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3227726.jpg

罪與罰(Преступлéние и наказáние,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裡"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們"的中譯版本是最多的.通俗化當是主要理由,包括文字與故事結構,一般人都能夠看,沒有特別障礙或詭異技術,唯一的負擔大約就是50萬字看下來很耗時.

      拉斯克尼科夫由家鄉到聖彼得堡唸大學法律系,因為繳不出學費必須暫時中斷學業,無業的他找不到賺錢工作鎮日閒晃,過去為了暫時解困他會把身邊的物品拿去抵押給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阿麗娜,換取一些急救金.這次因為積欠了女房東好幾月的租金,他又準備向阿麗娜借錢.但其實他已心生歹念,他知道阿麗娜有大筆錢藏在家中並經常單獨一個人在家,除了同父異母妹麗莎偶爾會來陪伴外.因為機緣巧合,拉斯克尼科夫在路邊恰好聽到麗莎某天晚上將不會到阿麗娜處,於是當天晚上他到了阿麗娜的住所佯裝要拿抵押品借錢.卻趁機把她殺了,拿走了她的錢財,正當要離開時,麗莎突然回來了,一不做而不休,拉斯克尼科夫順手也殺了麗莎.由於無人看見,這間兇案在警方的追緝之下,一直沒有抓到兇嫌,直到向阿麗娜借錢的抵押品名單被搜出來,警方才按圖索驥的展開追查,拉斯克尼科夫才成了被調查的對象之一.

     "罪與罰"的故事就是在講拉斯克尼科夫從犯案到自首的一路過程.顯然這不是探案或刑偵小說,因為兇嫌是誰一開始就讓讀者知道了.內文是將敘述集中在了拉斯克尼可夫殺人到投案間的心路歷程與精神轉折上.然後佐以拉斯克尼科夫的母親,妹妹因為婚姻的問題從家鄉來到聖彼得堡與拉斯克尼可夫偶遇的政府官員家庭的故事,來搭建這個故事的時代背景與社會價值,氛圍,這些外在條件與人間互動主要是烘托這件兇案的隱藏的故事與秘密,而那個才是"罪與罰"試圖探索的.

    表面上,這是一件單純的因財殺人的社會案件,似乎不論什麼時代,這案件很簡單,就是抓到兇手,繩之以法就是了.一個單純的刑案竟用了50萬字,難不成是吃飽太閒.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單純地約化,原因在於主角拉斯科尼科夫不是一個絕對金錢至上的學生,他固然欠缺金錢,也看似了一文錢逼死了英雄好漢.但小說中安排她作為一位將理想當成實際生活的一位理想主義者,而這個理想,在我看來其實是接近於偏執,或扭曲與曲解了某種充滿光明意思的理想,當然作者似乎不是如此單純的安排.他將拉斯克尼科夫的理想性格與日常行為對比於當時的俄國社會的狀態.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如果欠的錢本身就是對方的不義之財呢?那還需要還這筆錢嗎?阿麗娜雖然年老,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利貸業者,他收取的利息高到驚人,借款者基本上沒贖回抵押品的可能.在拉斯科尼科夫眼裡這種食利根本就是一種罪惡,是一種犯罪,因此"她"必須受懲罰,而自己只是替天行道而已.讀者應該留意到,拉斯克尼科夫的這種想法並不是虛偽做作,或是刻意為自己的罪刑狡辯,事實上在她求學期間即已經有了類似的表示與文字書寫例證了他的中心思維.即拉斯克尼科夫發表在期刊上的"平凡的人"與"不平凡的人"的理論.對他來說,殺死一個對社會毫無益處的老太婆,真的有罪嗎?小說裡他自白著"我殺了一只可惡的,有害的虱子,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她對誰也沒有益處,她吸窮人的血,殺了她可以贖回十樁,罪,這算犯罪嗎?"事實上這種對"罪"的理解,直到他願意投案自首當下都還沒有放棄.他的理論建立在對人的價值的不同劃分上,在他看來,人可以分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只是一種僅為繁殖同類的材料,不平凡的人,則可以僭越常規蔑視法,律,可以為著美好的未來而破壞現狀,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甚至有必要踏過屍體和血泊,這樣的不平凡人是全人類的恩人,拿破侖正是他心中不平凡之人的典型楷模,而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則符合平凡的人的一切條件,甚至還很可惡,於是他把殺死阿麗娜當成實現他做為一個不平凡人的一個目標.

    要說明拉斯克尼科夫卻確實是真的在執行他的理想,或是一個不平的人,我們能從小說裡的幾條副線來推知.首先是他的妹妺杜妮計畫要嫁給家鄉的有錢人彼得.陸辛,雖然他不認識男方,卻能立刻判斷出這個男人並不是基於愛情或者情感要迎娶他妹妹,純粹只是為了因為前段婚姻的影而想找一位他能控的女子,而拉斯克尼科夫也對於對方承諾與算計金錢的方式來保證對於婚姻的承諾極為不滿,從一開始他就不同意這位陸辛先生,反而有意搓合正直的好友雷米亨與杜妮.其次對於他僅有一面之緣的馬梅拉度夫遭遇車禍不幸身亡,他不但在當場立刻跳出來照護傷者,甚至把他身邊剛到手的從家鄉會來錢款全部給了馬梅拉度夫的遺孀凱薩琳,而且絲毫沒有半點猶豫,或是史維里凱洛允諾協助他逃亡美國給允他金錢支助被他拒絕,從這三條線上,我們即可出,這位主角其實是不愛錢的,起碼與人們認為他是因為金錢殺了老太婆的兇手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他是充滿著理想的,但正是這樣理想的他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既然如此的不貪錢,卻要因錢殺人,那麼這故事的本質究竟是甚麼?我以為,不論是杜妮與陸辛擬結合的婚姻,還是杜妮逃脫的前家教家庭中的史維里凱洛的苦苦追求,允諾幾萬盧布的婚姻.這些場景與條件的呈現無非是要表現當時的俄國社會靜靜是怎樣的狀態?一個剛剛由西歐吹來的理性的,物質的,計算的,經濟的新社會,這個社會已經與過往的俄國不一像了,不一樣在何處呢?小說裡的幾個部分一再的提到了聖經,提到了農村,親族,這便是傳統,一個充滿宗教思想,親族情感凝聚,與從事農業的傳統注重情感,人際關係的社會,竟然被這種算計盧布,的租約,婚約,給綁架了給清洗了,包括杜妮,史維里凱洛,陸辛,阿麗娜,他們都是這樣時代裡被新潮流給童話的人.有了金錢,或是以美貌換取的家庭,似乎所謂的"幸福"就因此到來.當然這本書並不是單純的道德吹捧小說,作者並不是以二分法的方式來看待這個時代風氣潮流的替換,而是用更複雜的方式來表示這裡的衝突與意義.有錢的陸辛與史維里凱洛固然高人一等,但也非隨時皆能夠志得意滿,史維里凱洛最終就是把自己的錢財散盡,因為他根本無法以金錢換得他想要的情感,所以乾脆飲彈自盡,而當我們以為這是諷刺金錢的無能時,回過頭來看馬梅拉度夫一家的悲慘,正是一文錢逼死一家人最佳的明證,蘇妮雅小小年紀未成年,即需要為了家庭其他小孩的金錢花用而付出成為妓女的下場,而他繼母凱薩琳為了房東不續租的宣言,而帶領了其他孩子沿街賣唱,最終肺結核病發吐血而亡,皆說明這是一個貧富差異懸殊,但物質生活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以致傳統的宗教與宗族力量式微,道德與教律無用,表面上似乎只有法律能夠承繼以上兩者的功能,但是,以主人公理想主義的角色宣告,律法的角色堪為質疑,因為他會因為你是否平凡或不凡而有不同的結果與判罰.

    更簡明的說,這是一個連法律都不能維繫人間正義的社會,而拉斯克尼科夫竟然想要成為英雄,最終發現他自己其實也只是個平凡人,也只是材料中的一位而已.原本除了他內心深處認同的價值外,他不承認任何外在的規範,包括社會既成的法律,上帝與神的意旨.要讓這樣的人承認自己殺人是有罪的,作者必須有所安排,小說敘事的主軸放在他從犯罪現場僥幸逃脫後,雖沒有留下任何罪證,但當警方與調查員鎖定幾個嫌疑人後,他們是如何的釣魚或製造假現象的方式,讓這位兇嫌處在一個緊張亢奮不安的時空與情緒中,這個時空讓他一直不安一路懷疑,一路擔驚害怕,一路猜測,終於搞到精神崩潰無法控制而有了出面自首的念頭.心裡的折磨與自咎才是有道德者不能忍受犯罪後果的主要原因,法律的追緝只是一種物理性的安排,只要能夠逃脫法律定罪的原則與控訴,自然也就不忌律法,但是心靈的懲罰是者小說意圖要說的,儘管拉斯克尼可夫自認是在懲罰罪犯食利者阿麗娜,但其實他心裡清楚"殺人"即罪,無任何理由可以擺脫,即使他自認不平凡,但其實平凡與不平凡者的內心才是他們真正不同之處,而不平凡者可能並非英雄,應是人間的大惡魔,因為他會造成大量人的死亡.

    至於蘇妮雅以愛與宗教要義化解拉斯克尼科夫是讓他最終決定投案的臨門一腳,她隨後跟著要去到西伯利亞服刑的他也到了苦寒之地,這位可憐的蘇妮雅從被賣為娼妓,遭人鄙視,因為家貧連遭變故,最後還與殺人兇手成了情侶必須遠赴異域,一個絕對悲苦的角色,但她與雷米亨是這本小說中被安排來對應其他現實勢利人物的角色對比.雷米亨善良正派,厚道,對友掏心且真誠,這兩位始終秉持著善念,善行,且從未出現貪婪或歹念,以現在的雖然多少有點"瑪莉蘇"的味道,但正是作者試圖在黑暗的時代留下正念尚存的些微星火,至於能給予讀者多少光明與希望可能性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篇幅很多,故事結構內容卻不多,主要是看兇嫌個人的心理變化與狀態.因此,它可能適合一般讀者快速瀏覽,至於想理解這些心理轉折與調查員手段間的關係的應該要仔細一點的看看其中的布局內容,還頗值得推敲的.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peculatortw 的頭像
    speculatortw

    打醬油的汗牛馬

    speculator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