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00000000000.jpg

都柏林人(Dubliners,James Joyce)

    "都柏林人",這依舊是喬伊斯作品,15篇短篇小說的集子,但此書名是有意義的,這15篇寫的就是不同的都柏林人的故事,雖然是短篇但某種角度來看也是一個長篇.

     "都柏林人"可以補充前面看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對於理解後面要讀其他的喬伊斯作品有助益.在青年藝術家立志前行時,被他視為是框限思想與行動的種種,包括天主教會顢頇陳腐的問題,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中的虛偽,英國殖民濫權統治等,這些既是斯蒂芬視為走出自我時的限制,同時也是作者喬伊斯自身創作面臨的桎梏,這兩部作品其實都有作者自身經歷的影子.

     那這15篇"都柏林人"就究竟是寫什麼呢?這本書的編輯好心,文本首先出了導讀,也刊行了一篇"都柏林人的文化病理學",加上首篇的附注裡都寫出了書的重點之一是"麻痺",而這就產生了許多人自行解釋了書的主題寫的是"麻痺".於是任一個讀者都能在此名詞的導引下或帶風向下,去理解每篇的所隱藏的"麻痺".這裡的麻痺指的是愛爾蘭人當下對生活的麻痺.其實我以為這種好心的提醒未必見得是好事,因為它就落入了喬伊斯討厭的那種集體或是某個主子主張的"標準答案",限縮了讀者的想像空間,而那種答案式的導引一開始就進入人心,反而阻礙了讀者思想的冒險,當然,沒注意到導讀或跳過去不讀的人反而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可能有許多自行領悟能力者在選擇自行讀完後意會到"麻痺"在文本中代表的可能的表意,那自然是有相當意義的,但一開始就洩漏某種答案,效果可能反而是負面的.

     而我因為先看的是後著"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第一個感受是這又是作者少年,青少年,到青年成長的體會,甚至以完成年代來說,這本短篇集子可以說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前傳".他只是將斯蒂芬的角色,眼光,觀點,看法,與意圖打散成15篇的各色人物,分別記述都柏林人在童年,青年,成年時期及公眾生活的故事裡,在喬伊斯的描繪裡,20世紀初的都柏林人,沈浸在英國殖民黑暗裡,看不見自己真正的面貌,甚至沉溺在死亡將至的陰影中,渾噩度日,麻痺不仁,由這15篇所呈現的人物與時空意象是苦澀多於愉悅,頹廢大於興奮,嚼蠟超過多滋.

     開篇的三篇"兩姊妹","邂逅","阿拉比"寫的就是三個童年人,"兩姊妹"中的少年首先面對的是死亡問題,對於死這件事的感受與看法."邂逅"則是寫三個相約翹課的少年出遊的故事,其中一人因為害怕臨時爽約,另外兩人在道中途遇一個奇怪的人物後,引法兩人不同的行為表現與差異的思想.至於"阿拉比"則是寫一個少年或青少年"懷春""思春"的問題,少年維特的煩惱."依夫林"則是寫一位女孩相約與船員男友私奔的故事,但實際上在最後關頭,女孩反悔,因為考慮到父母親原生家庭的擔憂.這四篇屬於童年,青少年的故事很明顯地以主角個人的天性感官來決定"前途"的方向,後面的篇章便逐步地要社會化考量了,"賽車之後","護花使者","寄宿之家",則是關於"金錢"或"資本主義"下情感觀的質變關係,這應該是顯示進入青年作家感情觀首次的面臨質變考驗,不再是純純的愛那種單純,或是由性慾催動的生物本能,ˊ個體體認到是有某些不純淨的"東西"進入了情感的衡量中的某種體悟與探索,到了"一片陰霾","對比"則是表現出資本主義下更兇猛的一面:一文錢逼死一條英雄好漢,此時青年將更加的社會化,於是進入"泥土","憾事一樁"絕對孤獨性的表現,不慣是大齡剩女,或是莊重自持有守有為的出納員在正經的工作之餘,若沒有有效的背景與財富,資本主義外的生活只剩下孤獨與無期的等待.孤獨自然是有害的,但參與社交呢?窮困窘迫的狂荒在"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母親","恩典","死者"藉由一場場的各色聚會,夜晚泡酒,吧,地方的藝術音樂聚會,到商人們的懺悔佈道會,家族眾人的新年聚會,一場場的熱鬧狂歡顯出比孤獨更寂寥的個人內心.而這些都可以是斯蒂芬個人或喬伊斯個人長長路上所見,所思,所得,也能夠化成都柏林這個城市裡生活中普遍的生活遭遇.

     這些遭遇中除了那以為的成長經歷衍生的視角觀點,另一個意外之言的便是小說呈現某種"對比",這種對比目標是顯出了道德,情感,價值等的個人歷練的差異性,而這與"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是前後呼應的.隨著個體的成長,眼界與思維的拓展,對於社會中普遍的由"利他"觀念或價值衍生出的宗教觀,民族觀,家庭觀等的質疑,到由"利己"觀念所發展出對於個體生命過程的種種體悟.小說集子以"兩姊妹"的神父死亡為開端,而最終篇則是直接取名"死者",其實這兩篇共通的主題可以說是完全相同的,"一個人的死亡"引發了兩種不同的後續路徑."."兩姊妹"透過兒童的角度來呈現一個死亡事件,神父身前癱瘓的原因不明,僅知他精神崩潰始於一次打破聖杯的事件,在少年主角的眼裡,當老神父靜靜地躺在棺材裡,帶著死亡的平靜,莊嚴,而一隻無用的聖杯放在他的胸上.在文本裡始終呈現的"聖杯是無用的",神父的精神早在聖杯打破前就死去了,因此當他的肉體要消亡了,卻還抱著無用的聖杯,豈不好笑?!這裡頭同時諷刺宗教信仰的某種虛幻,與透過死亡展現出這類人們儀式性的虛假.而這虛假在"死者"篇中更是表露無遺,這篇可以說是這15篇集子中篇幅最長的,前面歡樂的新年宴會,又是跳舞,又是唱歌,又是大餐的,目的只是為了襯托宴後那對夫妻在黑暗的旅館裡各自回想的不同,丈夫在熱鬧的宴會後升起的極度興奮的情慾,急於回旅館"辦事",但妻子卻因為音樂與他人的言談,勾起了對年輕時戀人的追憶,私人的死亡記憶被賦予強烈的浪漫色彩,一首曲子讓妻子回憶起戀人的往事,丈夫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妻子心中竟然深鎖著這樣一段刻苦銘心的戀情,妻子的坦白讓他進一步感受到生活中一切人與事的無常性,那些熱鬧,溫情的背後皆為虛空,他自己本身也在逐漸消失到一個灰色的無形世界.這兩篇對比呈現的一方面是死去的人未必真的死去了,而活著的人未必真的活著,精神上的死亡比肉體上的死亡更加可怕,更加卑微,另一方面則是透過肉體的的死亡,來暗諷都柏林人精神的死亡,連帶著它有的宗教觀,生活觀,家國觀,愛情觀一切一切都帶著死亡的味道,也就是一開始就被揭露的"麻痺".

       在"死亡"的主題下,首推宗教的影響.天主教在塑造愛爾蘭民族性過程中有著關鍵作用,天主教是愛爾蘭形成獨立民族並最終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信仰邊界, 另一方面,教會對世俗生活的箝制也深刻地影響了愛爾蘭的進步與發展."兩姊妹"裡兒童被賦予了一些清醒的反叛精神,而成人世界對宗教的態度則是順從的功利取向,籠罩在都柏林人身上癱瘓,麻木,停滯的精神狀態部分可以歸罪於天主教對人的桎梏.神父死亡中的兒童對宗教產生了困惑,"邂逅"中,這個兒童開始想要逃離, 他打定主意,至少花一天時間擺脫令人厭倦的學校生活,在教會學校裡,除了宗教相關的書籍外,學生不能看其他的任何世俗讀物,被抓到看異書的兒童順利逃離了學校,去了碼頭,乘渡船過河,逛了鄉野港口,就在閒逛步入尾聲之際,在河岸上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想用鞭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看法,讓男孩震驚並慌亂的想要離開,但他逃離了這個男人,依舊是要回到原有的教會學校去,這裡表示了男孩始終逃離不了愛爾蘭深入肌理的宗教教義對社會的滲透及操控.而對天主教最明顯的批判,莫過於"恩典".表面上"恩典"篇似乎是呈現宗教作用對於成人世界的道德指引,讓他們向善向上,但實際上,作者在這篇裡極盡反諷之能,完全揭露著教會的虛偽性,柯南因酗酒受傷,引發好友想要藉宗教活動讓他重新做人,諸好友與柯南進行了一場宗教主題對話,朋友們巧妙說服了他去參加耶穌會靜修活動,但其實只是個可笑的輪流彼此灌酒喝酒的小聚會,在座的政商界人士全都能侃侃而談引經據典,但他們做的不過是用教義的個性化解釋來美化自身追名逐利的行為,合理化他們各自的欲求,表面上提倡讚揚積極的信仰生活,與提倡對天主教教義的尊崇,實際上是以暗諷的手段嘲笑教會對愛爾蘭世俗生活的控制,諷刺人們只是手裡捧著聖經在假裝信仰一個宗教而已.

       精神生活的死亡,麻痺直接呈現的莫過於感情觀,與感情生活狀態.在這15篇中的男女大多數似乎生活得皆不順遂,都被束縛在某種既定的框限中,沒有太多選擇.文本中男性普遍受制於經濟拮据,"對比"裡前途黯淡的職員,"護花使者"裡坑蒙拐騙的浪子,"一抹微雲"裡躊躇於月亮與六便士間選擇的公務員,"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愛酗酒的小工,"憾事"中失愛的單身男人等等人物,對現實充滿了敵對和不滿情緒,卻無法採取任何積極作為去改變現狀,甚至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自暴自棄."一抹微雲"中,海的對岸是充滿希望和激情的倫敦,它是精神已死的都柏林的對比,留在都柏林的小錢德勒守著一份毫無希望無前景的公務員工作,和同樣沒有激情的婚姻生活,悔恨無力."憾事一樁"裡杜菲先生也曾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遲遲未到來的變革以及黨派的分裂讓他失望,從此封閉在自我的精神世界中獨善其身,面對肉體的激情,他選擇了退縮,直到4年後愛人死去的消息傳來,才質疑自己對所謂道德和孤獨的追求是否真的有意義.受到來自性別觀頑固束縛,女性渴望婚姻,但現實的婚姻既脫離不了傳統的家庭觀,也受時代影響成為了某種現代資本社會的交易商品產物,"寄宿之家"描寫穆尼太太的處心積慮,她看似任由女兒去勾搭男人,並以道德要挾對方接受婚姻,但她其實早就算好對方的經濟條件,與不得不答應背後的社會因素,然而誰知道這種機遇對婚姻經濟的計算是否真的能帶來幸福的婚姻?穆尼太太本人就遭遇了醉鬼丈夫,並不成功,她又要如何在女兒身上找到成功婚姻呢?,"一抹微雲","對比"中的婚姻,也毫無幸福可言,人們只是從一種不婚的痛苦進入了另一種結婚的痛苦中去."依夫林"中則探索女性在自由與束縛之間的掙扎心理,處於父權家庭的壓迫下的群女真相,正是舊式的家庭觀讓依夫林在最後關頭卻步了,"母親"中的齊爾尼太太看似熱情又認真的搓合一場由女兒擔任伴奏的音樂會,然而負責團隊卻懶懶散散地並不想把事情做漂亮,甚至拖欠女兒的演出報酬,無奈之下,齊爾尼太太只能選擇讓女兒罷演來爭取權利,此舉卻使她遭到了眾人訕笑,人們普遍認為一個有教養的女人不應該因金錢而失去某種外在形象,但齊爾尼太太偏偏表現出粗俗無賴固執的樣貌,這固然是一種對於金錢貪求的諷刺,但另一面看也反映了社會男權的雙標,男人可以不誠信,女人則必須隱忍.以上種種荒誕的橋段情節表現的確都是為了凸顯那個不完美的外部社會愛爾蘭,但另一面的批判重心是這些"艾琳"人懦弱,膽怯,虛偽的內在,整部"都柏林人"中幾乎沒有什麼形象高大的人物,更多的是喪志與頹廢的男人,受氣包與隱忍的女人,他們共同建構了都柏林人所有的形象與樣貌,也就是這本小說要的某種意象,或者就能說是"麻痺",於是寒冷,孤獨,無愛,陰暗,蕭條,平傭,喪志等等灰色甚至於黑色的陰霾使種壟罩著整個都柏林,也正是這本小說集子共同的氛圍意象,這是成功的短篇小說集常見的外在表現.

      這本可以說與前面的看過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相呼應,呈現出作者自身眼光對於愛爾蘭的印象與感受,藉由從對這些外在現象,包括人們言行,社會生活樣貌的觀察,隨後提升到對產出與導引這些樣外在貌的根本因素,元素上的懷疑與探索,到最終對於那些"以愛為名"包括愛人,愛國,愛耶穌,愛愛爾蘭等框限,制約個人思維,行為的所有集體利他主義的質疑,反對,種種說法與批評都有著作者細步走來的感受,其實是值得花時間去閱讀與探索的,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