閱讀的感覺.信仰宗教不是應該取得身心舒適平安喜樂,何以虔誠信仰樂於助人的教士仍時時感到自身受苦?而一生善良待人,積極照顧老弱貧幼,為何反沒有善終,意外橫死?優秀的年輕人何以莫名其妙地未經詢問便被派赴遠方戰場,客死異鄉?他們為什麼要去遠方打仗,這戰爭是為了誰,對被徵召者自己究竟有甚麼實質意義?陣亡者家屬該如何面對這些?一個喝酒嗑極端自我但其實不具壞心的嬉皮畫者又怎麼會突然成了殺人兇手?殺人會有罪惡感嗎?這些我們可能在911其後面對大批民眾死亡與隨後發動的戰事的各種發展中體會到對世界的疑惑或不解,作者以同一地點置換了另一個越戰時空,採取更早的歷史事件與人物角色發展新的故事來投射提出類似的疑惑,自然這不在提供甚麼觀點解答,而在訴說大世界中小人物的情感與無奈.因此它不是明白的恐攻扯上關係,而是一種隱晦的表現那些不知所以不知所蹤的自戕且兼殺人恐攻的原罪如何而來.

   正當黑衣人凌空漫步之際,瑪西娅在渡輪上看到這一幕,她心底突然興起一陣異樣的感覺,覺得鋼索上之人似曾相似,輪渡抵岸後受市區建物阻擋,她看不到雙塔間鋼索的情況急於想往那邊走,可是現實不允許,因為她到這裡是為了參加聚會,到公園大道上的公寓參加朋友的聚會,與其說聚會是為了談心或玩樂,到不如說是為了抒發,這幾位女性朋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她們是因為這個共同經歷才認識相交.他們都有兒子都在越戰中犧牲.她匆匆趕赴克萊爾的公寓.於此同時,一個由越戰退伍士兵開辦的公司裡幾個電腦工程師在忙碌之餘趁著休息時間利用專業正在玩電話飛客,他們試圖駭進連通不認識人的電話,想與陌生人開開玩笑,卻意外得知了有個人正在雙塔間走鋼索,這家公司是受美國國防部招募要發展駭客軟體的企業,但是這個正在發生的事件引發年輕工程師的好奇,試圖連續飛進連通雙塔附近居民的電話想找到幾位能夠目睹現場的人向他們口述直播現場狀況.

   在克萊爾公寓的聚會裡,瑪西娅說出了路上的見聞,起先只是引起大家的好奇,但是當她突然說起她覺得鋼索上的人像是她兒子時,引起了克萊爾屢次陷入沉思,聚會中的女人們都有兒子在越南喪生.克萊爾的獨子約書亞原是技術高明的電腦工程師,擅長程式編程,入侵與捕捉入侵電腦者.但這樣一個技術高超的人卻被徵召去了越南,在咖啡館中遭炸彈炸死,於是一場聚會因為這樣微妙無關的走鋼索事件而蒙上陰霾.在空中走鋼索人擺弄了許多花樣,或跳,或跑,或臥,輕身如燕,酸然聞訊趕來的警察一再廣播警告,他彷彿置若罔聞一心專注在向前的腳步上,最終順利由南塔抵達北塔,但隨即被警方逮捕,送到了法院候審.公園大道上的聚會因為微妙的情感變化而陷入困境,雖然大家表面上仍和樂開心,吃吃喝喝,但克萊爾念兒之情油然升起,帶著朋友參觀他的房間時,不由得多說許多的往事,在留下的電子零件與電腦設備中過度的憶往與誇讚亡兒,這一方面導引了其他幾人的念想,同時因為克萊爾家境意外優渥的情形也在此次聚會中被曝露,使得這幾位正常狀況下因為經濟差異社會地位不可能結為朋友的人間的氣氛中有了變化,以致聚會隨後草草結束.當眾人離開之際,克萊爾本想留下格洛麗亞,但她有顧忌,因為剛才的氛圍變成眾人間疙瘩,怕不隨其他人走會引起別人誤會.但更核心的原因是格洛麗亞是今天聚會5人中唯一的黑人,雖然她靠自身努力脫離原生家庭,上了大學,但她並沒有脫離貧困,2次婚姻,3個兒子,她依然受金錢所困,依舊單身,三個兒子因為經濟因素加上無所事事才選擇聽從徵兵廣告去了越南,3個人皆在越南喪生,離開公園大道公寓的她因為黑人的身分連計程車都招不到,只好慢慢地步行回位在布朗克斯的家,同時一路回憶過往,憶及她的家庭辛苦,黑人身分的不堪,她的過往又再度升起,正當失神的此刻意外又找上來,一個持刀的女子抵住她,搶走了原來就沒錢的提包,割破了她的衣服,無意識間她只好再回公園大道的公寓.而此時被逮捕的走鋼索人被送到了法院,安排由所羅門.索德柏格法官審理,所羅門正是克萊爾的先生,約書亞的父親,由於鋼索事件受到媒體矚目,被安排在當天的最後審理,所羅門法官首先要面對處理是一個叫蒂莉.亨德森的黑人妓女的強奪案,她被控與女兒爵士琳強奪他人財物,爵士琳也是妓女,這樣的資料讓法官當庭瞠目結舌,母親女兒結夥強劫,且兩人都是妓女,在白人男性法官階級的生活裡可以說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蒂莉宣布獨自認罪,因為她雖39歲不但有了女兒,甚至也有了外孫女,因為爵士琳生了2個小孩,為了顧及親情與生活她不願在法庭纏訟,選擇讓爵士琳在外面賺錢養小孩,她入獄.所羅門判她入獄8個月,宣判結束後,爵士琳被一個剛才有干擾開庭嫌疑的愛爾蘭口音的男人帶走,男人叫科里根,法官以他全身黑衣穿著語言型判斷認為他是一個皮條客,覺得那小女孩出去恐怕仍將繼續從事非法活動.

   但約翰.科里根並不是皮條客,而是一名修士,從愛爾蘭到美國.因為父親拋家,他自幼與母親及哥哥凱蘭一起生活,他看似叛逆孤獨,經常逃家,但實際上他在外卻經常照顧流浪漢,窮人,後來虔信宗教,發願做事,與低下階層的人為善,來到美國後,他一方面到安養院幫忙照護老人,一方面關心當地的妓女,受到這些下層階級的敬重,一方面因為性格靦腆也常遭她們惡作劇,他去法院旁聽就是為了救援蒂莉一家,可惜當他開著麵包車載著爵士琳離開法院回家途中遭到後方車輛追撞翻車,兩人當場死亡,追撞者是一對畫家嬉皮夫妻,車禍後他們開車逃逸,男的不以為意,妻子萊拉則良心不安,來到醫院打聽傷者情況,卻誤打誤撞下認識了科里根的哥哥凱蘭,並匿名參加了爵士琳的葬禮,而萊拉經過實際相處最終與凱蘭走到了一起並反回愛爾蘭生活.而遭受搶劫的格洛麗亞返回克萊爾公寓後一直待到當晚所羅門回來後得知那位鋼索人被他輕判罰款1.1元,同時要在安全場所舉辦一場走鋼索演出.而後由克萊爾叫車送她回布朗克斯的家,在那裏他們碰到社工要把她住樓上鄰居爵士琳的兩個女兒帶去安置,格洛麗亞看到小女孩有了主意叫住了社工,後來她收養了她們.32年後的2006年,兩個小女孩中的妹妹爵絲琳回到紐約,格羅麗亞已經於6年前去世,阿是來看陷入彌留的克萊爾的,她唸過大學,在小岩城工作,姐姐則在軍中服役,兩人已經脫離了母親與外祖母的妓女命運,期間他們曾帶著克洛麗亞反為密蘇里落葉歸根,她也去都柏林拜訪了科李根的哥哥凱蘭,畢竟科里根當年對她們一家始終和善相待,也見到了撞死她母親的萊拉,但此時新種早已不存在任何芥蒂,畢竟生命的路徑沒有不然的正確或錯誤,凱蘭已經是創業成功的企業主.而在公園大道的公寓上,克萊爾始終昏迷,所羅門早就過世多年,此刻圍繞在公寓中昏迷的克萊爾身邊的除了誠心探訪養母好友克萊爾的爵絲琳外,只有一些心懷覬覦遺產的親友後代,但爵絲琳不在意,她悄悄的躺進了克萊爾身邊靜靜地睡去,享受此時的安逸.

    穿越連結南北雙塔的可以是鋼索,也能是迅穿大樓的自殺飛機.一樣的吸引人的目光,一樣的產生不同意義的直播,讓人知曉.如果穿越大樓的飛機帶來的是定義外國人的攻擊,創造了國內無數家庭的悲劇,反過來看越戰也是美國跑到別人的國家去造成外國人家庭的破滅,別人眼裡的戰士是你認為的劊子手,恐怖分子,反過來那些響應美國政府號召去越南犧牲的年輕人又算甚麼?愛國者還是恐怖份子?這是作者Colum McCann相當特別的地方,他沒有直接對於911做出甚麼直觀性的描述或批判而是反過來以自己國家的舉措來自問來投射,讓讀者自行判決.宗教虔信的人堅持行善究竟是何種結果,也不是僅憑科里根逝後即能結論,人性的孤獨,隨機油然而生或是因為環境所造就的厄業與惡運或是惡念,有自殺飛機的劫機者也有救援妓女的修士.每一個人每一種信仰者都在尋找或被導引一種他認為的意義,這個意義於己於人造成的可能是相同一致的和樂,或是殊途背離的對抗與兇災.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情感與真實的追求,也有他自身的愛與愛的歸屬,定義,喜好,追尋,小說透過了這許多人物的交錯的,你不能確定何者為唯一正確,因為每個人都彷彿走在自己唯一的鋼索上,可能輕快挪移抵達彼岸,也可能失足墜落,這便是"讓美好的世界轉動".

    這小說採用多軸多線,時間切割沒有規律前後跳躍亦非線性,對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紊亂但基本上只要理出它行進的時間,應該不難閱讀,也沒有過多的手法,還算是一本能兼顧通俗性的作品,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