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氏451度  

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Ray Bradbury)

     攝氏100度是水的沸點,那華氏451度呢?據說是紙張的燃點,書以紙張燃點為名,自然就會燃燒紙張,這裡暗喻的是焚燒書籍.據說這是一本反烏托小說,據說它是本預言小說,Ray Bradbury在1953年寫下,雖然沒有說明年代,但小說中曾出現一次對2022年的回憶,據說是預言電視出現後對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預言閱讀書籍的人將會越來越少,人類將越來越沒有思考,行為越來越接近機械性的反射,缺乏對於詩詞藝術美學的領會,變成極度膚淺毫無感情知覺的人.從現在來看這預言未成完全事實,頂多某些現象曾經或正在發生.不過,也許再過幾年,卻可能真的發生,儘管可能並非完全是電視的影響就是了.

    看這本書的第一天,恰好是新聞所稱的霸王級寒流來襲,室外冷,鄰近山區接連傳出飄雪訊息.前面位子坐了一對男女,女孩滑手機,背對我的男孩則一直在說話,聲音不低,直到女孩起身去洗手間,男孩還是滔滔不絕,以為他是對著空氣自言自語,仔細一看,耳裡掛著耳機.一瞬間我把他當作對著siri說話,下一秒忽然想到也許他就是一個siri,從旁人的角度,看到一個對著空桌說話的人,又無法串連語意發展成故事,確實是奇怪畫面,莫非精神出了問題?只是隨著人手一機smartphone,這種畫面只多不少.

     這個作者很厲害,一個看似沒有寫完,且沒有傳統意義上所謂結局的故事,整本小說是全然的反諷,顛覆,隱喻在每一個可見的細節裡來表達Bradbruy的想法.主角蒙塔格的職業是個fireman,fireman在一般的認知下是滅火的,但在這預言的時空裡,他工作的內容是負責放火的.原來,這故事裡面的世界與今日不同,法律規定擁有書籍是犯法的,被搜出私藏的書籍需要被焚燒,擁有書籍的人則要被處死,fireman做的就是焚燒被搜出的私藏書籍.因為私人沒有書籍,丟掉記載,歷史,意義,所以當局要怎麼定義fireman這個名詞的意義都由它自己決定,而蒙塔格在1953年其實是個紙張的品牌,Bradbury拿它當了主角的名字,隱喻著燒掉自己或拯救自己的意思,也就是書籍的消失是人自己造成的,每個人都負有責任,那怕只是一段話,一頁內容,這種比喻非常有趣,又帶著反諷,顛覆.當然沒有一般意義上的結局可能不適於想看故事的讀者,不過,這本來就是一體兩面,因為作者也只是藉此預言並不能預先知道結果.

    所以是烏托邦,在於一個被創造出來的享受快樂的空間,這是所有反烏托邦小說預設場景,而華氏451度預言的烏托邦裡.人們並不需要閱讀,閱讀跟擁有書籍都是違法的,人們只需要不停地看電視,或收聽由特定頻道的廣播,接收唯一共同的資訊來源,所有傳統中意義上的詩歌,小說,哲學,歷史記載,到各式各樣的宗教典籍全部消失.在新時代裡,人們使用更先進的媒體,運動,適應更快節奏的生活.書籍被無情的消滅,以適應日益短暫的注意力.除了以收看電視最為主要娛樂來源外,這個新創的世界裡想要追求其他瘋狂快樂的行徑就是透過嗑藥與飆車,或是執行任何反射性的刺激娛樂,人們不須思考,,也不需要對於過往的生活留下任何記載,失去了記載的能力,人也逐漸喪失了回憶過往的必要,只要活在當下,享受眼前,專注於肉體的感官,甚至連情感的歷程,親情的累積都變得是模糊不清的.故事就是從蒙塔格自我意識到生活裡的疲乏竟然找不到出口,在路邊偶遇的一個女子克萊莉絲奇怪言行的吸引下,在打火隊長畢提宣稱打火隊員偶然私藏一本書只要在24小時內將它焚毀就沒有罪的引誘下,蒙塔格在一次行動中私藏了一些書,因此被畢提察覺帶隊燒了蒙塔格的房子,蒙塔格的妻子也因此此離開,緊急之下蒙塔格將噴火器對準畢提與其它打火隊員將他們燒死,他因此被通緝而逃亡,藉此得知外面世界還是存在擁有書籍的人與世界而展開了希望之旅.

    雖然這是一本預言影響的故事,主要在描寫現代人受科技,娛樂禁錮而存在的狀態.雖然Bradbury宣稱他的主要目的在探索電視對於閱讀習慣的威脅,不在於探討國家審查制度.然而從實際上看,新科技與娛樂對於閱讀習慣是有影響但是否如作者預言的如此驚人尚待觀察.反而是作者自身的經歷與現況,審查制度的影響可能還比較大.這裡所稱的審查制度並不是一以為的是由國家,或政府來執行的,反而是跟權力有關的人或機構都可能涉及意義上的審查."書本變薄,然後是濃縮,消化過的版本,最後成了摘要,摘要的摘要的摘要,二句話,一句話",連書中的內容都已經透露出這種可能,它把書頁的燃燒,比喻成像一隻隻黑蝴蝶展翅飛去,最終只留下一點餘燼,然後人們連一個字都讀不下去,理解不了,只能依賴電視直接餵食,把嘴張開即可滿足一切.而現實真的如此嗎?

     個人的觀察是對於書籍審查,私人權力往往更大,甚至超過國家,政府,且這種審查很難被人察覺領會.幾個例子,首先是升學考試裡的作文,作文閱評者往往喜歡強調更高價值,正面價值,社會影響,與其說是在考作文,還不如說它是一種思想檢查,只要價值觀,政治觀與出題者閱評者不同路徑,根本不可能得到高分.其次是出版的編輯,一個有權力的編輯對於出版的導向,書籍的內容往往具決定性,比如只出版某一類概念的書籍,或是審查不符合自身認可價值的內容將其剔除,本書作者Bradbury就親身遇過這種待遇,改動他書籍的內容放在教科書中,原因是編輯認為該內容有害青少年.再來就是書籍作者自身,前面提過寫戒嚴歷史的例子,明明寫的不錯,卻拿著自身的政治立場胡亂加油添醋,形同扒糞的另類串改,還有一種審查是來自翻譯,國內某知名的大教授以自己理解之意亂翻譯原文以致串改原意早已是罄竹難書,這種審查很難被察覺,加上翻譯者的權勢,被敗壞掉的書籍至今沒有更新.以上種種皆是書籍遭私人審查的現況,他們對於書籍內容的破壞與影響是如此重大,卻反而不易引起人們注意,而這些審查的誘因通常來自權力與利益,如果社會不夠多元化,自由,這些因素交錯後可能造成只會有一兩類的書籍被出版,其他類將逐步退出消失,只有多元性的社會才能創造出多元化或觀點彼此對立或互補的各類書籍.

     電視帶來的影響自然有正反兩面,是否閱讀習慣因此逐漸消失似乎不是個明顯的問題,因為電視自身都遭到新科技的威脅.實況是在看到我手裡拿著本書在看,封面上印著華氏451度,經常性的下個畫面是拿出身邊的手機,然後在他的搜尋引擎輸入這個書名,於是跳到維基百科裡,知道了這本是個什麼書籍,然後收回手機,這大概也不算壞事,畢竟知道是甚麼也許就可能閱讀,也不能說所有滑手機的就只是玩手遊或上社群軟體.閱讀習慣的消失或書籍的消失都不會單純因為某些科技或娛樂的出現而被替代,可能只是換個工具而已,因為真正讓書籍消失的不是政府,科技,或娛樂,而是人,每一個人自己.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