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110.jpg

海權論:海權對歷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Alfred Thayer Mahan)

    要看一本新書"歐亞海上之主"(To Rule Eurasia_s Waves:The New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at Sea)前,先找到了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著名的"海權論",就趁機看了.首先,版本是"好讀"上頭選的,雖然"好讀"是以繁體電子書的形態出現,但這本我沒找到相應的實體出版品,似乎本地壓根沒出過這本實體,從文本得知翻譯者是對岸的人名來查,知道原書就是簡體本:中國言實出版社.其次,也是要讀這本後細查才知道原來依書名這本"海權論"只是所謂馬漢"海權論"的第一本,馬漢完整的"海權論"其實共有4本作品,分別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海權對法國革命與帝國的影響","海權影響與1812年戰爭的關係",只是過去以為第一本便是全部,現在知道即便它包括了馬漢大部分的想法卻也不夠完整,何況還有第4本"海軍戰略"的續貂之作.4本內容太多,似乎是基於方便,便有這種簡化式將4本內容融合為一本的中文版(所以這一本是掛著第一本書名,實際內容是融合4本而成),但就連這一本我也採速讀,不是看得太精細,幸虧翻譯太爛,順便躲掉了那些不準確不通順的字句,理解大意就好了,畢竟目標是下一本.

    馬漢之前的世界剛剛經歷了幾百年的大航海探險的帆船時代,而英法德俄又藉著工業革命以及法國大革命的風潮,從大陸和海洋兩個方向橫掃亞非拉地區廣建殖民地,迅速在全球各地佔領據點,進行殖民與貿易.在這種情況下,貌似全球已遭傳統強國瓜分殆盡. 此時儘管美國經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以及一系列巧妙而周密行動迅速成為移民與經濟大國.但以馬漢為代表的美國政軍界清楚的知道世界的陸權已不在美國掌控之中.而當時美國的主要經濟支柱是對外貿易,這就必須要打開其他國家的國門,甚至要與其他歐洲強權競爭平等的關貿待遇,從而完成其產品向外傾銷的目標.在貿易這種思想指導下,海權論應運而生.首先對外貿易需要三個要素,即生產,運輸,市場,生產在本國,市場在海外,運輸在國與國或者大洲與大洲之間進行,所以保衛海上航線的安全就是保全經貿的生命線. 其次,海運要靠船舶,船舶需要在航行中途不斷補給維護保養,所以能控制航線上的港口或設立中途基地,就能輕鬆給養不需要看別人的眼色. 其三,當時的海域間充斥著大量的海盜劫掠,從地方土匪到以國家為依靠的正規軍武力,所以航海路線上若能有軍事力量護送,必然可以減少意外的損失,而這個力量就是海軍,因此,美國開始有了要發展壯大,就要在全球水道密集建立基地,並組建強大的海軍力量,最終要控制全球海洋.現實面是馬漢與美國高層購過歷史看到,當海軍強大時如英國能夠縱橫全球,廣設殖民地,海軍弱時,則再過去大的勢力也將逐漸消彌,如西班牙,荷蘭.有了這些歷史教訓,可以說從"海權論'寫就那時到現在的100多年間,不論是早期的對西班牙的戰爭,對於加勒比海,巴拿馬地峽,波斯灣,還是如今的台海,南海,美國的海軍始終都在這三個要素所衍生的各種戰略思想與地緣政治下做著思維行動考量.可以說馬漢的海權論完整地影響了美國的國策與軍力建置方向與目標.而今日海權論又成為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中一個討論話題,足見它雖然有百年之久,卻不是沒用過時的理論觀點.

     馬漢的主要觀點集中在本書的首章.他從海權組成要素的探討中提出成為海上強國的六個要素.第一,地理位置:如果一個國家不需要或無法在陸地自衛或擴張領土,海岸就具比陸地邊界更大的優勢,這種國家實際上就是島國.第二,自然結構:如位於大河河口的優良港口是必要的,而內陸地理環境不佳的狀態也是一種優勢,它迫使人們必須透海洋走向世界各地.第三,領土範圍:不僅是面積的大小,包括海岸線長度和港口數量都是影響成為海上強權的要素.第四,人口數量:一個國家必須有足夠的人口用於作戰和航海,且有大量參與海洋事業的人口數量.第五,民族特徵:發展海權所需擁有最重要的民族特徵是喜歡貿易,貿易包括商品的生產,對商業追求的習慣性是稱霸海洋的特點.第六條是政府特點:馬漢說"就海權而言,如果一個國家是在一個完全受人民的精神鼓舞,並且完全了解大多數人的真正愛好的政府的領導下,這個國家一定會取得海洋事業最輝煌的成就.",只要用有這種國家特徵即使是"一個精明而堅定的專制政府”也能夠有所作為.

    但這六個條件構成海權重要性的權數券會因時因地而異.它們多多少少都受到偶然因素或歷史演變的影響.比如地理位置,可能是在一個民族長期演變中最後確定下來的.再比如民族特徵,也往往與該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有關係.山地民族與一個靠海的平地民族,性格必然不太相同.這些因素很難在短時間內透過某種人為的力量改變.因此我們可以說海權不僅是生於偶然,或自然的迫切需要中,且其發展被許多無法改變的因素所影響.在路易十四時期,法國財政充裕一度使得陸軍和海軍全部達到世界巔峰,包括造船能力和海上作戰技術皆能與英國,荷蘭一較短長.1690年的比奇角海戰,法國艦隊擊潰了英國同荷蘭的聯合艦隊,1692年的巴爾福勒爾海戰當中,法國海軍更是以44艘戰艦力敵英國海軍的99艘戰艦,已經成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超越了西班牙,而隱隱有了可與英國相抗之勢.從戰術上看,法國海軍並不弱於英國,但是從戰略上看法國海軍長期以來被認為弱於英國.馬漢在本書中指出了法國的弱點在於其海岸線漫長,不利於艦隊的集中.英國卻可以集中相當數量的分艦隊保持對這些港口的封鎖,迫使法國海軍時常需要在戰艦數量佔劣勢的情況下交戰.這便是地理位置導致的戰略劣勢,很難為人力所左右.從法國角度講,他們已經盡其所能,但是天然的障礙很難克服,所以他們並不適合發展艦隊海軍.

     如果說法國與英國海軍的強弱差異只是為理性說明一個地形要素的重要性,難免令人覺得失之武斷.且決定一場戰事成敗的因素與結果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可能,馬漢在講述他認為的海權要素後,接了一個案例,就是以此新興的海上霸權與原霸權的爭奪之戰為例.藉由1778~1783年的英法戰爭中的害上爭霸來說明海戰成敗的各種關鍵可能.1588擊敗無敵艦隊之後,英格蘭的海軍日盛,加上海外開拓殖民,已形成龐大的海洋軍事力量.雖然法國在1690年代以後的海上戰事屢有戰果,但僅憑法國單一力量自認難敵英國,於是趁著美國獨立與英國交戰之際,聯合西班牙對英國進軍.戰爭逼迫英國必須將大量軍事資源從北美地區轉移至歐洲,印度和西印度群島.從1778年至1783年,法國和英國在英吉利海峽,地中海,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等地爭奪支配權.法國連同西班牙進攻梅諾卡島和直布羅陀.同時又獨自與英國在世界各地交戰,大量英屬島嶼和海域都遭到法國佔領.但法西聯盟在1782年遭遇了失敗,格拉斯伯爵在桑特海峽海戰中失敗並被俘,直布羅陀大圍攻以失敗告終.法國與英國一樣遇到財政問題,開始嘗試與英國進行和平談判.在印度洋,法國海軍將領蘇弗朗和英國海軍將領休斯發生一系列的交戰,試圖將英國勢力從印度地區驅逐出去.這場交戰雖然以法國佔優告終,但對結果影響不大,該地區的戰鬥在巴黎和約後結束.英國海軍雖有力量,但在法西同盟下,同盟國的船艦數量其實遠超英國.在這種情況之下,同盟海軍並沒有取得絕對的勝果,反而法國因為參與戰爭耗費龐大軍費,導致王國於6年後破產,最終引發了法國大革命.馬漢認為聯盟軍沒有運用數量上的優勢集中攻擊關鍵的英國港口或戰力所在,而是分兵於全球與英軍在各地進行遭遇戰,這是敗因之一,戰略失策.其二他認為法國海軍欠缺進攻上的主動性,明明同盟軍事發起攻擊的一方,但往往接戰時卻處在防禦位置,遷延不進,因而難以取勝,這是民族性的弊病.其三,他認為法西之間各懷鬼胎,有自我私下的目標,往往基於這些私立目標而踟躕因循,失去聯盟進擊的目的,算計過度終自償惡果,阻礙了戰事的管理與進行效率,這是軍力本質的不濟.由此戰結果不但確認了美國的獨立,也讓英國海軍經歷了一次考驗,無大損傷的向上更進一步,反之法西兩國的海軍自此不振,這案例便是本書也被稱為"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的一個重要部份.

     而由本書這些歷史案例敘述中可以歸納出馬漢的5個重要海軍戰略指導方針,分別是1.集中,2.中央位置,3.內線,4.海上交通線,5.絕對攻勢.集中與中央位置能迫敵分散兵力,內線能使兵力迅速到達某一點,在本書中馬換不只一次強調海軍戰爭中最真實巨大力量是來自使整個艦隊發揮最大的攻擊能力,因此他強烈主張絕不能分散艦隊.所以船艦集中乃是戰勝的根本.艦隻集中的意義有三面向:首先是目標專一,不會在同一時間內作兩種作戰意圖,或追逐兩個目標,其次集中能保持優勢兵力與對迪最大牽制,在決戰線上保持優勢兵力,以優勢主力攻擊敵之一點,另在其他點牽制敵軍,以便主力攻擊能獲致戰果.其三船艦集中方能達到火力集中,遇敵兩艘戰艦時,要集中火力合力先攻擊其一艘,永遠不要分散艦隊.馬漢認為位置是一種形勢,中央位置能提供一個提早到達目的的捷徑,擁有位置適中,形勢強固,資源豐富的海軍基地,海戰時就可居於先天有利地位.而內線就是從中央位置,向一個或數個據點延伸,用以取得阻止敵軍會合的中心位置.內線的定義,是作戰的一方能迅速調動兵力,集中對任何一面之敵,加以有效的運用,內線是較敵人運用的路線為短的一條路線.海上交通線是陸上部隊與海上艦隊自由運動以維持戰力的空間,為補給線和連絡線的總稱,故有生命線之稱,來自海軍基地的後勤補給與休養,是成就海軍戰略持續的必要因素.最後馬漢以為海上作戰要保持絕對機動與攻勢,反對把海軍充當漫無疆界的海洋防禦工具,所以在一切海戰中唯有攻擊才能確保防禦的安全,海軍放棄了攻擊性能,等於放棄其最有效的基本功能,在海上採取守勢,是絕對不利的,擁有優勢兵力者固應主動邀敵決戰,即使因兵力劣勢先行避戰,也當使敵不明我動向,迫敵轉移兵力,再相機誘敵而擊滅之.馬漢這5個海軍戰略指導方針透露出他主張一國海軍不應以在其防衛區域的近前方建立防線為滿足,而是要獲得完整的制海權為理想,而大海做為一個整體,很難明確劃分設防,因此最好的保護把敵人逐出整個海洋之外.

      一般認為的"海權論"觀點核心大概都已盡述.但我個人以為這本書的亮點其實不止於此.在案例之後的三塊單元分別冠以"歐洲的衝突',"亞洲的問題","美國的利益",其實將這三章融合在一起,我自己下個標題便應當是"1911年全球國際情勢與美國未來的擴張".這三塊單元的目的是為了給美國發展海軍並向外擴張提出理由,目標與方向.從100年後的當下來看當時馬漢寫下的那些國際軍事力量,外交,戰略分析與區域局勢可能的演變,只有一種感覺:"神了".他對歐洲當時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當下的僵局,以"均衡"一種觀點來說明,維持均衡最好狀態就是發展軍力,不求落後,一旦有人落後失衡,必然會引發戰爭,且將當以英德為首產生對抗發展,如何牽制俄國於東方,如何封鎖德國海軍,美國能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而奧國趁土耳其革命吞併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必然引發區域失衡,將還可能是引爆戰爭的熱區.如何在門羅主義下有機會脫離美洲將勢力範圍向外擴張,如何利用門戶開放政策求取在中國市場的最大開放利益,中國與印度在贏弱苟延殘喘的當下可能岑在未來崛起的可能機會,英國如何裡用埃及蘇伊士水道,紅海,波斯灣,地中海,直布羅陀獨佔亞洲西面門戶的勢力,而美國能在英國的各種視力發展下與之配合取得最大對外利益,俄國將在東西的夾擊不利下,發展南下的出口,可能藉阿富汗與印度,伊朗方向.如何堅守巴拿馬外來開闢運河的擠身勢力,構成美國東西岸的海軍軍力溝通,使得美國的勢力透過此與夏威夷,菲律賓連成一片,於此將與日本在西太平洋可能引起的海權衝突等等.這以上種種的預言推論,後來基本都應驗了,而後來美國的軍力與國策方向也與這樣的大略觀點完全一致,而這些所有的演變居然可以僅靠一個區域"均衡"觀點與他從海權歷史得到的經驗出口即能說明,且相當的精準.可以說除了那些海軍戰略戰術外,於本書中最值得細看推敲的部分.推論觀察有理有據,所提理論也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因此前面那些關於海權論的主張指導方針被某些人仍奉為圭臬不視為過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這本書對於中國國力未來勢力發展推論居然有些正確,雖然要經過100年來證明,但畢竟在1910年國際時空與當時的中國國力狀態下要做出那種推測,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也許因為如此,對岸出版本書應該最積極的,版本很多,我想討論的應該也很多,因為他們也想著自己能否像本書一樣寫下後面那三章提供自己向外擴張的方向,方法與理由.我想前幾日對岸再次宣稱台海為內海多少都有受此書觀點影響吧..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