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經濟四百年

台灣經濟四百年(A 400-Year History of Taiwanese Economy,吳聰敏)

          個人以為"台灣經濟四百年"是2023年出版的新書中比較值得閱讀的一本,超過其他作品,這本書基本上是主談產權概念與政府於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作用,作者以四百年實際的歷史教訓來為某些經濟觀點與產業政策做出說明,或釐清本質,或重新解釋,或撥開誤解,或重設評價,若要更簡化的說,它一則說明產權釐清對於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另一部分在說明政府於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角色,引用本書26章上的一段話"台灣高成長的經驗說明,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政府政策的目標是要強化比較利益,並避免管制政策抵消本身所具有的優勢",應該能大體說明本書文本的主要重心.

          至於為何認為本書勝過其他,原因有下,首先本書論述直白,作者認為是什麼便說什麼,即使有些觀點,訊息,與過往人們長期的認知或習得的知識或不同,作者都會拿出引用證據,或是提出詳細解釋方式,發表他以為正確的觀念或是取締舊誤,絕不模稜兩可,資料不清楚或他暫時無法解釋的現象,作者也會直言.其次,本書使用一致性的標準來看待不同人不同時期的相同的行為,不會因為對於A,B,C個人評價的不同,而對相同行為的x有不同的對待處置,以上兩特點對於論寫歷史極為重要,其三,本書將焦點集中在歷史上那些對經濟發展上重要的核心產業,事業發展與當下政府政策施行間的關係,並主談成敗若何原因何在,而不是發散的經貿漫談,或因此捨棄掉許多或許有價值的個別產業發展的歷史,但核心的論點都有與經濟觀念相互勾稽,頗有可觀.最後一點則是這是本觀念價值與個人價值契合的書籍,關於制度經濟,產權,市場觀點,甚至是對過往台灣央行的決策看法,它於我個人定見頗有一致性,是以視其為值得花上時間成本閱讀.

           住處附近將揭幕的新商場開有號稱全國最大書店.但個人對於它的發展頗有疑慮,包括商場或書店皆是.從舊台北縣五個縣轄市之一到今日,本地歷來無夜市,無八大行業,唯一的戲院甚至在上世紀末就關門了,本地人的消費娛樂長期以來都是過橋到台北市去進行.此地生活機能原本就不是娛樂消費型,純住家為主體,常見小弄商鋪總是在頂讓換新老闆,或轉營它類商品.諷刺的是這新商場所在位置原先就是一個汽車工廠,是曾在國家限制自製率且高度關稅保護下但經營並不成功的汽車公司,後在成本考量下,30年前就將廠辦移轉到中部,留下大片的工廠用,經變更用途變為現在的商場,它原先就是國家經濟管制主義與保護主義雙重政策下的失敗者.而夾雜於工廠附近歷來只是一個由大片農地逐漸轉變的住宅區,,雖說隨著兩條捷運開通與高速公路交流道的出現,稍微改變了原先的純住氛圍.但自幼在此長大,覺得它本質上並沒有跳脫先前的住宅生活型態,因此要立即轉為商場吸引人潮持續湧入其實不易,頂多會是開幕初期的煙火而已.至於書店,個人的感受是,我以前認為自己是一個對於書籍的需求彈性很低的人,但是這幾年越來越發現自己想錯了,因為身邊接觸到的人,幾乎對於書籍的需求彈性根本都已經歸零,不看書不買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需求彈性相比之下還是有的,甚至不低,但文化部與主要的書商此時卻提倡說書籍個是特殊商品,不該讓電商或網路書店用超格折扣來吸引人去購買,因為要保障作者的利益,折扣太多,書商與作者便沒有利潤,因此文化部強硬提倡固定價格制,在這種許多人需求彈性為零的情形下,最後只會賺到與我一樣僅存的書籍消費者,對於大批需求彈性轉為零的人,他們視而不見,也不在意,只在乎現在分到的利潤.而如此發展最終的結果必然就是總收入大減,書市萎靡,逐漸貼近垂直的書籍需求曲線不斷的往左側移動而已.

           價格管制或是需求彈性,乃至於汽車自製率到新商場開幕的感受,許多觀念都是這本書"台灣經濟四百年"裡主談的觀念之一.既然書名是'台灣經濟四百年",擺在橫軸的便是一個時間序列,自荷蘭人在大員,也就是今日台南安平附近登陸以來至今日的四百年,當然,所謂的經濟自然是西方所興起的眼光,荷蘭人登陸第一眼所及除了原住民外,就是到處跳耀奔跑的鹿,但對他們而言這些都只能算是意外的東西,他們所以要登陸佔領此地,最初只是為了與中國的貿易需要,但意外地開啟了此地的經濟現代化的初步.當然,原始之地,是不可能有什麼現代觀點產業可供談資,除了舉目所及的鹿,於是鹿皮,鹿脯就這樣從原住民生活上的一種必需品,變成了原住民與外來人之間交換的商品.但是鹿該如何取獵,如何交換於此卻是一個問題,因為本地的原民有分族分社,每一個原民社有自己所屬範圍,但是鹿卻不是人所豢養,是個會到處奔走的生物,因此個人產權的定義難以在原住民地區形成,共有產權的狀態應該是這種漁獵社會的沿襲,雖然原民是過著漁獵的生活,但他們也需要無法從漁獵中獲取的生活必需品,於是荷蘭人便利用了許多當時以個人身份來台耕作或謀生活的中國人為仲介,只要給予荷蘭人一定的"贌金",此人便能夠進入某個特地原民社,用生活必需品與原民交換鹿皮,鹿脯,然侯中國人的仲介者再將這些鹿皮鹿脯以事前談定的價格賣給荷蘭人,如此三方人原住民,中國人,荷蘭人都可以透過這樣的制度牟利,這便是所謂的'"贌社制度".

          但是隨著鹿的撲殺越來越激烈,台灣島上的鹿越來越少,它一方面影響了原住民生區域內的生活,因為原住民會離開沒有鹿的地方遷徙到他住,而另一方面後來進入台灣開墾的中國人,無法單憑光單純的贌社制度來討生活,於是他們開始試著用武力搶佔或透過買賣,租賃一些土地來從事農業耕作.而和移入漢人的這種耕作事業帶來了兩種影響,一是許多熟番也開始學著這些中國人一樣進行耕作,即耕作讓一些原住民由漁獵移動的生活轉為定居的農耕生活.另一個影響則是,開墾的漢人其實原本並無土地,他們只能試圖能用一些手段來獲取耕地,其中不遑搶騙或強佔原住民離開無鹿可獵的原獵場,有部分人則以較為溫和文明的手法向原住民租用或購買土地,這便是"招佃開墾",但是購買土地一開始需要較大的資金,非一般人可行,於是便有一些富人購買了相當大面積的土地,然後再將這些土地整片出租或以分割方式租予不同的第三人開墾耕作,於是便形成了台灣土地普遍存在"大小租"的狀態.這其中也有部分的原住民學習漢人大戶將他們的土地出租給其他耕作者,是謂"民墾番地"契約.

          而這樣的"招佃開墾",與"大小租"發展自鄭成功時期一路延續的清朝,它形成一些不太有利的狀態.首先就是原住民的土地逐漸被半騙半賣得從手中流失,另一方面土地的所有權與使用權被分開,大小租權可以分別分開的賣,使得產權有時不易劃分而產生爭訟,比如土地所有人轉賣土地,但新的所有人可能不想承接土地上原有的租賃關係,或是土地的田賦與地租之間因為產出豐盈不一而興起的繳納問題,這都是源於財產權的劃分與觀念不清所致,這也間接導致交易成本增加,土地的利用價值受到限制,使得台灣的經濟規模與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如果這還是單純的農耕時期也還罷了,隨著清末世紀局勢的開展,農產貿易的交易往來成為新的主題,台灣在這種土地使用受限的情況下,根本上還處於一個封閉的自有經濟體,直到日本殖民者在此經營糖類生產事業後,基於實際需要花錢把勁大租權,並將其取消,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歸ㄧ的狀態,才結束了這種停滯不前的古老經濟型態,有了向農茝加工業或輕工業進軍的可能而產權制度釐清的同時,日本人也開始引進了真正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統治手段,如地籍測量劃清地界,地目,建設基本軌道設施改良交通,對於衛生環境與醫療進行全面的改革,更進一步的是開發通灌溉水道,建設疏濬加深加大港口等活動,這些活動配上了產權的釐清迅速有效的使台灣有機會開始進入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的門檻,邁向真正的全面的市場經濟,與統治者有效的政策措施規劃與施行的可能.

         產權的釐清與有效施政措施與政策的建立,便是形成了有效的制度改革.而這便是美國經濟學家North提出制度對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好的制度將會帶動經濟成長.制度是人為制定對於政治,經濟,社會互動的規範.若進一步研究什麼樣的制度對經濟成長有幫助,首先是對於私有產權的保障,因為現代社會對於私有產權習以為常,低估了私有產權的重要.在台灣尚未發展出成熟的產權制度之前,對於土地的分界,買賣,轉讓等均無成熟的紀錄,清朝時台灣的土地產權不明確,到劉銘傳開始清賦時才開始有了產權制度的雛形,雖然劉銘傳其實只是以增加稅收的角度才實施該政策,但到了日本統治時期,在台進行土地與戶口的普查,完善西部平原的土地產權,也因此開啟了通往經濟發展與市場經濟有效制度的大門,先不要論他是否目的為殖民,它的結果終究是有助於現代市場經濟與經濟成長發展,讓台灣有機會脫離完全的農耕與漁獵生活型態的綁架.

         在種種新的建設與法令規章下,作者只提出了日治時期中的一個產業,就是精煉糖為主要的案例來說明產業發展選擇的問題,那就是基於比較利益原則.台灣產糖並無除口優勢,基本榨糖設施,資金與人力皆不足,土地產權釐清之後,可以在糖廠附近土地徵求甘蔗契作,加上遍佈的小火車運輸軌道,新式的機械軋糖機,精煉設備,雖然仍不能與他國貿易競爭,但可以作為日本的進口替代,而這個糖業案例的發展,正是後續的台灣紡織業與電子產業發展的雛形.糖業一方面解放了大小租問題,同時還產生了對於女性人力需求的增加,使得許多台灣婦女有機會擺脫纏足的命運,並創造了政府有利的收入,改善了自清朝以來台灣財政收入就遠遠低於支出的殘破財政狀態,當然這也沒什麼好比的,因為清朝內地自身的財政ㄓ與各種現代化也是落後殘破的,遠遠低於當時世界主要國家正在興起的各種變革程度,反而是落入殖民命運的台灣因為明治維新的成功,有機會先進入各類基礎設施的現代化.而糖業上的生產比較利益原則,也是本書後段重要的論述觀點的核心,其中延伸思維的關鍵在於政府須要解放產業的管制思維,讓更多市場的觀念進入產業發展與經營上.當然日治時代的糖業比較利益也只是從日本統治者的觀點去看的,因為台灣成為日本主要輸入糖的出口地,就不需要從東南亞或其他地區進口,給予台灣糖業若干補貼,改進生產機制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對其他外來進口糖徵收關稅,台灣糖業就可以依靠日本市場的需求成長建立起來,反過來,透過糖業增收所帶進的稅收,可以改善台灣的財政收支,加上行政官員勘定地界,釐清地目,修築公路鐵路,灌溉溝渠,改善衛生醫療等設施讓農產,主要是米糧增產,也有助原先各類田賦,糧稅的徵收,消彌了許多大地主隱匿所有地目不報的情形,改善了財政收入自然就有機會做其他可能的建設規劃執行.

         談財政收支的目的在這裡要引出的便是舊台幣的通膨悲劇,因為財政收入與各類農糧產出必須優先支應內戰軍事需要,所以當國民政府初期來台時,原先的支應已經緊俏的財政狀態,因為戰情的激烈需求,中央不得不更進一步的要求台灣地方政府墊撥糧款,加上應付其他軍需,可能還包括來台接收與管理官員的大量盤剝盜用,在連自身需求都無法滿足支應下,最後只好動用台銀印鈔發債的方式來變通處理支應問題,使得貨幣數量狂增,自然引發通膨問題.而原先有日本需求為基礎的糖業出口,必須進入國際市場後,完全失掉了比較利益,所以糖類帶來的收入銳減,因此更不得不借助於印鈔換錢.從財政失衡,到通貨膨脹,道貨幣政策,到金融管制,這一連串的錯誤措施,文笨在此主要在於點出行政官員缺乏處理各類問題的專業外,還普遍存在著管制主義,保護主義思維,這對於發展現代化的經濟可以說是根本上的大敵,人的思維一代旦無法打開,也就不可能有好的解決問題辦法產生,能憑藉的可能只有好運氣,或者是外部力量來協助.

         嚴重的通貨膨脹可以靠著新發行的貨幣,改善財政支出與財政紀律來逐步消彌,但是當時的狀況除了苟活,還需要經濟獨立的生存下去,加上突然之間湧入了近200萬人入台,除了軍公教外,還有大量的人需要活下去的"工作"需求,若無法滿足,簡直就是對社會穩定埋下不定時的炸彈,這絕對是當時的逃難大員心中害怕的,於是發展產業成了主要議題.一個當時只有人力,基礎設施還行,但缺乏技術與資本之地,財經官員首想的便是外匯,透過創匯累積能夠發展出一條進口替代的生路.所幸,韓戰爆發,讓美國改變對台態度,美援的進入首先緩解的暫時的困難,因為美援可以讓當局省下部分用在軍事上的支應,轉付民生需要,而隨美援而入的還有美國的財經專家,雖然自1950開始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很快被穩定下來,但外匯短缺問題,讓當時的財經官員想以紡織進口替代,與匯率與貿易管制來達成,但事實上這些作為的成效不彰,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的台灣紡織業無國際競爭的比較利益,不論是進口棉出口紡紗,紡布都沒有比較利益,不論是施行價格管制,還是以進口棉代替進口紗再轉製成衣出口,甚至加大貼補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一切關鍵的原因在於匯率問題,因為當時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為1:5,這是不具有比較利益的價位,直到台幣開始貶值到1:26.5後才開始有了改觀.但是要放任讓匯率市場決定匯價升降,在當時政府官員的思維中根本不太可能產生,他們幾乎全信仰喜愛管制主義,大人當家決定一切的思維,而給於這些僵化者帶來一些額外思維的人便是1954年來台的美國經濟顧問團,卜蘭德,郝樂訊等人,他們提出了"八點財經措施"其中的稅制改革,解除貿易管制,施行單一且符合現實的匯率,成立公用事業委員會,建立資本市場,公營事業民營化頗為重要,其中能讓台灣經濟在1960年代開始有所轉變的便是建立單一匯率制度,與放寬貿易管制,政府後來以此八點為主體,提出十九項財經措施.

          雖然今日的人都知道台灣紡織業曾經有過輝煌的出口歷史,但他們大多不知道在單一可變的匯率制度施行之前,紡織業其實也是黯淡但拼命了許多年,只是因為找錯了方向與問題而被耽擱的,當時的官員規定了複雜無比的匯率價格,以至於只能讓有心之人從中套利,而沒辦法建立有效的價格利益,這種用實際時間與金錢的試誤法產生了許多浪費與蹉跎,究其根本,便是官員的思維錯誤,落後,且還喜歡施行管制主義,認為民間無人無腦所致,而自1960年代開動的貿易紡織列車大軍進入國際後,外貿獲得改善,同時也讓官員有機會欣喜思考能否將紡織業的成功複製到其他的產業,而電子業就是這樣一個既被選定,又恰被運氣帶動下的產業,比起紡織業的試誤法,官員還是不改要伸手去操控的習慣,欣喜有部分的官員知道了民間的力量與思維也有可參考之處,民營企業也能創匯與搶佔技術,資本.所以電子業的發展略與紡織不同,官方成立的工研院固然曾經參與並出大力,但民間自行勃發的力量才是它開頭成功的源頭,從收音機到電視,電腦及這些商品所衍生的關鍵零組件產業與企業就這樣的一個接一個興起成立,最終就是榮景的頂峰的半導體業,並由此形成一整個產業的完整供應鏈,這大約都是以民營企業為主體所形成的結果,官方雖然不說沒有功勞,但通常不管就是最大的功勞.管制主義逐漸的被鬆綁,加上制度的改良越來越完善,利於民間企業的經營.其後便是1960~2000年這全球排名第一的,年均GDP 6.5%成長最速的40年的經濟成果.

         這本書選擇以制度的改良,限制,目標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為論述的主軸,透過回顧歷史看出台灣經濟今日的成果主要就是從由放棄掠奪,鬆綁管制,明確產權,加強基礎建設,尋找必較利益,最終由私營企業主導的經濟體而能有所成的,政府施政在這其中的角色只能是協助尋找利益,主動主導有利基礎設施建製,開放思維,協助困難,並放棄自身的過多的家父制管制式條框與規定.這其中自然也有因為無法做到這些而成為反例的部分,比如台灣至今仍頗為落後的金融業,就是管制主義的結果,新銀行的開放直到上世紀末才開始,讓傳統公股銀行獨佔長久,落後國際太多,顯然是落後根源之一,另一個落後的便是匯率操控,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不知是不是還停留在紡織業勃發的初期思維,央行的管理匯率制度,讓許多產業無法被淘汰升級,因為它無技術無資本優勢的業者有了價格上的比較利益,自然就又不會想到去升級企業與產業狀態,使得一些企業成為萎靡的黃昏狀態,連帶著因為操控匯率產生的全民匯損,壓低貨幣價值的低利環境所創造的資產價格飆漲狀態,讓房地產價格如坐太空梭升空般,處於一路飆升的狀態,最終妨害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還有因為學費管制形成的無數低落大學,空有升格學位卻沒能提升素質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致使生產力無法提升,而大學生平均薪資也因此無法拉高始終處於低薪的狀態,這些都是從價格管制所帶來衍生出的問題與困境.也是未來企待改革之處.

         由於主題有選擇性,所以可以感覺若以經濟史來看,作者刪節掉許多並不符合主題的部分,我以為比如樟腦,茶,米糧,木材等清代的農業經濟與當時對中國,對外國的商貿往來,或如殖民時期的商業與生活,如從圖16.2可以看出米糧的生產,出口在1937至1945逐年衰退,很明顯的有戰時經濟狀態,當時的經濟環境,社會狀態,產業與工作都還算是可以書寫的內容,都算是有關這四百年的經濟生活一部分的例子,所以從經濟史的角度來看,本書就還是顯得稍微有點不足,但以出版主題來說,這本已經很夠了吧!特別是對不同統治時期,不同財經官員的施政評價,措施思維與大眾認知的歷史頗有不同,應該也是值得閱讀者再次深思之處,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