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00000000000000.jpg

愛慾之死(Agonie des Eros,Byung-Chul Han)

       從連續三本韓炳哲作品的論述,"倦怠社會","透明社會",這裡的"愛慾之死"基本意味著精神力量消彌,思想死亡,從這三本的角度,甚至從韓炳哲其餘幾本關於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議題批判書籍的的角度,"愛慾"是個重點,對作者來說,"愛慾"是人類脫離與消除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各種紊亂社會現象的重要條件.

       這三本宣傳的時候被綁在一起,稱之為關鍵三部曲.但許多時候看完了三本,可能只是一些零碎的觀點各自在腦中漂浮,或是以自身的想像將其連結,我所以稱"愛慾"在此人論述範疇中是關鍵,是體會到作者想像,認可,同意,或是喜歡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激情,有思想,精神力煥發,人人為他,富創造力,想像力,人與人之間能有深度感知的愛慾社會.而他的觀察,從20世紀初的前工業時期的規訓社會,到21世紀開始後工業時期的功績社會,這樣的愛慾社會已經逐漸的消失,讓位給了物慾社會,性慾社會,一個只剩下慾而失去了愛的社會.因此不管是"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慾之死",既是後工業時期社會生活的樣貌,也是弊病,他的指控對象是資本主義,或是更進一步的所謂新自由主義,他的論述方式是以黑格爾的邏輯觀與世界觀為基礎,而他想表達的愛慾之死,死因根源在於"他者"的消逝,這個連續三本一直都存在觀念,而"他者"與"愛慾"間互為因果,無"他者"無"愛慾",無"愛慾"無"他者".

       先看一些黑格爾體悟到的觀念."關於愛,就是意識到我和另一個人的統一,使我不專為自己而孤立起來.相反地,我只有拋棄我獨立的存在,並且知道自己是和另一個人,同時也是另一個人和我自己的統一,才獲得我的自我意識","愛的第一要務,就是我不欲成為獨立的,孤單的人,我如果是這樣的人,就會覺得殘缺不全,其次是,我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了自己,即獲得了他人對自己的承認,而另一個人反過來對我也是如此,因此,愛是一種最不可思議的矛盾,絕非理智所能解決的","愛製造矛盾並解決矛盾,作為矛盾的解決,愛就是倫理性的統一".

      這些有關於黑格爾對於愛的認知,看來很眼熟,經歷了這三本韓炳哲書籍的閱讀,讀者應該能夠發現幾乎都是這些觀點再"直白化"的敘述而已.從"他者"的消逝,"自我"為大到功績社會,全景展示到透明社會,績效為王到積極為要,這些連結成為無所不為,無所不在的"價值需求".價值需求改變了愛戀需要上選擇的條件,隨時都有新的愛戀需求條件覆蓋舊的條件,因而連愛戀對象選擇也淪為跟購物類似.新功能的手機來了,舊的就要汰換掉,而後愛戀的對象由物換成人也是一樣,因為人的心裡早無"他者",一個人只是在"物"的身上找到"自我",當自我的需要與喜好有所改變,那個舊"物"就會被換掉,改持新"物",因為新的"自我需要"覆蓋掉舊的,同樣的當愛戀的對象是個人時,在這個全景展示,效率為大,功績為王的時代裡,愛戀成了一種速效的全景裸體的性展示,效率至上的性交媾,一場充滿直白無趣的色情演出.沒有激情,狂野,既沒有神秘性,更沒有神聖性.因為"他者"的消逝,"自我"之外的其它的人事物都只是為這個"我"來服務,來滿足的"物"而已,當這個"人物"提供的刺激與功能已經不符合"自我"新的需要時,又出現了新的"人物","人物"就會跟手機一樣,被換掉,因此愛慾成了一場場不停輪換對象的色情演出,只剩下性慾,而沒有愛,因為愛是"從他者"出發的,而"他者"已經消逝了.

       韓炳哲為我們展示了當代社會從規訓社會到功績社會的典範轉移,規訓社會是一個"否定性"的社會,否定性狀態的實踐是靠著"不可以"或"不允許",或者"應該"去做某些事情的指令來形成.帶有強迫與威權的意味.到了資本主義效率為王的功績社會裡出現越來越多擺脫否定性指令的自我要求,功績社會是透過"能夠"來達成自我的要求.自發性行為和內在動機所取代了規訓社會的否定性.但是不論是規訓社會還是功績社會都會有一群相對失敗與弱勢的人出現,規訓社會中的個體面對的是無處不在的規矩,犯規者或作為罪犯被投入監獄,或作為瘋子被精神病院收治,但功績社會為促進生產力最大化,頌揚自由,提倡正向思考,鼓勵個體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的自我實現.功績主體不從事義務勞動,不是從服從法則,履行義務來得到好處,而是從自由慾望與喜好對於勞動的期待來獲利,如此一來,他雖然擺脫了權威他者對他的否定,但是擺脫他者,卻又發展出了新的束縛,本應是擺脫他者的束縛,卻突變成自戀型的自我束縛,這種自我激勵向上的自我束縛便是現代精神疾病的來源,情感疏離的根本,只剩下無盡的"倦怠","疲勞","永不歇息的自我追求".因此,追求積極主動的主體,在無法掌控的事物上遭遇挫敗時, 自戀型主體與他者缺乏連結,沉溺於自我,無法培養出堅固穩定的自我形象,感覺迷失,也無法去愛,就容易罹患憂鬱症.而新型媒體和大眾傳播科技也削弱了他者的存在,這類主體在大眾社交媒體只能贏得點讚數,卻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因為功績主體已經失去了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在韓炳哲看來,指向他者的愛欲,才是倦怠社會中憂鬱症的最終解藥..

       憂鬱是種自戀型疾病,源於過度緊張且病態扭曲的自我參照.自戀性憂鬱的主體往往被自己折磨耗損,精疲力竭,沒有世界可棲身,被他者拋棄.愛慾與憂鬱截然相反,愛慾將主體從"自我"中拉出來,轉移到"他者"身上,憂鬱則深陷於"自我"無法自拔.功績主體是自戀的,目標是追求成功,成功可使"自我"獲得自證與激勵,因此"他者性"遭到剝奪,"他者"降級為"自我"的一個同質體,或者說成了一面自照的鏡子.這使得功績主體更加糾纏在自我之中,結果"成功"反而引發了憂鬱症.憂鬱的功績主體潛入"自我"中,直至溺斃.而愛慾能夠使人經歷"他者"的他者性,帶領人走出自戀地獄,愛慾啟動了心甘情願的自我犧牲與自我掏空,但它卻掌握了愛的主體,因此一種強大的感受卻也接踵而來,但這種感受並非我們的"自我"成就,而是源於"他者"的饋贈,可以直白的說就是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狀態,因此愛慾能夠征服憂鬱.因此人不能永遠離群索居,需要對某些對象傾注感情,投放關注,在愛慾指向"他者"的過程中,愛慾的主體可能會暫時失去自我,但卻能夠從與對方的同步互動中更加認可自己的存在價值意義,自己行動的因果關係.相愛的兩個個體,向對方全然打開自己的心理與生理,把自己最脆弱易傷的部分呈現在對方面前,這需要無比的勇氣和信任.因為愛對方,而接受對方的全部,也願意忍耐等待,保持盼望,輕視結果,心持無礙,以上這些約是本書提供給現代人找回自己,不再迷失,走出"功績主體"自戀黑洞的路徑與方向.

        在韓炳哲的愛慾觀點裡,愛慾具有神聖性,神秘性,有美感性.同時也是冒險的,危機的,激烈的,甚至狂暴的,具備死亡的消極性.而非像當前世界這種表現出溫柔的,符合女性遐想的愛戀觀,積極的肯定性,因為後者這種愛戀樣貌正是他所批評的新自由主義的由"自我"主導所引發出來的一系列現象後的結果.而這裡所牽涉出來的便是一種指向哲學誤解的可能.從對於"他者"開端所衍生的論點,韓炳哲想表現呈現的是一幅較激越奮發的生命,與生活觀,是個躁動多元的社會景象.他並不藐視或弱化基於宗教,文化,習俗而來的傳統觀點,儀式,與風俗,所以關於由典儀所引發的神聖性,由宗教所傳來的神秘性,由愛慾所傳來的私密性,甚至無所事事所帶來的思考過程與時間,等種種正是引發人類探索未知所在的濫觴,未知的衝突與他者的碰撞,固然帶來危險,但也是創造新事物來源的所在.所以神秘性,私密性,他者性,對於創造,對於思想,對於精神力的啟發與創造都是必要的.而他將現代人的環遊世界,旅行諸國與參訪博物館等行動當成是一種無神聖,無私密,無神秘性的"穿越活動",瞭者間是大不相同的,後者只是一種基於"自我"滿足的需要活動,自我映照,已經失去了它們對於誘發思想啟動與創造的功能,更進一步的,甚至連尋常人相對的愛慾已淪為對"自我"愛戀的同質物的追求,裏頭只有性慾,與色情,並無韓炳哲指稱的愛慾.這應該是看本書需要留心的,韓炳哲的思考範疇不應該被拿來當成通俗的愛戀觀來論述,因為不論表象或內含,甚至思考本質,根本不是同一個東西.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