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00100.jpg

西方的自殺:人性本能如何反噬西方文明?(Suicide of the West: How the Rebirth of Tribalism, Populism, Nationalism, and Identity Politics is Destroying American Democracy,Jonah Goldberg)

    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多布斯訴傑克森婦女健康組織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中,以5比4的表決正式推翻了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判決.表面上它是一個關於婦女權利範圍,或州法與聯邦法間的扞格的爭議,但其實在背後,它反映的是關於"國家",這個角色管理範圍的意義問題,墮胎究竟應該是個人權利,抑或是只有國家能有權決定?!.

    "西方的自殺"其實是一位保守主義者"Jonah Goldberg對於美國當下的白左社會狀態,與對由川普崛起後引法效應的觀察回饋,及憂慮.作為一個保守主義者,從自由觀點出發,提出自己的看法."自由相當脆弱,可以在短短一個世代之內完全消失.自由無法繼承,每個世代都必須為自由而不斷奮戰,不斷地捍衛.每個人一生只能獲得一次自由,一旦失去自己曾有的自由,便永遠不能復得",剛當選州長不久的演員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67年說這話時,可能只是無意識的場面話.也可能是他如本書作者Goldberg一樣早就看到了人了列根本性,人性本能中存在著總是想違規,為惡挑戰當前部落規範獲取更多好處的基因,因此,即使今日取得了自由,民主的政權制度,習慣,也可能在新一代的人手裡被毀去,重歸混沌.

     Goldberg更一步的將此意延伸為"如果人們以為文明衰敗的歷史只不過是菁英腐敗的歷史,就很容易誤以為有問題的是那群菁英.很多民粹主義就都因為這種幻想,而認為"人民力量的革命運動"(people-powered movements)可以免於陷入富人和權貴的罪孽與誘惑.但菁英也是人,如果菁英會出問題,其他人也會出問題.即使沒有菁英,只要社會大眾開始腐敗,文明還是會死亡.".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推測在作者那裏可能懷疑現代自由的衰亡正是源於人民大眾的腐敗,特別是當群體的集體認同強大到某一程度時,就會開始鞏固自己人的利益,這種由個體劣根性所滋生的集體腐敗現象,正是他以為美國正走上自我了結的路徑上.

     以上大約就是本書試圖表達的觀點.不過做作者當如不像我一樣提供簡單的因果對照.他採取了較大範圍的論述,這些論述雖然存在著作者自思的內在邏輯性,但本書想提的旁枝太多,引典,講故事,又試圖插進不少定見,以致焦點都模糊了.但是本書有一個優點,為過往其他著作所無,就是以前只要是任何一種意識形態者,或思想家想表達觀念時,總是會參雜太多的學術御用語,或深度哲學,以致嚇跑了許多的讀者.這本書常見作者用比喻,且用來比喻的故事都淺顯易懂,給一些沒耐心讀重度語言邏輯者閱讀倒是挺適合的.不過就一個保守主義者,讀者起碼應該先知道,他是販賣自由主義,古典自由意識主義,推崇市場,個人主義,小政府,對於左派的大多數主張是不同意的,只是在本書裡除了左派外,他還增添了新的不同意,那就是川普主義.

    人性本能?這在英文書名的標題裡其實沒有直接表示,而是"Tribalism, Populism, Nationalism, and Identity Politics"暗示,即部落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與身分政治,若用更白話的方式來講人性本能,那就是"區分你我",有了區分同部落,同主張,同民族,同身分,便可找到同類取暖,集合並誅殺異者拿走他們的財產與所有.在Goldberg爬梳的歷史這種"區分你我"的而延伸的族群衝突或身分政治問題一直都是人類群居生活的主要型態方式,即使到了今日也未曾改變.大概作者也曾閱讀過James C. Scott的書籍,或至少與他有類似的思考路徑,人類的發展從個體的出現,到不得已搭夥形成小團體,部落,原先都是為了更有效率的個體安全防護,於是由摘採,狩獵,游牧,而成了定居生活,發展農業.農業生活除了天災,疫病外,最重要的人為災難有兩種,一是坐匪,一是流寇,這兩者其實行為並無差異,都是搶奪他人財物,殺害他人性命為生,差別是坐匪是從團體內部產生,流寇則屬於團體外部人員.後來人聰明了,與其聽任坐匪定期來搶,不如直接給錢讓坐匪來掌管團體,於是坐匪就轉型以國家或政府的樣貌與角色出現,讓他們行為變得可預測,同時可用他們對付流寇.雖然說有了國家型制,有了法律可以開始進行更有效,文明,與穩定性的生活,但是人的天性基本上未曾消除,只是改以其他方式,比如思想,工作型態,收入,愛好等來"區分你我",謀求在團體內的上升,或與其他團體對抗,這種人性本能始終不變.

       在人類出現團體,部落,乃至國家以後經歷了幾萬年,物質生活的進境始終緩慢有限,直到最近300年才有了飛躍的突破,在經濟上發展出資本主義,自政治上形成自由民主,Goldberg稱這種發展是"奇蹟".有了作者筆下的這個奇蹟的發生,剩下全書的論述只在講述一件,這個奇蹟很重要,它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成果,它在三百年發展中所創造的人類文明,發展,是過去那種生活狀態遠遠不及的,因此必須要珍重保護珍惜它.或許這個奇蹟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與它所創造的成果相比,與其它非奇蹟主張的成果相比,它都值得人們持續的奉為人類制度與生活的圭臬,特別是在美國,因為這個奇蹟最早的一部份是在英國出現,它後來跟著移民新教徒來到美國後再形成奇蹟的另一部分,可以說人類的這個奇蹟即使不是完全由美國發明,但至少它是因為美國而得以完善,得以創造出人類歷史上的大躍進,因此Goldberg對於當下美國社會"反奇蹟"的各類運動與現象大表反感,而提出這樣與那樣的描述,批判,呼籲,並稱那些反奇蹟的人是在自殺.

       作者筆下"奇蹟"與過往的生活有個很大的分別.簡單的約化那就是:經驗V.S感覺.將其延伸就是:理性與浪漫,再延生下去就是:權利至上與感官至上.作者在書裡踢出了兩個人為這兩種生活型態意義的代表人物:洛克與盧梭.這兩人都是啟蒙時代17,18世紀的人物.約翰.洛克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是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約翰·洛克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並主張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分立,行政權與對外權的統一,立法權是國家最高權力(所以推翻羅訴韋德案,在自由意識主義眼中無異於宣告了國家權力的手伸進了婦女的子宮裡而反對此觀點,但就保守主義而言,可能因為它隱含著支持立法權最高性,加上保守主義對自然狀態的主張而同意此觀點,由此可知,即使是同為自由主義者仍可能有其主張的分歧).洛克的精神哲學理論通常被視為是現代主義中"本體"以及自我理論的奠基者,他是第一個以連續的"意識"來定義自我概念的哲學家,他也提出了心靈是一塊"白板"的假設,認為人生下來是不帶有任何記憶和思想的.盧梭認為擁有知識是壞事,一切知識的根源都是邪惡,天文學源於迷信,辯論術源於仇恨,幾何學源於貪心,物理學源於虛榮,藝術源於奢侈,法律學源於不公義,歷史源於暴虐,乃至倫理學亦源於自大,所以他主張人不應該追求知識.對於盧梭而言,擁有知識令人變得虛偽,自從擁有知識以來,人就變得彬彬有禮,習慣對其他人有禮貌,而導致缺乏美德的人,表面上亦看似擁有美德,這樣不單止令到所有人都因為遵從禮儀,而不敢展示出真正的自己,亦令到人難以真正認清其他人的真面目,真誠的友誼,真正的敬意,亦因人心難測而不復存在,而懷疑,恐懼,冷酷,戒備,憎恨,背叛,就一直隱藏在禮儀背後.他認為人有了知識,人就不再問其他人是不是正直,但會問其他人有沒有才能,評價一個人的價值,因而只取決於擁有知識,而忽視其他美德.他同時認為人的一切不幸都是源於過多的欲望,一個幸福的人是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盧梭崇尚情感,認為情感高於理性,他認為理性會敗壞人類道德,使人變得冷漠.盧梭認為,人類最初處於原始的"自然狀態".在這個時間,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無法得到公正的解決,國家是因訂立契約而產生,人民是制訂契約的主體,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權"的思想,國家主權不能分割,也不能轉讓,一切主權的表現和運用必須表現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於法律.

       "人性白板"與"人性本善"應該是洛克與盧梭思維出發點的不同.因為"人性白板",個體的經歷與集體生活或部落,國家生活帶來的東西是甚麼都會塗在白板上,因此人類需要學習,理性,判斷甚麼東西能留在白板上,甚麼該去掉,透過經驗找尋好的結果,價值,出路,社會透過理性,試誤,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相反的因為人性本善,原初狀態的人心是好的,後來經過知識,社會,群體生活,國家洗禮,人的善就會被掩蓋,人心就會越來越壞,自然狀態是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獸性狀態,好人是因為社會的出現才有的,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而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的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兩種出發點的不同,形成:個體與集體,理性與浪漫,科學與感官,制衡與專權等從個體生活到財產權,政治制度需要的不同,也因此本書其實在說明兩種主張的不同,一種是奇蹟:即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另一種是除了前一種主張的其他主張.Goldberg蕤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以洛克思想為基礎的"奇蹟",與其他源自盧梭社會契約論概念的"區分你我"的部落主義兩種而已,包括社會主義等左派,民粹,國族,民族主義都與吼者有關兒語強調個體自發性的洛克較遠.形成強大個人與強大的社會兩種主張的根本性差異.

       因為訴諸強大的社會,強調集體形式的存在,去化社會加諸的心靈污漬,所以部落主張,不論是部落主義,民粹主義,國家主義,國族主義,民族主義都需要推動販賣一種共同的情感,以便於"區分你我"形成凝聚的共同體,但是這種訴諸情感浪漫,感管至上的方式往往最終因為無法控制而形成一種暴力動亂的來源,法國大革命或是各種可見的種族屠殺,皆是它們實在的表現.而這現象在美國的歷史已經再三的重演.以至作者強烈的批評了包括左派民主黨與川普現象的產生,在他的觀察中這種創造集體的情感歸屬的煽動是透過生活的與政治兩條路徑,政治上自20世紀初由威爾遜所創造的"行政國家"可以說是作者眼中的大惡淵藪,從前面的論述知道美國是以立法權為國家最高權力來源,威爾遜透過行政命令創設許多繞過立法權的機構,這些機構能單獨立法與懲戒違法者形成"自由專斷權",脫離了美國建國者原本美好的主張,讓美國政體失去原先監督與制衡的設計.其次,透過內在區別包括種族,階級,意識形態情感的差異並強化這種差異讓它透過大眾生活來發揮影響力,創造各類的怪物,創造原始的部落觀,正義觀透過影視文化來影響集體,訴諸浪漫主義,感官至上,加上本書作者信仰的保守主義對LGBTQ的終極反對的價值觀認為傳統美國家庭觀念已被進步主義者所主張的跨性別主義給消滅了影響,以至於現在讀美國價值與美國夢精神在他眼中已經被摧毀殆盡.從集體政治到個人選擇已經沒有一樣不是已經走上了歧路而不自知,也就是身分政治,區分你我必然的老路.

        Goldberg認為奇蹟是一種不可逆現象,它是一種奇蹟,也應該是輝格史觀式的,儘管他沒有言明,但從文字中,我們看出他認為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是人類社會迄今最大的成就,即使它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是其他外溢負面效益,也不該因此改變它的基本地位角色.反觀那些作為挑戰或提出批判的不論是左派民主黨,或是川普主義不過都是回歸部落主義老路,訴諸人類不穩定且可能毀滅的情感認同主張,最終都只能給人類帶來混亂與毀滅,會讓社會重回到三百年前的靜止與乏味狀態,讓政治會到混亂與戰爭,那是不切實際的枯坐遐想,是毫無理由的自我毀滅.當然這最後論述都幾近於信仰了,讀者是否願意買單,往往也受制於個體的思想與經歷,這裡的不再重複.

        這本書雖然充斥著一些作者個人的信仰與價值,未必皆能被讀者同意.但有一些觀察觀點寫的不錯,比如他用每天生一顆金蛋的雞的故事來說明左派主張者的心理問題,以及潛藏的惡念,個人認為是相對犀利簡潔的觀察,說明"毫無來由"的情感正義是如何操控人心,有它可觀可斯之處.至於書的本體,還是需要讀者對那些相關的古典主張有一些基本認識,否則部分內容難從文意上理解,加上作者的條理鋪陳有點亂,論述重點常常跑掉,很容易一下就有不知道在看甚麼的紊亂感,這點是缺憾,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