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784169.jpg

島與半島(劉以鬯)

     "島與半島"臨時插進來,作者依舊是劉以鬯.這本小說與"酒徒","對倒"不太一樣.這本相對平凡,不玩結構,情節也並不曲折,故事更是通俗簡單,一個家庭發生的瑣事.小說原先也是在報上連載,竟高達60多萬字,連載時間與小說故事時間基本重疊,1973到1975.但小說要到1993年才正式出版,那時作者將原先的60萬字刪減成10萬多字,可以說這樣簡短比較符合故事.

      故事是以一個香港家庭沙家,沙凡,與妻子及一對兒女的日常生活構成."島與半島"清楚地說的是港島與九龍,1973到1975呢?這時間有實意義,它是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期.一方面能說是世界大勢對於港市的影響,另一面則是由它引起的油價,物價上漲的效應對於個體,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的影響.小說嘗試透過小人物的平凡事來展現1973年至1975年香港的經濟衰退和股市風暴,藉此給香港歷史加一個註腳.人物是虛構的,歷史卻是真實的,透過藝術真實表現生活真實,是這部小說的意圖,但這並不能稱為歷史小說,也沒有過多的後設,畢竟只是連載當時偶然的一個靈光吧.

      在那3年中和所有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一樣,正是經濟衰退十分嚴重的時期,處境極為困難.在石油危機的衝擊下,香港經濟發生了巨大的波動,出口市場萎縮,工廠開 工不足,小廠更是紛紛倒閉,失業現象非常嚴重.加上從1973年起,股票市場大幅度下瀉,跌去市值七成以上,恆生指數從1700以上跌到250點,而金融業和房地產也相應吹起一片淡風,弄得整個社會人心惶惶,香港經濟毫無增長將近整整兩年,更為嚴重的是政府部門的貪污舞弊和社會上的暴力罪案,使得香港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沙家的日常生活顯出的正是這種社會樣貌.

      平時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沙凡,即使在股市大跌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仍一而再,再而三接濟自己的親朋,希望使他們度過難關,轉危為安,但幾乎都無濟於事.經濟危機引發了個人對於前途的各種可能遐想,甚至憂慮.因此平常略嫌精算甚至有點吝嗇的沙凡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必須忍痛向上司送了四百元的大禮,但最終當公司必須進行裁員時,上司絲毫不考慮到他曾為公司創下的業績,無情解雇的沙凡.沙太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在通貨膨脹,物價騰翻的時代裡,只本能的在柴米油鹽精中打細算,但往往適得其反,比如為了未雨綢繆而大量買進高價的廁紙,最後不但虧大了,還查出買的廁紙根本是冒牌貨.她為了在限水期內儲存用水而購買過多的膠桶最不但沒地方放,當二手貨也賣不掉,只好全當垃圾筒處理.至於兒子沙勇,則是一個脾氣衝動執拗怪異的小孩,非要跟家裡對著幹,後來不是在街上遇到劫匪被搶光了錢,就是受不良文化習俗和風氣的影響,做出了不雅和反常的事情來 ,以致引起全家人的驚慌失措.最後還做夢去當調查員,為了錢忍氣吞聲,卻被人以為是壞人,而屢遭驅逐,所幸棄職回家.至於小妹沙娟因為年紀尚小,尚未被現實摧殘過甚,但可能也是因為家人屢屢的不好遭遇,使得她夢見了香港竟然發生大地震.那是一場極其可怕的地震,一家四口因此而倉皇逃竄,待到奔至山腰回頭一望時,只見山下的高樓大廈,在地震中紛紛倒塌,連地殼也裂開了.房屋.車子,樹木,畜生'同時跌入裂開的縫隙,那是一個可怕的深淵,彷彿最年輕的一員都能感受到這種因為經濟帶來的全社會不安狀態.這小說雖然寫實,而起有些"俗",就是看一家人整天在小事情上鬧脾氣,夫妻"打嘴鼓",父子動不動嘴上不饒人,意氣用事,簡直是載比幼稚的,但是爭吵的無非就是颱風天能不能出去玩,該不該買某個東西來送長官.那些討論經濟狀態,朋友借錢炒股,或是給予老友是否回港就業,創業的建議,都相對日常,沒有甚麼重要事件,或強調甚麼特定的社會意義,考慮的就是好不好過生活而已,在這點上,它以雞脫離了前兩本的身分問題,走向了專注生活面.

      臨時插這一本,或能夠跟後面那一本做個比對,後面預計看的是香港三部曲,屬於歷史小說."島與半島"的特色是由日常生活,或新聞所擷取的題材.它反映的是經濟衰退下的社會樣貌,而平民是不可能高談闊論過生活的,他關心的往往就只是拉屎後有沒有衛生紙可用,會不會隨時停水停電,買個股票希望能夠賺點錢,上街部會隨時要擔心被搶劫.無奈的1973到1975的香港社會樣貌透過沙凡一家呈現出來,這算不算是歷史小說呢?還是一個單純寫實小說?過去的寫實難道不就是更貼近歷史的小說嗎?從這個層面與角度,雖然它比較簡單,既沒太多曲折情節,又不玩新結構,但是卻是在作者感乎"個人"感受之外,真正的對某個年代香港社會樣貌一番真實的觀察,我覺得還挺重要的,至少從當下的感覺就是如此,它沒有過多個人價值觀設定,甚至比許多歷史小說要好多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