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

天堂(paradise,Abdulrazak Gurnah)

          接著是今年第一個作家系列,選的是坦尚尼亞裔的英籍作家Abdulrazak Gurnah,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計畫看五本作品,閱讀依出版順序分別是"天堂","讚美沉默"."海邊","最後的禮物"."來世",未必能一口氣讀完,預期中間偶然會岔開去閱讀其他類書籍後再接續.

         因為是近期出版的書,不打算透露太多內容."天堂"是本通俗可讀性較高的作品,講情節的話,它是段''質子成長記",這裡的質子是債務人將自己的兒子抵押給債權人工作,做為債務的交換,質子若中途逃逸,債務人的負擔將更高.居住在卡瓦的少年優素福被欠債的父親抵讓給商人阿齊茲為其工作並學習事物,阿齊茲是個在東非從事商品交換交易的商人,從沿海地區帶著西方進口粗劣的棉布,小飾品深入東非叢林與不同的在地部落交換象牙,黃金,橡膠然後再返回濱海販售給外國人,東非地區的民族性複雜,有當地的桑給巴爾原住民,渡海而來的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及這些種族的混種,加上身處叢林種許多不知名的部落,形成各自獨立由地方蘇丹統治的地區,各畫勢力範圍,彼此都存在警戒關係.優素福先在阿齊茲的商鋪中學習販售,與人交易,交往,優素福在幾個駐點都是認識相當好的同伴與朋友,此本作品裡除了殖民文化所帶來的殘暴與部落間的暴力外,幾乎沒有所謂意義上的全然壞人存在,頂多就是私慾貪婪的呈現而已,接著數度在阿齊茲的幾個不同駐點學習,最後隨著阿齊茲開始了叢林交換之旅,歷經磨難艱險,後經德國人救助脫險,但是德國人勢力範圍開始深入叢林,以強大的武力將重新定義遊戲規則,想直接控制與叢林部落人交易,甚至控制叢林的一切,不想再透過類似阿齊茲這樣的中介商之手,而後這種暴力更赤裸裸的擊潰了優素福的心,讓他投奔追尋.

         書的最末,當優素福看到了德國士兵搜查後的花園留下的殘跡,一群惡狗正在吃著地上的糞便,他突然意識到這些不愧是吃屎的狗,因為狗一看到他,就流出警戒的目光,深怕自己要去搶牠的食物,食物當然就是那些糞便,''那些狗一看到吃屎者,馬上就認了出來",狗竟能從他眼光中看到貪婪的目光.這是一個非常具象的形容,也是全書所有角色的投影,非洲人也好,非洲狗也好,都是搶食西方人糞便為樂的吃屎人或吃屎狗,還因此彼此警戒,鬥爭,交戰,欺瞞,詐取,殺戮,於是優素福隱約的又慨見了自身懦弱的胎衣,被父母拋棄為質的憤怒轉換,他以為自己曾經置身於天堂,卻不料天堂其實非他所想像,他曾以為天堂是阿齊茲叔叔的花園,,但阿濟玆既非叔叔,花園實際上卻是他愛慕的阿明娜的地獄,後來花園也成了他自己的地獄,因為那個可怕的阿齊茲老婆對他的覬覦,曾經他以為天堂是是查圖的部落所在,但是那裡的人偷襲了他們的商隊,讓阿濟玆損失慘重,也讓自己得知父死母不知所蹤的消息,從此不需再為質自由了?.

        是花園裡的老園丁哈姆達尼,與修車工侯賽因啟發了優素福的自由觀,由此投射出作者想表達的非洲人前途與自由的矛盾.在侯賽因和卡拉辛加的對話間,侯賽因表達了西方人用槍炮打上一兩仗就解決了所有權問題,歐洲人想要全世界,於是非洲將會失去一切,包括傳統的生活方式.但侯賽因隨即指出年輕人會失去更多,因為西方任會讓這些年輕人唾棄自身對原有傳統所瞭解的一切,讓他們背誦西方的法律及其關於西方所建構世界的故事,當西方來記述東非時,會把他們這些人形容為奴隸合理化自身的行為,於是年輕人便人人都有了奴隸的自我認知,而侯賽因接著更自問在這種情況下問我是否想逃?或是想離開此地?但我該去哪兒?去桑給巴爾嗎?那裡連奴隸都維護奴隸制,既然都一樣,那他還不如選擇定居於小村落,此時優素福尚未經歷查圖之旅的災難,可能也無法感受侯賽因所言的內容.但哈姆達尼則在優素福建議他應該接受獲得的自由時離開主人憤然表示: 他們把自由當禮物送給我?她的確如此,但誰說她有權這樣做?哈姆達尼認為自己知道優素福所說的自由,但他表示那個自由是他從一出生就擁有那種自由.所以當老爺這些人說你屬於我,我擁有你的時候,就好像在說雨過天晴,或一天過去太陽落山那樣的自然現象.因為第二天早上,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太陽都會照樣升起,如果自由也是這樣.他們就可以把你關起來,給你戴上鐐銬,踐踏你所有的小願望,但自由不應該是他們可以任意奪走的東西,不該是上面描述的這種自然演變.應該是他們即使毀掉了你,還是遠遠不能擁有你,就像你出生那天一樣,自由是天賦的權利概念由老園丁說出來,接著他又表示園丁是他們給我的工作,但裡面那些人除了這個還能給我什麼比這更自由的東西?此時經歷了查圖之旅,又瞭解了女主人真相的恐怖後,優素福的世界觀與自由觀已經全然的不同於之前所想的,老園丁的話讓他體會到他想贏得自由並不是待在花園做阿齊茲做一名園丁或商販,要取得自由唯一立即能做的就是離開花園,離開非洲,去看一個力量能掌控他人自由與天堂所在地的原貌,知道原由差異,然後才可能脫離恐懼的胎衣,不再是個與其他人互相爭奪乞憐食物的吃屎的人,而這恰對應著文本開始一個到優素福家附近的丐乞穆罕默德講述自身因為吸大麻而淪落乞討者所言:反面教材,以我為戒,畢竟那又是另一項西方帶來的東西,它侵入人心一但常駐,便難以脫離,更能以回復到人原先的生體狀態,這顯然也是一種暗喻.

        雖然這是一本明顯的有關於西方殖民者及其文化衝擊東非當地傳統,毀滅當地原有精神價值及其文化對當地人一代或幾代人所產生影響的縮影描寫,但作者並不是針對任何所謂特定對象的痛訴,而只是對這種現象下人心變化與心態的茫然的一種呈現.就文本描述來說充滿著原始叢林的氣味與當地人質樸性格與行為描述,算是相當的貼切又具意趣,而一站又一站的換地居住成長,或是旅行所見聞也讓這本作品的通俗性高張,一般人來看也並不枯燥的,不會感受到特意的教條與控訴味,它就是一段青少年成長記,只是裹上了東非的外衣與殖民現象的的呈現,雖然存在意在言外,但其實也真的不要過度嚴肅的看它,算是本你若不嚴肅,它就不算嚴肅的作品,反之,亦然.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