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1 004.jpg

重返烏托邦(Retrotopia,Zygmunt Bauman)

    重返烏托邦就是重返"我們",這應該是本書論述唯一的結論,只想要答案的人知道這點就算是讀過本書了,而想達成重返烏托邦最要重要的事就是讓疏離的個體人類展開對話,接觸,溝通.

    先說為什麼重返烏托邦就是重返"我們".雖然烏托邦有一定的定義,或某種概念隱含其中,比如最早摩爾提出此概念時是指一個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他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被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而本書作者Bauman的定義:它是固定於特定領土範圍內的主權獨立和自治的城邦之上,似乎具有一種堅實的根基,因此可以提供和確保起碼的穩定性,從而實現讓人滿意的自我保護和自信.但對我來說,它定義裡不論是社會,社群,國家,都是集體的代名詞,只不過其間隱藏著良好生活的意境,既然是集體的,烏托邦就是代表"我們",是集體天堂更簡潔的表示法.

    至於為何要說重返?這卻是一個弔詭的問題,人類社會根本從來未曾達到烏托邦境界,未曾達到自然不可能說重返.敏感的神經想起了另一種對於書中解釋法的形變.柏林圍牆被敲掉後進入後蘇聯時期,歐洲那些左派社會學者或知識分子突然間失去了論述的正當性,論述內容也失去了對於大眾的吸引力,觀念裡或學習所得所想像的烏托邦圖景被現實消融,打破,毀滅了.少部分人繼續在馬克思,黑格爾的作品中找尋文字或意念中的突破,期望能在沉澱中新有所得,但現實世界裡卻是此後連主張馬列主義的國家,實際上都被市場經濟給攻陷了,這對追求社會主義烏托邦的人來說稱得上是一種毀滅,可能未來將沒機會達到此種理想.但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給了他們新的希望.那時起從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開始遭到連續的批判,"我"再度被質疑能否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我們"又回到了檯面上成為受矚目的焦點,對於個人主義的批判,與對於集體主義忘不了的愛好,使得"我們",使得"烏托邦"又有了論述的空間,因此才會說重回烏托邦.它一面既指重回所有關於烏托邦的論述與討論,也暗指他們仍然相信達成烏托邦世界是有可能的,重返烏托邦就是重新回到能討論烏托邦議題的狀態,他們依舊相信只有達成烏托邦才能解決人類社會當前的困境與問題.

    那這本書是談如何重返烏托邦嗎?很抱歉,其實大部分不是,重返烏托邦全書只在最後一張引用了教宗方濟各的談話指出了"對話"這一途徑來開啟理解人間面臨的苦痛之路,書本質上是在談後蘇聯時期在全球化,與消費主義影響下的世界樣貌:一種"返祖","懷舊"的現象,並對此提出出現的理由與狀態描寫,而這其實是Bauman一系列作品中類似觀念的延續.這些書籍核心論述是建立在包曼關於世界液態現代性的診斷上,延續著他對於現代社會生活不再有穩定的生活軌道,確定的成功標準的診斷,他在本書中說明此"液態化"所導致的深遠效應.

    受到全球化與消費主義的深遠影響,固然創造了自1990年代以來的全球經濟榮景,也伴隨著而生諸多未解問題,但因為全球正在上升而被忽略,這些問題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許多人的人生或陷入相對的困境,因此被認為必須要即刻被解決,否則對未來的人類的影響只有更加劇烈難以解決.而這些問題都被指稱是因為資本主義,或個人主義所引起的.但是因為這對期間的全球發展證明它確實造成了許多地區國家的進步,而過往的社會主義卻始終為未曾到過種豐榮,因此人們既恨於它的問題卻也不敢輕率地將有成果的制度完全丟棄,而社會主義並無實績自然對此插不上話.於是全球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四種想回到的過去狀態,即返祖現象的出現,分別是"回到霍布斯","回到部落","回到不平等","回到子宮".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提出利維坦的概念,指出一個能夠維護個人利益的強勢國家,在沒有"利維坦"之前,社會處於"所有人對抗所有人",各自為戰的狀態.因此所謂的回到霍布斯,就是又回到了"所有人對抗所有人",那是一種混亂又暴力,終日惶惑不安的狀態. 因為國家喪失維護個人利益的功能,導致人們喪失安全感,於是人們不再相信國家,選擇回到過去,各自為戰.在社會之下,人們可以根據自我的興趣,認知形成各種不同的小團體或小部落,為部落而生,排斥其他的群體,這些就回到部落尋求認同.但在全球化與消費主義的影響下,那些在主流社會被排拒或遭遇失敗的人往往是為了尋求歸屬而回到部落,這就鑿成了民族主義意識或極端黨同伐異的現象. 人們幻想部落時代的安定,快樂,於是當號召“民族主義”的聲音出現並得到熱烈擁護時就形成了今天的恐怖主義,民粹主義,以及對移民,難民的排斥現象.而2008年後最主要的一個全球經濟問題便是貧富差距,訊息的發達,讓經濟不平等的雙方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極端的資本化與智能化讓世界的貧富差距在顯著加大.最終,形成了回到不平等的狀態.子宮是人誕生之初所在,溫暖,安全,舒適的地方,當人們在外在的世界難以取得成功,面對消費主義侵襲下的失敗者為了求取心靈上與生活上的安穩只好遠離人群遠離社群遠離集體,獨自回到以自我舒適為主要目標的狀態,這就是回到子宮.

      國家角色失靈的脈絡是從全球化的發展過程所伴生.用Bauman的話來說權力從領土解放出來,就是政治與權力的不對等.國家的權力範圍僅止於領土所在,但在全球化下人民面對的問題遠超過領土,因此國家對此遠無能力."回到霍布斯"作為隱喻,Bauman指出了今天"國家"不僅未實現對於"安全"的保障與承諾,甚至更可能是帶來暴力與恐懼的始作俑者,因為全世界充滿了缺乏管制的全球武器交易,也指向了國家如今也藉由操弄著恐怖主義來維繫自身的地位.而國家角色的失靈不僅是在政治上的,也是經濟上的.Bauman指出這現象與越來越不穩定以競爭主義為主要取向的的勞動市場脫不了關係,加上本來應該在終結貧窮之戰役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卻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發展中,倒向了資本家,助其解除了各種守護勞動者的防禦工事,使得勞動市場變得要不是根本難以進入,就是極度不穩定.而這種種逐漸積累的挫折必是憤怒與暴力的根源.因為暴力的產生源自於一種想要紓解自身屈辱的衝動,或是那種源自於喪失生命尊嚴而興起的自毀性的暴力.而在自由化社會無法得到滿足的個體除了與如今勞動市場愈加劇烈的不平等處境相關外,在Bauman的液態現代處境之中,人們必須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做選擇.這種個人化的生活政治伴隨著競爭主義與消費主義的發展,讓人們不再對任何社會願景有所期待,同時也讓人有"回到霍布斯"的衝動,不是冷漠地對待彼此就是直接地將對方視為敵對的競爭對手,這兩者之間還交互作用,放大了我們對於未來的恐懼.亦即,我們越是自求多福,就越可能陷入對抗彼此,難以合作的狀態,或是乾脆縮回到自己的烏龜殼中.於是人們渴望回到想像的過去,一種倒轉的烏托邦想像隨之而生.一面"回到部落"積極的區分"我們"與"他們",加上新起的社群媒體加劇的同溫層問題,使得人類的衝突更加的甚囂塵上.另一面則是"回到子宮",找尋物質生活中確性,陷入對於終極物質癖的追求,剩下以去思想去集體化的虛妄個人享樂主義中,放棄對於關於自身與社會相關的任何關係,企盼與連結.

     一開始我即言這是一本宣揚由"我"回到"我們"觀念的書籍,作者這些對於全球或社會出現返祖,懷舊現象的描述,只是為了寫出自由主義,或以個體為解決全球問題的手段的思維下所形成的今日困境.他的目的自然是批判"我",而藉以點出"我們"才是解決之道.不過他小心的沒有直言集體烏托邦,但對我而言,其實是同一回事,至於"對話","全民基本收入"做為解決之道,可以,但遠遠不夠.因此提供不了太多的思考協助,但並不意味這本書不值得看.

     社會學的書可能會出現無意義的結論,或無法達成,或實際執行上有困難,或是眼前遙遠不可實現的結論.因此,對這類書知道作者如何論述出這個結論的推理與邏輯過程遠比結論本身更要緊,只是這樣對於功利型的讀者就不太友善了,畢竟沒有稱得上立即有用的因果對應答案,也沒有提供學習工具,應該多少有浪費時間的感慨吧.但社會學的書往往最要緊的反而不在結論而在那些因素,邏輯,推演走向等細微的內容,但這些東西令人覺得繁瑣,長又因為玩文字語言哲學遊戲而令人生畏.這本書關於消費主義對於人類行為的影響,對於人類液化現代性的引用頗值得再深入理解,這就涉及到作者的其他作品"液態現代性","工作,消費與新貧","全球化與大屠殺","廢棄社會"等內容的理解了.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