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

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The Economic Weapon: The Rise of Sanctions as a Tool of Modern War, Nicholas Mulder)

             接著看三本新書,"經濟武器","學神","奴隸航道".首先是"經濟武器",這是其中難度稍高的,有以下這個難點,這雖是一本講述兩次世紀大戰及其期間(1914~1945),主要國家間以封鎖經濟手段作為武器來對抗侵略國家的歷史過程論述書籍,但它實際上假設讀者熟悉那段歷史,甚至內含假設讀者對於這期間主要的國際條約內容,國際聯盟的條款,大西洋憲章,至聯合國憲章條款內容都有一些基本的理解認識,因為內文並不詳述這些,如若讀者不是熟悉這些,這本讀起來會有許多部份感到茫然,個人以為簡易的補救方式是可以去維基百科找"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的欄目,對比理解本書所述歷史期間內的條約及相關的爭戰,糾紛的因果關係.而這本書似乎沒有出電子書版,但實體書末的附註卻是以QR Code的形式讓讀者自行聯網查詢,增加了閱讀上的麻煩,有妨害閱讀之嫌.

            這本書裡所指的”經濟武器”是指一個國家透過控制潛在敵對國家的能源進出,黑名單列入,進出口配給限制,財物查封,資產凍結,貿易禁運,排他性採購,及金融封鎖等機制與手段來達到替代直接派出軍隊以殺傷性武器與對方交戰的目的功能.所以很明顯的,經濟武器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是自古以來因人類頻繁爭戰所發展出來的手段,而是一種近代的產物.畢竟要干擾他國的經濟運作絕對不可能是在一種與對方經濟結構毫無瓜葛,全然無關的狀態下便能發動.根據本書的說法,現代性的經濟武器最早便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封鎖戰術衍生出來的.一戰期間,以英法為主的協約國對德國,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帝國發動了一場前所未見的封鎖戰術,協約國建立起”國家封鎖部”,”國際封鎖委員會”等機構來計畫與施行控制,切斷流往同盟國陣營的商品,能源,食品,資訊.而這樣做的結果造成當時的中歐與中東數十萬人死於飢餓與疾病,公民社會流離失所,封鎖戰就此成名,變成了一種驚人的概念武器,本書所寫的便是封鎖戰略如何在一戰後的三十年間逐漸由粗略的樣貌演變成今日人們所認知的現代樣貌,也就是經濟武器的型態:經濟制裁.

           依本書作者Mulder的說法因為戰後協約國的成員評估認為封鎖戰術的成果有效的制約了同盟國在長期戰爭中的續戰能力,在封鎖中缺糧缺原料的狀態下,一方面同盟國非前線的人民生存生命受到威脅,加上新進的武器彈藥製造因為缺乏原料補給受到了限制,因此封鎖戰術造成了敵國士氣,資源,武器補充的能力滯後,以致在持久戰下無以為繼,使得他們得出一個封鎖戰的功效是有作用的.戰後關於未來國際情勢與世界和平的討論中,人們開始聚焦於一個問題,就是是否有什麼和平時期能夠使用的經常性手段來讓世界變得更安全,不至於動不動就引發區域衝突乃至世界大戰.經濟制裁源自於1919年戰後的巴黎和會,由當時的英國代表塞西爾(Robert Cecil)與法國代表布儒瓦(Leon Bourgeois)聯手提議,Cecil是英國在戰爭期間第一任的封鎖大臣,Bourgeois則曾任一戰前法國總理.他倆都認為戰後基於世界和平所設立的常態性機構國際聯盟必須配備一套強大的執法工具以便維護“凡爾塞條約”所奠定的戰後秩序,因此兩人提議可義借鑒大戰期間對於德奧等同盟國陣營所採用的經濟施壓手段,將凡是頑抗國際和平秩序的國家定義為”侵略國”,國聯的全體會員國皆可對其進行經濟孤立,透過這樣的手段,經濟制裁一方面成了不用正式宣戰也能採用的手段,二方面也消除了戰爭與和平的明確界限,過去只有在戰時才能採取脅迫政策,如今在許多的非戰時的情況下原本作為經濟戰一環而制定的商業與財經封鎖政策,被拿來當成了預防直接進入實體武器交戰的手段.而這就是”國際聯盟盟約”第十六條款的內容:”聯盟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違反盟約第十二,十三,十五條的規定訴諸戰爭,根據此事實本身,是同對國聯所有的其他成員國犯下戰爭行為,國聯所有其他成員國因此應立即終止與該違約國的一切貿易或金融關係”禁止他們的國民與違約國國民的一切往來,並且阻止違約國國民與任何其他國家,無論是否為國聯成員國的國民之間的一切金融,商務或個人往來”.而根據此規定,國聯將設立一個由大國組成的委員會,決定是否有戰爭行為,由於美國最後並未加入國聯,造成實際的國聯主導者是有英法幾個強國領銜,強國的私心,加上他們對於美國實力的顧忌,使得這個機構一開始便落入處置國際紛爭不公允,且瞻前顧後的陷阱中,加上缺乏自身的武力工具對違反者毫無強制制裁力,所以最終也未能防止區域衝突與資源爭奪,二次大戰的出現便是對其結局最好的評價.而這其間關於經濟制裁,經濟封鎖的效應可以說是直接,間接造成二戰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際聯盟雖然因為先天的設計不良加上大國私心算計而遭遇失敗,但是經濟制裁的觀念卻一直沿用到今日.人類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所謂的戰期間(interwar period)的歷史經驗卻為經濟制裁開拓了一片新天地,它最深遠的影響就是產生了一種新型態的自由主義組織思維,透過法學家,外交官,軍事專家,經濟學者組成的技術與行政架構運作來處理解決世界上各國之間可能產生的問題及糾紛,而這種新組織思維方式改變了過去行之有年的國際主義思維,即公海自由與貿易中立權的核心觀念.這兩個核心觀念讓原先處於兩交戰國間的其他非交戰國家能夠自由的航行於鄰近交戰國家雙方的公海,且不受限制的自由與此兩國進行貿易,金融,與其他經濟活動的往來,但如今為了一個”集體安全”的新概念,這樣的公海自由航行與貿易中立權並須受到限制,提倡經濟制裁者開始重新詮釋國際法,限制自由航行權與貿易中立權,希望各個國家,公司,個人都能加入孤立侵略者的行動,而這樣的提議舉措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民間貿易,國外投資與資金流動,經濟制裁的歷史完美示範了法律體制和和對全球組織與民眾日常生活產生實質的影響.且政策制定者為了研發干預的方式,開始詳細的研究能源控制,進出口控制,貿易禁運,資產凍結,金融封鎖等諸多措施的可行性評估細節,因此創造出了新的法律權威,統計,與經濟研究的知識細節,形成了管理統治人命與生計的現代政治技術.

             問題是這樣新型的統治技術究竟有沒有效果?!要知道倡議經濟制裁的原始目的是在消彌可能發生的實體性交戰衝突,甚至是要控制侵略行為與戰爭的發生,1919年國聯首度針對新成立的蘇聯與匈牙利實施經濟封鎖,主要是戰後當地成立了共產主義政權,國聯對於戰敗國的經濟封鎖一路延續到戰後,本來的意圖是想限制可能的武裝作為,成為未來參與國際和平的一員,同時消彌國際共產主義蔓延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但這種經濟制裁卻給了以宣揚農工為主體權力的統治者利用支持者發動抗議與暴亂的藉口,各地的第三階級同步抗議,加上各國對於蘇聯的貿易與農業,糧食,能源等商品的需要,因為飢餓產生的人道主義的考量,所以歐洲主要國家不得不在自身的需要主動停止了制裁措施.這是經濟制裁開始失敗的案例,但是隨著時序進入了1920年代,國聯先是在1921年透過經濟制裁,威脅禁運讓南斯拉夫退出了對於阿爾巴尼亞的入侵,在1925年成功地阻卻了希臘對於保加利亞領土的覬覦,而身為當時全球主要國家的英法帝國更在接下來數年之間以更嚴厲的制裁手段來對付土耳其,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取得了一定的效用,因此經濟制裁的效果看來似乎是有達到原先預期的功能.

             但是國聯的威信能力與經濟制裁的效用兩者在時序進入了1930年代後開始步入了衰退.首先的背景便是全球經濟大蕭條,貿易量開始衰退萎縮.以現代經濟的觀念,在景氣蕭條的環境中,創造有效需求絕對是當務之急,而經濟封鎖或是禁運之類的措施,光看字面就知道與解方答案是背道而馳,當然這是我們現代人才普遍有的經濟觀點,但在當時卻未必是必然性的選擇.這是因為有幾個民族國家此時正在人口成長,國力勃發或是企圖昂揚的階段,他們對於經濟,軍力,領土,資源需要的擴張有急迫性或是絕對的必要性,而這種對資源,國力或領土擴張的需要直接衝擊到的便是"集體安全"為主旨的國際聯盟.首先便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及隨後日本成立的滿洲國,國聯處置乏力,此事直接導致了義大利於1935年義大利甘冒著被國際聯盟懲罰的風險入侵非洲的衣索比亞,雖然國際聯盟確實依據第十六條款對義大利展開經濟制裁,施行石油禁運,限制其出口以便消耗義大利的外匯水位,限制輸入義大利糧食的進口,但最終無濟於事,墨索里尼不但成功的取得衣索比亞,還發展出了三個解決經濟封鎖的思路,這三條思路隨後被德國的希特勒納粹政權給仿效,並有效的施展在對於向萊茵蘭及向東發展的策略上.義大利法西斯成功"強化封鎖韌性"的三策略思路是,首先採取合成替代,用石化產品作為現代紡織,能源的替代品,其次義大利將進口能源目標轉移焦點到鄰近的中歐東歐等不需經由英法控制航道的運數路線上,避開燃油的封鎖,第三的策略則是加速取進行海瓦領土擴張,以便取得新的能源與資源補給來源,這一思路也是促成希特勒最終必須向蘇聯宣戰的一個潛在的原因,畢竟高加索的能源,礦藏,烏克蘭的穀物,糧食都是希特勒納粹政權要突破封鎖,邁向世界最簡單簡短的一條路徑.國聯對於希特勒的懲罰基本上都是無用,甚至完全談不上,因為當時的綏靖主義蔓延,加上德國確實在復甦下擁有原協約國難以撼動的軍力,歷史的經驗加上姑息,最終讓希特勒走出了封鎖包圍的狀態.

            第三個打破經濟封鎖策略的則是日本,它不但進軍中國內地,接著還延續著往東南亞的資源地區進軍.其中的原因除了我們過去所以為的軍國擴張主義外,做者在此也引入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經濟制裁的心理威脅論.他的意思是認為經濟制裁最厲害的地方其實並不是真在施行的當下所展現的威力,而是預先在那些企圖攻擊侵略他國的"準侵略國"心理埋下恐懼的因子,讓他們有所忌憚而不敢率性而為,但Mulder認為正是基於這種恐懼,讓想成為主要霸權國家的義大利,德國,日本的統治高層有著這樣的心理,如果我想要擴張,我就要避開封鎖的干擾,最好的方式是先讓自己達到經濟上的"自己自足",最好是一切的工業或軍事生產所需,糧食所需都能從自己的領域,地域,或同盟國的身上取得,不需要透過國際聯盟旗下希望創造的各國相互往來所創造的"自主"經濟框架下來運作,所以為了"自給自足",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快速地征服意圖取得的領土,新資源提供地,或是結交與國際聯盟無盟約的國家或地方.因此,在進軍中國之後,作者認為正是基於對於經濟封鎖的恐懼,才加速了日本擴大對外侵略的範圍,主要的目的便是能源,糧食,礦物等所有能夠產生無限制延續戰爭力量可能的一切資源所在地,畢竟當時日本的統治者是信仰最終戰爭論的,換言之作者Mulder暗示正是因為經濟制裁才創造了規模更大時序更長的全球戰爭,且從這樣1920年代到1940年代的歷史演進呈現出經濟制裁的效用只有當國聯主要國家合力處理那些邊緣地區的中小型國家的戰爭企圖時能夠發揮作用,比如希臘,南斯拉夫,但是一旦試圖發動戰爭的國家是當時國際聯盟主要的理事國時,如德,義,日,俄,國聯的經濟制裁可以說毫無阻止他們發動戰爭的能力,甚至連遲滯開戰都做不到.

           經濟武器初被使用時,就有兩種主要武器作用何種該為主力的爭議,一種對經濟武器實際施行作用是主張以強大的軍力封鎖,實體封禁,讓侵略國家不能擅動分毫,但有另一派人士的主張逐漸成了主流,他們就是計畫以財務或金融封鎖等紙上,書面作業,靜態的手法對付侵略國,因為相比實體封鎖,這樣的武器成本較低.禁運,禁止出口,讓對方不能取得外匯,就沒有後續的金融力量來支撐軍事武器的持續購買或生產能力.但是金融封鎖或財務阻絕的作用效果慢,受封禁的國家依舊有時間可以找尋間隙尋求封鎖突破.其次,無論是財務,金融封鎖,或是實體資源封鎖,都很吃被封禁國家的自然條件與外交結盟能力,如過自身自然資源與工業能力底子足夠,可以憑藉自身的資源與能力暫時在封禁下力保生存無虞自然是最佳,其次若缺乏此等能力,仰賴結盟國家的互助脫困也是解決封鎖問題的一種方式,當然這裡說的解決可能只是一種短期現象,也可能成為長期脫困的解方,但看制裁者要如何施展經濟武器的施用時間長短而定.所以俄羅斯擺脫swift的封鎖,伊朗,北韓逃過長期禁運的封鎖找到自己暫時生存的空間與通路可以說都是短期破解經濟封鎖相當有成果的案例之一,至於會不會永遠有效,則仍待制裁期間的後續力道與持續度來決定..

          個人以為這本書試圖討論的主題很好,作者的論點其實也不錯,但這本書卻寫得很難看,主要是因為內文中的敘事連結經常跳來跳去,有些內容過於瑣碎,干擾了主題論述的進行,加上許多的歷史事件,和約內容都假設讀者事前該有一定的理解,因此總括來說,它不是一本通俗讀物,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去買來看的.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