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jpg00.jpg

尤利西斯(Ulysses,James Joyce)

     1922年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首度出版,今趁著出版滿100周年來讀它,讀此書前已先讀過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都柏林人",另外對希臘史詩"奧德賽"裏頭所述故事也大概性的有了簡單的認識.前兩書的許多人物會重複出現在"尤利西斯",且喬伊斯的思想價值觀透過了對青年藝術家斯蒂芬,與"都柏林人"眾生相的呈現會在理解這個小說上佔有提醒的位置.至於"奧德賽",其實正是本書書名的源頭,"奧德賽"裡的希臘英雄奧德修斯,他的拉丁文名字被稱作尤利西斯,小說"尤利西斯"共18章,據說對應的就是"奧德賽"裡的18位人物名稱,我讀的蕭乾版譯本還在書末列出了這18章的相關內容簡述與在"奧德賽"裡的應對,不過我僅將閱讀重點放在奧德修斯與"尤利西斯"主要人物布盧姆的對照或對比上,包括遭遇,性格,與從相似或詫異面去看喬伊斯有甚麼意圖,或隱藏的表意,文意中其他過多的衍生思考就忽略,不然會看得沒完沒了.

     這套書躺在書架上起碼有10年以上,都沒動過,外觀品項內頁紙張完好潔淨的像是新書.其實當初花不到150是以二手書名義買的,推測前手應該是完全沒讀就直,接賣掉了,很正常,這小說確實不好讀.我看了一章後,意外獲得了原譯本的epub檔,就改看電子書,把實體的放回架上.原因倒是挺簡單的,書中的出版緣起有提到,當初為了方便讀者,將原本集中錄在書末的名詞附註全部打散到文本相對的頁面上,這樣讀者不必經常來回翻動,只要在該頁面下便能看到解釋附註,試圖除卻多次翻動在閱讀上造成的妨礙干擾.但紙本書編輯格式其實不那麼精準,附註與文本依舊經常不在同頁上,雖然只是提前或落後一頁,因此仍需前後翻動,且它附註的註記號碼方式很怪,註記標示的竟是所在行號,除非讀者自己留心附註欄,才會知道剛才讀的某行某個名詞或語句被加了附註,或說明典故來由,或說出名詞隱含的意思,要是一不留神就這樣單從文本讀過去,可能會漏讀很多東西.電子書在此便發揮了它的功能,每一個被附註解釋的名詞上頭都被標了號碼,輕點號碼便直接跳到附註,讀完後輕點再跳回原文本所在,如此看來較為輕鬆,而且不會有任何附註被遺漏,畢竟本書的附註應該有好幾千個,來回翻書簡直要逼瘋人,這算是時代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

     尤利西斯:一部傳說中很難讀懂的小說.心得是,當文句看不懂時,就繼續讀下去;當段落看不透時,就繼續讀下去;當章節看不懂時,就繼續讀下去;閱讀結束還是不懂時,就寫讀懂的那部份就行了.因為或許讀不懂的大部分只是它的裝飾品,並非核心.說到底,它終究就是本小說.雖然說許多人認為意識流的小說很容易出戲,蒙太奇一下就不知道跳到哪裡去裡,但過去在吳爾芙,福克納的作品上都已經各自選讀了幾本,算有點底子,這一本也經過一些緩慢的開端,在第6章開始突然覺得比較適應了,直到最後完全的無標點符號的第18章才又算是遇到另一次障礙,其他都還能勉強克服.但是篇幅很大的第15章明明就是一個"類劇本"的劇場形式,第17章全部採用"問與答"的結構拼貼而成,到了18章,作者全然放棄了標點符號,幸虧讀的是中譯版,中文因為字句的關係,可以從空格看出斷句,想像中原文英文可能連要看出斷句都需要費點時間與精力,混亂的已不只是小說人物的意識跳到哪個時空了,而是讀者自己的意識恐怕已經一團麻亂了.

     我們前面讀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都柏林人"都是為了看這本而做的準備動作,現在想來似乎是必須的,青年藝術家斯蒂芬這個人物在"尤利西斯"開始就出現了,他是"尤利西斯"裡三個重要角色中的一個,僅次於主角布盧姆.透過理解斯蒂芬,就是理解喬伊斯的自傳式作品,在閱讀這本小說是用得上的.劇情,結構,表現形式,這本作品讓讀者陷入了對表現形式上理解的困惑,不知那種天外飛來的語意或語境的目的,被困住了,所以應該不是棄書,就是困惑.加上過去的人推論它古希臘詩歌裡故事的關係,由此衍生了一堆繁瑣複雜的猜想與連結,可能反倒限制了讀者的冒險精神.若要問小說劇情,真的很單純,就是一個叫布盧姆的男人懷疑他的妻子可能有出軌的情事,當他得知這天妻子要跟情人約會,決定當天要離家一天逃避現實,於是他去了郵局,墳地,報社,飯館,圖書館,大街,酒吧,海灘,妓院,一直到凌晨兩點才回家,整本小說劇情就是如此而已.難度向來不可能能是劇情,而是小說情節背後的藝術創意,文學象徵,政治隱喻,在閱讀前面兩本喬伊斯的作品就已經體會到部分,而"尤利西斯"應該堆積了所有的困難而成.但是,無論外在表現時是為何,重點依舊是故事文本傳達的主題,我猜測這應該仍是以斯蒂芬精神追尋為主題的延續,而從"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中,作者藉由斯蒂芬的口表示了他對於美學形式的三個主要來源,分別是敘述,詩歌,與戲劇,因此,無論是依託古希臘史詩,還是採用問答形式,或是仿照"要裡問答"中的問答體例來寫敘述,或是最後乾脆捨棄了標點,稱作意識,來表現出摩莉的精神狀態與想法,但它形式上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種詩歌表現,這樣一方面既符合前面所稱的"美"的創造意圖概念,另一方面這也能被視作是一種新型態的文體格式,起碼就1922年那個年代來說,意識流算還是種別以傳統的實驗性質的表現,若有人覺得新奇創新有新意境,自然有覺得詭異,多餘或有其他想法的人同時存在,甚至有人覺得這只不過是一本被那些多餘裝飾給搞得過譽的三流作品,這應該都是閱讀後可能有的結果.

    在"奧德賽"裡,敘述的是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之後的返家旅程,這旅程其實隱藏著上帝對他的考驗,他花了20年才回到家,從他的角度"奧德賽"是一場歸鄉之旅,於此同時,奧德修斯的兒子帖雷馬科接受雅典娜的建議出外尋找父親,因此從帖雷馬科的角度是一場尋父之旅.當時奧德修斯的妻子潘奈洛佩正面臨幾個新的追求者,在不知奧德修斯生死之下,她面對著感情上的考驗,因為已經返鄉扮成另一個人的奧德修斯將試探她的真情,從她的角度而言,"奧德賽"是尋情之旅,"奧德賽"著重將這20年的旅程重心放在最後的40天中.而若將這三者對應到"尤利西斯",小說寫的是1904年6月16日這一天中小市民廣告業務員布盧姆在得知妻子摩莉將在午後與情人約會通姦後,逃避在外的整天行程,布盧姆只有一個在外地工作的女兒,曾經有一個兒子但早夭,於是作者安排了斯蒂芬這個外人,透過一些雙方相處的機會讓他將布盧姆視為是一位精神上的父親,他要追隨這位精神上的父親,要遠離他真正的父親,這與"一個青年藝術的畫像"中的的斯蒂芬要離家離國離開天主教的意涵是前後呼應的.其實"奧德賽"裡的夫妻,父子,這三人與"尤利西斯"的這三人剛好形成了相異的對照.英雄v.s凡人,尋生父v.s棄生父,堅貞v.s出軌.20年的回鄉之旅v.s一日的離家之旅.

    "奧德賽"裡受不了眾多求婚者的長久以來的騷擾,潘奈洛佩宣布只要有人能拉開奧德修斯的大弓,一箭射穿十二把斧頭上的孔,就能成功迎娶她,奧德修斯扮裝成破爛的乞丐,趁大家不注意時悄悄關起宮殿的大門,讓大家無法進出,射箭大賽中追求者無人能把弓拉開,這時奧德修斯扮成的乞丐說自己也想挑戰,雖然眾人都不相信他能成功但珮涅洛珮同意讓他試試看, 奧德修斯不費力就把大弓拉開向眾求婚者宣戰,與兒子帖雷馬科並肩作戰,最後奧德斯以才智取勝,廳堂佈滿了求婚者的屍體,起初潘奈洛佩因無法相信自己的丈夫就是眼前外表骯髒破爛的乞丐,她心中的奧德修斯一直是年輕俊美的樣子,但奧德修斯在除卻偽裝恢復原貌,並說出婚床的秘密後,夫妻終於相認,闊別二十年後團圓.但求婚者的家屬卻非常悲憤,決定向奧德修斯復仇,以戰術挑戰奧德修斯,戰事一觸即發,女神雅典娜適時出手干預,最終迎來長久的和平."奧德賽"自始至終都在表彰著"某種偉大的東西",英雄,堅貞,善良.等不一而足.

    但是"尤利西斯"就是不同了,甚至根本上是一部藉由偉大希臘詩歌為名的諷刺作品,表現出愛爾蘭社會中平凡,低俗,卑劣,甚至有些狡詐生活裡的凡人樣貌,在都柏林街頭打轉的奧德修斯就是主角布盧姆,他是一個小小的廣告業務員,時不時受到上司的凌辱,父親因為事業失敗而自殺身亡,在主角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他的兒子出生僅十一天便夭折,使得他苦惱不堪,由於多方面的無情打擊,主角漸漸發現自己的性功能喪失,隨後,妻子更紅杏出牆,與他人私通,對於布盧姆而言,人世間的一切如夢似幻,好像一切都因為過於悲涼而變得不再真實,較好的處世方式是過得且過,這是閱讀喬伊斯作品從"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都柏林人"一直以來的絕對背景當時如一潭死水般,俗爛不堪的愛爾蘭社會,即便人們知道愛爾蘭已經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仍無動於衷,每天的生活也十年如一日,這些愚昧的市民就以布魯姆為代表,他每天早早起來為妻子做早餐,然後坐在馬桶上看一本言情小說,接著就是上班.那麼,他的妻子如何呢?"奧德賽"中潘奈洛佩面對一大群無賴,一直採用拖延戰術,希望拖到自己的丈夫歸來,努力守護丈夫的王座和自己的貞節.而主角布盧姆妻子摩莉就在丈夫辛勤忙於職場時,亦很忙碌和其他人男人在床上辦事,總之在這裡,讀者又再一次感到強烈的諷刺感,一個古代的忠貞妻子,竟然對應住一名寂寞難耐的現代人妻,足見喬伊斯對當時社會的風氣有頗多不滿,但是最諷刺的是儘管這名女人如此水性楊花,絲毫不忠於丈夫,但是她依舊要偽裝一切安於現狀,因為她知道像布盧姆這樣知識豐富,有教養,為人寬厚的男子,她是再也找不到了.相對的在"奧德賽"中奧德修斯是將所有來向妻子求婚者殺死來恢復家庭安寧,但是布盧姆卻是採取一個懦弱妥協,認為這一切都沒有甚麼,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他只是在心裡面殺死這些與妻子有染的人,而布盧姆猶太人的身分在此間也是重要的線索,他的精神竟被拋棄生父思維的斯蒂芬給信仰著,追隨著,這裡的猶太人身分其實基督信仰的另一種表徵,一方面是天主教信仰帶來的顢頇,所以才有布盧姆這種令人莞爾好笑的精神勝利法,但同時以暗喻著要打破舊有窠臼必須離開"埃及"去往迦南,即離開愛爾蘭之意,這又與他前兩部的作品的意思是完全的呼應的.相比於"奧德賽"是偉大英雄精神與崇高道德古代表徵,"尤利西斯"就是小人物的行徑,生活,與猥瑣的凡人,道德善心散亡的現代社會.

         喬伊斯的作品包括前兩本到"尤利西斯"所呈現的是一種虛無,精神空虛的頹廢,是孤獨,頹廢,善感的悲觀者的集合體.由於小說是從1918年開始在美國的刊物上連載,與金庸小說一樣,並不是全書完成後一次付梓,有個整體的風貌後才出版,由於是邊寫邊刊,這種作品的非線性突變性較強的,因為作者必然沒有辦法在邊刊編寫的過程中一直維持著固定的態度,想法,甚至是風格一致性,加上已經發表在刊物上的內容不可能塗掉不算重來,這形成了一種破碎的型態的堆疊,而這種特性正是現代性的特徵.這應該"尤利西斯"比起"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都柏林人"更進一步探索的內容,對於現代性的全面質疑,"奧德賽"裡的英雄與道德在"尤利西斯"全然的被翻轉了,神話性,神聖性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金錢為主控的資本化社會,成為了新的價值衡量標準,傳統的道德可以說是淪為裝飾物."奧德賽"講的是特洛伊戰爭最主要的領袖奧德修斯勝利後返回家鄉的十年曆程.特洛伊戰爭導致整個希臘進入了一個價值紊亂,商業失調,文藝廢弛的黑暗時代,喬伊斯藉由後特洛伊時代做為"尤利西斯"的背景反射,告訴我們20世紀初期的的愛爾蘭甚至歐洲,整個世界其實都是黑暗的.特洛伊戰爭摧毀了舊的文明,人們進入了等待新文明崛起前的黑暗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和場景下,有一個類似的環境,那就是20世紀初的都柏林,道德彝喪,虛偽,墮落,腐敗的社會樣貌,造成了許多"無所謂"的價值態度,可有可無的不堅持,正是新時代最大的弊病,既然毫無喜好,癡念,只能隨大波逐流,沒有甚麼是必須要堅持的,甚麼都是能放棄的,因此親屬觀,人倫觀,家庭觀在此一個個被打破被改造,成了毫無信仰的新奇時代.

     布盧姆是這故事的靈魂人物,小說中的其他人物都圍繞著他,一方面,布魯姆作為都柏林一家報紙拉廣告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小資產階級,陷入生活瑣事,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事情,為生計奔波,外表樸素平凡略胖,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醜陋,愛吃動物內臟,有手淫的習慣,被認為是平凡,平庸,粗俗,甚至偶爾會有小小的下流,狡詐行為的人,更重要的,布魯姆是猶太人,在當時遍布全歐的排猶主義瀰漫情況下,在一個被天主教主宰和蹂躪的愛爾蘭的都柏林,他的猶太人血統導致他的生活注定比純種愛爾蘭人還要悲催,他甚至無法得到人們起碼的尊重,經常遭到周遭的鄙視,連妓院的老闆都把他說成不陰不陽的人,另一方面,布盧姆有非常好的學問,是一個有理想,有才智,同情女性,永遠讓自己沉浸在內心世界不被傷害的人,他也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好朋友,他還是一個烏托邦主義者,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充滿宗教感的人.這兩種極端使布魯姆長期處於分裂的,甚至絕對分裂的狀態,每天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極度艱辛,沒有人尊敬,卻能維繫良知和希望,從未放棄他的理想,並儘力做一些他認為應該做的,不乏非常感人的行為,比如,他要到婦產醫院去關心朋友的朋友難產,甚至會如同一位女人面對這樣情況下的感同身受,他渴望平等,公正,渴望所有人起碼有尊嚴的生活,希望每一個人即使走向墳墓時,也應該有起碼的尊嚴.但這個世界向來就是極端虛偽的,"奧德賽"裡的潘奈洛佩通過了嘗試性的考驗,所以結局是便是美的,因為史詩要表現的便是堅守道德的永恆勝利,但是"尤利西斯"的摩莉無法依樣相隨,她是個人盡可夫的淫婦,布盧姆就只好採取精神勝利法,將所謂的道德縮限成自我的約束,也就是說在那個強調大集體的遠古,道德是被統治者,神者創造出來作為考驗集體成員的標準,但進入了現代,道德在個人主義主導下,只能成了自我約束限制的條框,道德原來所存有的集體性,精神性,已經隨現代而消亡了.人性表面醜陋的背後是布盧姆的善良,他悲天憫人,充滿人類弱點,充滿著完整小人物的天性,因此他值得被肯定和尊重,甚至被喜歡,相對的,他的精神勝利法,絕對的阿Q,卻是無法忽略的重點,現代性帶來的是傳統道德價值的裂解,與去道德集體化.

         "奧德賽"裡奧德修斯經歷十年時間最終回到家鄉,需要重構父子關係."尤利西斯"中透過布盧姆對待斯蒂芬的態度,再現了父與子關係演變,他倆共同構建了一個精神與肉體的關係,一個追求精神世界和陷入物質世界的反差關係,斯蒂芬對於精神的追求在"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裡便開始了,他試圖離開英國,赴巴黎與歐洲其他地區生活,追求的就是美與藝術發展的更高領域,但應該是並不得志,陷入了金錢的障礙,小說開頭便是要去學校領薪,還為了讓校長開心,拿著自己並不欣賞的文稿親赴報社請求刊登,為五斗米折腰.相反的,物質不虞匱乏的布盧姆,儘管是八面玲瓏的公關性格,潛藏他內心的痛苦,卻始終縈繞不去,且最終用當下的遺忘來戰勝自己的困惑.斯蒂芬和布盧姆都保存了自己精神世界裡的一塊田園,所以,他們能成為朋友,伴隨新世紀帶來的那種黑暗,無聲無息,無邊無際,令人窒息的新黑暗時代,一個平庸,沒有戰場對壘,沒有如奧德修斯歸鄉路上時刻充滿生死威脅的挑戰的時代,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想成為英雄,就只能夠用自視的方法,尋求永恆的精神世界,企望精神變得萬分強大,摩莉最終沒有離開布盧姆,因為她認為布盧姆除了有知識,智慧,誠實外,最重要的是他對她的理解與寬容.比起"奧德賽"裡的試妻貞成,"尤利西斯"更加大膽的試圖訴說一個觀點,連摩莉這樣的女人都能原諒,甚至一起繼續共同生活,那又還有甚麼是不能接受的.這已經是一種全然不同於傳統的家庭觀,人倫觀了.最能夠反映摩莉內心世界的是小說的第18章,一個全然沒有標點的強力情慾放縱,摩莉的精神世界在混沌維度中,實現了無序的跳躍,這是現代性帶來的各類慾望,希冀的交錯衝突而生的新人類,必然也是人類將來的精神主流,因此不再需要英雄的現代,平凡的小人物也自有他臣服於生活而生的新道德觀與應對方式,但這些不能為人道之處,就成了個體內部自我吶喊,自我呼籲,自我忍受的一種壓力,亦即它化成了身體內部自我意識衝突,自己與自己的戰鬥,而不再是自己與眾多求親者的戰鬥.

         因此"奧德賽"可以稱之為本講述身體流亡的小說,奧德修斯流落異國荒島,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家庭."尤利西斯"就應該視為是一本精神流亡小說,精神喪失歸宿,處於極端孤獨狀態,其中體驗到孤獨的極限狀態的,就是布盧姆.而斯蒂芬,摩莉又何嘗不是如此.我以為這種流亡的感觸,應該是喬伊斯在離開愛爾蘭多年後的真實感受,他拋卻了那些被他以為會限制藝術創造的思想,家國框架,追尋著藝術與美學的最高,但同時應該也體會到身體流亡和精神流亡的疊加感受,最終體驗的必然是精神孤獨,雖然他宣稱追求的精神的至高,但實際上可能不如他自我的期望,經歷這樣流亡的:後果是一旦經歷過來,人的精神世界就不可能回到從前,只能在新的時空中,找尋到一個能讓自我安適相處的觀點,也許布盧姆就是喬伊斯自己的答案.

          這本小說很複雜,多元,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的混亂,能夠寫的面相原本很多,我個人只將焦點集中在這三個主要角色上,從他們對應"奧德賽"三個主要人物的對比切入,可以說"尤利西斯"是對"奧德賽"致敬,但是它呈現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古希臘英雄史詩所展現的風貌,從一個古代偉大英雄人物的追尋,回歸到一個價值觀充滿現代性的平凡年代,一群小人物,一個由集體性信仰生活的人群打碎成無數個體的自立孤獨的生活,它所需的精神性必然是有所變異的.至於那些文學性,結構性,還是甚麼藝術性,因為不是個人專業領域的東西,就把它擺在一個裝飾的作用上,我就寫自己能夠理解切入的區塊.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