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29740481.jpg

電廠之夜(La noche de la Usina,Eduardo Sacheri)

   接著轉到拉美小說,選的是阿根廷作家薩切利(Eduardo Sacheri)的"電廠之夜",這是一個架構在2001年阿根廷金融風暴背景下的故事.Sacheri的前作"謎一樣的眼睛"曾改編拍成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網上可找到."電廠之夜"也在2019年翻拍成電影,似乎並沒有引進國內,且因為是講西班牙文,我沒在網路上找到有中譯字幕的版本,所以只是單純的看書.

   能翻拍成電影通常表示原著有一定的通俗性,雖然也可能是例外,"電廠之夜"卻是絕對簡單通俗,因此雖是長篇但可能一天就能讀完.不過在表現簡單的敘述下卻也有深意隱藏其下.一個退役的足球明星佩拉西回到家奧康納小鎮生活,雖然他是明星但足球生涯並沒有賺進太多錢,回到家鄉後娶妻生子並開了個高速公路服務站提供來往的駕駛食宿來生活,隨著兒子成年到外地念大學後,雖然生活的重擔逐漸減少,但阿根廷在這段時間的政治不穩,軍政府與裴隆主義者相互傾軋經濟發展也跟著停滯不前.所以國內的經濟狀況越發蕭條也影響到了小鎮人的生活.當他看到路邊廢棄10多年的倉庫與養雞場時,興起了養雞來增加收入創造小鎮就業機會的念頭,找了幾個朋友集資想頂下廢棄的倉庫雞場,無奈錢仍不夠,所以必須向銀行貸款.而銀行經理得知他的來意後,慫恿他須先存入一筆保證金才能貸款給他,於是佩拉西將眾人的集資款35萬美金存入銀行準備核貸.但佩拉西不知道銀行經理早就得到一個極端私密的內線消息,就是政府即將宣布新的金融政策,限制存戶每天只能領250披索,於是他一面慫恿佩拉西貸款,反手就勾結了小鎮的富人曼希並快速了通過了他的貸款35萬美金,於是佩拉西前腳存入銀行的美金,後腳就被曼攜貸走.保證金存入的那個周末政府公布了新的政策,這下佩拉西開始緊張發愁了,去找經理理論也毫無辦法,直到銀行職員私下告訴他惡人曼希在他存入不久時就從經理辦公室得到了那筆錢,他才知道經理與曼希勾結的事情.後來他與老婆想去領錢並找經理討個說法的回程時在公路上出車禍,老婆因此身亡,佩拉西重傷住院身體與心智都委靡了下來.直到與他集資的小鎮朋友私下得知的一個消息才讓佩拉西振作起來,決心報仇.

    原來曼希在得到那筆錢後,因為國內的金融秩序大亂美元與批索的匯率由1比1升值為1比3,造成阿根廷貨幣大貶值,資產價格大幅衰落,而限制提款金額更重創國內經濟,使得許多店舖無法生存必須出售,曼希因此在小鎮裡買了許多資產,也買進了大量的土地開闢成種植作物農場,唯私下祕密的找人在地處偏遠的農場中央開了一個地窖,這個開挖地窖的工人後來因病過世臨死前透露出這個秘密.佩拉西與他的集資朋友們判斷曼希一定是將他的美金偷偷藏在此地.於是他們興起了去偷回這筆錢的念頭.經過測試,他們的猜測可能是對的,因為地窖裡竟然安裝了紅外線偵測裝置,當偵測有人入侵時會提出警訊給曼希,曼希即使遠在鎮內也能透過手機得到報訊而趕到地窖.為了破解報警器,他們私下調查得知這台機器必須靠電力支撐,若直接將其破壞,一樣會發報訊息,光是斷電並沒有用,它們也不知道密碼.所幸佩拉西喜歡看電影,特別是奧黛麗赫本的電影,他從電影"偷龍轉鳳"中得到靈感,想讓警報器失效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主人自己關掉它,於是他們假意幾次故意的觸發報警器,讓曼希因為報警器經常誤發對它失去信心,把報警器電池給拆掉,讓報警器只剩靠外接的電線來維持電力.而後它們再等一個機會,一個下暴雨的機會,等了許久終於來臨了,某天傍晚烏雲密布,佩拉西與他的集資同伴出發行動,他們一方面在舊電廠,現在作為小鎮的變電所中安裝炸藥,一方面派人在通往地窖的土路上挖出一個大陷坑.隨著閃電雷鳴大作,他們引發炸藥,炸壞了電廠的設備,使得附近的鄉鎮都陷入停電,趁此機會它們終於無礙地進入地窖,拿走了曼希存放在那裏將近90萬美金的錢,而當曼希對停電感到不安駕車趕赴地窖時,連車帶人掉進了陷坑,等它脫離坑洞來到地窖時,錢早已被取空.拿到這筆錢的佩拉西等人也如願的買下倉庫雞場,並雇用了30多人,不但自己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道,也幫助了許多小鎮人脫離苦難,曼希雖不甘心報案,但這案子自始至終都未被偵破.

    這是一部善良有趣的作品.雖然說表面上正如我寫的它是佩拉西的復仇,但其實文本沒有透露出仇恨的意味,更沒有太多遷怒於人橋段或文字表現,要知道續是裡曼希從來不知這一群人的存在,這些人都是天性樂天純樸的鄉人,他們只是想拿回屬於他們自己原有的金錢,並不想多拿,甚至計畫裡原就有把拿多餘的錢懷回去的部分,可見都不是貪婪之人的計謀,當然純樸的人並不表示它就該呆笨沒有智慧,沒有策劃能力,這是通俗曉書最喜歡的誤區,但這本小說沒有這樣寫,慎連佩拉西也沒有太多殺妻之恨的情結,他理解那都是生活偶發間的一種可能,即使若不是先被騙錢也不會開車走上那條公路發生車禍,但他並沒有絕對的恨意,他的重心仍在倉庫與機場,小鎮民眾的單純生活而已.反而可以說這是一本充滿詼諧意趣的故事,看一群小人物如何面對他們人生的劇變,儘管35萬美金可以說相當巨大,也是這樣的雲淡風輕地喝著馬戴茶抽著菸過日子,既不因為有它而富嬌也沒因為失它而墮落頹唐.物質生活好了固然很好,沒有也不是太大問題,這是拉美特色,也是小說人物天真純樸的自然表現.甚至於對於不合理的金融政策,他們只是嘴裡挖苦,他們知道不可能改變甚麼,也無人去找體制的麻煩,去找官府的通道來求償,因為他們可能已經對政治政府完全失望,所以自然完全沒有想到或沒想用那個解決問題的路徑.而那位銀行經理,儘管他是詐騙事件的主角之一,但是當佩拉西知道他一家四口死於車禍,反而認為這是自己經常詛咒他報應的結果而感到心中不安,從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小說不是在顯現復仇的快感,而是在強調善良生命的可期.

    另一方面來說這是一部極度諷刺政局的小說.曼希這個人物貪婪狡詐,小心謹慎,不僅算計了許多人,以不公平手段謀奪了他們的財產,甚至連政府都被他算計利用了.想想看那種提出限制銀行提領金錢數額的荒唐政策,所有的老百姓都得為此付出代價,只有像銀行經理與曼希這種刁狡的人才能從政府手中拿到錢,這不意味著只有心中藏著各種算計的壞人才能在這種政治動盪的時代裡保住自己的財產,否則可能隨時淪為一無所有,這若不是在歌頌惡劣歹行,便只能是看成諷刺時政了,在那樣的慌亂動盪的時間裡,在拉美地區領導人的金融政策與經濟規劃裡,結果竟然只能把錢藏在地窖埋在土裡,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保住自己的財產才能成功,無異也是另一種對於政策不滿的嘲諷,所有的私產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政府以各種名義奪走.而看看小鎮破敗幾乎沒有班車的火車站,隨便賄絡官員就能開設的服務區,人去樓空設備毀壞的建築營地,倉庫,甚至是電廠,在在以貧窮的樣貌來表現作者對時政與政治作為的諷刺,所以最終佩拉西等人唯一能靠的就只有自己,儘管最終仍由有人私下盜走了部分的金錢,但對他們而言已經能過上它們願意滿足的生活了.

    小說輕鬆簡單,充滿拉美的人物特性,儘管情節可能近於好萊塢,但我想應該在呈現面中還是有所不同的,不是本太嚴肅卻也帶點深意的作品,不過這本小說似乎是沒有繁體版就是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