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4142978.jpg

悠悠歲月(Les années,Annie Ernaux)

    這本是簡體版,國內目前尚未有繁體譯本,但看出版社都能將艾諾早年已絕版的繁體中文譯本緊急重新上架,個人猜測應該有機會在國內看到新譯本.

    "悠悠歲月"的原文出版於2008年,從文風明顯看出與"位置","一個女人"等1982,1993年出版的作品有些許不同.首先,這是一本"無我"的作品,與之前看的那三部"我"的第一人稱不一樣.明明寫的就是以"我的視角"為主體出發,但文本卻假托了一個不存在的"她"的角度來說故事,作者稱之為"無人稱"作品,其實這裡的"她"即是"我",而這個"我"是以一張張的照片描述出現於文本中,帶起種種敘事.其次,文本呈現了個體性的淡化,拔掉了主體瑣碎的故事,在一種個體歷史敘述中夾雜了社會演化的歷史,但是你明明看到的是一個女性的成長過程經歷的風景,卻最終能在這個"她"身上,看到作者從"位置"開始即專注的階級,性別,職涯,婚姻所引起的諸多異化問題,包括時代問題,時間問題,也會發現主角依舊是作者"我"的呈現,只是融入了宏觀的環境,與歷史進程描述,有人視為是作者的自傳體.

     表面上全書不分章節,但個人以為可將其看成是一本圖文書,影像書,是一部由大量訊息拼貼出的時代電影.整本小說由14張照片影像組成,書裡沒有真的照片,而是用文字描寫來一張照片中的場景與人物,而這14張照片裡都有的共同元素就是一個叫"安妮"的女生,隨著時序的變化,照片裡的安妮由1940年代的孩童,逐步成長為2006年的老人.而每一張照片後所附帶的龐大敘事,既是有關女孩在照片當下的成長經歷,也包含了同時期的法國社會從政治,經濟,軍事,藝術,文化,與社會各種層面的事件與議題的呈現,然後更往上含括了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國際關係,戰爭等等,而敘中自然需要夾議,這個口述的"她"以她特別的價值觀點,其實是略帶激憤與批判的來寫出這個女生的成長經歷中的心境,困境,陰暗,恐懼,不解,憤怒,反抗,當然也包括了對同時成長的法國社會出現的各種事件,現象,的看法與批判,呈現出了"她"對於社會,世界的看法,感受.所以說它是一個少女成長為老太太的女性成長史,也是與女孩同時代的法國社會史.

     這書裡呈現影像的不單是那14張照片,其實文本中對於當下社會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大量的"標題"拼貼,而這些"標題"就是一連串的影像構成的.當然文本中並沒有真正所謂的"標題",個人在此用"標題"拼貼中的"標題"指的可以是書名,電影片名,唱片專輯,歌曲名稱,段落,詩歌,文學作品中的精句,段落,戲劇的台詞,廣告標語,政治口號,科學現象,街頭運動標語,文化名詞,社會運動目標,黨派精神,藥品作用,產品功能,宗教禱詞,禁語,或是各類名人包括政客,作家,藝術家,表演者,科學家曾經的演講內容,或留下的名言佳句等,也就是艾諾在這個作品裡使用了大量的政治,文化符號與元素,持續的堆疊來去描寫著一個又一個法國社會在這60多年時間內曾經發生的事件,現象,並對每一種曾經的精力都提除了自己的看法,觀點,只是對於這些現象的描寫,她採取就是以許多我將其定義為"標語"的東西來替代瑣碎事件描述的本身.因此這本小說充滿著一種對非法國人的閱讀障礙,太多人太多事太多觀念都是屬於當地人才能理解的,因此必須仰賴譯者的註釋,否則難以讀懂,這是與艾諾前幾作的文字單純性完全不同的的另一種表現.而一個標題貼在另一標題之上,逐漸的堆疊,每一個標題內都帶著相關事物的意義,實質上不就是一段影片接著另一段影片,只是這影片裡有著法國社會戰後以來的社會史,政治史,各種歷史,同時伴隨著這些集體歷史中,也夾雜了女孩個人的成長經歷史於其中,兩者互相影響,且輕重無分軒輊,是因為這裡的女孩是"我",是"她",是"我們",也是"她們".安妮是個體,也是女孩中的一員,是法國女性的一員,是法國人的一員,是法國社會的一員,她是一顆螺絲釘,也是一部機器的零件,因此個體於集體間是相互依從的關係,"我"淡漠與消逝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艾諾的作品勾勒出了一個時代的一個社會群體中奉行的一整套價值觀和態度,這本書呈現出將這個世界留給她和她同代人的印象,以此來重建一個共同的時代,從很久以前逐漸轉變到今天的時代,以便在個人記憶裡發現集體記憶的部分的同時,恢復歷史的真實意義,個人記憶和集體回憶相互穿插是作品特點.

       說這小說裡的"安妮"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或許可以,但要用在艾諾身上可能就不令她滿意了.這位女作家一系列的作品都在於"我"脫離了上一代的"階級"中奮戰,都在於在兩性的情慾交纏中找的自身的安處所在.經濟上她既關注中產階級,想要脫貧向上,"悠悠歲月"這裡的畫面呈現猶如"位置","一個女人",但在思想上可能是受到教育與社會薰陶,安妮與艾諾相同,"我""她"是個社會主義者,是個左派,甚至是共產主義傾慕者,資本主義的批判者,傅柯,布厄迪赫的名字與觀點經常的出現在這小說裡,同時"她"又是一個也強烈自我主張的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在文本中也是常客.這種多種角色所誘發的觀點衝突,甚至是自相矛盾也不斷的文本中出現,且隨著歲月,年齡增長,"她"個體的激越思想衝突,也與社會發展同步似的越來越趨於和解,但這種和解可能只是基於一種個體的無能為力,與最終將邁入死亡的不可逆的必然,其實她依舊是於那些曾經堅持的消逝,社會的妥協則是基於新一代的價值觀替換了老人思想.於是乎,一個鼎力向上的女子有了自身的階級與經濟成長後,既不需要憂慮物質所需,又能夠完全的享受社會進步帶來的新技術,新生活風格樣貌,型態.可是呢,身上背負的社會主義觀點,價值又令"她"經常的關心這些新技術,新文化,所謂的資本主義下的果實帶來的"異化"問題,因而憂心於電腦,網路,各種新的機器帶來了人類行為,社會行為,集體行為的改變問題,甚至最終改變人類的思想與價值觀問題,性別的崩解,傳統家庭觀的佚失,愛情婚姻觀念的改變,甚至是傳統價值,儀式,觀點,行為的完全喪亡等等,這種成為中產階級所帶來的生活上的改變,與精神上對於異化反抗的壓力,始終來回的衝擊著她.至於政治上的憂心矛盾衝突更是明顯,不同於她上一代的人崇敬於戴高樂,言必稱戰爭時期的困頓,她的左派思維只終於社會主義,因此密特朗是唯一的選擇,完全看不上季斯卡等右翼,遑論勒龐,即使左右共治也是笑話,席哈克快滾一邊去.柏林圍牆倒了,共產主義崩壞,她既心繫樂見曾受困的解放,卻又還是希望共產黨拿夠在當地為民主注入新的觀點,抑制社會異化的變態,這種完全扞格矛盾衝突在內心不斷的衝撞,形成了某種有趣對比.

     當然,"她"還是那個個體,從1940年代小店舖夫婦的女兒成長為一位女教師,一位女作家,從女童,少女,女孩,妻子,母親,到祖母,依循著生理的成長有了身體型態,樣貌的變化,在那14張照片的描述裡,我們能夠看清這一點,但是個人的歷史經歷,卻經常不可能的單靠一個拍攝的瞬間來描述,畢竟那上頭只能看出外貌,服裝,背景,甚至是時代的演進,卻不能看出那個身體,與身體裡的靈魂正在經受,遭遇甚麼,是欣喜,悲傷,憤怒,平靜?是思慮清晰,還是困頓踟躕,神態自若下可能隱藏的是內心風暴,順應時代潮流下可能正在上演各種心靈劇場,這位中產階級作家試圖寫下"她的時代",可是這個時代裡的"她"終究不是只有她自己一人,而"她"只能感嘆人們試圖留下一種印象,以為記憶是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留存下來,但是我們終會離開這個世界,一切都將在下一秒內消失,從搖籃到臨終床上積累起來的全部詞彙也會消失,這將是沉默,而且沒有一個詞可以說明,從張開的嘴裡什麼都說不出來,無論是我還是自我,語言會繼續把世界變成詞彙.時代意義的演變竟使她感嘆連一個聖誕節都能消逝成無往日情感,無傳統的資本主義的異化的結果,與樣貌,"在節日餐桌旁的談話中,我們只會是一個越來越沒有面目的,直到消失在遙遠一代無名大眾裡的名字".時代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每一代人的記憶終將老去.也因此作者於本書開頭即引用了契科夫的話:"是的,人們會遺忘我們,這是生活,毫無辦法,今天我們覺得重要,嚴肅,後果嚴重的事情,那麼會有它們被人忘記,不再重要的時候,但有趣的是,我們今天無法知道它們在一個被視為偉大而重要的,或者平庸而可笑的日子裡會是什麼樣子.也可能這種我們今天贊同的生活,有朝一日會被視為離奇,不快,沒有智慧,不夠純潔,誰知道呢,甚至是罪惡的."

        幸虧把"悠悠歲月"放到這系列的最後來讀,否則一定是場災難,單是大量的文化符號元素拼貼就可能造成閱讀上的障礙與誤解,何況其中夾雜與作家同步的個人經歷,而那些在"位置","一個女人","嫉妒所未知的空白"裡都已經有所交代,已經讀過的自然事半功倍,但比起前幾作,這小說的故事可讀性較低,價值觀點的部分呈現較多,是本不太一樣的作品.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